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莫奈三盆郁金香什么时候画的

莫奈三盆郁金香什么时候画的

发布时间: 2023-01-16 01:44:43

Ⅰ 关于郁金香的画

最近因为拍花田迷上了郁金香,也专门了解了一下荷兰郁金香的历史。谁曾想到,荷兰如今的王牌名片和主力产业,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

郁金香最初产于高山地区,其球茎普遍可耐-14℃的低温。15世纪中期,奥地利外交大使 Ogier Ghiselain de Busbecq 造访奥斯曼帝国,将郁金香带回了维也纳。在维也纳,大使将球茎交给了皇家植物园的 Carolus Clusius,这位植物学家在1593年将郁金香带到了荷兰的莱顿大学植物园。同年 Carolus 在莱顿植物园成功培育出了适应荷兰种植环境的郁金香,并培育出了新的郁金香品种。Carolus 看重郁金香的科研价值,并不想将其商业化,所以并未公开培育方法。然而有心的商人嗅到了商机,认为这种美丽且稀有的新兴产品会非常有市场。他们从植物园偷了一些郁金香球茎自己种植,并在市场上大肆造势宣传。起初只是一些法国的贵妇人倾慕于郁金香的独特与稀有,乐于用新鲜采摘的郁金香作服饰装饰。或摆在自家花园里,凸显尊贵的身份。

比如在这幅1609年的夫妻双人肖像画中,丈夫就特地拿了郁金香的球茎和一朵郁金香,以彰显富贵的家室。在当时,郁金香都是一支一支卖的,能像如今这般成束成束买的在当时都是大富豪。

为了更好的呈现郁金香的美,代尔夫特地区的蓝瓷作坊还专门设计了一种金字塔型带开孔的瓷器。它们通常带着圆形突起的小开孔,以便插入郁金香并保持直立。瓷瓶的瓶身以女神或天使的图案装饰,并将西方拱廊立柱的建筑样式融入其中,与东方的青花瓷瓶有明显的不同。

然而由于郁金香刚被进口到欧洲,并没有实现大面积的种植,且生长周期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某些珍奇品种更是仅此一朵,稀缺性造成了市场的哄抢。1634年后,对郁金香的需求只增不减,郁金香期货在鹿特丹,莱顿的郁金香交易市场被欧洲的投机者几经转手交易。有人已经可以用三株稀有的郁金香换一栋楼。1636年10月后,不仅珍奇品种的价格被抬高,连普通品种的郁金香价格都连续上涨。名为“瑞士”的郁金香球茎在一个月之内上涨485%,而最昂贵的“永远的奥古斯都”则涨到了10000荷兰盾。这笔钱在当时够买阿姆运河边的豪宅,包马车花园。在小镇Hoorn,郁金香甚至被当成货币使用了三年。

这些稀有物种的诞生源自于一种叫“花叶病”的病毒的感染。花叶病不会让郁金香致死,而是让其花瓣产生一些色彩对比明显的彩色条纹。投机商们遵从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大力造势,将这些稀奇古怪的郁金香的价格越抬越高。

这样疯狂的历史在画中的呈现是,身形肥大的花商坐拥大量的球茎和金币,用天平称着客人带来的金币。客人则将郁金香高高的举着,彰显着花的地位。

然而泡沫经济的规律都是类似的。作为鼻祖的郁金香泡沫,见证了大量的投机者在价格非理性增长的情况下依然飞蛾扑火,纷纷入市,最后破产的经历。后世经济学家总结出的“博傻理论”就非常适用于此时的投机商和普通民众。大家都知道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早就高于其实际价值,却依然相信会有人比他们更傻,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里买入球茎。只是物极必反,当再没有人买得起稀有郁金香,或者市场短期内再也培育不出新品种的时候,转折就要来了。1937年初,投机商人意识到郁金香期货交货的时间即将来临,一旦将球茎入土,再倒手转卖的可能性就小了。2月4日,在一磅白黄冠在连降价三次的情况下都无人问津时,酒馆里的交易者们慌了。一传十,十传百,商人们失去了信心,泡沫被戳破,郁金香市场全面崩盘。过山车一样的曲线击垮了大多荷兰家庭,多年积蓄如烟消云散,政府的救市也无济于事。

