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歌剧中茉莉花唱段
Ⅰ 在歌剧图兰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
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波斯王子在行刑的途中,第二次出现是在卡拉夫(Calà内f)敲响铜锣之后,旋律随鼓乐齐容鸣而盘空飘逸。作用是烘托了悲伤的气氛,这部歌剧呈现的是西方人思维中的中国古代的女人和爱情。
这部歌剧是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完成他计划作为该剧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这部作品最后一场由阿尔法诺于1926年替代完成。这部作品的脚本,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1)图兰朵歌剧中茉莉花唱段扩展阅读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注:《一千零一日》和《一千零一夜》是两本不同的作品)。
《杜兰铎的三个谜》则是由波斯诗人内扎米的叙事诗《七个美女》(又名《七座宫殿》或《别赫拉姆书》)演变而成。
内扎米《七个美女》的题材则选自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列王纪》(980—1009)中关于“萨桑尼王朝(226—651年)的别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的记载和有关他的传说。
Ⅱ 《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
《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一、歌剧《图兰朵》的内容简述
歌剧《图兰朵》为我们讲述的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古代中国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神话时代的北京城。在城中一位非常美丽却冷酷的公主图兰朵向世人宣布:倘若有人想娶她为妻,则需要准确回答她提出的3个谜语,若有错误那个人将会被杀掉。各国王子都贪慕其美色,纷纷去应答,但因答错谜语,很多王子被杀,这时,王子道破身份,公主心生敬意,委身下嫁。本部歌剧是围绕着轰轰烈烈的“爱情”所展开,而鞑靼王子卡拉夫流亡中国,无意之中见到图兰朵公主,心生爱慕之情,不顾反对来猜谜应婚。最终猜出所有谜题,但图兰朵却有意悔婚。卡拉夫便向公主提出要她在次日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回答不上就要与自己完婚。公主像卡拉夫的女仆柳儿打探,但柳儿却守秘自杀而死。(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最后,在歌剧中有两位女高音即图兰朵和柳儿都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所以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处理和演唱技巧也是不同的,接下来会以图兰朵的唱段为例来进行分析并阐明。
二、歌剧中女主人公图兰朵的人物形象塑造
贯穿整部歌剧的两位女主人公即图兰朵和柳儿的角色性格特点极其不同。歌剧中主人公图兰朵是一位具有丰富变化的音乐人物,她性格傲慢,性情邪恶残忍,作曲家对这位公主的'描述运用了两个方面的音乐动机。第一方面运用了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一般它出现在皇帝的女儿或是公主出场时。另一个方面是残忍、邪恶的公主(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出场时所应用的音乐。本段音乐是对图兰朵性格发生变化的最好诠释。图兰朵被作曲家普契尼安排在第二幕第二场中,用咏叹调的形式表现了公主的,残忍和高傲。这首咏叹调被划分为宣叙调和咏唱调两个部分,并加入了群众的合唱与王子的独唱,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效果。
三、歌剧中女高音声部图兰朵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的探究
