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的铅笔画
⑴ 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室内表现技法种类很多,应根据客观条件和个人的能力和习惯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技法,供练习时参考。
铅笔画技法
(1)铅笔在绘画中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工具,在室内表现图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对象的形状、质地等特征有规律地组织、排列线条,学会利用其它辅助工具画出理想的效果。
(2)表现图的用笔不要过多的反复修改,必须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并对各个物体的用笔方向、明暗深浅事先有一个基本计划。在作图过程中,明暗对比是从浅到深逐步加深,但步骤也不宜过多,两、三遍即可,有的地方能一次到位最好。铅笔,一般选用4B左右的铅笔来作图,尽量少用橡皮擦。
(3)铅笔线条分徒手线和工具线两类。徒手线生动,用力微妙,可表现复杂、柔软的物体,工具线规则、单纯,宜于表现大块面和平整、光滑的物体。涂色时为了保持用笔的力度感、轻快性,又不破坏图形的轮廓,可利用直尺、曲线尺和大拇指进行遮挡,必要时可刻出纸样进行遮挡。
(4)图纸上己画过的软铅笔的铅粉容易被摩擦,故须保护,须学会利用小手指撑住画面来画线,或者利用纸片遮挡己画过的画面。
(5)水溶性彩色铅笔可发挥溶水的特点,用水涂色取得浸润感,也可用手指或纸擦笔抹出柔和的效果,
马克笔技法
马克笔以其色彩丰富、着色简便、风格豪放和迅速成图,受到设计师普遍喜爱。
(1)马克笔笔头分扁头和圆头两种,扁头正面与侧面上色宽窄不一,运笔时可发挥其形状特征,构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2)马克笔上色后不易修改,一般应先浅后深,上色时不用将色铺满画面,有重点的进行局部刻画,画面会显得更为轻快、生动。马克笔的同色叠加会显得更深,多次叠加则无明显效果,且容易弄脏颜色。
(3)马克笔的运笔排线与铅笔画一样,也分徒手与工具两类,应根据不同场景与物体形态、质地、表现风格来选用
(4)水性马克笔修改时可用毛笔蘸水洗淡(难以彻底洗净),油性马克笔则可用笔或棉球头蘸甲苯洗去或洗淡。
(5)马克笔笔法、趣味令人喜爱,但其价格昂贵,可利用油画笔和水粉笔蘸上水彩颜料,利用靠尺运笔,也能获得马克笔的某些趣味。见图6-11(文前彩图)。
钢笔画技法
钢笔、针管笔都是画线的理想工具,发挥各种形状的笔尖的特点,利用线的排列与组织来塑造形体的明暗,追求虚实变化的空间效果,也可针对不同质地采用相应的线型组织,以区别刚、柔、粗、细。还可按照空间界面转折和形象结构关系来组织各个方向与疏密的变化,以达到画面表现上的层次感、空间感、质感、量感,以及形式上的节奏感、韵律感
水彩画技法
(1)水彩渲染是建筑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水彩表现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擦伤纸面(最好另用纸起稿,然后拷贝正图,再裱图),而且十分讲究纸和笔上含水量的多少,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份的把握。
(2)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大面积的地方涂色时颜料调配宜多不宜少,色相总趋势要基本准确,反差过大的颜色多次重复容易变脏。
(3)水彩渲染常用退晕、叠加与平涂三种技法。
退晕法:倾斜图板,首笔平涂后趁湿在下方用水或加色使之产生渐变(变浅或变深),形成渐弱和渐强的效果。退晕过程多环形运笔,遇到积水、积色须将笔挤干再逐渐吸去。
叠加法:图板平置,分好明暗光影界面,用同一浓淡的色平涂,留浅画深,干透再画,逐层叠加,可取得同一色彩不同层面变化的效果。
平涂法:图板略有斜度,大面积水平运笔,小面积可垂直运笔,趁湿衔接笔触,可取得均匀整洁的效果,见图6-14(文前彩图)。
(4)目前室内表现图中钢笔淡彩的效果图较为普遍,它是将水彩技法与钢笔技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颇具简捷、明快、生动的艺术效果,见图6-15~图6-18(文前彩图)。
水粉画技法
水粉画成为各类效果图表现技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表现技法大致分干、湿(或厚、薄)两种画法,或者干湿两种画法相结合使用。
特点:
(1)湿画法:湿是指图纸上先涂清水后着色,或者指调混颜料时用水较多,适用于表现大面积的底色(墙面或地面等)和表现颜色之间的衔接、浸润的地方。见图6-19~图6-21(文前彩图)。
湿画时须注意底色容易泛起的毛病,容易产生粉、脏、灰的效果。如果出现这种现象,最好将不满意的颜色用笔蘸水洗去,干后重画,重画的颜色应稍厚,有一定的覆盖性。
(2)干画法:并非不用水,只是水份较少、颜色较厚而已。其特点是:画面笔触清晰肯定,色泽饱和明快,形象描绘具体深入。但如果处理不当,笔触过于凌乱,也会破坏画面的空间和整体感。
