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纪年
『壹』 什么叫陶瓷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解释其主要的性能特点
一、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二、主要性能特点:
1、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500℃之间,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2、瓷质材料: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所以在很多艺术家创作陶瓷艺术品时会着重突出陶或瓷的质感所带给欣赏者截然不同的感官享受,因此,创作前对两种不同材料的特征的分析与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贰』 鼠年是哪年 鼠年是哪一年出生
导读:年份是以生肖来命名的,十二生肖依次顺数成为我们每一年的叫法。那么,你知道鼠年是哪年?鼠年是哪一年出生吗?鼠年出生的人有一定共同点,想知道属鼠的人怎么样,就来看看我对鼠年的具体介绍吧。
鼠年是哪年
属鼠的年份依次为:2044年、2032年、2020年、2008年、1996年、1984年、1972年、1960年、1948年、1936年、1924年等。
鼠年是哪一年出生
1936、1948、1960、1972、1984 、1996、2008、2020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4的年份,都是鼠年。
列成公式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4。
例如: 2008÷12=商167,同时余数是4。那么,2008年就是鼠年。
注意以上只是大概的对应关系,因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
鼠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鼠年的具体介绍
生年地支:子年生
五行:子属水
五常:水属智
吉祥方位:东南、东北方
吉祥颜色:蓝、金、绿;忌黄及咖啡色
幸运数字:2、3;大凶数字为5、9
鼠年生人,为天贵星,性格非常聪明伶俐,凡事宜有心德,此人志愿颇高,利欲心很强,颇有成就,且有积蓄财富,一生多幸福,不过贵星太多,防欺人太甚,到时则会如命理所说:“四贵克子孙”,多与人和睦,到中年运到来风调雨顺,一切所谋遂意,到老年万事达到成功境界,此时得荣华富贵,若逢破星克命,虽富也不会吉也。
爱情形势:
感情方面会出现放纵、消极的情绪,爱情方面也不理想。虽然与异性投缘,但容易惹上桃色新闻,也容易欲火焚身而做出有辱名声的行为,切收敛。
大吉婚配:龙(辰)、猴(申)、牛(丑)
忌婚配:马(午)、羊(未)、鸡(酉)、兔(卯)
子鼠:为天贵星,聪明伶俐,五行看鼠命
『叁』 读后感两篇,要求原创!一篇《贪心的紫罗兰》,一篇《干校六记》或《丙午丁未年纪事》
《贪心的紫罗兰》这篇文章讲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一种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知足者常乐”。作品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持这种观点:玫瑰花认为这株紫罗兰想变为自己的想法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告诫它可能会遇到“巨大灾难”,别的紫罗兰则以它的下场作为不知足的教训。
另一种生活态度是为了梦想的实现不遗余力地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如这株紫罗兰所说的“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存在以外的东西”。
纪伯仑从感情上明显地倾向于后者。证据是:当这株紫罗兰死去时,作者在它的脸上描绘出一笔“神圣的微笑——实现生活愿望后的微笑,胜利和满足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赞许这株紫罗兰的同时,并没有把另一种生活方式贬得一无是处。应该说,玫瑰花、大自然、别的紫罗兰们所说的话也都是入情入理的。不妨说,这是本文的可贵之处。的确,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你可能不甘寂寞,向往轰轰烈烈;他却可能愿做一个凡人,恪守自己的本分。对他们自己来说,这样活着是幸福的、美好的。那么,别人也就不必指手画脚,硬要充当他人生活的导师了。
这下的是网上摘的,我没读过不好意思。
试看《干校六记》中《下放记别》一章,一方面,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锣鼓喧天的热闹欢送场面,另一方面,作者却让我们感受了俞平老和俞师母年逾七旬却还要学着儿童排队出发的心酸情景。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议论。但却真实地写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人何以堪”的悲惨命运。对于女婿得一的自杀,杨绛写得很轻:默存先生和作者是先后去干校的,第一次 送行的是三个人——作者和女儿阿圆,女婿得一,半年后作者别去时,却只有女儿一人送行了,原来得_已经含冤亡故。书中对这段着墨极少,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空白,这是储藏着深不可测的感情信息的:东方美学传统历来是计白当黑的,因此这空白之下正是含藏着浓黑的悲凉。二老曾互相安慰,以为女儿有托,可以放心,不料得一冤狱沉沉。望着女儿踽踽独归的背影,真是肝肠欲断,情何以堪。作者写来,似乎淡淡,而我们却可看见她心底的斑斑血泪。
