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可以联想到什么
❶ 白色茉莉的花语是什么
1、纯洁
这个花语跟它的颜色有密切的关系。看到白色,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纯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2、亲切
这个花语是一种对人的态度。这个花语跟它的外观有关。观察它的图片,我们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绝不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所以它也就有了亲切待人的含义。
❷ 你喜欢哪种植物,从中联想到了什么经常这样想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请把联想到的写下来。
我觉得还是喜欢仙人掌它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也是激发了我们的一些斗志我觉得还是喜欢仙人掌,他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也是激发了我我觉得还是喜欢仙人掌,他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也是激发了我们的一些斗志的一些
❸ 夏花美诗八首说茉莉:花似细薇香似兰,已宜炎暑又宜寒
夏花茉莉美诗八首: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带满头
茉莉花仲夏开花,枝叶青翠,花朵娇小,玲珑清丽。因伴随南方人的长夏,常常夏天用茉莉花簪发,或者用茉莉香脂,且物多且廉,应着荔枝上市的暑夏季节,常常被认为是中国的原生花卉。
只是“茉莉”这个词,好是可爱,如果望文生义,很容易联想是小的芬芳的花朵。只是莉字很少用于中国传统的花卉,所以说起茉莉从何而来,因何得名,倒是让普通人惘然的事。
因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已经是纯粹江南名曲,只是茉莉因何而来,何以叫茉莉?
最早记录茉莉的是晋朝的嵇含,他在《南方草木状》里写了岭南许多花卉,其中有:
“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陆贾《南越行纪》曰:南越之境五榖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 末利花似蔷蘼之白者香愈于耶悉茗。”
这是晋朝早年的书,离汉代不远,这里说明了两种花,一种叫耶悉茗花,一种叫茉莉花。
汉朝陆贾的《南越行纪》已经遗失,零星散见于后代的引用,但是可以证明,汉武帝时期,南越,也就是岭南越南一带,有这两种花,特别芬芳,传说是从西域等国家移植过来的。
但是这两种花不像橘树一样,随着水土而改变性质,就是长在了南越也很芬芳,岭南和南越的女子,多用彩线穿花心为首饰。
而茉莉花,像白色的蔷薇花,但是香气更甚于耶悉茗。
那么耶悉茗是什么花?通过现在的中西文对照,人们发现,耶悉茗就是茉莉花的波斯文和拉丁文名称。
这就奇怪了,那么耶悉茗和茉莉到底是不是一种花呢?实际上耶悉茗在中国后来特指素馨类的花。
不管如何,西汉的南方乃至南越,就已经流行茉莉,并且当地的人穿茉莉作为首饰,已经是风俗。
嵇含西晋人,都城洛阳,至少他在洛阳,就已经听说了茉莉花,此时很有可能有茉莉花也随着商人北上,所以他特地根据当时南方人的见闻,写下《南方草木状》。不过嵇含死后不久,西晋就迁都建康,就是南京,后来的人说,晋朝都城很多人都戴茉莉花,有可能是指的这个南京。
因为南京在晋朝属于江南,这里靠岭南近,交通经济发达,是重要的南北集散地,这里本身就流行茉莉,是为自然流通而产生的民俗,而西晋后来的都城在此,也扩大了茉莉花的更广泛的向北向西移植。
唐朝的时候,又一次中西大交流,茉莉花开始出现在唐诗里。
“ 茉莉香篱落,榕阴浃里闉。
雪霜偏避地,风景独推闽。” 唐 · 丁儒《归闲诗二十韵》节录
丁儒是早唐人,他的老家并不在南方,但是他20多岁之后,他是跟着唐朝的军队进入福建地区,在这里安抚土著,将余生留在了福建。也就是福建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爱这里的一山一水,爱这里的茉莉花。
那茉莉开遍芬芳了篱落,那榕树长遍了街道。
这里没有霜雪,最美四季如春的风景,就在福建。
早唐时候,福建家家篱落有茉莉,可以远推西汉以来,茉莉在福建生长,已经非常本土化了,和福建的山水风物连为一体。
“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唐 · 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坛 》
晚唐李群玉在广州曹溪看到法性寺,这里种植了茉莉花树,菩提树,一派庄严馨香的寺庙场景。
那么寺庙何以要种植茉莉花呢?
