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鹃花养殖方法
A. 西洋杜鹃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西洋杜鹃花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西洋杜鹃的养殖 方法 与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西洋杜鹃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空气凉爽、通风和半阴的环境。要求土壤酸性、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夏季忌阳光直射、应遮阳,常喷水,保持空气湿度。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良好。盆栽土壤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pH在5~5.5为宜。
西洋杜鹃的养殖方法
1.杜鹃花的根须像头发丝一样细,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湿,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浇水过多,根就泡在水中,过干,枝叶萎缩,叶瓣脱落,对植株威胁很大,至于浇了重肥,则会危及生命。
2.花谢后,必须剪去残花,避免结实消耗营养,新枝萌发后,适当疏枝,根据植株长势而定去留。
3.杜鹃最适宜种在泥质盆里,因为泥盆吸水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枝叶繁茂。
4.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而且要通风,尽量少移动。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大批落叶。
5.杜鹃对光照要求也应适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浓,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机复合肥。每10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作根外施肥。适时浇水,还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时疏蕾疏叶,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气流通,养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后,要加重营养,适量多施点磷钾肥,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
7.杜鹃花落叶和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过强,严寒冻伤、浇水太多,施肥太浓,放在室内时间过长,放在空气不流通或阴暗潮湿地方,淋酸雨等,所以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这些情况。
8.翻盆换土,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尽量少损伤根须,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同时喷洒托布津,以预防病害。
9.杜鹃花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蚜虫等,可用杀灭菊酯等喷杀,效果较好,如三天后不死,再喷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环境闷热、缺乏光照引起,可采取 措施 一方面促使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
10.杜鹃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 芒种 前后选用新枝,长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点上剪下,剥去下部叶子,留顶叶3片至4片,将枝条的1/3插入土中,喷足水,盖上塑料薄膜。平时要加强管理,一年后移栽。
西洋杜鹃六大注意事项
1、盆不能大:
西洋杜鹃发株不大,所需水份不多,不宜久湿、过湿,盆大蓄水多,易造成水害。一般在植株开花时,冠幅略大于盆口即可。
2、泥不能粗:
西洋杜鹃栽培用泥,排除山泥外,用泥宜细,以经风化的田泥较好。土质宜壤土掺入少量粘土,但要做到粘而不腻,过粘则植株不发。
3、肥不能浓:
西洋杜鹃需肥但不耐肥。因此施肥宜淡,肥料宜鱼沤水最好,施时兑水一半,每施一次,注意回水,施肥宜勤宜淡。
4、水不能勤:
西洋杜鹃需水少,不宜多浇水,保持有点湿润即行,多浇水会落叶,待略干才浇,一般不会枯黄。平时要注意叶面喷水,还要注意淋毛雨和露夜。
5、晒不能过:
西洋杜鹃叶薄,受不住太阳直晒,更忌烈日,但也要光照,以晒两头避中间为好,即晒晨日,西下之日,避中午烈日,每天早晚各晒1-2小时。
6、不能闷:
西洋杜鹃怕闷,平时若不是冷、热气候宜放置在外边。若摆在室内,宜在打开的窗下造成通风良好的环境,使其不受闷,其叶色就变得很绿。
B. 西洋杜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将西洋杜鹃摆放在有柔和散光的地方,并提供松软肥沃、排水优良的酸性土壤。 水肥管理:在每年的春季,需要每月施加一次磷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生长。 注意事项:花期及时剪除残花、黄叶、徒长枝等,减少养分消耗。
西洋杜鹃如何养殖
1、养殖环境
西洋杜鹃的花期结束后,需要及时剪除植株的残花、黄叶、徒长枝等,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的集中供给,促使西洋杜鹃下次开花艳丽,而且修剪时,要使用消过毒的锋利剪刀,在修剪后注意水肥管理。
C. 西洋杜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殖方法
1、土壤:比较喜欢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酸性土壤,在这种土壤中植株的生长发育会比较好。
二、注意事项