水粉颜色具有较好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不过对于玫瑰红或紫罗兰为底色的部分不易覆盖,所以,宁可将其清洗干净,重新上色,否则其红紫味的底色总是要泛上来的。
水粉颜色的深浅存在着干湿变化较大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深和鲜的颜色干透后会感觉浅和灰一些。在进行局部修改和画面调整时,可用清水将局部四周润湿,再作比较调整。
在室内表现图实践中往往是干湿、厚薄综合运用。从有利于修改调整、有利于深入表现的绘图程序来看,宁薄勿厚是可取的。具体讲:大面积宜薄,局部可厚;远景宜薄,前景可厚;准备使用鸭嘴笔压线的地方宜薄,局部亮度、艳度高的地方可厚。从上色的秩序看,宜先画薄再加厚。
色粉笔画技法
粉笔画使用方便、色彩淡雅、对比柔和、情调温温馨,对于卧室、客厅、书房等的表现以及室内墙面明暗的退晕和局部灯光的处理均能发挥其优势。
色粉笔粉质细腻,色彩也较为丰富,不足之处是缺少深色,故可配合木炭铅笔或马克笔作画,尤其是以深灰色色纸为基调,更能显现出粉彩的魅力。
色粉笔画作图程序:
A、是先用木炭铅笔或马克笔在色纸上画出室内设计的素描效果图,明暗、体积均须充分,暗部深色一定画够,宁可过之,勿可不及。
B、素描关系完成后先在受光面着色,类似彩色铅笔,可作局部遮挡,一次上色粉不宜过厚,对大面积变化可用手指或布头抹匀,精细部位则最好使用尖状的纸擦笔擦抹,这样既可处理好色彩的退晕变化,又能增强色粉在纸上的附着力。
C、画面大效果出来后只须在暗部提一点反光即可。
画面不要将粉色上得太多太宽,要善于利用色纸的底色。因而事先应按设计内容、气氛,选好合适基调的色纸。
画完成后最好用固定液(定型剂) 喷罩画面,便于保存,见图6-23~图6-25(文前彩图)。
喷笔画技法
喷笔技法是通过气泵的压力将笔内的颜色喷射到画面上,其造型主要是依靠遮盖后的余留形状。喷绘制作的过程是喷绘相结合,对于一些物体的细部和花草、人物的表现是借助其它画笔来描绘的。画面效果细腻、明暗过渡柔和、色彩变化微妙、逼真,见图6-26~图6-28(文前彩图)。
喷绘的操作无非是熟能生巧,要完成一幅高质量的喷绘作品,不仅是对喷绘工具的掌握,而且必须喷绘的技巧。
喷绘技法常表现的地方:
(1)表现大面积色彩的均匀变化;
(2)表现曲面、球体明暗的自然过渡;
(3)表现光滑的地面及其倒影;
(4)表现玻璃、金属、皮革的质感;
(5)对灯和光的感觉表现等。
喷绘画面的程序和要求:
(1)先浅后深、留浅喷深、先喷大面、后绘细节;
(2)色彩处理力求单纯,在统一中找变化,不宜在变化中求统一;
(3)多注重画面大色块的对比与调和,少注意单体的冷暖变化;
(4)强调中央主体内容的明暗对比,削弱周围空间界面及配景的黑白反差,见图6-29、6-30 (文前彩图)。
(5)物体转折处的高光和灯光处理要放在最后阶段进行。高光不要一律白色,应与物体固有的色相和在空间里的远近以及与光源的距离相适合。
(6)喷光感效果时,不要见灯就点,只点几处重点光源,远处灯光不点为好。
(7)喷笔使用的专用颜料务必搅匀,以免堵笔,喷出的颜料在纸上呈半透明状。
(8)铅笔底稿要求线条轮廓准确清晰,不要有废线。
(9)喷笔画的修改必须谨慎,大面积修改最好洗去重喷,(一般说来洗过的地方也会留下痕迹,故重新喷色的地方最好将颜料调稠一点,一遍干透后再喷二遍)或者可不洗,直接在原形上用笔改色,改后再用喷笔喷接相邻的色彩
8:电脑数位板画技法
电脑数位板的画法简单轻巧,用佩带的数字笔在屏幕上画好之后,再链接到电脑上,用ps稍作处理即可。
⑵ 36色彩铅 有哪些颜色
大红、深红、锗石、桃红、桔红、桔黄、淡黄、柠檬黄、黄绿、草绿、橄榄绿、墨绿、天蓝、湖蓝、群青、普蓝、玫瑰红、紫罗兰
1)石墨铅笔 铅笔芯以石墨为主要原料的铅笔。可供绘图和一般书写使用。石墨铅芯的硬度标志,一般用“H”表示硬质铅笔,“B”表示软质铅笔,“HB”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间的铅笔。石墨铅笔共分 6B、5B、4B、3B、 2B、B、 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18个硬度等级,字母前面的数字愈大,分别表明愈硬或愈软。此外还有7B、8B、9B3个等级的软质铅笔,以满足绘画等特殊需要。颜色铅笔 铅芯有色彩的铅笔。铅芯由粘土、颜料、滑石粉、胶粘剂、油脂和蜡等组成。用于标记符号、绘画、绘制图表与地图等。
(2)颜色铅笔通常是成套(6,12,24,36,64种颜色)装盒。
(3)特种铅笔 包括玻璃铅笔、 变色铅笔、 炭画铅笔、晒图铅笔、水彩铅笔、粉彩铅笔等,它们各有其特殊用途。
①玻璃铅笔:铅芯由颜料、油脂和蜡类等组成。用于在玻璃、金属、搪瓷、陶瓷、皮革、塑料、有机玻璃等表面书写或作标记,供工业、医药、国防、勘测等部门使用。有红、白、橘黄、 淡黄、 紫绛、深绿、淡蓝、黑等颜色。
②变色铅笔:俗称拷贝铅笔。铅芯含有耐晒青莲色淀等染料,书写的字迹用橡皮擦不掉,适用于缮写长期保存的重要文件,记载账目。有青莲、红、蓝、绿、黄等颜色,以青莲色居多。
③炭画铅笔:又称炭素铅笔。铅芯由粘土、木炭粉、炭黑等制成。用于绘画、油画打底。
④晒图铅笔:又称描图铅笔。石墨铅芯用油溶蜡红等红色染料处理,以起遮光作用,用于绘图后直接晒图。
⑤水彩铅笔:铅芯中加有水溶性酸性大红等酸性染料。铅芯沾水时就如同水彩颜料,用于相片着色、写生、绘制地图、统计图表等。
⑥粉彩铅笔:铅芯用颜料及多孔柔软的原料(如碳酸钙)制成,不含油脂和蜡类。其硬度和书写手感类似粉笔。用于绘画。