一,这里本身就是岭南,茉莉花已经广泛种植。
二,佛经上也有茉莉,叫做“抹力”。实际印度的佛教已经式微,佛经从问世有文字,就已经离释迦牟尼五百年之久,只是靠口口相传,或者佛经里的香花也有产于印度的茉莉。很自然,用茉莉花香印证佛经,是最取巧的方法。所以茉莉也被赋予了佛花的地位。
三,茉莉花香芬芳馥郁,令人愉悦,茉莉花洁白素雅,天香袭人,不种茉莉何以显示庄严清净?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佛经与花木的巧合,因为佛经不能当信史,但是茉莉也有着独特花香的安抚作用。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曾见白家樊素口,瓠犀颗颗缀榴芳。 ”唐 · 赵鸾鸾《檀口 》
这是晚唐的长安歌女,证明晚唐时候,长安也有茉莉,或者是南方运来的花卉,或者是用茉莉制成的香料,可含在口中。
不过白居易和李商隐都没有写过茉莉,白居易是最著名的唐朝花卉园林专家,李商隐倒是写过两首带着栀子花的诗,证明当时长安茉莉实在小众,流行也是晚唐到五代时期,如同豆蔻这类的香料,首先是歌女们率先使用,由南方入北。
这位女子的诗,说自己衔着杯子,启动樱桃小口,张开嘴唇,飘出茉莉花香。
她说自己见过白居易的歌女樊素,那就是假话了,无非是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让我想起扶桑艺伎。
真正北方在夏天大规模引进欣赏种植茉莉花,是在宋朝。
“ 花似细薇香似兰,已宜炎暑又宜寒。
心知合伴灵和柳,不许行人仔细看。” 宋 · 吕本中《茉莉花》
邵伯路中途遇前纲载茉莉花甚众舟行甚急不得细观也又有小盆榴等皆精妙奇靡之观因成二绝 其一
来看看这首诗的诗题。我在扬州邵伯路遇见前面的船,是往京城皇宫运用贡品,上面载着很多茉莉花。这些进贡的船只行走得特别急,所以来不及细看,那船上还有小盆石榴,都长得特别可爱,所以我要写诗。
那么扬州当时本来就盛产茉莉,但是这么多的茉莉花,应该是用盆子栽种的,用贡船运往北方汴京,只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就是皇家需要,第二就是京城摆设。
那么这里可以看到,扬州或者扬州以南的茉莉非常有名,此时作为南方著名的花木,运往京城,是有专门人护送的,
这也是从北宋开始起,有大量茉莉诗词的原因。
茉莉正式在北方的夏天流行。
茉莉花像细小的蔷薇,香气像兰花,适合炎热的夏天观赏闻香,也适合寒冷的地方。
这句就是他胡诌了。茉莉在北方可以生长,但是极难过冬。
我知道这些茉莉花是送到皇宫去的,所以不许咱们仔细看。
不管是上有所好下必行之,还是茉莉花实在清香馥郁,解暑良品。总之连皇宫都需要大量的茉莉,茉莉也就在宋朝盛行了。
“日收炎照沈沈去,月放凉光冉冉回。
茉莉一如知我意,并从轩外送香来。” 北宋 · 邹浩《闻茉莉香 》
当盛夏的太阳,收尽炎热,沉沉落下的时候,当月亮缓缓升起,四处皎洁的时候,那茉莉花开了,仿佛知道我的心意,从窗户外吹进来袅袅清香。
但凡一种花卉,流行之初,人们就会格外兴奋,用诗来描摹状物,这也是北宋有特别多的关于茉莉花的诗词。对于北方京城的人来讲,太平时期,经济繁荣,物流便捷,使得南方的珍奇花木,进入了北方,而茉莉以小巧洁白馥郁,征服着北方的夏天,北方的人的嗅觉。
“泠艳幽芳雪不如,佳名初见贝多书。
南人浑作寻常看,曾侍君王白玉除。” 宋 · 李纲《茉莉花二首 其一 》
宋朝早年,为了安定安抚民心,振兴弘扬佛教。所以人们也往往找寻茉莉的历史,查到了佛经上头。
那茉莉花幽冷香气,的确胜雪,至少雪是无香的。茉莉的名字最先来自佛经。但是这肯定经不起推敲。但是宋朝人喜欢用典,也就将茉莉等同佛花了,有此谬误的,不止是茉莉,也连累了纯粹的国花栀子,硬是给安排了一个佛经名字,叫做“薝卜”。
南方的人自然会寻常看,从汉朝岭南这里就有茉莉,寻常篱笆,处处开花。
不过在北方物以稀为贵,要不皇帝怎么动用船来运茉莉花呢?