泡沫破裂之后,一些带讽刺意味的画作出现了,比如Hendrik Gerritsz的这幅“愚人之旅”。这幅画左边的群众代表着Haarlem的纺织工人,在郁金香价格疯涨的年代,人人都觉得郁金香来钱快。不仅达官贵族,普通的劳动人民也乘上了“发家致富”的顺风车。这些纺织工人放弃了纺锤和织布机,追随着乘坐了花神,酒鬼,货币兑换商人和双面女神的车子,向代表灭亡的大海驶去。带着郁金香花香的大风吹来,车轮越滚越快,吞噬一切的大海也越来越近。

Jan Brueghel the Younger 则以未开化的猴子比作疯狂的人类,讽刺人们在这场危机中丧失的理性。画里身穿上层阶级服饰的花商猴子在为权贵介绍郁金香,金丝猴会计腰绑秤砣计算价格。红袍猴子手举郁金香和钱袋,满脸的喜悦,像极了泡沫破碎前人们一心只求花一朵的交易场景。

不过好在经济危机只摧毁了郁金香投机市场,并未摧毁花农的积极性。在后期印象派大师莫奈和梵高的风景油画里,我们依然看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用鲜艳的色彩铺满大地,警示人们过去的疯狂。

画中的景象与现在的荷兰花田几乎一致,可能只是机械的进步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采摘工艺也由原来的手摘变成了机械化切花。

至于为什么要把郁金香割下来,原因有三。一是用成花提取香精制作香水,二是作鲜切花投放到各大鲜花市场,最重要的还是保护球茎。一株郁金香值钱的还是它的根茎部位,可以无性繁殖来年长出品种稳定的郁金香。

郁金香球茎极其耐寒,根系的生长温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为10℃左右最佳。所以荷兰这种4月有负数温度的地区非常适合郁金香的培植。郁金香的球茎需要冬天经历的春化储存足够的营养才能顺利的在春天开花。买了郁金香球茎的游客,如果种不出来可能是气候问题,别一生气像英国人一样当洋葱吃了。

最后,在这么美好的花见季,欢迎大家春天来大农村赏花。

参考资料

1.The Dutch love for flowers – the Tulip,Wahid Saleh

2.Rijksmuseum: 1637-tulipmania

3.Wikipedia: Tulip_mania

4.http://www.visual-art-research.com/2013/04/wagon-of-fools

Ⅱ 郁金香什么时候开花 郁金香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郁金香给人有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就是因为它有这些优点,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每到郁金香盛开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去赏花。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郁金香什么时候开花 及郁金香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郁金香什么时候开花

1、 郁金香什么时候开花 ,郁金香原产于伊朗、土耳其高山地带,这种它在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的特性,郁金香它是要经过冬季低温后才开始生长茎叶和开花。依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约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郁金香开花的时间大约就是在早上7点 左右 。不过,由于各地气候的不一样以及 其他 因素,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4月初这些日子里面都是可以买到郁金香。

2、郁金香开花的时节,它就是涵盖了西方传统情人节、三八女人节、白色情人节。如果,你可以在这些节日送恋人或者喜欢的女孩鲜花,可以考虑选择郁金香,会显得有品位、有格调、有新意,最重要是更容易打动对方的芳心。

郁金香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1、首先你要想种郁金香,要先去购买郁金香球根,在选择时候要注意它的球根外表完整,表皮色泽光滑这样会比较好。买回来之前一定要经过低温处理,记得要把它放在冰箱温度摄氏四~九度冷藏,两个月以后再拿出来种植,或者是直接种於盆子放到冰箱内。准备一个长约七十公分的花箱或五吋花盆就可以了。