⑶ 手绘原则及常用技法
手绘原则及常用技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到来为设计领域带来了变革。电脑设计技术日趋成熟,提高了设计效率。电脑设计软件的普及也让初学者越来越容易学习和使用,设计领域出现了传统的手绘设计逐渐被电脑设计所替代的趋势。然而,正如我们的军事家总结的一样,再先进的武器都无法取代“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电脑设计也取代不了设计师们的设计思想。手绘仍然是设计师用来传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最直接、最自由的方式。但凡经过专业训练,并有志于设计事业的人,应常采用手绘方法绘制设计作品,这是电脑无法取代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手绘原则及常用技法,欢迎阅读。
一、手绘效果图原则
(一)保持手绘的准确性
准确性始终都是手绘的第一要素。手绘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建筑装饰设计的造型要求如建筑空间。如空间的各种比例、尺度、结构、构造,材料质感、灯光色彩、绿化及人物点缀等方面都必须符合设计师所设计的效果和气氛等;又如明确表示室内外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特点、家具风格、灯具位置造型、饰物出处等。准确性是表现图的生命线,绝不能脱离实际的尺寸而随心所欲的改变形体和空间的限定;或者完全背离客观的设计内容而主观片面地追求画面的某种“艺术趣味”。
(二)保持手绘的艺术性
艺术性和准确性并不矛盾。手绘效果图往往是设计师的思想结晶,是设计师和客户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客户对设计的第一印象。绘画方面的素描、色彩训练,构图知识,质感、光感调子的表现,空间气氛的营造,点、线、面构成规律的运用,视觉图形的感受等方法与技巧必然增强表现图的艺术感染力。在真实的前提下合理地适度夸张、概括与取舍也是必要的。罗列所有的细节只能给人以繁杂,不分主次的面面俱到只能给人以平淡。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的光线配置、最佳的环境气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也是设计自身的进一步深化。手绘效果图需要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植入更多艺术效果,两者相得益彰。
二、手绘效果图常用技法
手绘的表现技法有很多,不同手法、技巧与风格的表现图,充分展示作者的个性,每个画者都以自己的.灵性、感受去认读所有的设计图纸,然后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阐释、表现设计的效果,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并有所制约的设计施工图赋予了感人的艺术魅力。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技法
(一)铅笔画技法
铅笔在绘画中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工具。在设计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对象的形状、质地等特征有规律地组织、排列线条,学会利用其它辅助工具画出理想的效果。铅笔线条分徒手线和工具线两类。徒手线生动,用力微妙,可表现复杂、柔软的物体,工具线规则、单纯,宜于表现大块面和平整、光滑的物体。
在使用铅笔技法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铅笔,一般选用4B左右的铅笔来作图,尽量少用橡皮擦;在作图过程中,明暗对比是从浅到深逐步加深,但步骤也不宜过多,两、三遍即可,有的地方能一次到位最好;图纸上已画过的软铅笔的铅粉容易被摩擦,故须保护,须学会利用小手指撑住画面来画线,或者利用纸片遮挡已画过的画面。表现图的用笔不要过多的反复修改,必须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并对各个物体的用笔方向、明暗深浅事先有一个基本计划。
(二)马克笔技法
马克笔以其色彩丰富、着色简便、风格豪放和迅速成图,受到设计师普遍喜爱。马克笔笔头分扁头和圆头两种,扁头正面与侧面上色宽窄不一,运笔时可发挥其形状特征,构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马克笔的运笔排线与铅笔画一样,也分徒手与工具两类,应根据不同场景与物体形态、质地、表现风格来选用。
在使用马克笔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马克笔上色后不易修改,一般应先浅后深,上色时不用将色铺满画面,有重点的进行局部刻画,画面会显得更为轻快、生动。马克笔的同色叠加会显得更深,多次叠加则无明显效果,且容易弄脏颜色。水性马克笔修改时可用毛笔蘸水洗淡,油性马克笔则可用笔或棉球头蘸甲苯洗去或洗淡。虽然马克笔笔法和趣味令人喜爱,但其价格昂贵,可利用油画笔和水粉笔蘸上水彩颜料,利用靠尺运笔,也能获得马克笔的某些趣味。