“脐麝龙涎韵不侔,薰风移植自南州。
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带满头。 ”宋 · 杨巽斋《茉莉花 》
正是夏天的茉莉花在京城站住了脚,成为京城夏天常用的消暑花卉,所以戴栀子花茉莉花自然成为一种流行。
更何况汉晋时代南方的居民女子,就已经用彩线穿茉莉,到了宋朝,北方的姑娘越发巧手簪戴。
那茉莉花香和麝香龙涎香是两种风味,茉莉花夏天从岭南移植过来。
谁家的女子,傍晚沐浴梳洗之后,将茉莉花戴满了头?
这茉莉花成为女子夏天闺房的密爱,早于宋朝,盛行于宋朝南北,直到今天。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 南宋 · 许棐《茉莉》
南宋的长安,不是汴京,是浙江杭州,这里本身就离扬州不远,晋朝南京就有茉莉花流行,不过在南宋更加发扬光大。
荔枝上市时,也是茉莉花开的时候。
南方的茉莉此时更为廉价,愿意买花的,可以专买花朵,一捧捧如雪,戴在头上,放在枕头下面,串成腕珠,放在荷包手帕里。
当然夏天弥漫着好闻的茉莉香气。
一觉睡醒,头发身上都浸透在茉莉清凉的甜香里了。
茉莉来到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人工的培植和广泛的需求,使得茉莉品种更多,品质优良,有着无数可爱的品种,可以入药,可以入茶,那一缕茉莉清香,已经和江南的夏天融为一体。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❹ 观察一种茉莉花,进行合理联想,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景物描写 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很爱写景,什么“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向我们微笑,树枝向我们招手,花儿向我们点头,小鸟为我们唱……”不管实际情况怎样,也不管有没有用,只要一写出去活动,总要马上这么几句,仿佛只有这样文章才显得生动似的。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写不写景,写多少,写什么,怎样写,一定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定。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景物描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写景为主的课文,例如《火烧云》、《桂林山水》等,把景物作为主要材料来写,来赞美祖国大自然,抒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在以写人写事为主的课文中,穿插了景物描写,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烘托特定的气氛。在这里景物描写是次要材料,只起衬托作用,一般写得比较简略。例如,《小英雄雨来》中的写景就是这样。课文开头对芦花村的景色描写,衬托了雨来爱家乡,恨敌人的优秀品质。敌人把雨来拉到河边枪杀时,写到“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用景物烘托了悲壮的气氛。 不管景物在文章里是主要材料还是次要材料,都不要用空洞的话来写景物,什么“这里的风景很美丽”啦,“这种花真漂亮”啦,这样的话说了等于不说,给别人留不下真切的印象。描写景物,不管详细还是简略,都要力求具体形象。 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描写好呢?描写景物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观察有序,抓住特点 在观察景物时一定要选好描写的角度,选准一个镜头。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同一个景物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中间向四周等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描写时还应抓住特点,抓住了特点,就能得到具体、形象的效果。 请阅读下面的作文: 校园一角 学校后院,有一块草坪,别看只有一间教室大小,却是同学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草坪的四周是不到一尺高的护栏,护栏是用铁棍焊成的图案。有的像花朵,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鹿,最上边是波浪形的曲线。护栏用白色的油漆涂色,在绿草的衬托下分外爽眼。 草丛中几十盆鲜花沿护栏里侧摆放着,盆与盆之间距离不到一米,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圈。月季花居多,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都非常惹人喜爱。