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假紫罗兰酮cas

假紫罗兰酮cas

发布时间: 2022-09-26 09:00:38

『壹』 虾青素是什么呀

虾青素(astaxanthin)即3,3′-二羟基-4,4 ′-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为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化学分子式为C40H52O4,分子结构中有两个β-紫罗兰酮环,11个共轭双键。虾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大多数甲壳类动物和鲑科鱼类体内,植物的叶、花、果,以及火烈鸟的羽毛中等。虾青素具有多种生理功效,如在抗氧化性、抗肿瘤、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 。

理化性质

虾青素(astaxanthin),又名虾黄质、龙虾壳色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也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最高级别产物,呈深粉红色,化学结构类似于β-胡萝卜素。而β - 胡萝卜素、叶黄素、角黄素、番茄红素等都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中间产物,因此在自然界,虾青素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特别是虾、蟹、鱼、藻体、酵母和鸟类的羽毛中含量较高,是海洋生物体内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

虾青素化学名称:3,3′-二羟基-4,4′-二酮基β-胡萝卜素,色素Aj067-69 CAS No: 472-61-7,分子式C40H52O4,分子量为596.86。由于两端的羟基(-OH)旋光性原因,虾青素具有3S-3 'S、3R-3' S、3R-3'R(也称为左旋、内消旋、右旋)这3种异构型态,其中人工合成虾青素为3种结构虾青素的混合物(左旋占25%、右旋占25%,内消旋50%左右),极少抗氧化活性,与鲑鱼等养殖生物体内的虾青素(以反式结构— —3S-3 S型为主)截然不同 .酵母菌源的虾青素是100%右旋(3R-3'R),有部分抗氧化活性;上述两种来源虾青素主要用在非食用动物和物资的着色上。只有藻源的虾青素是100%左旋(3S-3 'S)结构,具有最强的生物学活性。

主要功能

抗氧化

天然虾青素(天然虾红素)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有效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再生能力,维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由内而外保护细胞和DNA健康,从而保护皮肤健康,促进毛发生长,抗衰老、缓解运动疲劳、增强活力。自2008年以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虾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提高免疫力,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天然虾青素抗氧化活性超过现有的抗氧化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虾青素是维生素C的功效的6000倍;是维生素E的1000倍;是辅酶Q10的800倍;是一氧化氮的1800倍;是纳豆的3100倍;是花青素的700倍;是β-胡萝卜素功效的100倍;是lycopene(番茄红素)功效的10倍;是carotol(叶黄素)功效的200倍;是teapolyphenols(茶多酚)功效的320倍;只有藻类和酵母菌和细菌等可以产生虾青素,更高等的动物不能转化出这种化学结构。天然虾青素还有一个明确的特点,它是唯一能通过血脑屏障的一种类胡萝卜素。

着色剂

虾青素,是一种色素,虾青素可以使三文鱼、蛋黄、虾、蟹等呈现红色,由于在自然界中虾青素是由藻类、细菌和浮游植物产生的。一些水生物种,包括虾、蟹在内的甲壳类动物都食用这些藻类和浮游生物,然后把这种色素储存在壳中,于是它们的外表呈现红色。这些贝壳类动物又被鱼(三文鱼、鳟鱼、加利鱼)、鸟(火烈鸟、朱鹭)和鸡、鸭捕食,然后把色素储存在皮肤和脂肪组织中。这就是三文鱼和其他一些动物呈现红色的原因。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也研究证实:天然红芯鸭蛋的红色成分也是天然虾青素。

保健功效

虾青素在体内可与蛋白质结合而呈青、蓝色,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虾青素来自于被称为红球藻衣的微藻类,这类海藻在极地海洋环境中极为丰富,而且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从黄色到红色的任何一种,包括胡萝卜素和秦椒黄)。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科的秦椒黄族中的一种。秦椒黄有助于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E及其他的类胡萝卜素发生氧化。秦椒黄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抗氧化效果最强的,比β-胡萝卜素强10倍,比维生素E强100倍。