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精心刻画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女主人公图兰朵的一首咏叹调《在这冰冷的宫殿里》为例首先,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前18小节,以极慢的速度开始讲述了一个古老传说,它的旋律接近宣叙调。在第9小节当中突然在高音区上行了四度,有很大的旋律跳动。第13-18小节,旋律又再次回归平和得状态,也表现了刻骨铭心的痛。在演唱过程中歌者需要把握情绪变化,速度要准确和强弱的对比需要演唱准确,同时,也要控制好音量和气息。(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第19-45小节为歌曲的第二部分,将其分为了两段,第一段为13-32小节,速度要慢,本段落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气息需要连贯、歌唱腔体的通畅以及歌曲的色彩感情把握。第33小节音乐逐渐紧张起来。歌者要注意演唱时要丰富音乐的色彩感,这里是戏剧女高音表达深沉、浓重而激愤最好的地方。在第三部分中前半部48-57小节是图兰朵对前来竞猜求爱的王子们的嘲讽,旋律逐渐向高音区域推进,(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在这里歌唱音色要着重表达公主的得意骄傲。之后的58-68小节,便为公主埋在她内心的誓言。演唱中,歌者的语气要坚定有力,气息要饱满,要演绎出强烈的复仇心理。
普契尼所谱写的角色性格都十分的鲜明,他的咏叹调在演唱中的基本前提就是针对于乐谱标志和角色性格的准确把握。歌剧《图兰朵》现如今早已成为很多歌者们演绎的对象,在我们演唱这部歌剧作品时,我们需要深入体会和理解这部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人物色彩,理解其内涵,要灵活掌握女高音的演唱技巧、感受人物、理解故事内容,才能张弛有度的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
拓展阅读
原始作品
图兰朵大铜章《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注:《一千零一日》和《一千零一夜》是两本不同的作品)。[1]
《杜兰铎的三个谜》则是由波斯诗人内扎米的叙事诗《七个美女》(又名《七座宫殿》或《别赫拉姆书》)演变而成。
内扎米《七个美女》的题材则选自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列王纪》(980—1009)中关于“萨桑尼王朝(226—651年)的别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的记载和有关他的传说。[2]
著名歌剧
改编版本
图兰朵
该剧本最著名的改编版本是由普契尼(Giacomo Puccini)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担任指挥。[3]
其它创作
其他一些剧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编该剧或为其创作音乐,其中包括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歌剧吸收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歌剧信息
剧本:阿米尼和西莫尼根据戈奇的寓言剧而作
作曲:〔意〕普契尼
首演:1926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由托斯卡尼尼指挥
《图兰朵》剧照出场人物: 图兰朵(元朝蒙古公主,女高音)
阿尔图姆(蒙古帝国元朝蒙古皇帝,男高音)
帖木儿(temur)(流亡的鞑靼(tatar)国王,男低音)
卡拉夫(帖木尔的儿子,鞑靼(tatar)王子,男高音)
刘(鞑靼国王的侍女,女高音)
平(元朝大臣,男中音)
庞(元朝大臣,男高音)
彭(元朝大臣,男高音)
此外还有元朝官员、百姓、卫兵、小和尚等人
剧情简介
《图兰朵》剧照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蒙古语意思为“温暖”laan)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刘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夫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刘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刘,并且严刑逼供。刘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蒙古语为“恋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Ⅲ 中国民歌《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中的应用是怎样的