还有那红得像燃烧的火苗的一串红,香得沁人心脾的木本茉莉,就是在这儿路过,也会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草坪当中栽植着三五株小树,那是榆叶梅。它的叶子像榆树叶,而花朵却像梅花,只是颜色红红的。每逢春天,枝头开满了花朵,引来许多蜜蜂和蝴蝶,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这小草坪,就够吸引人的了,更使同学们感兴趣的是草坪护栏一角的小小气象台。风向标和风力仪像一根旗杆高高矗立着,百叶箱洁白如雪,像一座尖顶四方的小塔,里面有温度计、湿度计和其他测量仪器。百叶箱周围,雨量量筒、量杯都放在适当的位置,气象小组的同学们每天进行观测,发布天气预报,这不但使大家增长了本领,也培养了为服务的好思想。 每当我来到校园这一角,就会引起很多联想。我们少年儿童,生活在祖国的百中,党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我们就像朵朵鲜花,在春风中竞相开放。我爱校园,更爱校园这一角。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使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美丽的校园,深深地喜爱上了校园的一角。为什么会使读者有这种感受呢?这是由于作者观察有序,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 小作者为了把校园一角的景物有条理地描写出来,他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依次描写了草坪四周的护栏、草丛中的花盆、草坪中的小树、草坪护栏一角的小小气象台。也就是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进行观察。在大顺序中又有小顺序。如:在描写气象台这一段中,小作者又依次描写了“风向标、风力仪、百叶箱、温度计、测量仪”等,层次十分清楚。 作者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使文章十分生动。如:草坪四周的护栏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了护栏的形状多样,十分美观;草丛中的鲜花抓住了花的种类、颜色、气味进行描写;草坪中的小树重点抓住了榆叶梅的叶子及花的形状来写。由于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使我们看到了校园的一角是多么美啊! 从这篇作文中我们学习到,描写景物不但要观察有序,而且还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否则写出的作文杂乱、空洞,只有这样才能把景物描写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地印象。 二、展开联想,描写具体 联想,就是由你看到眼前的景物而联想到与它有关的内容。在写作文的时候,学会恰当地展开联想,才能使文章描写更具体。 请看下面的作文: 美丽的莲花塘 在这秋色迷人的季节里,我们游了一次莲花塘。 翻过一座小山坡,美丽的莲花塘,立刻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山丘上茂密的树林,带着秋日金黄的色彩;整个莲花塘笼罩在黄绿色的绒毯之中。从柳条缝隙中,隐现出那碧绿的池水和美丽的彩亭。 下了山坡,来到塘边,只见在池塘的四周,有道红色的栏杆,弯弯曲曲,把一潭碧绿的池水围在中间。塘中水平如镜,明洁宁静。那倒映在水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青山,好像一幅宽大而又美丽的彩图。栏杆外面的杨柳,拖着半黄半绿的千百条“长辫子”在飞舞。 我们沿着栏杆,走到一个小里。这个是解放后修建起来的。中大大小小的穿道,把劈成一块块小小的花圃和各种形状的草地。草地上绿茵茵的,软绵绵的,坐在上面感到异常的舒服。花圃中,秋令时节的花儿,正在开放。有芙蓉,有凤仙,有鸡冠,有菊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中有一条主道,通过塘心亭。塘心亭呈六角形,红漆亭柱,黄瓦青砖。顶上六只亭角翘向天空,上面雕龙画凤的,还挂有六只风铃,风动铃响,不时发出轻微而又柔和的“叮当”声,听来像鸣奏一支美妙的乐曲。 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使我们感受到了莲花塘的美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受呢?这是因为,作者在看到眼前的景物之后,由此而展开了恰当地联想。如:作者看到秋日的莲花塘的美丽景色时,联想到它好像笼罩在黄绿色的绒毯之中;看到池水中倒映的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时联想到这美丽的景色犹如一幅宽大而又美丽的彩图;听到亭角的风,联想到这优美的风好似一支美妙的乐曲。