经营养学家证实,虾青素可以跨越从血液到大脑的屏障,所以虾青素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及双眼都可起到保护作用。虾青素还有其他功效:提高身体耐力,降低肌肉受损的风险;缓解眼疲劳症状,提高视觉灵敏度;通过内部补充减少皱纹;缓解色素过度沉积的症状(即通常所说的老年斑);调节细胞因子,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基因显现;改善胃部健康,缓解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感染或炎症 。

来源途径

虾青素的生产具有人工合成和生物获取两种方式。人工合成虾青素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同天然虾青素在结构、功能、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差别显著。

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即为化学方法,是从胡萝卜素制得虾青素;生物获取天然虾青素的方法,其生物来源一般有3种: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废弃物、红发夫酵母和微藻(主要是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可以用化学方法从胡萝卜素制得。这是鱼饲料中虾青素的最主要来源,全球有能力合成生产的是BASF、DSM、浙江新和成,浙江医药。除了从藻类提取外,由于添加虾废料提取或产虾青素酵母提取两种方法比较贵,这也是化学合成的方法比较常用的原因。

生物获取

除人工化学合成方法之外

,天然虾青素的生物来源一般有3种: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废弃物、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和微藻(雨生红球藻)。其中,废弃物中虾青素含量较低,且提取费用较高,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天然的红发夫酵母中虾青素平均含量也仅为0.40%。相比之下,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却高达1.5%~3.0%,因此被看作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

海产废弃物提取

即从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废弃物、各种海产加工废料中提取。

酵母提取

酵母中的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菌落因菌体产生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色,类胡萝卜素均匀地分布于细胞脂质中。天然的红发夫酵母中虾青素平均含量为0.40%。故此,红发夫酵母因高产虾青素而备受人们关注。

藻类提取

天然的虾青素主要来自雨生红球藻。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为1.5%~3.0%,被看作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

大量研究表明雨生红球藻对虾青素的积累速率和生产总量较其它绿藻高,而且雨生红球藻所含虾青素及其酯类的配比(约70%的单酯,25%的双酯及5%的单体)与水产养殖动物自身配比极为相似,这是通过化学合成和利用红发夫酵母等提取的虾青素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结构以3S一3 ’S型为主,与鲑鱼等水产生物体内虾青素结构基本一致;而红发夫酵母中虾青素结构则为3R一3 R型。

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因此,利用这种微藻提取虾青素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国际上天然虾青素生产的研究热点。

雨生红球藻于自然界中主要生长分布在小的水塘和雨后积水形成的小的临时性水泡中,是自然界中合成和积累虾青素最多的微生物。雨生红球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它以带鞭毛的游动细胞进行快速的生长繁殖;而当条件变得恶劣时,雨生红球藻的游动细胞就会失去鞭毛,细胞壁加厚,同时积累大量的红色物质,细胞由此进入休眠状态。休眠40年后细胞仍有活性,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繁殖产生新的绿色细胞。雨生红球藻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及环境适应力引发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科学家初步推测,可能是雨生红球藻细胞中的红色物质起到了关键作用。1944年英国生物 化学家梯舍(Tisher)首次研究确认——这种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麦弗逊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科学界对此引起高度关注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50倍!雨生红球藻正是得益于虾青素这层保护盾才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两者对比

稳定性

人工合成虾青素

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亦比天然虾青素低。由于虾青素分子两端的羟基(-OH)可以被酯化导致其稳定性不一样。天然虾青素90%以上酯化形式存在,因此较稳定,合成虾青素以游离态存在,因此稳定性不一样,合成虾青素必须要进行包埋才能稳定。合成虾青素由于只有1/4左右的左旋结构,因此其抗氧化性也只有天然的1/4左右。

吸收效果

人工虾青素的生物吸收效果也较天然虾青素差,喂食浓度较低时,人工虾青素在虹鳟鱼血液中浓度明显低于天然虾青素,且在体内无法转化为天然构型,其着色能力和生物效价更比同浓度的天然虾青素低的多。

