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植物怎么睡觉的
㈠ 郁金香为什么白天张开晚上合拢
这是由于植物有感温性的原因
这是由温度变化引起使器官背腹两侧不均专匀生长引起的运动属。如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这些花也能对光的变化产生反应,例如,将花瓣尚未完全伸展的番红花置于恒温条件下,照光时花开,在黑暗中则闭合。
㈡ 哪些植物会睡眠
会睡眠的植物有:含羞草、睡莲、蒲公英、花生、胡萝卜。
1、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而且是个科学之谜。每逢晴朗的夜晚,人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2、植物睡觉是为了保护自己,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植物的叶子在夜间闭合,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因而具有保温和保湿的作用。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得多,花朵在晚上闭合,可以防止娇嫩的花蕊被冻坏。
3、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一百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
什么植物会睡觉,是怎么睡得?
凤凰木、紫藤、含羞草、紫荆、车轴草、苜蓿等豆科植物,还有酢浆草、感应草等酢浆草科植物,还有叶下珠等大戟科植物,这些植物会通过叶片闭合的方法来睡觉。菜豆、羽扇豆等植物会通过叶片下垂的方法来睡觉。
竹芋、烟草、睡菜等会通过叶片上举的方法来睡觉。睡莲、碗莲、王莲、郁金香、菊科等会通过花朵闭合的方法来睡觉。
㈢ 郁金香的习性
郁金香生长习性
郁金香萌发期:你种植后,要把它放在5-15度的环境中,它会内出现第一次生长高峰,约30%的生长量容在此阶段完成。在这个温度下,根系萌发并发育好。其实它的茎也伸出了,但没有出土。
生长并开花期:第二天春季,温度达到12-15度,郁金香茎叶出土,迅速生长并开花,历时3-4周,一生中全部生长量的70%在此完成。
新球、子球形成期:花后植物逐渐凋萎,温度在20度,历时一个月。
花芽分化期:植株枯黄至初秋的没温期为其花芽分化期,此时郁金香利用鳞茎自身的营养进行花芽分化,至秋季,约6-8周。此阶段温度要求在20-25度。
休眠期:花芽分化后,鳞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需较低温度(9度)和一定的时间(9-16周)。
郁金香打破休眠的温度为5度。
㈣ 郁金香晚上闭合的秘密是什么
花的昼开夜合现象是植物的睡眠运动,这种运动的产生,一种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晚上温度低时它便闭合起来,如果把已经闭合的花移到温暖的地方,3~5分钟后便会重新开放;另一种是由于光线强弱的变化引起的,如花在强光下开放,弱光下闭合。
郁金香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喜凉爽、怕高温,它的生长温度范围为8~16℃。在自然情况下,9月中下旬,气温在15~25℃时,郁金香鳞茎开始生根。
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1~3℃、土壤温度在5~7℃(南方地区均略高)时,鳞茎上的根系继续生长,但速度显著减慢,幼芽在地下越冬,不出土。
郁金香的特点
当年栽植的母球经过一季生长后,在其周围同时又能分生出1-2个大鳞茎和3-5个小鳞茎。可按种球大小分开种植,大球栽后当年可开花,小仔球培养1-2年也能开花。
郁金香的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在蒴果成熟开裂前采收,沙藏到10月在室内盆播。保持湿润,翌年春季才发芽。约3-4年开花。
㈤ 为什么有些植物晚上睡觉
有些植物晚上睡觉主要是为了适应低温环境,避免热量和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使其能够在不合适的环境下继续生长。在夜间,叶片和花瓣闭合后,还能够避免飞虫侵害。在暴雨天气,为了避免叶片被暴雨摧毁,植株的叶片也会紧紧闭合。
有些植物晚上睡觉的原因
还有很多植物夜间需要休眠,例如郁金香、含羞草和红三叶草等植物,郁金香是在太阳升起,温度升高后开花,在日落后,气温降低时花瓣合拢。红三叶草在白天,叶片会舒展,在气温下降时,叶片就会紧紧闭合,呈现出低垂的现象。
㈥ 郁金香晚上闭合的秘密是什么
因为郁金香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植物,充足的光照是开花的必要条件,晚上花瓣收缩是睡眠运动,它不会受到光照和温度的控制,因为叶柄基部有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晚上收缩可减少水分和热量的散失。
郁金香会在春季4-5月份开花,在开花时花朵大,单生,花朵生在茎顶,为直立杯状,花朵常见粉色、黄色、白色等。在给郁金香浇水的时候,需干透后再进行浇水,浇水使不要浇到叶芯里,要将水浇到土壤内,土壤内忌积水,水分含量过高的话,对其开花不利,并且还要在花谢后及时修剪残花。
郁金香种植注意事项
郁金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可是适当添加一些氮肥,当根系发育较好的时候,可以施加硝酸钙,每次施肥的间隔在1周左右。
郁金香常患病虫害种类较多,如茎腐病,软腐病,碎色病,猝倒病,蚜虫等等需要多注意观察,以及加强对土壤的消毒,尽可能的发现病株及时销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适当时刻可以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㈦ 郁金香为什么白天开晚上合
郁金香性喜强光,光照是它开花的必要条件。应该保证植株每天接受不少于8小时的直射日光。这样有助于郁金香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不仅保证植株生长良好,也能保证花朵正常开放.