(三)水彩画技法
水彩渲染是建筑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水彩表现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擦伤纸面,而且十分讲究纸和笔上含水量的多少,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份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大面积的地方涂色时颜料调配宜多不宜少,色相总趋势要基本准确,反差过大的颜色多次重复容易变脏。
(四)水粉画技法
水粉画成为各类效果图表现技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表现技法大致分干、湿(或厚、薄)两种画法,或者干湿。水粉颜色具有较好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不过对于玫瑰红或紫罗兰为底色的部分不易覆盖,所以,宁可将其清洗干净,重新上色,否则其红紫味的底色总是要泛上来的。水粉颜色的深浅存在着干湿变化较大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深和鲜的颜色干透后会感觉浅和灰一些。在进行局部修改和画面调整时,可用清水将局部四周润湿,再作比较调整。在室内表现图实践中往往是干湿、厚薄综合运用。
三、总结
无论电子产品如何先进,也不管在哪个时代。技术永远替代不了人类的思想。电脑作图也替代不了手绘,在我们室内设计领域中,有一手好“手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必然也会越来越珍贵。希望本文对室内设计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⑷ 谁知道辉柏嘉48色油性彩铅8开头的编号对应颜色名称
801白 802梓黄 803柠檬黄 804橙黄
807深橙806红橙 808矿橙845南瓜橙
811朱砂红 810猩红814酒红色812浅肉色
846肉色 848深肉色 830浅洋红 815洋红
847玫瑰红853紫红 829紫罗兰 838青莲
828紫色854樱桃色850群青823普蓝
825湖蓝 824海蓝 822孔雀蓝 826松石蓝
821墨绿 818深绿840松石绿 820铬绿
(4)紫罗兰的铅笔画扩展阅读:
水溶性彩色铅笔:属于彩色铅笔中的一种,绘画中比较常用的绘画工具,用“水溶性彩色铅笔”画好后,使用水和毛笔着色后可产生富于变化的色彩效果,颜色可混合使用,产生像水彩一样的效果,优点是比绘画中较难画的“水彩画”更容易掌握。表面粗糙的纸张都是画彩色铅笔画的好选择。
水溶性的彩铅笔颜色很清透,附着力比较强些,深浅只要用力度就很好控制,可以画的很深也能很淡,用毛笔蘸水可以晕开的。做成类似于水彩画(水彩颜料的画)的效果。不过说实话,效果不比水彩画。
⑸ 三年级的美术画画什么最好
简笔画最好。
所需工具:一张白纸、一套彩色铅笔、一枝石墨铅内笔、一块橡皮
具体步容骤:
1、先用铅笔在白纸画一个椭圆,确定玫瑰花的位置。
⑹ 怎样才能画好一幅水粉画
一、通过素描进一步学习色彩
色彩同素描一样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美术基础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素描是运用单色的明暗和线条来塑造形象、表现空间、而色彩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颜色来表现景物。虽然他们在画面效果、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方式各有千秋,但塑造形象则是他们共同的主要目的。
学习运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关系,它是比单纯的明暗素描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造型手段。素描能力并不能代替色彩能力,要画好色彩画,更重要的是掌握色彩理论只是和绘画激发。素描造型因素是色彩绘画中的一个方面,画色彩既要表现形体关系,更要表达色彩情感,所以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学习绘画色彩的主旨。
素描是建立绘画中各专业框架的基础,也是色彩绘画的造型基础。作为素描造型要素的形体、比例、明暗等因素,同样作用于色彩绘画。用色彩描绘物体,只有符合了素描的基本关系,才能正确表现其真实的空间效果。可见,素描是色彩绘画重要的内在依据。在学习色彩之前,应学习掌握一定的素描造星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更主动的认识和掌握绘画色彩。
色彩学习主要的是锻炼眼睛,有一双“慧眼”什么都好办。“多画”的前提是“多看”。
一,看自然,看目力所及的一切,砍光世界里的美丽色彩,相信自己的眼睛,坚信最初的感觉。