生物安全

利用化学手段合成虾青素时将不可避免的引入杂质化学物质,如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非天然副产物等,将降低其生物利用安全性 。随着天然虾青素的兴起,世界各国对化学合成虾青素的管理也越来越严,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禁止化学合成的虾青素进入食品与膳食补充剂(Supplements)市场[1],而天然虾青素在FDA取得了一般性安全认证(GRAS),能够合法的进入食品与膳食补充剂市场。虾青素的生产一般倾向于开发天然虾青素的生物(植物)来源,并由此进行大规模生产。

应用领域

虾青素的推出导致抗氧化剂市场的革命,有人甚至说:21世纪将是抗氧化剂的世纪。天然藻源的虾青素及其提取物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知道虾青素的人还很少,只是科学界和时尚美容界少数人事知晓。哈佛研究人员Preston Mason称,Astaxanthin(虾青素)这种天然类胡萝卜素成份极具潜力成为新型【抗氧化/消炎】制剂,并且有望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药之后掀起第三次预防性药物的浪潮 。

『贰』 MEK是什么东西啊,有何用途

丁酮(又 称 甲 乙 酮)或丙酮,也用用酒精的。 丁酮和丙酮化学性质很相似。丁酮:无 色液体 。熔点-86.3℃,沸点79.6℃,相对密度0.8054(20/4℃)。溶于约 4 倍的水中,能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与水能形成恒沸点混合物(含丁酮88.7%),沸点 73.4 ℃ 。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极限 2.0 %~12.0%( 体积)。化学性质与丙酮相似。丁酮是干馏木材的蒸出液(木醇油)的重要组分,工业上可用二级丁醇脱氢或用丁烯加水氧化法生产。丁酮是油漆的重要溶剂,硝酸纤维素、合成树脂都易溶于其中。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不与金属反应。。。但对人体有害。。注意使用!

『叁』 黄乙酮的作用以及用途

黄乙酮就是甲乙酮

产品用途

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炼油、染料、医药工业、润滑油脱蜡、磁带、印刷油墨等领域。甲乙酮沸点适中,溶解性能好,挥发速度快,稳定、无毒,在酮类溶剂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丙酮。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过氧化物,是制备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中间体。