郁金香喜欢冬季较温和、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的向阳或半阴环境。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低湿和粘重土。耐寒性强,冬季鳞茎可耐-35摄氏度低温。生长适温15~18摄氏度,花芽分化适温17~20摄氏度。根系损伤后不能再生。母鳞茎开花并分
生新球及子球,然后逐渐干枯死亡。通常每一母球可分生1~3.5个新球。多年生草本花卉。【栽培管理】一般秋季播种,覆盖1.5cm厚的腐殖质土或蛭石,用塑料棚保温保湿。2月初发芽,5月停止生长,地下小鳞茎直径约0.5cm,挖出贮藏,秋季再种。如此经5~6年栽培方可开花。实生苗常发主变异和分离,主要用于新品种培育。可以开花的鳞茎,栽植深度越深(为鳞茎纵径的3倍)越易分生小球,可用小球进行繁殖。郁金香展叶至开花前需施入适量微量元素,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促使花大色艳及鳞茎发育充实。花谢后,施磷、钾为主的追肥。剪除残花,不使结实,注意保持土壤湿度稳定,使鳞茎正常发育。当叶片开始枯黄时,停止浇水施肥。茎叶三分之一枯黄时,挖出鳞茎,消毒,贮藏。在种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正确的农业技术措施。9月底鳞茎内花芽已经分化,即可转入冷库内低温处理,前一阶段处理温度控制在9摄氏度,最后一个月转入5摄氏度,共处理63~77天。经过处理的鳞茎,可根据不同花期,适时栽培。郁金香常见病害有灰腐病、菌核病、青霉病、枯萎病、病毒病等。虫害有鳞茎螨、蚜虫,应及时防治.
㈧ 为什么郁金香白天开晚上就合上呢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光照是它开花的必要条件。因此会白天开晚上就合上。而且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中亚细亚、土耳其等地 。由于地中海的气候,形成郁金香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具有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后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温度在5℃以上)开始伸展生长形成茎叶,3~4月开花的特性。
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外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8)郁金香植物怎么睡觉的扩展阅读:
养郁金香要做的准备
1、优良种球
不同于土里培育郁金香,首先,我们需要精心挑选进行水养的郁金香种球,以无病虫害、质量上乘、经过低温处理的种球最佳。
2、合适容器
郁金香进行水养,需要挑选适合郁金香生长的容器,一般以花瓶和玻璃瓶为主。容器大小随意,最好选择肚子比较大,而开口又较小于郁金香种球的瓶子,同时注意准备好水培盒。
3、清水与营养液
水里培育郁金香不需要土壤,需要注意水质。水以日常的清水为主,同时需要购买郁金香水培专用营养液,来促进种球的生长。
㈨ 植物睡眠有哪些特征
植物是需要睡眠的,有些植物的睡眠很容易就能观察到。比如合欢树,每到夜晚,就会把镰刀样的小叶子成双成对地合抱在一起,进入了“梦乡”。这时,花生的叶子也全都向上关闭着,小枝都有气无力地耷拉下来,显然,它已经熟睡了。睡莲也是这样,白天怒放的花朵,这时也都全部闭拢起来。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睡了一夜的合欢叶子、花生叶子又都舒展开来,睡莲也慢慢张开了花瓣。
除合欢树、花生以外,还有红三叶草、酢浆草、白屈菜、羊角豆等,它们的叶子也都是晚上合闭,白天伸开。晚上睡觉的花朵,除睡莲外,还有郁金香、番红花、蒲公英等。
有些植物睡觉的时间不是在晚上,而是在白天。晚香玉就是这样,一到晚上就精神十足,白天却无精打采。烟草花也是白天闭合夜间开放。
随着季节的变化,当严冬到来的时候,植物的叶子就开始枯黄凋落,整植株部进入了休眠状态,各部分都停止了生长,在酣睡中度过寒冷的冬天。有的植物只是部分在睡眠,如腋芽。
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睡眠运动,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早在1880年,植物的睡眠运动就引起了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关注。他通过对69种植物的夜间的活动作了观察和记录后发现,如果一些叶子因叶片上积聚了露水,或人为地保持叶子在白天的样子而不能自由运动,比能自由运动的叶片更容易遭受寒露或霜冻的袭击。他认为,植物叶子在夜间的活动由于减少了自身热量的散发,有效地抵御了夜晚的寒冷,因而有助于植物的成长。达尔文的观点因未得到事实的证明,所以一直未引起科学家应有的注意。
直到20世纪60年代,欧美和日本的一些科学家们才开始研究植物的睡眠运动,对此提出了种种假说。其中有人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免受月光的侵害,因月光的过多照射,可能干扰植物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长短的适应。这就是一时很流行的“月光理论”。但这一理论对许多现象难以解释,比如:有些热带植物不具有光周期现象,却也出现了睡眠运动。
前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克雷帕斯海洋研究院的行为生理学家恩莱特根据自己的实验,对植物的睡眠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认为植物叶子在夜间的这种姿态能保持其自身的温度,从而促进叶子的生长。他的这一结果是用灵敏的“热量探测针”对蚕豆类豆科植物的叶子测量出来的。他发现,保持白天姿态的叶子,它的平均温度总是比叶片处于垂直状态的叶子的平均温度要低1℃。别看温差这样小,可对植物的生长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环境下,具有睡眠活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而且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大的长势,生长速度可增快20%。
植物睡眠的奥秘一步步被揭开,人们对植物这种现象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但是,还有一些现象用以上理论还难以给予圆满解释:有睡眠运动的植物真的比其他没有睡眠运动植物生长得快吗?有些白天睡眠的植物也是为了保持温度吗?没有明显睡眠现象的植物就不睡眠吗?这些还都是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