二,看别人的画,以大师、名家作品为好。有了这两点“多看”,在动手描画起来,就不是太难的事了。在观看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要学会运用比较的眼光,就不是太难的事了。在观看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要学会运用比较的眼光,比如,看左右上下、看轻重、看虚实、看浓淡,就是到处看看,有点“眼观六路”的意思。唯如此,才能发现差异,因比较也就看出了色彩。好比较教室内的白墙,概念上是白的,仔细比较,每个面颜色都不一样。那么丰富的色彩你都能看出来,还能画不出来吗?至于调色彩的问题是个经验,多调色,再多看,有经验的动手画一画,自己勤奋点,应该没问题。虽然要做到画面和谐,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弄到相对看起来顺眼并不难。一些色彩大师画色彩时可能忘记他们是画色彩,他们随感而发、帅性而为地信手涂抹开去,色彩经和谐了,好看了,不论是热烈、还是清淡,是浓郁,还是典雅,让人直呼过瘾,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请记住几位大师的名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安格尔、维来尔、柯罗、莫奈、毕沙罗、凡高、塞尚、莫兰迪、列维坦、阿利卡等,要经常用他们的光芒照照自己,好使自己明亮一些。
面对大师的作品,在开始阶段往往看不动,这很正常,就像听音乐,听戏,开始都不懂一样。这没关系,情有经验的老师,最好还有些水平的老师给予指导。往往老师的欣赏水平就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水平,这里主张起点要高,具体做起来,往往也是从一个杯子或一个瓶子画起,但有无高水平作品的引导,这和自己学画色彩,却有着天渊之别。这在初学阶段还不觉怎样,等到将来就会显露出来。这里有个“品位”问题。 学画水粉色彩画,不能只看水粉画作品,还要看油画、水彩、丙烯,甚至中国画。常见有人死抱一本水粉静物画摹本之书,倾其所有力量,照着人家的东西弄,其实,大可不必,少量临摹尚可,多了则百害无一利。在生活中,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学习色彩画过程中,只研究临习水粉画,无亦于生活中的偏食,所以学习色彩眼界要宽泛些为好。
前面提到“多画”,要勤奋,具体训练方法或说量化标准,建议,4开纸一天画1幅,16开一天画6幅,32开小画一天可以画上好十几幅。这似乎很多,其实只是小画多一些,这是最好的训练色彩感觉和能力的方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其实,艺术的事儿,不忘深奥里说,那就是“熟能生巧”,当然, “天才”除外,如果有“天才”的话。 不要急于求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熟知水粉颜料的使用
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其表现特点为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含粉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会产生一定限制。水粉画在湿的时候,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干后则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 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基本绘画技法有干画和湿画两种。
水粉画的性质和技法,与油画和水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介于油画和水彩之间的一种画种,它与水彩画一样都使用水溶性颜料,颜料成分和透明水彩颜料相同 。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以较多的水分调配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动性与透明性方面,则无法与水彩画相比拟。一般水粉画所展示出的反光效果和透明水彩画的明亮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水粉画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这一点近似于油画的绘制方法。因为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与油画颜料都是具有遮盖力的颜料,所以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它是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而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的。
三、水粉画画技法的关键
水粉画画技法的关键主要在于用水、调色、用笔、造型与调整。
对水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有了解后,就可以开始画水粉画。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1、用水法