再看《丙午丁未年纪事》。对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作者不用公元纪年,而是用“丙午丁未年”,这颇值得玩味。这不仅突出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中国”这一文化空间,并且在时间上造成一种历史间离的效果,滤去了许多历史的重量。在“风狂雨骤”的日子里,面对群众愤怒控诉的罪行,钱钟书和杨绛夫妇认真地制作着自己的牌子,他们精工巧制,工楷细描,罗列罪名,并挂在自己胸前,互相欣赏,还不禁引用艾丽思梦游奇境的名言:“curlouser and euriouser!”读到这些细节时,你不得不佩服二老在逆境中的大智若愚、洒脱镇定。当被无知的人们拿着束腰的皮带猛抽,被勒令脱掉鞋袜排成一排,伛着腰,后人扶住前人的背,绕着圆形花栏在笑骂声中不知道跑了多少圈后,“我们”才初次意识到自己的脚底是多么柔嫩。这里用笔极为节制,不显任何锋芒,但字字皆有千钧重,让人心酸,颇多感触。当被人剃成“阴阳头”后,作者还安慰老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会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光头”,“只是变了样”而已。当出门望见小孩就从街这边躲到街那边跑得一溜烟时,作者还戏称自己活是一只过街老鼠。作者这样的打趣和自嘲自己,我们却深深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楚,因为作者说,剃成“阴阳头”“那是八月二十七日晚上”。
历史、文化的灾难沉重地压迫着这批文化人,许多催人泪下、惊心动魄的浩劫在杨绛的笔下显得如此的平淡。但是在这儒雅、睿智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饱受中西方先进文明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多灾多难的社会环境中的高贵的人格力量。
『肆』 如何鉴别玉佩的真伪好坏呀
浙江省珠宝玉石鉴定中心
网址:http://www.zjigm.com/zbys/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508号E
如果不请专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鉴定玉的真假,可从三方面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通,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能确认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如此等等,还有好多种假玉。但它们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
新玉和旧玉的鉴定不同。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而旧玉的鉴定相对复杂,除了对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别玉器的制作及其历史价值。
古玉器鉴定
对玉制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物质地、时代、名称、功能、等级、真伪等进行的考辨、识别和判定。
玉器质地的鉴定 依凭视觉观察,并借助矿物学、宝石学的检测手段,确定各种玉的矿物种属以及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和物理特性。通常在不可破坏原件的前提下,可进行硬度、比重和折射率的测定。如古玉原有伤残,允许少量近似无损的取样分析,可借助红外光谱,X光粉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观察被鉴定的玉材光学性质与结构,并测量其晶系。按国际上宝石学及矿物学通用概念,玉仅只包括碱性单斜辉石的硬玉及钙角闪石的软玉,两者均为链状硅酸盐矿物,通称真玉。不属于上述范围,即为假玉或半玉。中国古代的真玉是软玉。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共出土8件玉器,经测定全是真玉;马家浜文化的河姆渡遗址,所出玉器全是假玉;上海青浦崧泽遗址,所出玉器主要是真玉,杂有假玉;晚期的良渚文化,余杭反山、瑶山遗址所出玉器,几乎全是真玉。对玉器质地的鉴定,还要研究其产地,探索古代玉器来源,研究各个地区的交往和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与交流。
玉器时代的鉴定 除考古发掘品,运用地质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以及参照有纪年的器物年代,确定出土玉器的年代序列,认识其演化过程外,凡是失去了出土地点,无法辨认伴出的器物和原生环境,以及传世的古玉器都需要鉴定和断代。
中国有一些早年出土的玉器,由于几经辗转流传,已经和传世品等同了,近年学者依据考古新发现的资料,选择出土地点和时代明确的标准器为尺度,找出一些传世古玉器与上述标准器在形制、花纹上的相似性,从而归纳出某些古玉的地域性,重新找出正确的时空地点,这种鉴定断代方法已为研究者所采用。各级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对玉器藏品都要进行断代、辨伪、建档和定级。考古学界、文博部门鉴别真伪古玉器并确定其年代归属,大致通过以下途径:
①掌握时代风尚和作品风格。选择考古发掘品作为标准器,有助于解决传世品断代。在无发掘品可以对比时,就需长期累积目鉴经验,掌握玉器各个时代的风格和发展演变脉络。辨明某种器物产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鉴定家鉴定年代时才会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动物形玉雕,能够运用写实和夸张等造型手法,并受到当时特定的意识形态制约,制造出很多杰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为扁平状的平浮雕,但发展到妇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较复杂的圆雕。西周动物形佩玉,多雕出动物的外轮廓,宛如剪影。春秋战国时期,扁平状动物佩玉大为减少,代之而兴的是成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连属,有一定组合,而且讲究形象和色泽的对称。战国时期佩玉的纹饰日趋繁缛,线条多卷曲相连,与商周前期纹饰迥然不同。到了汉代,使用玉材经过严格挑选,质地温润,洁白无瑕。另外,封建统治者对传统的礼器重视程度减低,而以生前拥有的贵重的生活实用品和死后葬玉的多寡,来衡量他们社会地位的尊卑高下。战国两汉盛行的谷纹、蒲纹,在汉以后全部消失,到北宋后期仿古之风兴起时才重新出现。上述例证说明,随着时代风尚的变化,玉器制作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②从工艺上着眼。因雕工与工具及工匠的师承习惯有关,最易于无意中透露出时代风格。如:新石器时代玉璧、玉琮,孔为两面钻,对接处微有偏移,形成台痕,这时期玉器上的钻孔,孔外径大,越往里边直径越小。同时,器表面留下绳锯加工时在两边下垂的弧线痕;商代则为金属直锯加工留下的直线痕。红山文化玉器表面喜用磨薄边缘,中心打洼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双钩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线条顺随造形的曲度弯转。西周玉雕形成一面坡的独特作法。战国玉器琢玉工具有较大改进,玉器表面磨出玻璃光泽,而且显得锋芒毕露。汉玉纹饰中有细如发丝的阴刻线,习称“游丝刻”,并在玉兽,玉鸟某些部位上饰有细阴刻短平线,这是汉玉中极有时代特征的制作技巧。宋、辽、金之玉雕中常见一种深层立体镂雕手法,用此类手法制作的玉器有玉佩、炉鼎等。到了明代,改深层立体镂雕为上下不同图案的双层镂雕,如玉带饰。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对侧面、内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则平整规矩,作工考究,一丝不苟。
③与同时代其他工艺品对比。时代风格贯穿到同时期各个工艺部门,相互之间存在借鉴、交流、吸收、融合的地方很多。商代玉器多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图案,与青铜器工艺基本一致。西周玉器上的鸟纹,往往高冠、喙嘴,长尾上卷,与青铜器上的鸟纹如出一辙。春秋时期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兽面纹玉饰,上边所饰近似窃曲纹,与同墓所出蟠螭纹壶上的窃曲纹雷同。淅川下寺一号墓出土的春秋时代的玉牌饰,周身满蟠虺纹,与同出的荐鬲器身上的纹饰几乎没有差别。汉代游丝刻在同时期线刻画像石中可以找到相同之处。唐代玉器被人们称之为形神兼备,雕塑感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绘画、雕塑影响所致。这时期玉器造形、纹饰与同时期的金银器也有密切关系。宋代玉器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本身形体又趋向图案化,与当时画院画风不无关系。元、明、清玉器除了受文人画影响之外,其中明代的分层镂雕,又与织锦、雕漆的风格近似。
④从文献中求得补证。例如研究汉代从葬玉衣,从其渊源,春秋战国时代的缀玉面幕,发展到两汉的金镂玉衣,银镂玉衣,铜镂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从葬,都找到了文献依据,从而对玉衣的断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汉代的玉具剑、玉刚卯亦见诸文献,唐代始流行玉带板,史载唐高祖曾将于阗新进贡的十三銙玉带赐李靖,因此对上述的玉饰品出现的年代有了界定。辽、金时代“春水玉”、“秋山玉”研究和断代,都从文献上得到了确凿的印证。“春水玉”所指为鹘(海东青)捉鹅(天鹅)图案的玉器。“秋山玉”所指为山林虎鹿题材的玉器,前者与辽史记载的辽帝行至“春捺钵”“鸭子河泺”进行狩猎活动情景相吻合,后者与辽史记载“秋捺钵”活动相一致。金人依契丹旧制,金史上称前述题材的玉器为“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和“秋山之饰”。
⑤微观细部特征和变化。老一辈鉴定家在这方面都有许多过人之处,他们对各个玉器品类细部的变化都了如指掌,如对龙纹、螭纹的造形和纹饰,对玉璧、玉剑饰、玉人物形象等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能够逐一指出时代变迁的轨迹,再结合其他方面的认识,所做判断往往十分准确。
⑥留心甄别仿古做假。这有赖于掌握各时代真器的特征,认真分析比较,找出疑点。伪器必然在某些方面露出破绽,尤其是后人仿制古玉,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伍』 描写花很好看的成语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提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必那里的景色一定很美吧~你知道描写花很好看的成语有哪些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写花很好看的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1.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2.宠柳娇花: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3.葵藿倾阳: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4.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5.满舌生花:比喻能说会道。
6.芬芳馥郁: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7.如花似朵:犹言如花似玉。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8.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