由于作者看到眼前的景物后又进行了丰富恰当地联想,因此更具体地写出了莲花塘的美,使我们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也看到了风景如画的莲花塘。 另外,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还应当注意:1.小层次要清楚 描写一处景物时,有了大顺序,还应当把景物的小顺序写清楚,写明白。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只鸟,都要按一定顺序去写,做到层次清楚。2.动态静态结合 静止的景物,犹如一幅山水画,用彩笔描绘出来固然美丽;动态的景物,仿佛是一部立体的电影,用浓墨渲染更使人感到可爱。因此,描写景物不仅可以写它的静态,还可以写它的动态,也可以动态、静态结合起来写。要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描写景物,力求生动,这样才能收到感人的效果。3.写出自己的感受 看到一处景物,我们会心有所动,脑有所想。因此,在写景的同时,可以把自己感受到的写出来。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文〕 美丽的花坛 在我们学校操场的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 花坛的,种着几棵高大清秀的“美人蕉”,它那深绿色宽大的叶子,像一个绿色的芭蕉扇。它那笔直挺拔的茎,托着几朵艳丽的深红色花朵。多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那里呀!在“美人蕉”的前边,种着几棵“大丽菊”。它那粉红色的花瓣中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金色花蕊,给它增添了几分色彩。在这些花中,我最喜欢那朵花,它第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色的。这朵别具一格的花,是“大丽菊”中的佼佼者。在茂密的绿叶的衬托下,它显得格外美丽。 花坛的两边,有两棵石榴树,它们好像是两个日夜守护花坛的卫兵。每当中秋八月,它们的枝头就会挂满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这些石榴有的略显棱角,有的像个大玻璃球,熟透的石榴远远望去,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好像在向人们传送丰收的喜报。 花坛的四周,摆放着许多盆花,有不畏严寒的麦冬,有粉红的月季,有翠绿的吊兰,还有那美丽的海棠,真是美不胜收啊! 学校的花坛可真美丽呀! 〔评语〕本文先交待了花坛的位置和形状,然后按照方位顺序先写花坛的,再写花坛的两边,最后写花坛的四周,条理清楚。这是这个片段描写的主要优点。景物描写除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动态外,还要把各部分景物的方位交待清楚,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礼花 “砰、砰、砰”,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束束礼花飞上了夜空,我赶忙仰头一看,啊,真美呀!“红连星”在夜空里绽开了花,映得夜空一片火红。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无数串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轻飘飘,慢悠悠,就像在天际挂满了节日的彩灯。 “轰隆隆”,又是一声响,又一串礼花升腾起来了。“那是什么花?”我情不自禁地问妈妈。妈妈乐滋滋地说:“那连珠花叫‘庆祝胜利’!”真的,连珠花在升腾着、开放着,它们在彩灯里穿梭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耳边送来“唱祖国”的雄壮乐曲,眼前一束束礼花开放。“春风杨柳”在微风里舒展着枝条;“葡萄满园”在夜空里播撒下一串串紫色玛瑙似的葡萄;“瑞雪丰年”晶莹闪烁,像片片雪花纷飞。一束礼花,一阵金色的雨;一束礼花,一阵幸福的笑声。礼花朵朵,笑声琅琅,掌声雷鸣。夜深了,人们沉浸在幸福的欢笑之中。〔评语〕“真美呀!”是这个片段描写的中心。对礼花的描写从头到尾突出了一个“美”字。先写“红连星”,再写“庆祝胜利”,最后一段写“春风杨柳”、“葡萄满园”、“瑞雪丰年”,很有层次。着重写了礼花的形状、颜色和动态,形象,具体。说明作者对景物做了细心的观察。 声控喷泉 在官园儿童活动中心的庭院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声控喷泉”。顾名思义,那就是受声音控制的喷泉。这种喷泉,可以喷出十组美丽的图案,真是一个新颖、奇异的建筑。 当我走近喷泉时,广播里传来了《我的中国心》这支曲。这首,亲切动人,节奏清晰。顿时,被这首控制的喷泉,喷出各种奇异的水花,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像“瀑布直下”;有的像“彩虹公主”;有的像“荷花盛开”……最美丽的图案,要算那“芙蓉王子”了。