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画就不成功。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里含有胶质,加水稀释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脏,画时新鲜,水干后泛色、颜色变浅、变灰、无质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色彩衔接。亮部色稍薄,运笔快,利用白纸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净,灰暗部水要少,颜色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2、调色法
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菜(色彩假)等现象。一般说来,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要使画面和物体色彩丰富,调色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具体做法:
(1)、以画面主要色调及主要色为主,选定固有色,如红、黄、绿等任一颜色做首选色。
(2)、画任何一个物体,选定固有色后,将该色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其周围逐一相加,调出系列色相。如苹果——选调黄色,用来画半明部,亮部在黄、的基础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适当空白,画明暗交界线在固有色上加普兰和少量的紫,使黄苹果从明到暗为浅黄、黄、中黄、绿黄、深黄等系列。这样色与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适当运用可表现丰富的色彩及体积感。注意要表达出苹果的三大面和五调子。
(3)、用笔颜色的厚薄要区别对待,一般要遮盖白纸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纸底衬亮色块,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线、暗部宜画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准要待干后用较干色,也可厚画。
(4)、色彩成系列中,颜色相加,种类不宜多(易脏),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复搅拌(色不新鲜),白与黑相加应一点一点加入适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较多(易脏)。
(5)、如调出色相不明确或与邻近笔触差距太大的色,属脏色,应洗净笔头,重新调,一幅好画以没有脏色为宜。任何颜色都有自己深浅不同的色相,脏色使画宜灰、闷、无质感。
3、用笔法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用笔造型时主要要注意方向、块面和速度。用笔速度要有轻重缓急,排列色块笔触的方向等要从物体的结构和表现需要出发。块面要看被画物体具体位置和被画快面大小而定。用笔时要根据物体体积规律,因势象形。用笔基本技法有:
1、摆:调出厚薄适度的颜料,看准被画部位,轻起轻落,稳准的铺排到位,速度略慢。
2、刷:用大号笔或底纹笔,含较多的颜料和水快速铺开大色调关系(切忌反复平涂可适当留白)此笔法宜画背景或衬布和主要、较大块面物体的底色。3、嵌:用小笔侧锋看准要画部位,用笔将色按到位后,再向后快速提起,宜画细部及投影面积不大,着色较浅或较深的地方。
4、勾:与嵌相似有按勾与挑笔分别,主要用于画细部。
5、揉:两色并排过渡地方过于生硬或对比明显,可适当配色或含少量水,于其间来回轻力揉动,使颜色衔接自然,过渡丰富耐看。
6、点:用小笔表现细微的地方和琐碎的造型。
7、擦:用笔速度要快,笔和色要干,只用笔尖与纸面接触,宜画反光和高光,及制造蓬松或粗糙的肌理效果。
8、洗:表现特别的烟雾或朦胧效果,以及调色不准或不协调之处,可含水较多无色的笔洗之,再用干笔吸掉颜料。此法不宜多用,否则画面反复擦洗,易弄脏已画好的色块及产生变色。
4、造型法
掌握了用水法、调色法、用笔法之后,就要掌握造型法。首先要分析被画物体形体向背,分面、分块以及各块面倾斜的方向、面积的大小,用不同笔触顺面的结构方向铺排,使物体色彩生动有序,既表现了丰富的色彩,又造就了形体与结构。具体做法:
1、笔触首先要在分析形体结构及块面之后用笔表现,顺应形体趋势或旋转方向而铺排,块面要准确,衔接要轻松自然。
2、大、中、小笔视不同地方而用,一般先用大笔铺大块,形成画面大调子,再用中笔衔接处理,最后用小笔完善。
3、干、湿、厚、薄视物体质感而定、主次而定。一般主要物体宜厚、宜干,次要物体宜湿、宜薄。
4、每画一笔应求变或略加深色或略加浅色。一种色画完要洗尽笔头,挤干脏水,再画第二种色,使笔保持新鲜、干净,不致弄脏画面;也换一枝笔画。5、背景、衬布宜用大块笔触及色块表现。
6、所有物体最高部位的高光最后再上色。
造型时要注意:
①笔触块面大小;
②运笔及块面的方向背景;
③色彩的深浅变化
五、调整法