2、这边要记住一定要全部使用泥碳土种植这样会比较合适。

3、长型花箱可植入两排各五个球根并以每个球根间隔八公分的距离种下,如果是五寸盆则可种下三个球根,球根要在专业的花园购买,这样才会比较新鲜,发芽开花率才会比较好。

4、在种植时,球根尖凸的部分要记得朝上,像较扁平的一面朝同一个方向种植,则长出来的叶子方向就会整齐,叶片也会比较漂亮。

5、种下球根后,一定要记得将泥土覆盖表层铺平,长效肥如仙肥丹,魔肥做基肥。浇上充足的水分,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

总结:关于 郁金香什么时候开花 和郁金香是什么时候种植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郁金香是非常美丽一种花,如果能够把这么美丽花送给自己心爱的人,这样肯定是能够讨得对方的欢心。

Ⅲ 瓶中的郁金香是荷兰哪位画家的作品

艾格尔·利亚索(Igor Levashov),1964年出生于俄罗斯的莫斯科。Igor Levashov在1979年进入青年画家学校学习;1984年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苏里科夫美院;1996年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现代艺术)。这个时期他发现他对花卉有很厚的兴趣,对花卉画的技巧表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与老派的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画被俄罗斯民族国家画廊,荷兰海牙博物馆以及希腊阿尔斯梅尔等

Ⅳ 莫奈的《荷兰的郁金香花圃》画于多少年

作 者:抄莫奈
年 份:1886
藏 处:法国巴黎奥袭塞美术馆1886年创作的「风车」,可看到荷兰乡村的风光。在莫奈画中的细节,许多都显示出阴影的方向,很清楚的显示光是从何处来? 太阳在天空的什么地方?以及当时的时间。而这幅作品就可感受到晴空万里的天气下,郁金香花圃的生意盎然。晴朗的天空衬托着郁金香花圃的鲜艳色彩,莫奈将影象与自然界中的阳光融合在一起。

Ⅳ 莫奈的作品集

所谓《随风集》是国内出的一套用莫奈的画做封面的笔记本,他并没画过这个名字的画,这套封面用的画都是风景画而已。

国内外莫奈的画册有很多,主要还是要看你感兴趣的是莫奈的哪些画.

莫奈的代表作有:
《日出·印象》
《干草垛》
《阿尔让特伊大桥》
《阿尔让特伊的帆船》
《鲁昂大教堂》
《睡莲》

莫奈晚期最大的成就在于: 对光与影的完美诠释,梦幻般的印象.

因此只要能体会莫奈作品中的光影变幻,以及色彩映射出的纯粹和美好,就不难理解莫奈的作品.

莫奈作品一览:

画室一角
猎物
春天的花朵
圣·西梅农场的道路
翁弗勒海边归来的渔船
荷斯皮士的灯塔
林中拾柴人
翁弗勒海边
枫丹白露的橡树
翁弗勒的塞纳河口
森林中的小路
退潮后的埃沃角
通向翁弗勒路上的马车
拿阳伞的维克多肖像
草地上的午餐(受损原作:左边部分)
草地上的午餐(受损原作:中间部分)
草地上的午餐
卡美伊(绿衣女人)
花园中的女人
花园中的珍妮
翁弗勒港口的船只
海上夜景
渔船
圣·吉曼·俄塞罗瓦教堂
女皇公园
圣达特勒斯帆船赛
圣达特勒斯海滩
睡在摇篮里的简·莫奈
圣达特勒斯的花园
塞纳河畔
戈蒂贝尔夫人
埃特勒塔海边波涛汹涌
晚餐后叙家常
午餐
鲜花与水果
青蛙池
青蛙池(局部)
喜鹊
布吉瓦尔的桥
特鲁威尔的黑岩旅馆
在特鲁威尔海边
特鲁威尔海滩
布吉瓦尔的傍晚
坐在沙发上的莫奈夫人
乡村火车
泰晤士河与国会大厦
伦敦港的船只
赞丹的风车
赞丹附近的风车
远眺沃尔查
水城赞丹
荷兰的海
水上人家
赞丹风景
赞丹风光
赞丹风光(局部)
阿让特依的帆船赛
阿让特依渡口
罗贝克河
在阿让特依散步
停泊在盖奈维勒的游艇
蓬图瓦附近的塞纳河
朗读者
有甜瓜的静物
洪水
骑机械马的简·莫奈
卡普辛的林荫大道
阿让特依的艺术家园
阿弗尔港夜色
窗前的卡美伊
围红头巾的莫奈夫人
卡美伊与儿子在花园里
阿让特依的罂粟花地
午餐
鲁昂的塞纳河
日出·印象
繁忙的阿弗尔渔港
运河边的风车
阿让特依大桥
阿让特依的铁路桥
阿让特依的公路桥
阿让特依的帆船赛
贝兹恩的田野
塞纳河流域
阿让特依附近的塞纳河
塞纳河边
穿和服的卡美依
撑阳伞的女人
在迷人的阿让特依郊外散步
船上工作室
克拉迪奥里的花园
火鸡
火车到达圣·拉扎尔站
圣·拉扎尔车站信号灯
圣·拉扎尔火车站
1878年6月30日的蒙托哥大街
岸边的鲜花
透过树叉的春色
菊花
韦特依教堂的雪景
拉瓦科特河畔的雪景
冬天通往韦特依的路
有苹果和葡萄的静物
冬季塞纳河上的落日
阳光下的拉瓦科特雪地
韦特依的夏日
解冻
悬崖
葵花
费卡普附近的海景
坐在柳树下的女人
在韦特依的莫奈家花园
韦特依河边鲜花盛开
汹涌的波涛
逆光下的瓦朗吉维尔教堂
晨光中的瓦朗吉维尔教堂
瓦郎吉维尔的渔人屋
迪耶普的峭壁
玛那波特海崖
埃特勒塔海滩
日落
桃子
白色罂粟花
菊花
红色杜鹃花
曼通附近的马丁角
博尔迪盖雷
山谷
干草堆
塞纳河浅滩
马丁角
博尔迪盖雷的棕榈树
天寒地冻
冬日通往吉维尔尼之路
渔船
埃特勒塔附近的玛那波特海崖
戈东港锥形小岛
雨中的埃特勒塔
贝尔岛岸边的暴风雨
荷兰郁金香花园
外光人物习作之一
外光人物习作之二
里曼茨的牧场
划艇上的年轻女子
杨树下的阳光印象
桃红色的快艇
划艇
有人物的吉维尔尼风景
阳光下的克留斯
克留斯日落的景色
风中的昂蒂布
夏末黄昏时的麦草垛
罂粟花田
燕麦和罂粟田
深夏晨光下的麦草垛
日落时的麦草垛
雪天的麦草垛
风中的白杨树
河岸上的白杨树
春天里的三棵白杨树
阳光下的鲁昂大教堂正门
傍晚的鲁昂大教堂
阴天的鲁昂大教堂
晨雾笼罩的鲁昂大教堂
桑维克乡村的雪景
迪耶普附近的悬崖
日出时的塞纳河湾
浩瀚的大海
塞纳河中的倒影
靠近吉维尔尼的塞纳河湾
天色灰蒙的滑铁卢桥
垂柳
阳光下的滑铁卢桥
英国议会大厦日落时分
英国议会大厦
日落时的天空
鸢尾花
韦特依的早晨
莫奈花园中的鸢尾花
威尼斯运河
玫瑰色调一睡莲池
盛开睡莲的池塘
威尼斯达理奥宫
有桥的睡莲池
白色与黄色的睡莲
睡莲(之一 ~ 九)
柳叶下的睡莲
黄色的鸢尾花
小路上的鸢尾花
睡莲池塘上的人行桥
玫瑰园(之一)
玫瑰园(之二)
玫瑰园(之三)
傍晚的睡莲池塘
云在睡莲池中的倒影
睡莲和鸢尾花
睡莲池塘
桔园美术馆巨型壁画《睡莲》之局部
柳树与睡莲