作曲家特地选取了18世纪末英国人巴罗的《中国游记》中用五线谱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作为歌剧《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
Ⅳ 一眼万年——歌剧《图兰朵》赏析
前晚去闽南大戏院观看了意大利热那亚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歌剧《图兰朵》,当然音乐依旧动人、舞美自然震撼,但在我脑海里萦之不去的却是对该剧故事戏剧冲突的质疑。以往看演出更多是感性体验,现在会更希望透过资料研读和聆听专家导赏去对经典作品进行思考和解读。
个人认为《图兰朵》在戏剧剧情发展铺陈上是有缺憾的,特别是剧中一直内心冷酷冰霜、杀人无数的图兰朵公主怎么被男主角突然强吻后就态度完全转变说是理解“爱”了呢?怎么前一秒柳儿牺牲后还悲痛着斥责公主的卡拉夫王子下一秒就跪着跟公主求爱了呢。当年普契尼写这部剧的时候写到柳儿过世的情节后就不幸离世了,由他的徒弟阿尔法诺完成了续写,也是着力要解决公主内心情绪突然一百八十度转化的戏剧冲突。要让这样的冲突看起来更自然可以透过音乐的编排、舞美的转换甚至是剧情的改编,可是非常遗憾在前晚意大利热那亚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所展演的版本中,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甚至坐在我旁边的观众看到公主被强吻后的突然脑洞转变都感到荒唐得笑出声来。
刚才在网上看了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对歌剧《图兰朵》的解析课程,才对此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部剧要传达的是爱与勇气智慧可以让人类化干戈为玉帛。如果把观看这部剧的维度拉高,可能它说的不只是一个皇家的爱情故事,还可以像陶辛教授所说的从政治世界的分分合合去思考和平与大爱的意义。更为欣赏陶辛教授透过不同版本的《图兰朵》(美国大都会版、张艺谋太庙版、苏黎世歌剧院版)解析,去分析不同导演对该剧戏剧冲突的理解与诠释。尤其是苏黎世歌剧院对《图兰朵》现代版的演绎,俨然把故事改编成了一个穿越剧,非常的有趣。这给了我们一个研究歌剧的启示,就是不同导演如何去重新建构一个戏剧框架,感觉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研究命题。这样下一次我们去看演出的时候,就不仅是感官的体验,或者也可以以导演的身份出发,去做一个脑袋的“文创风暴”。一直都非常欣赏陶辛老师的艺术导赏,很羡慕他们学校的学生有很多聆听大师课程的好机会。
剧中最让我难忘的不是《今夜无人入睡》的经典唱段或是《茉莉花》背景音乐的铺陈,我甚至还觉得大多数版本的氛围都过于诡异,可能是因为当时外国剧作家写中国故事对我们的文化有误读,怎么都感觉违和,我也一点都不喜欢图兰朵公主的傲娇与冷酷。可是沉静想来,或许爱情的魔力就是如此,就像卡拉夫可以只看了图兰朵一眼就决定冒死求爱,柳儿只因为王子曾经对她笑过就付出颠沛流离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那些现实中我们通常觉得不可能的剧情都在戏剧里成全,去实现研究者口中的“情感功利”,去虚拟一份世外的可能。
在年终的最后一天,外面都在喧嚣庆典的时候,自己一人在家看不同版本的歌剧、安静阅读文字、厨房里炖着的雪蛤银耳红枣羹冒着热气,感觉此刻的频率温暖又宁静,happy new year活着还是一件值得的事啊。
Ⅳ 求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运用到茉莉花音乐元素的曲子
电驴上有《图兰朵》的全部曲目内,容APE的
http://www.verycd.com/topics/166705/
http://www.verycd.com/topics/115517/
Ⅵ 【歌曲赏析之二】 《茉莉花》香香四海
选择题一:
享誉世界的民歌《茉莉花》,起源于江苏_________ 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
A. 扬州 B. 苏州 C. 无锡 D. 南京
小时候我家有个扬州籍媬姆,人年轻,长得好看,还爱唱歌,小曲小调从不离口,柔柔声软软腔, 做饭择菜时唱,扫地拖地时唱,洗衣晒被时唱,哄我们上床睡觉时还唱。唱一曲《拔根芦柴花》 又唱一曲《茉莉花》,把我们几个小孩哄得喉痒痒身暖暖耳顺顺心乖乖,心肝情愿受她差遣,屁颠 屁颠地跟在她后面当家务小助手,一边还跟她一起咬嚼着扬州方言唱小调......