一幅画待画面大体色彩关系表现较完整,一幅画快结束前,往往有画面色彩局部或整体平淡或灰、乱的现象,这时要用调整法强调亮面和高光,加深暗部及投影,处理画面色彩对比关系,如深物体色相的浅背景,浅色物体的深背景等。明确把握画面黑、白、灰的层次及冷暖关系等,运用恰当,调整适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调整分为色调的调整、色彩的调整和造型的调整。
1、色调调整:主要有最深色彩系列,中间色彩系列,亮调子系列。
2、色彩的调整:对主色调的系列调整,次调色系列、对比色系列调整,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调整,冷暖协调色统一和谐。
3、造型的调整:主要物体要精画,要饱满准确,次要物体略画,外型要准确生动,衔接要轻松、自然、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使画面色彩调子黑、白、灰拉开,层次丰富有序,加深最深的,提亮最亮的,拉开整幅画面色彩空间。
水粉画画法与步骤:
(一)观察:
1、观察的内容:观察要全面、系统。具体来说:要从形、体、色三方面去观察,要形成头脑中的整体印象,便于构思画面及想象色调与构图。
①静物的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哪一个最左,哪一个最右,哪一个适中,各有什么特点。
②静物的体:每一个物体体积结构的特点及块面组合,以及哪个物体空间位置最前,哪一个物体空间位置适中,哪一个空间位置最后,以及形与体、物与物之间的远近、高低、向背等空间关系。
③静物的色:整组静物色彩的冷暖基调是什么,最深色物体是什么,次深的物体是什么,最亮色物体是什么,画面什么色与什么色属灰调(中间调子),什么色与什么色属黑调(深色调),什么色与什么色属白调(浅色调)。
2、观察的方法:在动笔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物体的形象、形体特征,要形成完整的印象。坚持多看、多分析,不但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①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观察是观察的核心,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养成整体观念及表现的习惯。整体观察形、体、色形成第一印象。
②联系地观察:在整体中,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依存,有内在联系。其中解剖关系、空间关系、透视关系要通过联系地观察,增强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
③本质的观察:任何表面物象都以其本质为依据,不认识、不理解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象,产生盲目性。在色彩中形体结构与色彩色调都包含着深刻、复杂、又协调的明暗素描关系,加深本质地理解,可以提高表现能力。看名家名画,也能进步的道理也基于此。
(二)构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整体构图与深入构图。
①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整组静物的外轮廓线及单个物体的外轮廓线、主要结构线大体位置以简洁概括的线条,轻轻描画在画稿上,要注意各物象的大小向背及相关关系是否正确,以及形体比例是否协调。
②深入构图:以抓结构为主,从整体形到局部形,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构及相关空间,抓结构线、明暗交界线及投影线,可适当表现明暗,要注意准确性与生动性,相互联系地检查与修改。
1、整体构图:整体构图布局,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的位置、空间、大小等,背景及次要物背宜画虚,主要物宜画略重,初学者宜用铅笔构图,再直接上色(单色比较薄)。
2、深入构图:深入构准形体、比例、空间、主次后,确定明暗,交界线及投影,分出画面大体明暗部位。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骤(一般有三种画法):
①先画背景,其次台面及衬布,最后画主要物体。
②先画主要物体,其次台面、衬布最后背景。
③先画衬布台面,其次静物,最后背景。
2、上色调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画法):
①从物体暗部画起,再画灰部,最后画亮部。
②从物体亮部画起,再画灰部,最后画暗部。
③先画灰部,再画亮部,最后画暗部。初学者以方法②和步骤①为最好。以上介绍的步骤和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初学者来说方法②与步骤①可保持画面的单纯、明快和色彩亮丽。因初学者往往色彩感觉不丰富,画色彩易越画色彩感觉越迟钝,最终画脏,故方法②和步骤①可避免初学者画脏、画丢、画坏。①初学者先采用方法②和步骤①训练等具有一定调色、用水、用笔、调整等基本技巧后,再采用其它画法和步骤。