Ⅵ 追光者——莫奈

即使阅遍所有印象派的文章,总体效用加起来,可能不及你在某个冬日的黄昏,驱车在高速路上疾行,偶然瞥见天边正缓缓落下的落日。

那一瞬间,你突然发现光影在快速变动,根本没有形体,而是色彩和光的变化,一种绚烂的情绪扑面而来。然后你想起那些模模糊糊的画面,居然觉得有些莫名的感动。

莫奈和他的睡莲,一个追爱和追光的故事。他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只画一个人。即使时隔百年的时光,它依旧闪亮而动人,摇曳着每颗渴望爱的敏感心灵。

凡爱过的,光都记得;凡用心的,时间不负。

                            Claude Monet

                            克劳德 • 莫奈

莫奈,印象派代表人物,他改变了追求物体外形的传统画法,通过捕捉稍纵即逝的光影效果,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艺术境界,被称为「光的诗人」。

莫奈的作品不单是光影扑进画框的结果,更是爱的光芒滋养和辉耀的结果。

1865年,25岁的莫奈与18岁的卡米耶在巴黎相识,美好的少女如出水芙蓉般,散发着让人着魔的光彩。

有些灵魂注定心意相通,卡米耶很快成为莫奈的专属模特。朝夕相处的画室中,莫奈的凝视温柔而灼热,一种光依偎着另一种光。

遇见卡米耶前后,莫奈的画风变化明显,出现了后世为之沉迷的、梦幻般的光影。

连上帝都为之动容。

1866年,身着绿裙的卡米耶侧身浅笑,莫奈激情挥洒创作出的《绿衣女子》在美院的官方沙龙顺利展出,居然卖到800法郎。

莫奈情不自禁地将浓情蜜意化作鲜明笔触。在1866年创作的《花园中的女人》中,三名女子的原型都是卡米耶。

光影通透,连空气仿佛都在心跳中跃动。

爱情的滋养下,莫奈不断拓宽将光影融入画面的技巧,一心想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然而作品却屡遭巴黎官方沙龙的抨击和排斥,被贬得一文不值。

雪上加霜的是,家庭反对莫奈与地位低下的卡米耶的恋情,莫奈被中断经济来源,天才沦为乞丐,开始了举债度日的艰难生涯。

1866年秋,为躲避债务,莫奈甚至沦落到自毁200幅画作,返回巴黎,在饥寒交迫之中挣扎度日。

画中19岁的卡米耶抱着小狗一脸茫然。玫瑰已经有了,面包却不知在何处。

幸好好友巴齐耶出于同情,慷慨的提出以每月50法郎的方式,买下莫奈被沙龙拒绝的《花园中的女人》,才得以勉强维持莫奈和卡米耶的基本生活。

敏感而内敛的莫奈在这样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落寞和失意,甚至尝试过自杀,以摆脱这让人难以忍受的种种重压。

在如此的颠沛流离之中,卡米耶始终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支持着莫奈。如同温暖灿烂的火光,紧紧包围着被命运打击的伤痕累累的爱人,家徒四壁却始终充盈着爱的光芒。