『肆』 什么是甲乙酮啊好像还叫白水。

甲乙酮别 名:甲基乙基(甲)酮、2-丁酮、丁酮
英文名称:methyl ethyl ketone;2-butanone
CAS编号:78-93-3
分 子 式:C4H8O
结 构 式:CH3CH2COCH3
甲乙酮(简称MEK)又名甲基乙基酮、2-丁酮,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其溶解能力与丙酮相当,但具有沸点较高,蒸汽压较低的优点,对各种天然树脂(如松香、樟脑等)、纤维素酯类(如硝化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合成树脂(如醇酸树脂、酚醛树脂、聚醋酸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香兰酮-茚树脂、对氯基苯磺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氯化橡胶、聚氨酯树脂等)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另外,甲乙酮可与多种烃类溶剂互溶,在磁带、合成革、涂料、胶粘剂和油墨等工业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此外,甲乙酮还可用作精制润滑油脱蜡和石蜡脱油的溶剂,用于生产过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罗兰酮等化工产品,广泛用作香料、催化剂、抗脱皮剂、抗氧剂以及阻蚀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1.2 甲乙酮基本理化性质
表1.1 甲乙酮基本理化性质
项目 内容
外观 无色液体
气味 有似丙酮的气味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11
熔点 -85.9℃
沸点 79.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相对密度(空气=1)2.42
闪点 -9℃
引燃温度 404℃
临界温度 260℃
临界压力 4.40MPa
燃烧热 2441.8kJ/mol
蒸汽压 9.49kPa/20℃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1.3 甲乙酮的毒性,安全、贮存及运输等
1.3.1 甲乙酮的毒性
1.3.1.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2-己酮混合应用,能加强2-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1.3.1.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400mg/kg(大鼠经口);6480mg/kg(兔经皮);LC5023520mg/m3,8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30g/m3,感到强烈气味和刺激;人吸入1g/m3,略有刺激。
刺激性:家兔经眼:80mg,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3780µg(24小时),轻度刺。
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啤酒酵母菌33800ppm。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3000ppm(7小时),(孕6~15天),致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异常,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致凝血异常。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3.2 甲乙酮的安全
1.3.2.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1.3.2.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1.3.2.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1.3.2.4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一) 产品特点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年产5.5万吨直接水合法甲乙酮生产装置采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C4作为原料,经过脱异丁烯,丁烯提纯,仲丁醇合成与精制最后合成生产出甲乙酮。
(二) 产品用途
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炼油、染料、医药工业、润滑油脱蜡、磁带、印刷油墨等领域。甲乙酮沸点适中,溶解性能好,挥发速度快,稳定、无毒,在酮类溶剂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丙酮。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过氧化物,是制备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中间体。
(三) 产品包装及贮运
丙烯腈采用桶包装、每桶150千克,附有产品质量证书,标明生产厂、日期、产品净重、标准编号和阻聚剂名称。丙烯腈可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丙烯腈不得于日光下曝晒,隔绝火种,桶上有易燃、有毒危险等标志。
【产品简介】
甲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种重要的低沸点溶剂,挥发度适中,与多数烃类溶剂互溶,对高固含量和粘度无不良影响,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能与众多溶剂形成共沸物,对各种纤维素衍生物、合成橡胶、油脂、高级脂纺酸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其本身含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易于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在炼油、染料、涂料、粘合剂、医药、润滑油脱蜡、印刷油墨、电子元件清洗等行业作为溶剂。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制备催化剂、抗氧剂、聚氨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酯、酚醛树脂、磁带、酮类衍生物(高分子酮、甲基异丙烯酮、β-二酮、酮基哌啶衍生物、过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罗兰酮等)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伍』 Alpha-甲基紫罗兰酮的美国海关编码是什么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歭pha-甲基紫罗兰酮中文别名 �-(2,5,6,6-四甲基-2-环己烯-1-基)-3-丁烯-2-酮; 英文名称 烢MA 2597 CAS号 �27-42-4 美国海关编码(HS-code):2914295000 概述(Summary):2914295000. 环烷、环烯、环萜烯酮,不含其他含氧官能团. 普通关税: 4.8%38/. 特别关税: Free (A,AU,BH,CA,CL,CO,E,IL,J,JO,K,KR,MA,MX,OM,P,PA,PE,SG). 关税 2: 45.0%.