3、以湿画法用大笔“刷”的技巧铺背景大体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过渡;画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轮廓,不要画伤主要物外形;要适当留出背景高光较白部位;背景宜上浅下深,光源近处浅,远处深。
4、画背景适当用水,干、湿结合用笔铺排,宜近浅、远深与背景连成一体,转折色处色略深,抓大感觉铺大体色,物体适当留白,以画大皱纹与肌理为主。
5、画主要物体从亮部画起,先画固有色,调准固有色,同时在调色盘上将色摆开一一对应上色,画所有物体半明部的大体固有色,注意同样的物体近处应亮,远处应略暗,形成色彩空间次序。如色彩不准或面积不当,可待完全干后,再覆盖;画主要物体颜色要纯正,厚重,饱和,以“摆”的技法为主。稳准铺排到位;笔触要顺应物体结构。
6、画主要物体时,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加深颜色调色。衔接铺排与固有色有区别又要有联系。每一笔颜色要有区别,画到此时应适当加深背景、衬布的层次,尤其是色较深的部位,有深色与浅色的对比,才能把握好浅色的程度与画面的协调。
7、画主要物体时,在固有色变化后的灰色基础上进一步调深,画明暗交界线。在明暗交界线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变浅,再画暗部可恰当表现暗部色及反光。
(四)调整:作画中要机动、灵活地运用用水法、调色法、用笔法、造形法,最后用调整法。无论用哪一种上色方法及步骤都必须从整体着色、着大体色、逐步逐层整体推进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个物体画完。待整体完成所有物体亮部、灰部、暗部之后,用调整法调整画面。加深最暗的、点亮最亮的、减弱最跳的、提高较灰的达到整体协调的画面效果。
调整要注意首先调整主要物体的色彩,色彩分层及变化,调整物体造型、形体结构,外轮廓等;画面明暗对比,色彩冷暖对比;画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衔接。
⑺ 关于水粉和素描,
多临摹一些好的作品吧。
画静物素描要注意一下几点:
1、构图:注意一组静物的构图,看是三角形还是其他形式的构图,在起稿时注意上紧下松。
2、造型:注意透视关系,记住近大远小。
3、调子:上调子要记住近实远虚,线条轻起轻落,放松。先铺一遍大的关系,找准明暗交界线,黑、白、灰明确,五大调子不可缺少,一定记得画阴影哦,记住灰面不要太多。画阴影时要注意,阴影的外缘要卡一下,但要注意虚实,物体与衬布相切的部分是最实的,越往后越虚,阴影的中间受环境和反光的影响,相对是比较偏亮的,这需要你仔细观察。如果一组静物中出现几个同种水果,在上调子时,要注意前后关系,调子绝对不会一摸一样,在造型上也会不同。玻璃制品在上调子时注意,重的地方重下去,亮的地方亮起来,把质感表现出来。
4、深入刻画:在深入刻画时,注意一些小的细节,比如:罐子口、瓶口、苹果窝等,这是经常被忽略的地方。在不破坏整体的情况下,注意细节的刻画。
5、调整:调子铺完后,进行整体的调整,包括物体、衬布等。在这个环节一定要注意整体,不要破坏整体。
记住,你画面的大关系(不眯眼)和你眯着眼看静物时的关系差不多。
画头像素描要注意:
1、构图:眼前的空间要大于后面。
2、造型:注意透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
3、上调子:将头的正、侧面分开,即找准明暗交界线,从颞线前端到眼眶外缘到颧骨到咬肌到下巴颏,注意肌肉的穿插。除了本身的固有色外,脸部最重的地方是鼻底,脸部的灰调子不宜太多。画头发时分组画比较容易些,注意头发本身的厚度,越往后越虚。脖子的调子要注意与头部的衔接,肌肉的穿插,不要画过了,可用纸笔或纸巾擦。
4、调整:在不损坏大关系的情况下,进行五官的刻画。注意不要忘记耳朵的刻画,有好多同学在画人头时,不注意耳朵,认为耳朵在后面比较虚,但是这在高考时是阅卷老师所评阅的地方,看你的刻画能力和虚实把握程度。
画素描记得,你眯眼看静物或人头时和你不眯眼看你自己的作品是的明暗关系差不多。
画水粉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构图:与素描相同。
2、造型:同上。
3、铺大关系:和素描差不多,只不过使用颜料。个人习惯先用普兰色上调子,主要是找出明暗面,然后从颜色最重的物体出发,找出明暗交界线,如果亮部偏暖,暗部就要偏冷,反之亦然。这主要看环境和光线的影响。注意几个同种水果,颜色不可能是一样的,而且要注意前后的关系,最前面的仔细刻画一下,后面的把几个面分开,在找点中间过渡就可以了。我画罐子时一般都是从暗部画,但是画水果时就从亮面画起,水果两部的颜色一般都是亮的纯一点的颜色。对了调水粉颜色时,不要调和得太匀了。
4、调整:和素描相同,注意罐子口、苹果窝等细节的刻画,不要破坏整体效果。注意互补色的把握和运用。
画水粉注意笔触,冷暖关系。
建议你多找一些好的范本,多临摹一下,看看别人怎么画的。水粉看看人家的用笔。此外,多画画结构素描和速写,对造型和色彩都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只是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最后,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