你看,水池那个又大又高的喷头,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向外喷洒着芙蓉花一样的水帘,四周的小喷头,围着中间的水柱旋转。每一组喷头的小铁座上,又有三个喷头,缓缓,喷洒水花,既像星捧月,又像一盏盏酒杯,斟满了香甜的美酒,热情地迎接远方的来客。忽然,曲变得高亢有力,那喷泉又喷出一条宛如水晶项链似的水柱,弯弯曲曲,时起时落,多像美丽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呀! 一阵微风吹过,一片片水帘,变成了一层层薄薄的水雾,洒到人们的身上、脸上,舒服极了!人们站在这喷泉面前,真是心旷神恰,流连忘返。〔评语〕本文写的是“声控喷泉”喷水时的景色,中心是围绕着“新颖”、“奇异”来描写的。喷泉可以喷出十组美丽的图案,作者只写了其中的几组。先概括写了“瀑布直下”、“彩虹公主”、“荷花盛开”,后重点写了“芙蓉王子”,有详有略。随着曲变得高亢有力,写出了景物的变化。为了表现喷泉的形状和动态,文中用了几组比喻句,形象地描写了喷泉的新奇景色。 林阴大道 这是一条林阴大道,东起官园,西到村,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的树和五颜六色的鲜花交错相映,真是景色宜人! 高大的泡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泡桐果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住夏日的骄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道路两旁;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烈。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沿着这条大道向前行进,就像行进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评语〕读了这个片段,我们仿佛漫步在这条林阴大道上。树木是那么茂盛,鲜花是那么美丽,心情是那么舒畅。为什么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呢?小作者用确切的比喻、活泼的语言,再现了景物的特点。结尾一句,作者饱含着感情,含义深远。 会城门公园的一角 会城门公园是近年兴建的一座街头公园,有一角设计得尤其别致。中间是个椭圆形的池塘,池塘的水好清啊,清得可以看得见池底铺的一块块鹅卵石,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金鱼,摇头摆尾,在池塘里追逐戏闹,不时吐出一串串水泡泡。水面上漂浮着一大朵一大朵的荷花,粉扑扑的花瓣,围着嫩黄色的花蕊,不时喷吐着一股股诱人的清香。这美丽的荷花,再配一片片碧绿的荷叶,真不愧人们所赞誉的“碧波仙子”呀!池塘边有座假山,山上有一股小瀑布,“嘟嘟”的不住地喷吐着,像织成了晶亮的白纱,又像是民间故事里长发妹那秀美的头发。小瀑布的水冲击在小石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一眨眼不见了。池塘中间,架着一座小桥,过了小桥,拾级上假山,假山上有座红柱绿顶的小亭,人们在这里下棋、打牌、唱京剧,好热闹呀!〔评语〕写景,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篇文章,紧紧围绕“设计别致”,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池塘、水、游鱼、鹅卵石、荷花、小瀑布等等,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把它们的颜色、形状、动态一一勾勒出来了,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美丽的静雅园 静雅园可真美丽啊!那一片片“彩霞”,一丛丛绿树,一弯弯湖水,一条条小鱼,一座座假山石,一个个彩亭,都给人以幽雅、清新、美丽之感。 我们走过石拱桥,在湖边漫步。湖水静极了,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面巨大而透明的玻璃镜子。湖水绿极了,就像一块无瑕的大翡翠,松树倒映在湖里,分不清哪是松树的绿,哪是湖水的绿。湖水清极了,倒映着岸边的树影,清漪涟涟,树影摇摇,真是好看。远处一片“彩霞”,仔细一看,原来是簇拥上来抢食的鱼,就像一朵五彩锦簇的大花忽的盛开了。转眼间,鱼四散,忽的“大花”又凋谢了。此情此景,十分动人。 湖边有许多假山石,人们可以坐在上边歇息。这些假山石多么奇特:有的像一只怒吼的雄狮,正准备扑向猎物;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有的像洁白无瑕、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和那一座座拔地而起、怪石嶙峋的山峰。 山坡上,几块奇形怪状的山石中间,盛开着桃花。