『陆』 崔建国的科学研究论文

1.崔建国,樊平等,“马来松香胶粘剂的制备”,广西化工,1991,第2期,47
2.Cui Jianguo, Yu Lingchong,“Research on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Part I: Addition of Menthone Imines of Glycinates to Alkyl Acrylates under the Solid Base Conditions”, Synth. Commun., 1990, 20(18), 2887-2893 (SCI收录)
3. Cui Jianguo, Yu Lingchong, “ Research on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Part II: Addition of the Menthone Imine of Ethyl Glycinate to Ethyl Acrylate under PTC Condition ”, Synth. Commun., 1990, 20(18), 2895-2900 (SCI收录)
4.崔建国,“一种甘氨酸乙酯亚胺合成新方法”,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第1期,
5.崔建国,“8-氯-P-1-孟稀的合成研究”,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第2期,18
6.崔建国,卢军,黄初升,“含硫香料—硫代芳樟醇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1),10
7.卢军,崔建国,樊平,“新型香料—一些单萜硫醇的合成与应用”,广西化工,1996,25(2),12
8.陈希慧,刘红星,崔建国,卢军,“固体催化剂催化合成假紫罗兰酮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2),128
9.崔建国,新井则义,“CAN作用下脂肪族含氮化合物的游离基反应研究”,有机化学,1996,16(6),544
10. 崔建国,黄燕敏,雷平,“潜手性酮类的不对称L-L相转移催化还原反应研究”,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4(1),64
11.崔建国,卢军,樊平等,“桂叶油水解制备天然苯甲醛的研究”,广西化工,1997,26(3),1
12.崔建国,曾陇梅,“一种奎宁季氨盐的简易合成法”,化学试剂,1998,20(3),187
13.童叶翔,崔建国,曾陇梅等,“(3S,4S)-1-苄基-3,4-二羟基吡咯的合成表征和电化学行为”, 中山大学学报, 1998, 37(2), 45
14.崔建国,朱汝葵,万锋锋等,“一种蘑菇香气香料-1-辛烯-3-醇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5(1),80
15.晏日安,苏镜娱,曾陇梅,崔建国,“一种制备正三十二烷的新方法”,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5),129
16. 崔建国,晏日安,曾陇梅等,“ 2-(2-异丙基-1,3-二口恶戊烷-2-基)乙基三苯基碘化膦的合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37 (6),109-111
17. Cui Jianguo, Zeng Longmei, Su Jingyu, “ The Ozonization of Stigmast-4,22-dien-3,6-dione ”,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1998, (4 ),423 (SCI 收录)
18. 崔建国,晏日安,曾陇梅等,“苯乙酮在静态磁场促进下的相转移催化不对称还原”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 10(6), 639
19.晏日安,苏镜娱,崔建国,“(s)-(+)-γ-苄氧基甲基-γ-丁内酯的合成研究” ,精细化工,1998,15(6),52-53
20. 晏日安,崔建国,苏镜娱,“光学活性α,β-不饱和-γ-内酯的合成” ,合成化学,1999, 7(1),24
21.晏日安,苏镜娱,曾陇梅,崔建国,“(±)-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合成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 30(8), 338-340
22.晏日安,苏镜娱,曾陇梅,崔建国,“(±)-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合成研究(Ⅱ)”,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4),126-128
23. 崔建国,何小玉,林翠梧,“固—液相转移条件下潜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广西科学,2000,7(1),38
24.崔建国,曾陇梅,苏镜娱,“多羟基甾醇的合成及抗肿瘤细胞活性构效关系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9),1399-1404 (SCI 收录)
25. Zeng Longmei, Cui Jianguo, Su Jingyu, “Synthesis of Hydroxylated Sterols(II): Synthesis of 24-methylenecholest-4-en-3β,6α-diol”,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2000, 16(3 ),271-272 (SCI 收录)
26.崔建国,曾陇梅,陆伟刚等,“固-液相转移Wittig反应在甾醇支链合成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9 (2),46-50
27. Zeng Longmei, Cui Jianguo, Su Jingyu, “Synthesis of 2 Cytotoxic Sterols from Soft Corals”,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9, Vol 218, Iss AUG, Part 2, pp 160-ORGN(SCI 收录)
28.“吡虫啉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效能”,精细化工,2000,17(8),447
29.崔建国,黄燕敏,曾陇梅“Novel Oxidation of Homoallylic sterols with Pyridinium Dichromate ”, 广西科学,2001,8(4),281
30.陈芬,林翠梧,崔建国,“沐浴海绵 Spongia zimocca aubspecles irregularia(Lendenfeld) 化学成分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1),52
31.Cui Jianguo, Zeng Longmei, Su Jingyu, “Synthesis of Polyhydroxysterols (Ⅰ) : Synthesis of 24-methylenecholest-4-en-3β,6β-diol, a cytotoxic natural hydroxylated sterol ”,Steroids, 2001,66(1),33-38 ( SCI 收录 )
32.崔建国、王春水、廖小华、马建强、黄燕敏,“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从桂叶油制备天然苯甲醛的研究”,化学世界,2002,43(6),315
33.崔建国、曾陇梅、苏镜娱、何小玉,“24-亚甲基胆甾-4-烯-3β,6α-二醇的结构表征”,有机化学,2002,22(7),515 ( SCI 收录 )
34. 崔建国、林翠悟、曾陇梅、苏镜娱,“Synthesis of polyhydroxysterols (III):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24-methylenecholest-4-en-3β,6α-diol ”,Steroids, 2002,67(13-14),1015-1019 (SCI 收录)
35. Cui Jianguo, Zeng Longmei, Su Jingyu, Lin Cuiwu, “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Rections of Steroidal 4-en-3,6-dione ”, Chem. Res. Chinese Uni., 2002, 18(4), 400 ( SCI收录 )
36.于法锋,黄初升,崔建国,“KF-Al2O3试剂在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新应用”,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4),
37.韩莉妲、崔建国、黄初升,“海洋生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羟基甾醇及甾体皂甙”,有机化学,2003,23(3),305-311
38.崔建国、何小玉、黄燕敏、曾陇梅,“3-乙酰氧基胆甾-5-烯-19-羟基-24-酮的制备与表征”,广西科学,2003,10(1),36-38
39.崔建国,曾陇梅,苏镜娱,“多羰基甾酮的选择性还原反应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4),639
40.何小玉,崔建国,黄初升,钟振国,“蒲葵根中脂肪油的GC-MS联用分析”,化工技术与开发,2003,32(2),31-32
41.于法锋,刘红星,黄初升,崔建国,“三种异戊烯氧基苯丙素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有机化学(增刊),2003,
42.钟益宁,覃红云,崔建国,黄初升,“左旋多巴息夫碱的合成研究”,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2),8
43.崔建国,黄燕敏,何小玉,曾陇梅,“多羟基甾醇的合成(Ⅳ):20-亚甲基-4-孕烯-3β,6β-二醇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广西科学,2004,11(1),43
44. 刘红星,崔建国,黄初升,海洋生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羟基甾醇及甾体皂苷,有机化学23(3),305-311,2003。
45. 何小玉,崔建国,蒲葵根中脂肪油的GC-MS联用分析,化工技术与开发,32(2),2003。
46. 黄初升,崔建国,三种异戊烯氧基苯丙素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有机化学 (增刊)8,2003。
47. 崔建国(2),黄初升,左旋多巴息夫碱的合成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03。
48. 崔建国,何小玉,黄燕敏,3-乙炔氧基胆甾-5-烯-19-羟基-24-酮的制备与表征,广西科学, 10(1)36,2003。
49. 崔建国(2),陈文纳,手性相转移催化不对称烃基化反应,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03。
50. 崔建国等,多羰基甾酮的选择性还原反应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4(4)639,2003。
51. 韩莉妲,崔建国,有机铝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化工技术与开发,32(4),2003。
52. 黄燕敏,崔建国,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化工技术与开发,32(5),2003。
53. 黄燕敏,崔建国,苯甲酰丙酮的选择性还原研究,全国第二届现代有机合成研讨会论文集,2003.10。
54. 崔建国(1),多羟基甾醇的合成(Ⅳ):20-亚甲基-4-孕烯-3β,6β-二醇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广西科学,2004,11(1),43
55. 崔建国(1),左旋多巴Schiff碱的合成及其不对称相转移催化烷基化”,有机化学,2004,24(增刊),78,核心期刊。
56. 崔建国(2),醛的不对称加成进展,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34(3):22。
57. 崔建国(2),海洋多羟基甾醇硫酸酯钠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4(18):681-685。
58. 崔建国(2)海洋生物中的不同结构多羟基甾醇,《化学通报》2005,68(8),W088。