1867年卡米耶生下儿子吉恩,莫奈常携妻儿一同在外作画,色彩中流连着无限柔情。

1868年卡米耶坐在塞纳河上的一处小岛上,遥望着班库尔小镇旁的格罗顿村庄。在这段艰苦的时期,卡米耶依然是莫奈唯一的慰藉和救赎。

1870年6月,冲破重重阻碍的莫奈与卡米耶终于结婚,在上帝面前宣誓终生相爱,不离不弃。「因为有你,我愿永远站在波涛之巅。」

婚后两人前往法国特鲁维尔海滨度蜜月。幸福的感受是如此炙热而浓烈,莫奈一连为卡米耶画了好几幅海滩上的肖像。

此后,经历战争流亡伦敦的短暂岁月。1871年,莫奈一家在巴黎塞纳河右岸的阿让特伊村住下。一家三口度过了虽不富裕却美好的七年时光。

莫奈依然穷困,但爱的希翼带来无尽的创造力,他不断描绘光影变幻的事物,不惜牺牲细腻度,也要抓住那瞬间真实的感受。

在莫奈看来,物体的外形不过是光的象征,所以作画时候并不在意具体外形,而是先观察和快速记录下反射的光影,随着笔触和色彩的堆叠,形状会自然浮现。

这种独创的画法被称为「以光补形」。

在这段幸福而恬静的时光里,莫奈的技法也愈加成熟,终于在1872年,创作出日后扬名后世的《日出 • 印象》。

清晨,桔红色的朝阳升上天空,光亮还不足以驱散笼罩在小船周围的雾霾,只在紫色的海面上留下一片暖橘色的反光。

这并不是莫奈最出色的作品,但它却触碰了印象派艺术的精髓:

不追求真实的情况下,用更为直接和色彩化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种种视觉印象。记录下瞬间的感觉,那种朦胧的印象。

然而在1874年反官方沙龙展中,《日出 • 印象》依旧被评论家嘲讽为:笔触凌乱,有如草图,戏称只画出「Impression」印象。「印象主义」之名不胫而走。

之后的五年,莫奈和朋友们继续竭力对抗舆论的恶意,然而并不太成功,大众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从「盯着画看细节」的老习惯,学会尝试「退后几步,体会画作的色彩质感和整体气氛」。

在这段漫长的艰难时光里,卡米耶的身影,始终是莫奈双眼无法离开的存在。

他把无限的温柔和激情化作笔下色彩,那些掠过脸庞转瞬即逝的光芒,如同凝聚画布的每帧至美的光线,是那么馥郁而情真。

然而造化弄人,完美开端却有悲剧的结局。

卡米耶陪伴莫奈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却从未有机会分享到他的成功和名望。

1877年,卡米耶生下二儿子米歇尔不久,便被确诊为癌症晚期。1879年初秋拂晓,病痛缠身的卡米耶在操劳和贫困中悄然辞世,年仅32岁。

爱妻弥留之际,莫奈强忍巨大的悲痛,用画笔捕捉下临终前最后一缕光芒。《临终的卡米耶》,忧伤的色调与纷乱的笔触,表达着莫奈生命中最大的悲痛。

《临终的卡米耶》与四年前的《持阳伞的女子》,构成了美术史上最残忍的对比:当年的明媚阳光、裙摆飞扬,与此时的秋寒凄悲、青紫绿灰。

卡米耶在莫奈颠沛流离之际,竭尽一个柔弱女子的全部所能,成为他的归宿,用一生的时光和爱凝视这个身边的男子。

其生也媚,其死也寂。「我以为我可以留住光,便可以留住你」,落款时莫奈留下生命中唯一的爱心。

卡米耶的离世,纠结了莫奈半生的爱恋与遗憾。也意味着莫奈人生中,浓烈如夏日般情感的永远离去。此后,莫奈有很久没有再拿起画笔,画中温情的光影一去不返。

连莫奈自己也以为,这辈子就要如此寥寥耗掉了。幸好,这还不是全部。在此之前,莫奈也曾在靠近巴黎的地方租过几套房子,并在院中种植鲜花。这样雨天的时候,也有画画的题材了。

渴望离开伤心之地的莫奈在1883年,买下距巴黎80公里外的吉维尼小镇,一处有着巨大花园的农舍。放眼望去,塞纳河河谷的宏伟景象尽收眼底,令人无法抗拒。

租赁期开始的那年春夏,莫奈开始在花园种植蔬菜以供食用,更亲自动手打理园中的一草一木,还种植了大量鲜花。

秋日悠闲的时光里,莫奈喜欢到农舍周边走走,熟悉四周的风景。河边的田地和水浸草地里,大片鸢尾花和罂粟花交织似锦,雪白的睡莲过目难忘。繁茂的植物仿佛大自然的馈赠,莫奈终于在这勃勃生机中,重拾内心的情感与希望。

19世纪80年代末,得益于美国画展的成功,莫奈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这个注重美感的幻想家,将前所未有的激情倾注到改造花园的漫长征程中。