修剪枝叶要在开花后的五月之前进行,夏季过后就不要修剪了。
D. 西洋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西洋杜鹃花应该这样养殖
1、光照条件
西洋杜鹃在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阳光,否则会影响花蕾的成长,影响花开。在夏天,初秋太阳强光直射的情况下,应该给植株遮阳,阳光太强会让西洋杜鹃的叶子枯萎,甚至引起植株的死亡。需要注意适当浇水并向叶子上喷洒清水,防止土壤干燥。
2、土质要求
养殖这种杜鹃的土壤,最好按照两份腐叶土,一份粗河沙,一份沙壤土的比例混合成营养土。土壤的酸碱值最低5.5,最高6.5比较适宜。微酸性,通气好的土壤利于植株生长,但显粘性的土壤容易导致植株烂根。
3、施用肥料
西洋杜鹃每个月都需要施肥,肥料的话不要使用浓度高的和生肥。定期施肥能够保证植株花蕾期的营养需求,花开得更加多彩。如果肥料不足,花开的就会很小数量也不多,甚至有些植株会出现长花苞,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会渐渐变成叶子和枝芽,让我们这些花友白白高兴一场。
4、养殖管理
盆栽的西洋杜鹃花需要放在室内通风较好的地方,照料的好,花期可以维持一个月。每年7月到8月份,西洋杜鹃花的花蕾初现。初秋天时把植株搬进室内,并维持室温在20度,半个月后就可以开花。开花后需要出去残花,对枝条加以修剪,进行养护。温度高低关于西洋杜鹃的开花,如果温度控制的合理,在元旦、春节植株开花是能做到的。如果室外温度不低于零下五六度,在外的植株就不会有问题。
5、注意事项
秋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干燥和闷热的天气,随之而来的是西洋杜鹃花出现病虫害,叶子开始发黄,生长白点,严重的话叶子会全部脱落,从而植株死去。
如果开始出现这种状况,一定要先把病叶剪除销毁,并喷洒多菌灵除菌,每隔7到10天就喷洒一次,要注意空气流通。
E. 西洋杜鹃应该怎样养护管理
西洋杜鹃别名:比利时杜鹃、西鹃等。
科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原产地:荷兰和比回利时经过长期杂交选育答的新品种。
西洋杜鹃
土壤:喜通透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可用松针土、草炭按1∶1比例配制培养土,或糠渣、腐叶土和锯末配制。
施肥:对肥较敏感,施肥掌握“薄肥勤施”原则。以腐熟的有机肥为基肥,追肥用充分发酵的50倍液肥,叶面喷肥用500倍无机肥的水溶液。春季施稀薄磷肥1~2次。花谢后,每隔1周施一次氮肥;孕蕾期和越冬前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液肥。
水分:喜湿润,既怕旱又怕涝。适宜弱酸性水。北方用水,可在自来水中加入0.1%硫酸亚铁或少量食醋后使用。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必浇透”原则。夏季每天浇1~2次水,保持盆土不干即可;冬季盆土不干不浇水。
温度:耐寒、怕闷热,喜阴凉。最适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为2℃,最高温度为35℃。在0~4℃时进入休眠,-5℃时易发生冻害,使叶片呈淡紫色,并大量落叶。
光照:喜光、怕晒。夏季应遮阳。强光暴晒易导致灼伤。冬、春季节,适宜全天有光照。
繁殖:扦插、嫁接、压条、播种法繁殖。
F. 怎么养好杜鹃花
杜鹃栽培十注意
一、喜阴怕阳,强光直射易灼伤,但遮荫过分,又会引起生长不良,花芽不易形成。
二、喜酸性土壤,pH值6左右较适宜;遇碱性过强土壤会自下而上,逐渐叶黄枯萎,甚至死亡。
三、生理上缺铁,叶绿素合成受影响,叶片会变小,呈黄白色。
四、一般能耐10℃以下低温,但因杜鹃根部入土浅细,离表土近,不能耐炎热。
五、由于根系纤细,吸水供应能力均差,怕旱怕涝,要在空气湿度70%至90%时,才能生长良好。
六、浇水要恰如其分,如面湿底干,则根系受损,老叶早落;如积水烂根,则新叶白黄;花期缺水,花瓣软垂;展叶期缺水,则心叶卷曲,叶色变黄。
七、氮肥不足,叶薄无光,枝条短瘦,花少而小;缺磷肥,部分叶片呈红紫色且易落;缺钾肥,老叶灰绿,叶缘黄绿,叶片出现斑点,最终变成褐色,以至焦枯落叶。
八、肥料过浓过足,则造成反渗透现象,须根因失水而萎缩,叶尖、叶缘均失去光泽,逐步变焦脱落。
九、通风不良,空气闭塞,引起落叶。
十、怕雪袭霜冻,越冬以8℃左右为宜;如室温过高,不能休眠,生理活动未减退,继续大量消耗养分,则对翌年生长发育不利。
西洋鹃秋后管养法
入秋后,天气渐凉,度过盛夏高温后的西洋杜鹃花,现时起至霜降,进一步处在长蕾期,也就是说进入生殖生长的旺盛期。在这一时期中的管养好与差,对今后开花多与少很有关系。为此:
一,要继续增添营养,每月追施氮磷钾结合,并以磷钾为主的薄肥2-3次(忌浓肥或生肥),以满足长蕾期的需要。如在这一时期里肥料不足,不仅今后开花小而少,而且有的还会出现“假花苞”现象。所谓“假花苞”就是平时看看像花苞,届时却变成了叶芽或叶片了,盼来一场空欢喜。
二,增加光照时间,西洋鹃在生殖生长阶段,它同样需要阳光,如阳光不足,也会影响花蕾的形成和膨大。自白露后,中午前后可适当缩短遮荫时间。10月份起,按上海气候,每天可进行全日照。同时,盆土应注意浇水防干,并注意叶面喷水。
三,继续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秋季虽凉爽,但也最容易出现干燥和闷热的天气。这种天气也是红蜘蛛虫和军配虫猖獗之时,它们在叶片背面吸食叶绿素,造成叶片褐黑色、黄褐色、紫酱色或灰白斑点,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直至死去。防治方法可参照2000年8月6日本版《花卉门诊》。
另外,在这一时期里,西洋鹃和月季花一样,易患黑斑病,又称叶斑病。这种病是由一种病原微生物细菌传播的,先病叶出现褐黑色斑点,后迅速扩大,以致全株落叶。防治方法,发现少量的,先摘去病叶消毁,并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2-3次,每7-10天一次,同时,应改善环境,把盆栽的放置通风处。
参考资料:http://www.greeninfo.cn/zjzx/viewsubject.php?id:119
G. 怎么养杜鹃花
一、养殖方法:
1.阳光:杜鹃花不适宜在阳光下暴晒,但可以放在散射光下生长。过强的阳光会导致叶片灼伤,叶边枯萎,还会导致死亡。所以夏季中午一定要及时遮阴,或者放到半阴处。
2.土壤:杜鹃花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除了排水良好外,最好带有酸性。一般用腐叶土、沙土混合配置...