『柒』 黄乙酮用途用法

1、黄乙酮应该就是甲乙酮 产品用途 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炼油、染料、医药工业、润滑油脱蜡、磁带、印刷油墨等领域。甲乙酮沸点适中,溶解性能好,挥发速度快,稳定、无毒,在酮类溶剂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丙酮。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过氧化物,是制备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中间体。 产品包装及贮运 丙烯腈采用桶包装、每桶150千克,附有产品质量证书,标明生产厂、日期、产品净重、标准编号和阻聚剂名称。丙烯腈可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丙烯腈不得于日光下曝晒,隔绝火种,桶上有易燃、有毒危险等标志。 【产品简介】 甲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种重要的低沸点溶剂,挥发度适中,与多数烃类溶剂互溶,对高固含量和粘度无不良影响,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能与众多溶剂形成共沸物,对各种纤维素衍生物、合成橡胶、油脂、高级脂纺酸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其本身含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易于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在炼油、染料、涂料、粘合剂、医药、润滑油脱蜡、印刷油墨、电子元件清洗等行业作为溶剂。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制备催化剂、抗氧剂、聚氨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酯、酚醛树脂、磁带、酮类衍生物(高分子酮、甲基异丙烯酮、β-二酮、酮基哌啶衍生物、过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罗兰酮等)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捌』 黄体酮的作用与用途