以季节性视觉效果来选择鲜花品种,中央大道两旁栽种郁金香和鸢尾花、大丽花和翠菊,前两种春初盛开,后两种夏末绽放。

苗床周围爬满了藤本月季。夏季过后,拱门下的鲜黄和橙色的旱金莲便蔓延开来,铺满整条大道。

农舍前的果园和旁边的庭院,都换成精心设计的纯色鲜花:紧密排列的花床,便于观察饱和色系在对比强烈的光影下,呈现出的变幻效果。被莫奈称为「颜料盒苗床」。

此时莫奈对园艺的精通程度,已丝毫不逊色于对艺术的了解。这个美学实用性极强的园艺创举,也得到印象派画家的一致拥护。

随着印象派的兴起,功成名就的莫奈买下池塘四周更多的土地。深受日本园艺的影响,莫奈新设计了形状自然、颜色柔和的水景花园,以及蜿蜒其上的日式拱桥。

莫奈的人生,也历经春的酝酿,夏的绽放,终于进入了情感最为饱满,创作力最为丰沛的收获之秋。

池畔植物按照四季时令和植株高低种植;鸢尾花、百子莲及垂柳,为池塘投下富有神韵的荫翳,成为作品中绵延不断的影像。

池塘则植满大片深红和纯白交织的睡莲。午后如镜般的水面上,庞大的叶片向外伸展,和令人神往的花朵奇幻般地交织,西方的色彩光线融汇着东方的诗意情调,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唯美氛围。

花园池塘在光影下的绚丽色彩,给予了莫奈无穷无尽的灵感,他痴迷的探索着光线和氛围的细微变化,将笔下的作品描述为「水和倒影的层叠景象」。

随着创作的深入,画中物像和自然逐渐分隔深化,直至营造出景物和自然合而为一的视觉效果。河堤和周边植物的身影消失不见,睡莲成为唯一的有形之物。

光影瞬息万变,为捕捉同片水域在不同光影下的闪烁效果,莫奈发明连坐式的方法:

几十个画架一字排开,同时开画。阳光明媚之时画这幅,云彩飘过之时在另一幅添两笔。莫奈则在画架前来回穿梭,如同人肉照相机般和时间赛跑,力求在光线变化之前,捕捉眼前的一切。

这些突破性画作于1909年展出,为莫奈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在隐居于此的过程中,莫奈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不仅成为印象派之父,更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先驱。

对多数艺术家而言,绘画上的成就或许已是生命的最佳馈赠。但莫奈却始终坚称:花园才是他最真实的艺术杰作,承载着对色彩、光影和情感的终极追求。

至此,莫奈的两大热情所在——艺术和园艺终于彼此融合,脑海中宏大的梦幻花园终于尽现眼前。

然而长期强光下的创作严重损害了莫奈的视力,1913年他被确诊为白内障。视力逐渐变弱之时,长子又瘁然离世。几个月后法国卷入一战。

眼看着同胞受尽磨难,莫奈创作的睡莲也充斥着黑暗和不确定,手法难掩狂乱,如同无数碎片缝补后的苍茫产物。

1914年,莫奈在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5米的大画室。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几近失明,只能靠颜料管上标的字母来依稀辨色。

但他仍然坚持作画,用的不是眼睛,而是感官。有形的花卉、植物都消融了,只有颤动的笔触和闪烁的色彩,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水底,哪里是倒影。

从1915年秋直至莫奈过世,共完成40多幅睡莲主题作品,其中最精美的《百子莲三联画》,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览会上首次合体展出。

