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根底下长瘤子
① 在水中培育出的栀子花有没有根瘤
水培的栀子花没有根瘤,一般插在水里两周左右就可以发芽,小栀子5天左右就发芽了。
但是水培的栀子花不易开花,所以等到根多一些的时候建议移植到土里,这样以后会开花的。另外土插的栀子花,即使过了1年,刨开土看不见得就长根了,就是这样的磨人吧,土插需要耐心和时间。所以现在栀子花的扦插一般都是先水培生根后在移植到土里。
② 栀子与月季根瘤是不是同一个原因
摘要 栀子与月季根瘤病其实都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月季根瘤病易于传染(特别是地栽),发现病株应及时刨除销毁,并对病株附近土壤用消毒杀菌杀虫。基本上都是同一种原因所引起的这种病症。
③ 植物的根部为什么会长瘤子
植物的根部长瘤子被称为“植物肿瘤”,它是由于某些内因的作用或外因的刺激,在植物体中所产生的异常突起。植物肿瘤能够自我增生,或只有一些有限的生长,常会发生许多异常的细胞,诸如,细胞肿大,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退化到原始状态。
④ 桅子花盆里有圆的小球是什么
栀子花土壤里黄色圆圆的是花根部花瘤子。
栀子花的瘤包多见于根部,或者是在嫁接处。它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遭到了病菌的侵害所致。
⑤ 牡丹栀子根什么样根长瘤是怎么了
栀子花应该没有根瘤的,如果有根瘤,那是"根结线虫病“.
【分布】上海、杭州、大津内、重庆、成都。
【症状容】小叶栀子花受害最为严重,盆栽及苗圃均会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叶色发黄,缺少生机,叶形变小;拔起根部检查,根上可见到大小不一的肿瘤,感病根系不发达,生长受阻;剖开小瘤,可见到白色近圆形粒状物,此为线虫虫体,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
【病原】病原为线虫,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由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侵染所致。雌虫外观梨形,雄虫线形。
【发病规律】在土中越冬,雌虫可存活一年以上,夏季为活动盛期,侵入根部为害。根结线虫分泌消化液刺激根部细胞增多、体积增大而形成根结。根结大小及多少与侵入根部的线虫数量有关。土壤过分干燥可造成大部分线虫死亡.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盆栽用土要以杀线虫剂消毒:3%呋喃丹颗粒剂拌入土中,或铁灭克处理土壤。
强烈提醒:呋喃丹、铁灭克毒性高,操作不慎人员会中毒,建议您连盆扔掉病花,重新再买一盆吧。
满意望采纳答案,感谢匿名 | 来自手机知道 朋友的鼓励。
⑥ 栀子花根部长很多疙瘩枝叶枯死
那是根瘤病,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
⑦ 栀子花根部有白色球状球卵是怎么回事
挤死,虫卵
⑧ 栀子花根部有墨绿色的球是什么原因栀子花根部有很多墨绿色的球,捏一下会爆,里面是水
栀子花感染根结线虫后,由于养分流失,病害的感染,栀子花的叶片会表现不同程度的发黄(营养不良),且表现出生长缓慢,不长新叶和新芽,还可能产生病斑,最后因为早衰或严重的病害而死亡。
⑨ 栀子花根部有白色球状卵是什么怎么治疗
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is〕。栀子果入药,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栀子花枝叶繁茂,花朵美丽,香气浓郁,为庭院中优良的美化材料,还可供盆栽或制作盆景,切花,果皮作黄色染料,木材坚硬细致,为雕刻良材。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栀子花植物特性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00~200厘米。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疑而有光泽,全线,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卵形,具6纵棱;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栀子花生长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好阳光,但又要避免阳光强烈直射,喜空气温度高而又通风良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不耐寒,耐半阴,怕积水,在东北、华北、西北只能作温室盆栽花卉。栀子对二氧化硫有抗性,并可吸硫净化大气,0.5千克叶片可吸硫0.002~0.005千克。
栀子花栽培技术
栀子花繁殖方法
用扦插、压条法繁殖为主,另外可用播种、分株法繁殖。
(1)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温室,南方4月至立秋随时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年生枝条,长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先在维生素B12针剂中蘸一下,然后插于砂中,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
(2)压条繁殖
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分栽或单株上盆。
(3)播种繁殖
多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缓慢,播后约1年左右发芽,3~4年后开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种子。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在梅雨季节用嫩枝15百米长,插于苗床,10-12天生根。压条,4月选取二年生枝条,长20-25厘米,压埋在土中,保持湿润,约30天生根,夏季与母株分离,翌春分栽。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并及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
栀子的繁殖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以种子为主。
1、种子繁殖
(1)选种: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晒或晾干作种,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翻耕1-1.5尺,按宽4-5尺畦面起畦,畦高6寸,每亩施入人粪尿20-30担,待土干后浅耙泥块,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寸左右待播种。
(3)播种育苗: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播时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然后用细土或火土复盖平播种沟,盖草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每亩用种子4-6斤。
出苗后要注意及时去掉盖草,在幼苗期应经常除草,注意不要伤幼苗的根,除草后均需要追淡人粪尿水,育苗一年后即可移栽。
栀子花叶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mm-15mm;若发生叶缘处则呈不规则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几个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
病原为真菌,栀子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gar-deniicola),栀子叶点霉(P.gardenia),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前者较大;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危害多种栀子花,大叶栀子花比小叶栀子花容易感病,病菌在病落叶或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蔓延。 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盆栽时浇水不当,生长不良时容易发病。
1.秋、冬季节剪除树上的重病叶,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栽植不宜过密,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宜.
3. 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1次。 病害严重时,可喷施杀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⑩ 有什么药可以制栀子花根瘤菌病
栀子花根结线虫病
【症状】小叶栀子花受害最为严重,盆栽及苗圃均会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叶色发黄,缺少生机,叶形变小;拔起根部检查,根上可见到大小不一的肿瘤,感病根系不发达,生长受阻;剖开小瘤,可见到白色近圆形粒状物,此为线虫虫体,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
【病原】病原为线虫,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由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侵染所致。雌虫外观梨形,雄虫线形。
【发病规律】在土中越冬,雌虫可存活一年以上,夏季为活动盛期,侵入根部为害。根结线虫分泌消化液刺激根部细胞增多、体积增大而形成根结。根结大小及多少与侵入根部的线虫数量有关。土壤过分干燥可造成大部分线虫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强检查:购进苗木时,要检查,不要混入病苗。
(2)园艺防治:发病不严重时,去掉旧病土,将病根切除,更换新土再种植;栽培栀子花苗床要土壤消毒。
(3)药剂防治:盆栽用土要以杀线虫剂消毒:3%呋喃丹颗粒(注意有毒)剂拌入土中(买药时问清用量)或铁灭克处理土壤。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