黄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种重要的低沸点溶剂,挥发度适中,与多数烃类溶剂互溶,对高固含量和粘度无不良影响,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能与众多溶剂形成共沸物,对各种纤维素衍生物、合成橡胶、油脂、高级脂纺酸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其本身含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易于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在炼油、染料、涂料、粘合剂、医药、润滑油脱蜡、印刷油墨、电子元件清洗等行业作为溶剂。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制备催化剂、抗氧剂、聚氨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酯、酚醛树脂、磁带、酮类衍生物(高分子酮、甲基异丙烯酮、β-二酮、酮基哌啶衍生物、过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罗兰酮等)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玖』 甲醇钠和柴油会有什么反应

固体甲醇钠属遇湿易燃固体,同时也属碱性腐蚀品,因此在储存、搬运、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规定去操作。那么,甲醇钠反应呢?下面就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甲醇钠存放容易发生的吸潮反应,所以甲醇钠-甲醇溶液中只存在杂质氢氧化钠,不存在游离水。杂质氢氧化钠参加医药合成反应时起副作用,它能分解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脂。

甲醇钠和乙醇钠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2种醇钠,二者均用于缩合反应剂及酯化剂(如用于生产乙酸乙酯、乙酰丙酮、甲酸甲酯、丙二酸乙酯、巴比妥类药物、氨基酸类药物、甘油酸酯等的缩合及酯化);医药原料及反应剂(巴比土酸及其衍生物、磺胺剂类、维生素类、安替比林、氯喹、氨基酸类、阿的平、保泰松制剂等);染料(汉沙黄、甲基紫、酒石黄、甲苯胺等);香料(假紫罗兰酮、仙客来醛、吲哚等);油脂改性、脂肪酸酯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农药制备等方面。甲醇钠用作油脂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可改善油脂的物性,例如改进油脂保型性、延展性等。

如何判断甲醇钠是否变质

甲醇钠是极强的碱,变质是同水汽反应生成甲醇和氢氧化钠,固体甲醇钠想长时间保存用石蜡将干燥器封掉,不要加硅胶等的干燥剂,甲醇钠的吸水能力比干燥剂要强,可能会将干燥剂中的水吸出。

判断甲醇钠是否变质检测是否有甲醇就可以了,简单的方法是用红外光谱,看是否有羟基氢的吸收峰,其他化学方法也可。

『拾』 α-紫罗兰酮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甲位紫罗兰酮
英文名称: α-ionone
含 量: 99%
化 学 式: C13H20O
分子量:192.30
CAS编号: 127-41-3
分子式:C13H20O
外 观: 淡黄色至黄色液体
比重:(20℃/20℃)0.940-0.947 沸点:237℃ 折光

热点内容
一个梅花鹿是什么牌子 发布:2025-08-30 06:02:17 浏览:687
随心悦花艺 发布:2025-08-30 05:58:10 浏览:972
新青年花艺培训学校 发布:2025-08-30 05:37:35 浏览:895
我是一朵迎春花 发布:2025-08-30 05:36:48 浏览:416
公鸡情人节 发布:2025-08-30 05:36:48 浏览:65
开个淘宝绿植店怎么样 发布:2025-08-30 05:07:12 浏览:927
紫根牡丹 发布:2025-08-30 04:58:55 浏览:846
大门两侧茶花 发布:2025-08-30 04:46:31 浏览:220
说兰花的香 发布:2025-08-30 04:29:05 浏览:45
陈小云梅花 发布:2025-08-30 04:19:14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