因为那扬州籍的媬姆阿姨,我一直认为《茉莉花》是扬州民歌。直到现在扬州人也是十分肯《茉 莉花》是扬州民歌,并把《茉莉花》作为扬州市歌。有一次在苏州阳澄湖的一处园林院落里我偶 然观赏到用吴语演唱的”好一朵茉莉花“。纤纤软软、酥酥糯糯的咬字,委婉动听的旋律,感觉是天 上人间梦中境,美妙极了,是一种闲适恬静、清新优美、心旷神怡的快乐。当时突然想到民歌《茉 莉花》莫非源出江南?兴之所至便翻江倒海地一番折腾搜度娘查文库,不经意间竟成为许多追根 寻源民歌专家的临时同好,乐此不疲地寻依据找源头。原来《茉莉花》的多种版本多种来源左不 过都出自江苏中部,无非是扬州仪征与南京六合之争。虽然专家考证的结论大都指向南京六合为 《茉莉花》 (《鲜花调》)的起源地,其实南京六合离扬州仪征不过区区 40 公里,原就是乡俗一 处,何必细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各种《茉莉花》版本曲谱均统标为“江苏民歌”,所以连苏南苏中 也不必去细究了。从《鲜花调》改编后的《茉莉花》仍保持其四乐句的单一部曲式。原曲歌词中 唱了三种花,茉莉花、玫瑰花、金银花,改编后只留了茉莉花,原歌词中称“奴”,改编成“我”。江 苏《茉莉花》曲调未改,浓浓的江淮风韵,旋律婉转、流畅、细腻、柔美、淳朴、亲切,极具儒雅美俏的感染。
这首江苏《茉莉花》在 18 世纪下半叶曾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纂的《音乐辞典》中,《茉 莉花》就此成为中国第一首流传到海外的中国民歌。1924 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茉莉花》极 具东方韵味的优美旋律植入到他成就最高的歌剧《图兰朵特》中。 (歌剧《图兰朵特》第一幕背景童声合唱《东边升起月亮》, Turandot, Act1:“La, sui mondi dell’est” (Ragazzi)
选择题二: 在中国及国际具有极高知名度、中国文化代表元素之一的中国民歌《茉 莉花》从 ________ 以来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 1896 年李鸿章带队参加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式
B. 1926 年 4 月 25 日歌剧《图兰朵》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C.2004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
D.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
E. 2006 年 10 月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成功举办《好一朵美 丽的茉莉花》独唱音乐会
江苏《茉莉花》流传到各地,产生了多种变体、多种版本,多姿多彩、各具一格。我家媬姆阿姨 唱的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这个版本被认为是最原汁原 味《茉莉花》的江苏民歌改编版。我们中欧校友合唱团演唱的合唱版也是在这个版本的原型上改 编而成的四声部合唱曲。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特》中植入的《茉莉花》曲调据考是乾隆年间英 国人 Hittner 在中国记录的《茉莉花》曲谱。而当今在国内外流传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版本的 鼻祖则是 1892 年来到中国的英国学者约翰巴罗在他后来出版的《中国游记》中所标记为《茉莉 花》的五线谱,后来德国人恩格尔出版了《最古老国家的音乐》,丹麦人安德烈编著了《民间歌曲 和旋律》,均有收录和引用约翰巴罗的《茉莉花》五线谱。此谱后来流传到日本、韩国、美国,在 世界各地辗转,成为国际上最广为流传的《茉莉花》,即“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版本。这首从中国 传出去,经西方加工,再传回中国的《茉莉花》被有人戏称为“出口转内销”的版本,却也是最为广 大国际友人熟知的版本。
对比一下我们便不难发现,”好一朵茉莉花“版本(姑且称之为本土版)有着扑面而来的江淮地区特 色,无论用扬州、六合方言唱还是用吴侬软语演唱都传递出“杏花春雨江南”那十足的婉约柔媚纤 巧飘逸轻快,让人感到脸前飘来茉莉花的馥郁芬芳,让人看到歌曲中人的秀慧乖甜。”好一朵美丽 的茉莉花“(姑且称之为国际版)的歌曲旋律经过诸如宋祖英等大牌歌手和外国歌唱家的美声演绎 让人领受到更多是雍容、华丽、明亮、欢快、优美、大气,并传递了热情大方善良真诚的中华民 族性情。不难感受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版本也是更为开放和外向型的版本。
选择题三:
在下面哪个国际国内活动上演奏或演唱过《茉莉花》?
