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生长地
『壹』 杜鹃花 生长在哪个区域
杜鹃花属
中性花卉
,喜温暖、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云南、广东、湖南、浙江都比较适合杜鹃花的生长。
『贰』 杜鹃花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杜鹃花为杜鹃花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植物杜鹃花的花。别名山石榴、映山红、红内踯躅、山踯躅、艳山红、容满山红、报春花。分布河南、湖北及长江以南各地的山坡或平地、林中、岩畔。
杜鹃花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布谷声声,杜鹃花也漫山遍野地开放了。矮者不足30厘米,高者可达数米。叶色浅绿,花繁簇生。
『叁』 杜鹃花的产地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产地与习性: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肆』 杜鹃的生长环境
内容如下:
杜鹃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喜欢半阴忌暴晒,喜肥忌浓肥, 适于生长在透水透气的微酸性封土壤中.所以杜鹃花在于20℃左右生长最旺盛; 30℃以上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怕冷风突然袭击. 因此,杜鹃花放在室内要远离暖气和火炉,冬天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 夏天要遮阳,放在通风良好的北阳台(或北窗外)即可.浇水如同其他花卉一样, 见湿见干,经常缺水会影响长势,浇水太多会烂根,造成死亡.夏季时一天浇两次水,其他时间一天浇一次,冬天几天才浇一次水,要视具体情况行事.
『伍』 杜鹃花百科
杜鹃花介绍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为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别称:杜鹃、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900种,中国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约有530余种。杜鹃花种类繁多,花色绚丽,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传说杜鹃花是由一种鸟吐血染成的。重庆西南,酉阳、秀山等地,盛产杜鹃花,大多都叫映山红。
形态特征
杜鹃花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顶;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裂片5,倒卵形,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
生长习性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分布区域
【中国分部】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湖北麻城拥有中国最大的古杜鹃花群落,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获批;在长白山区及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等都有大量分布。
【世界分布】杜鹃花在全世界约有960余种,亚洲最多约850种,北美洲24种,欧洲9种,澳大利亚1种,中国约占560种,占全世界种类的59{bf}。我国的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杜鹃花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繁殖方法
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压条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复杂,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才用嫁接,播种主要用培育品种。
杜鹃花的品种
全世界的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而杜鹃的园艺品种都是由杜鹃原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野生资源)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出来的后代。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中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从日本欧美等国引进杜鹃进行栽培,也有少量通过杂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近几年来培育出的“复色仿西鹃”、“笑二乔”、“重瓣紫萼杜鹃”、“紫楼春”、“矮化云锦杜鹃”、“恨天高”以及高山落叶杜鹃杂交种“红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种。
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杜鹃花的主要用途
1、观赏: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2、药用: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风湿痛,跌打损伤。叶(杜鹃叶):酸,平。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风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陆』 杜鹃花的分布中心和发源地在哪里
杜鹃花的分布中心和发源地在中国。
关于杜鹃花的起源地,Кузнецов(转引自吴鲁夫),J.Hutchison,G.D.Leach.基本一致认为杜鹃属植物起源于喜马拉雅、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省(自治区)和缅甸北部。近代的板块学说和近年来我国对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包括横断山区)的科学考察证明了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南翼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而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缅甸、我国和四川则属于劳亚古陆(欧亚板块)的东南缘,因此杜鹃花不可能同时起源于两块彼此远离的古陆上。更有资料证明印度和非洲没有杜鹃化石记载,南亚除印度东北外,仅有1种至14°N以南,故属于冈瓦纳古陆的印度板块不可能是杜鹃的摇篮地。而云南西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察隅地区,及缅甸东北部,这一被子植物发生前就存在的古老高地,自白垩纪气候就保持温暖、湿润,以没有多大变化为特征,所以这不仅是杜鹃花的天然避难所,而且就本属植物的现代种类和分布情况看,这里也是杜鹃花在古代种类发生和种群分化的关键地区。
『柒』 杜鹃花的起源地在哪里
要知道杜抄鹃花的起源地在哪里,首先要看在哪里最早找到有关杜鹃花的化石标本,其次还要根据杜鹃花种类的分布来推测。
在中国的西藏、四川、云南,以及日本、北美、奥地利、意大利和高加索地区均发现了杜鹃花的化石,时代均为白垩纪至第三纪中晚期。
依据化石记录报道,联系到杜鹃花在全球的分布,始祖类群起源的时代可能是在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的过渡期,这一推断是根据晚白垩纪土仑期植物群已有的杜鹃花科的记录。而中国杜鹃花种类最丰富,约有570种,因此,中国西南至中国中部最有可能是杜鹃属植物的起源地。
但也有外国学者认为杜鹃花属可能起源于北极地区,因为在那里发现了迄今最早的杜鹃花化石,并且杜鹃花属现存最原始的类群分布在这一地区。
『捌』 杜鹃花的生长地花期用途和传说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花期4-5月,果期6-8月。
主要价值
观赏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药用
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风湿痛,跌打损伤。
叶(杜鹃叶):酸,平。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
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风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佤药】歹哩哑:花、果实治疗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崩漏,肠风下血,闭经《滇药录》。
经济
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由于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 杜鹃花,它已经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成为了历史的点缀品,
『玖』 杜鹃花的简介
学名: 杜鹃花 别称: 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乔木
纲: 双子权叶植物纲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花属
种: 杜鹃花
分布区域: 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木材致密坚硬,可作为农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叶作药用;根利尿、驳骨、祛风湿,治跌打腹痛;叶可止血。果亦作药用,在印度用作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绿篱。
『拾』 杜鹃花生长在什么地方
1、杜鹃花有些什么特点?