9.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10.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11.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1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3.柳莺花燕: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14.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15.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6.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17.绚丽多彩:①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②绚烂无比,形容多姿多彩,有时形容非常精彩。
18.异草奇花: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19.黄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20.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21.眼花撩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22.拈花惹草: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23.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24.吹花嚼蕊:①指吹奏、歌唱。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25.芬香扑鼻:指香气冲鼻而来,形容很香。
26.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27.花遮柳隐: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28.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29.柳街花巷: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30.柳昏花螟: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31.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32.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烟花女子。
33.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34.奇花异卉:卉:草的总称。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35.柳宠花迷:形容媚人的春景。
36.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37.花里胡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38.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39.玉貌花容: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40.年登花甲: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41.似玉如花:似:似乎,好像。像美玉和鲜花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美艳。
42.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43.月夕花朝: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44.月圆花好: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45.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46.洞房花烛:形容结婚的景象。
47.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48.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49.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烹:煮;着:附着。用炽烈的大火煮油脂,把鲜花附着在织锦止。比喻好上加好。也形容更加热闹,更有排场。
50.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延伸阅读:关于花的作文
进天,外公带我去盆景市场去观花。
市场里开满了奇花异草,品种繁多,一朵朵都争芳斗艳。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艳丽动人。看,这朵富丽堂皇,这朵开得灿如云锦,这朵艳如红霞,这朵楚楚动人……真是美不胜收。
看,这这花香气袭人,使人感到十分清新,原先是茉莉花;再看,这花红如胭脂,可比的上太阳,哦,原先是太阳花;再看,这花花洁如玉,比的上一轮明月,哦,原先那是水仙花。这花紫得幽静,原先是紫罗兰;
这花蓝如大海,是兰花草!
朵朵花竞相开放,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傍晚到了,我和外公走出花的海洋,我还回忆起那段开心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