1. 1959 年奥地利维也纳《第七届青年联欢节》上
2. 1965 年在印尼的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活动上
3. 1997 年 6 月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
4. 1999 年 12 月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上
5.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的 APEC 会议晚宴上
6. 2002 年 12 月再摩纳哥蒙特卡洛的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上
7. 2004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
8. 2008 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
9. 2010 年 10 月上海世界博览会上
10. 2014 年 8 月南京青奥运开幕式上
11. 2016 年 9 月杭州 G20 峰会上
12. 2002 年 12 月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个人独唱音乐会上
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有清香压九秋
民歌《茉莉花》这首草根歌曲古老而新鲜,雅俗共赏,老少咸喜,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新中国建国以来国际国内的重要活动中几乎都会演奏或演唱《茉莉花》。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 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里?如果请您给这首中国民歌写出几个能够体现歌曲特点、或 描绘这首歌曲感染力的关键词,你会选用哪些词汇呢?
Ⅶ 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了我国哪首民歌的曲调
《茉莉花》抄
歌剧《图兰朵袭》采用了《茉莉花》的旋律。《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1]
Ⅷ 哪首歌剧引用了“茉莉花”的音调,为什么
图兰朵。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应用了中国歌曲茉莉花的曲调,体现了西方歌剧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茉莉花》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以单曲形式发行。
Ⅸ 在歌剧《图兰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多次出现,
前面一群小和尚手捧着蜡烛走过场,后面是姑娘们站成排唱。
Ⅹ 歌剧<图兰朵>中著名的选段有那些
1、《在东方山顶上有鹳鸟在歌唱》
注释:其旋律取自中国民歌《茉莉花》。
2、《请听我说,王子》(Signore,ascolta)
注释:卡拉富表示:“只有我才是她的恋人。”帕木尔悲哀地对他说:“你想遗弃年老的父亲吗?”哭泣的柳儿则唱咏叹调《请听我说,王子》(Signore,ascolta),哀求王子不要去冒险。
3、《柳儿别哭》(Non Piangere,Liu)
注释:卡拉富被感动,唱咏叹调《柳儿别哭》(Non Piangere,Liu),一边安慰柳儿,一边表示坚定的决心。
4、《命运的铜锣在圣殿响起》
注释:大帷幕上有各种装饰,平、彭、潘3人各带随从上场,平唱《命运的铜锣在圣殿响起》,3人唱中国风味的三重唱,他们计算为破谜处死的已有13人,反对参与这残酷的游戏。
5、《过去的故事》(In questa Reggia)
注释:皇帝劝说卡拉富取消求婚,卡拉富拒绝。进行曲声中,侍女们在台阶上撒下鲜花,台后传来童声之歌,图兰朵登场。她微视卡拉富后,以威严的口气唱咏吧调《过去的故事》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10)图兰朵歌剧中茉莉花唱段扩展阅读:
“鸟巢”版《图兰朵》将一批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构想但未实施的技术手段投入使用。主创团队根据“鸟巢”场地的特点安装了1000平方米的大幅银幕和32台放映机,打造出国际上罕见的多媒体影像。
银幕近40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是电影清晰度的两倍,辅助再现图兰朵公主深闺幽怨的戏剧情感。据张艺谋介绍,《图兰朵》在世界各地上演过多个版本,包括自己当年在北京的太庙版,与这些版本相比,“鸟巢”版《图兰朵》用现代、时尚的气息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盛宴。
“鸟巢”版《图兰朵》此次搭建的巨大的皇宫影像LED背景,成为演出最大的亮点,随着剧情的推进,背景呈现不同造型与色彩,集合声光电技术于一体的多影像呈现。
让《图兰朵》历久弥新,无论是辉煌宫殿、凄凉刑场,还是江南水乡、大婚喜堂,都将带观众走进如梦如幻的《图兰朵》世界,使观众感受到歌剧艺术的魅力和视听效果的震撼。
“鸟巢”版《图兰朵》集合了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意大利的亚诺士·阿什,以及中国歌唱家戴玉强、幺红等上千人的演出阵容,总投资共计1.2亿元人民币,是继奥运会开闭幕式后在“鸟巢”举行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