3.浇水:杜鹃花浇水既不能干也不能潮,保持土壤微润即可。一般春季和秋季,每两到三天浇一次水...
4.施肥:给杜鹃花施肥要求很高。在春初,可在花盆里加入有机肥作为基肥。花期过后,每15天追肥。
H. 西洋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光照条件 西洋杜鹃在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阳光,否则会影响花蕾的成长,影响花开。在夏天,初秋太阳强光直射的情况下,应该给植株遮阳,阳光太强会让西洋杜鹃的叶子枯萎,甚至引起植株的死亡。需要注意适当浇水并向叶子上喷洒清水,防止土壤干燥。
二、土质要求
养殖这种杜鹃的土壤,最好按照两份腐叶土,一份粗河沙,一份沙壤土的比例混合成营养土。土壤的酸碱值最低5.5,最高6.5比较适宜。微酸性,通气好的土壤利于植株生长,但显粘性的土壤容易导致植株烂根。
三、施用肥料
西洋杜鹃每个月都需要施肥,肥料的话不要使用浓度高的和生肥。定期施肥能够保证植株花蕾期的营养需求,花开得更加多彩。如果肥料不足,花开的就会很小数量也不多,甚至有些植株会出现长花苞,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会渐渐变成叶子和枝芽,让我们这些花友白白高兴一场。
四、养殖管理
盆栽的西洋杜鹃花需要放在室内通风较好的地方,照料的好,花期可以维持一个月。每年7月到8月份,西洋杜鹃花的花蕾初现。初秋天时把植株搬进室内,并维持室温在20度,半个月后就可以开花。开花后需要出去残花,对枝条加以修剪,进行养护。温度高低关于西洋杜鹃的开花,如果温度控制的合理,在元旦、春节植株开花是能做到的。如果室外温度不低于零下五六度,在外的植株就不会有问题。
五、注意事项
秋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干燥和闷热的天气,随之而来的是西洋杜鹃花出现病虫害,叶子开始发黄,生长白点,严重的话叶子会全部脱落,从而植株死去。
如果开始出现这种状况,一定要先把病叶剪除销毁,并喷洒多菌灵除菌,每隔7到10天就喷洒一次,要注意空气流通。
I. 西洋杜鹃花如何养护
1、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晚,在炎热的夏季不宜在中午浇水,这个时候浇水就是一种伤害,因为花的根部受到突然袭来的冷水的刺激之后会使花卉受到伤害,浇水要遵循几条原则,选择不干则不浇水,一旦发现发干发白就要浇透,绝对不要浇水只浇一半的习惯。
2、夏季萌发新枝的时候消耗的水分比较多,而且 空气干燥气温较高,每天需浇足1-2次水。有时候一连几天不下雨,盆土发干的话我们就要向盆土周围地面多喷水,这样能够增加周边的空气湿度。
3、入秋后气温有点低,空气比较干燥,蒸发量也很大,要经常向盆土中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等到10月份花盆入室之后,浇水量要慢慢的减少。
4、光照方面的话西洋杜鹃比较喜欢温暖有光的条件,但是不能处于暴晒的环境下,最佳生长的温度保持在12-25度,其中4-9月以18-25度为最佳,到翌年3月以12-8度为最佳。
(9)西洋杜鹃花养殖方法扩展阅读
西洋杜鹃产地生境:西洋杜鹃在荷兰、比利时育成。温带,亚热带广布。是长日照植物,但它喜半阴,怕强光直射。直射光过强,叶子会失绿,使叶边缘呈褐红色。最适光照为10000-20000lx,30000lx以上或3000lx以下对西洋杜鹃生长不利。
西洋杜鹃的生长适温为12-25℃,4-9月以18-25℃为宜,10月至翌年3月以12-18℃为宜,温度在0-4℃时,西洋杜鹃处于休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