一枝枝,一簇簇,真像一个巨大的淡粉色珊瑚。我走近前去,一股淡雅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恰。 “霞锦”当中,点缀着一片新绿。那是一片片青翠挺拔的松柏,生机勃勃的绿色使者,在红花的映衬下,愉快地倾听鸟儿那婉转的唱,拥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评语〕写景的片段像是一幅风景画。要使读者对景物产生美感,就要用形象化的语言,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篇片段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游览顺序为线索,依次写了湖水,鱼,假山,桃花,层次清晰,仿佛带领我们参观了美丽的静雅园。状物写景时,小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写出湖水“静”、“绿”、“清”的特点;在写假山时,用形象的比喻,写出山石各具神态。在写桃花和松柏时,也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花朵和树木的美丽、可爱。 小作者学习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又会灵活运用,才写得这样真切感人。 日落 为了看日落,傍晚时分,我特意来到北海公园。登上琼岛,站在高高的白塔边。 向西远望,只见一轮红日挂在碧蓝的天边。夕阳虽然比不上朝阳绚丽多彩,但它在落到地平线下之前,放射出万道霞光。它周围的云朵,都被染成玫瑰色了,碧蓝的西半边天也被擦上了一层胭脂,红扑扑的。夕阳照射在屋顶上,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色;夕阳照在湖面上,湖面泛起了红波;夕阳躲进厚厚的云朵里,给云朵镶上了一道金边。夕阳渐渐下坠,不那么耀眼了,显得更红艳了。红色的霞,粉色的云,好像在向大地告别。整个西边的天空,成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那圆圆的太阳像一块发光的宝石。夕阳忽地全落下去了,只剩下红色的彩霞在天边飘浮,就像是一位仙女,穿着粉色的纱裙在天边漫步。〔评语〕这是一段写景的文字,写了日落时在北海公园白塔下看到的美景。作者抓住日落时色彩的变化,写了天空、地上景物的特点,就像拍了一张彩色照片,又像是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作者词语丰富,形容、比喻都比较新鲜、恰当。 秋天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突然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走到郊外,在原野上漫步,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像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它们大概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雁。村里的孩子们欢呼着向雁儿们招手,雁儿们也“咿咿呀呀”地叫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评语〕《秋天的田野》抓住了秋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明显特征,逐层描写了原野的秋色。这一点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无论描写哪里的秋色,抓住秋天的特征最重要。你看,飘落的梧桐叶,徐徐的凉风,蓝宝石般的天空,火红的枫叶,金黄的稻田,南飞的雁等等,都把秋天的景物、色彩、声音、意境等充分表现出来了。炎热的夏天 中午,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有。柏油马路被晒得软绵绵的,小黄狗伸出了舌头,呼哧呼哧直喘气,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街心里,小草弯下腰,花儿低下头,一行行小树直挺挺地站在烈日下,树叶一动也不动。汽水的摊点前围满了人,只见一块人造冰上摆满了一排排黄澄澄的汽水瓶,望上一眼就感到透心凉快。一位骑车的叔叔气喘吁吁地来到汽水摊前,了一瓶后就咕噜咕噜喝起来。汗水慢慢地消失了。他放回汽水,又抬头看看天上的烈日,脱下白汗衫,穿着背心,又骑上车行进在烈日下。〔评语〕写景时可以直接描写自然环境的特点,也可以写动植物的情态以及人物的表情、服饰上的变化。这篇片段作文,从马路、小狗、知了、小草、小树等几方面情态描写突出夏天的“热”,又重点写骑车人的动作和表情的变化,烘托了短文的中心。
❺ 茉莉花开有什么寓意