杜鹃花是著名的观赏花木,由于其花枝优美,花色艳丽,花期又长,在我国民间有“花中西施”的美誉。此花品种多达1000余种,而我国就占有600多种。主要可分为春鹃、夏鹃、春夏鹃、西洋杜鹃四大类。此花原产我国,所谓“西洋杜鹃”原本也是从我国引去,只是由外国培育出的一些新品种,被称作是西洋杜鹃。我国中部和中南部多山的省份,每到春天,被称作映山红的红花在漫山遍野盛开,把大地都装点得艳如红霞,这些红花就是杜鹃中的一种。
杜鹃花是一种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的丛生性灌木,也有像大树般的乔木。有的品种,竟是高达20多米的参天大树,花开时像一把巨大的彩伞。但绝大多数是植株低矮的。此花植株分枝多,枝条细而密,幼枝有毛,棕色或褐色。叶互生,因种类不同而有圆形、椭圆形、卵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等。花色繁多,因品种而异,有白、紫、粉、黄、红、淡紫、洒金,有的还有双色,有的花朵还有香气。葫果成熟时呈暗褐色,种子暗黄色,细小。春鹃叶片较大,花期在4-5月,先开花后发新叶,树形直立。花形有大的和小的两种;夏鹃叶片较小,花期在5-6月间,先发叶后开花,树形张开,花大瓣平;春夏鹃的花期介于二者之间,花和叶几乎同时萌发。
2、杜鹃花适合怎样的培养土?
土壤的选择,对杜鹃花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栽培杜鹃花的培养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种而异,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疏松、排水通畅、通气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质丰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鹃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会长得旺盛,如果在碱性土壤中,不久就叶黄衰竭而死。杜鹃花被视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叶土一般均属酸性土,而以松叶腐殖土最好,是种植杜鹃花比较理想的培养土。可到山区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种植松柏树多的地下取土。并在使用前增加适量的硫磺粉、白矾,提高其酸性后再使用。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最适合杜鹃花的生长。腐殖质多,可及时补充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气、吸热保温。还能减轻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危害,促进杜鹃花的根系向四处扩展。
江苏宜兴铜冠山及浙江奉化新产品黑山泥最适合杜鹃花的生长发育,各地多采用。培养土也可以自制。取经过风化的山表土2份,落叶1份,食草动物干粪1份,混堆1年,筛去杂质,即可使用。也可用山皮土3份,马粪3份、落叶杂草3份、人粪尿l份分层堆沤,经1-2年后筛过使用。制好的培养土应贮存在室内,以防止因日晒雨淋降低肥力。
3、杜鹃花上盆翻盆应注意什么?
杜鹃花扦插成活就应上盆。花盆以通透性能良好的泥盆最佳,紫沙盆次之,釉盆及瓷盆最差。上盆时应注意选择花盆的尺寸,切忌小苗用大盆。如果盆太大,盆土经久不于,通气就会不好,同时根系不易达到盆壁,影响幼苗的发育。一般扦插苗可选择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泥盆,一年之后再翻入15厘米左有的花盆。上盆时,应注意做好排水层,先用瓦片盖住排水孔,再放入1/3的粗土粒,并略加细土。然后将杜鹃苗放入,一手扶正幼苗,一手向盆中填土。填土注意只能填至盆口下2厘米处,不能过满,以便日后浇水,最后将盆四周批实,摇动花盆,使盆面平整。种植完后,要用喷壶浇一次透水。注意在烧水时须浇至盆底有水渗出才行。如果浇水不透,只挠湿衰层而湿不到内层,会使盆花干死。
杜鹃花有两种情况要进行翻盆。一是幼苗长大,根系充满盆土,需要扩大根康伸展范围。平时应注意盆底排水孔有没有根伸出,如有就赛进行翻盆,将植株从小盆翻入大盆。二是盆花生长2-3年之后,盆土的臃分消耗殆尽,为补充养分,改良土壤,要更换盆土。
杜鹃花翻盆一般在寥攀花后,或在秋季孕蕾之前进行。翻盆时,除去部分宿土,应注意用利剪修去者根。老根就是那些生长不良而发黑、干瘪的根须。但要注意:幼苗翻盆时,不能修根。植株翻盆时,应注意根部要带着土球。上好盆之后,也应注意第一次浇水要透,以后数日应让其干些。过湿,则根部剪口会腐烂。一般要等到新根长出之后才能正常灌水。如果在秋季翻盆,最好在10月份进行。杜鹃花虽喜冷凉,但翻盆后过冬应注意保温。如无温室,可在朝南向阳通风的地方搭小棚,盖上塑料薄膜就可以安全过冬。杜鹃花朗盆,一般小苗每年翻一次,大棵杜鹃2-3年翻盆1次。
4、怎样给杜鹃花浇水?
杜鹃花浇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杜鹃花的根系比较细弱,既伯涝,又不耐旱,过干或过湿对植株生长都不利,因而要特别注意控制水量。如果在展叶期缺水,就会使杜鹃花的叶色变黄,叶卷曲,如干得厉害,还会枯死。要是开花时缺水,则会花瓣软瘪,花朵下垂,花色不鲜艳,甚至会花朵凋萎而死亡。所以必须根据天气晴雨、空气干湿、盆土含水量等情况酌情浇水。
浇水的时间宜在早晚,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浇水。因为根部受冷水刺激后会使花卉受到伤害。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必浇透,严防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