剩余画作中的22幅后来则归纳成为「宏大装饰物」项目,在巴黎橘园美术馆展出。

1926年,耗尽心力的莫奈与世长辞。尽管晚年也有伴侣,他仍然选择埋葬到挚爱卡米耶身边,因为那里有令他永恒的光芒。

                      我只能爱你一生一世

                      但这座我种下的花园

                      它的生命却穿越宇宙

                        足够伴随你永生永世

                                      莫奈

如果说对美丽事物的匆匆一瞥,已是战争年代最大的奢侈,那么我们绝对可以在莫奈的《睡莲》中找到一丝慰藉。

即便隔着漫长的时光,所倾注的情感依旧让人深深动容。

莫奈曾言:希望「产生无边无际的幻觉,如同开满鲜花的水族宫」,他做到了。

一花一世界,莫奈融汇了半生浓烈炙热的情感,用感官和精神在睡莲的世界里,找到一生挚爱的永恒定格。

捕捉到这个浮沉世界里,致为难得的梦幻景象:温柔,恬静,无边无涯,波光潋滟。

他用色彩和光影,让草木、山峦、池面、阳光甚至空气,都交织融汇为一个整体;用色彩、光线和质感给予你一个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浓烈体验。

所以欣赏《睡莲》的时候,你需要隔开一段距离,从整体上感受那种被粉色、紫色、蓝色、绿色弥漫而成的情绪慢慢笼罩,直至淹没的「沉浸式」体验,会深深动容。

因为所有时间的痕迹,和生命的历程,都融汇在这些无穷无尽、无始无涯的睡莲之上。

谁说绚烂过后的深邃与宁静,不是寂静之前,最后的绽放。莫奈留下了光的美,以及某种永恒。纵然山河变化,故人白发,但在那瞬间定格的光影中,我们依然得以窥破那份绵长的感动。

                如果说,岁月未曾饶过爱情

                那么真爱,亦从未败给岁月

                那浓郁的仿佛化不开的秋天

                就如同一池睡莲,一池莫奈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Ⅶ 有谁见过郁金香的油画吗

郁金香是个传统题材,还是比较多的,去网上搜搜,会有收获的。

Ⅷ 【莫奈的郁金香花园】——画一幅大师的作品

不管你是否学过画画,所以爱艺术的人大概都会希望能画一幅大师的作品。

让我们触手可及的,可以从印象派开始。

梵高、莫奈、德加这些耳熟能详的画家,把视线放到自然中。

而你,可以把他们的眼睛,还原到纸上,放在家里。

挑一张不那么主流,却热烈的画——《荷兰郁金香花园》

开始,我们需要一点仪式感。

家里有画册,其实印刷的不是很好,有很多细节都没有。后来我去淘宝买了超大尺寸的图,用起来就非常棒了。虽然在看了原作之后,依旧觉得翻拍真的会丧失掉很多微妙的变化。

然后,起稿。

然后,可以开始上色。

最深的地方——基色:普兰+深红

如果你觉得最深的地方会有其他的颜色倾向,可以在上面的基色里再加一点你觉得有色彩倾向的颜色。

注意:最开始的时候拿大笔画,把纸面的白色全部遮住。

但是要注意,分出的这些块状的区域,最好都画出不同的颜色来哦~

最后,增加细节。

加入的颜色可以很丰富,但是要跟刚刚画上去的底色搭配在一起和谐。这个时候,你可以随意拿着小小的笔,撩拨你的画面。非常有趣。

(sorry我最后的画作没有留照片,只好用这一张代替成品图。)

看到这么多小点点,不要害怕,不用着急要快快的把它画完。你大可以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候去添加你喜欢的颜色上去。一个星期后,你就可以得到一张非常漂亮的作品了。

最后,请把它挂起来。

好啦,该你动笔啦~

我是曹西西,你如果有任何关于画画的问题,欢迎你私信问我~

热点内容
雨后墨兰盆景 发布:2025-08-22 19:35:59 浏览:995
绿植与家的话语 发布:2025-08-22 19:29:17 浏览:516
牡丹栀子花图片 发布:2025-08-22 19:29:14 浏览:131
何洛洛樱花 发布:2025-08-22 19:28:02 浏览:732
石榴树根盆景 发布:2025-08-22 19:27:24 浏览:806
七夕汉服风 发布:2025-08-22 19:17:07 浏览:95
茶花女的主要人物 发布:2025-08-22 19:07:24 浏览:283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阅读题 发布:2025-08-22 19:02:56 浏览:320
人体花艺头 发布:2025-08-22 18:58:23 浏览:732
学花艺当兴趣 发布:2025-08-22 18:57:55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