茉莉原产我国西部和印度,其栽培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茉莉在汉代由印度和阿拉伯传入我国,茉莉本为胡语,古时写作茉利、抹丽。茉莉虽不及牡丹、芍药的仙姿冶态,也比不得桃李的艳丽多彩,但也有人说茉莉“蕊仙丰韵”、“玉容双绝”。在群芳众花之中,茉莉独标风韵的地方是浓香馥郁、花期长久、仪态雅素,足以引起人们对它的特别关注和特殊的偏爱。茉莉的最大特点是芳香浓郁。现代江南民歌《茉莉花》唱道:“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浓郁的清香,堪称群芳之首。宋人施岳的《茉莉》词云:“枝头香未绝。还是过中秋,丹桂时节”。花期悠长,是茉莉花的又一突出胜处。自夏直迄深秋,其花天天孕蕾,夜夜放花,连绵不绝。茉莉花以其馥郁的香气、淡雅的色调、玲珑的姿态、绵延的花期,深受人们的广泛喜爱。赏单株独展,能使人联想起“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的虢国夫人;临万盆齐放,则给人以“沉沉碧海凝初雪,赢得人间一夏凉”的幽阔清朗意境。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把茉莉花环套在客人颈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成为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
❻ 你从茉莉花身上学到了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如果是下雨了,它便贪婪的吮吸着雨露,过了一天,它会开得更加地茂盛。啊!茉莉花不仅香,生命力也很顽强。我真想像茉莉花那样,既能得到阳光、雨露和人们的呵护,又能把香味儿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人。
相关说明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
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
把茉莉花环套在客人颈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成为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
茉莉花的花语为官能的、你是我的,因为它的香味迷人,很多人会把她当成装饰品一样地别在身上。
在婚礼等庄重场合,也是一种很合宜的装饰花。也经常被使用在新娘捧花上。
❼ 茉莉花花语
莉花的花语在菲律宾表示尊敬、好客、欢迎。在西欧表示和蔼的、亲近的、友善的。不过颜色不同的茉莉花所带的花语也会有所不同,白色表示美好、喜悦,紫色表示富有美丽,不信任的,双色表示一心二用。
2、菲律宾:它们将茉莉花作为国花,所以当有其它国家的人员来访时,通常会将茉莉花编程花环,戴在来访者的脖子上,以此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欢迎。
❽ 我们看茉莉花的想象句子
1、茉莉花一般在春天和夏天开花。它那小小的花瓣,我觉得真是玲珑剔透,虽然没有娇艳的色彩,但质朴、本色,纯洁不加修饰,却楚楚动人。我吸着它的香气,虽不浓郁,但清新淡雅,令人心旷神怡。茉莉花的花苞是洁白的,看上去晶莹如玉。洁白的花瓣和碧绿的叶子相配起来像一个雪白的小天使坐在碧绿的叶子上正朝我微笑呢!
2、在柔嫩的枝条上,茉莉花从层叠的绿叶中露出娇羞的小脸,雪白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颤抖着,使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清香。
3、茉莉花啊!你既不像太阳花那么绚丽多彩,又不像月季那么婀娜多姿,更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你具有的只是清秀的,幽静的,含蓄的美。你完全没有像百花一样争奇斗艳,哗众取宠。在你顽强的生命力面前,人们不再会灰心,不在再躁气,不再会埋怨……
4、它有着初绽的花朵,默默地散发出阵阵清香,微风拂来,迷人的清香马上弥漫了开来,充斥我的鼻翼,仿佛我的呼吸都带着茉莉的香气;它有着饱满的花苞,让人感觉似乎轻轻一碰,便会绽开一样。
5、这茉莉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给人以愉悦,给人以欢欣,给人以灵感,给人以启迪。
6、茉莉花一般在5-10月开花,七八月间开花最多最大。在那一条条青色花蔓的顶端,长出了一个个小米粒那么大的花骨朵。花骨朵越长越大,像玉米粒那么大。第二天,在那缀满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的绿叶中,开满了三两朵白色的小花,又娇嫩、又鲜美,层层叠叠。我看着朵朵小花,心里美滋滋的。
❾ 茉莉花象征爱情坚贞永不分离
茉莉花
茉莉花象征爱情坚贞永不分离,茉莉花花语:忠贞、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纯洁真挚的爱。
茉莉花的花语在爱情里代表着纯洁真挚的爱,没有一丝假的成分,常被用来表达坚贞不移的爱情,因此茉莉花和玫瑰花一样被称作爱情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