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二首
Ⅰ 《茉莉花》是怎么成为第二首国歌的
一、 一曲茉莉花,芬芳飘四方
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团入场时,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由军乐团奏响。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重要事件和相关国际重要场合下的必奏之歌。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两国军乐队各奏三首乐曲,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第二天上午,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上,在谭盾指挥的“天、地、人”组曲中,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又演奏了这首乐曲的“辽宁版”,香港的少年合唱队演唱了这首歌;1997年秋,***主席访问美国举世瞩目,克林顿总统在白宫草坪举行欢迎音乐会,美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这首歌;1998年克林顿总统回访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文艺晚会上,这首歌在男女声二重唱演绎下,使克林顿听得如痴如醉;1999年春节,中央民乐团首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新年音乐会,民乐团合奏了这首曲子,良宵一曲酣畅淋漓,维也纳金色大厅掌声雷动;1999年5月1日,昆明世博会隆重开馆,奏响的还是这首茉莉花。1999年7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世纪世界”音乐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参加演出的俄罗斯红军歌舞团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用纯正的中文演唱了这首歌,激起满堂喝采,掌声经久不息。
许多人都十分喜欢这首歌。在香港回归仪式上,中方军乐团演奏这首歌是***同志亲自点定的,而***在以国家主席身份举行国宴时,曾经亲自指挥军乐团为来宾演奏这首民歌。中国流行音乐对这首民歌的多种版本的新编演唱,更是花样叠出,常州姑娘周泓艳的《又见茉莉花》是其中的代表作。
《茉莉花》早在50年代就在全世界传唱,一直传唱到现在。在流传过程中,仅中国关于《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几十种,比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线歌舞团苏州籍歌唱家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唱的,所以,有人还以为《茉莉花》是苏南民歌。《茉莉花》在国外也有多种版本传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改编演奏的《茉莉花》长达8分钟,清香四溢;两年前,美国发射一颗向外太空飞行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地球礼物送给外空生命,中国入选的乐曲就是这首《茉莉花》。
二、 美丽的茉莉花是谁采摘?
“茉莉花,茉莉花”,这朵美丽的茉莉花谁采摘?这朵花是何仿采摘的,从民间艺术丰厚土壤中采得。何仿今年72岁,那还是半个世纪前的事。
1942年冬,何仿是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小演员,才14岁,那是日本鬼子大扫荡的艰苦时期。部队党委宣传部长张劲夫同志指示他们到边区去开展反扫荡的宣传,同时响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深入到农村去,向民间艺人学习。
何仿与战友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到扬州附近的六合金牛山地区去,一天,他们找到了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扬州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鲜花调》。
《鲜花调》是扬剧的曲调,原歌分三段,艺人是用男扮女音的调门演唱给何仿听的,何仿边听边记词曲,原词是这样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香香也香不过她;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
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
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这首歌确实婉转悠扬,何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反复吟唱,何仿又觉得,原歌分别吟唱了三种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艺术形象不够集中,又是以小女子的“奴”人为称,唱的实际上是哥哥妹妹的相思情,对于部队表演,就不太合适,而且,原歌尽管乐音优美,但带有一定的轻挑感觉,如果能修改一下,就好了。当时他毕竟还没有这个能力,直到1957年,被部队送往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过的何仿,在北京与民主德国的合唱专家一起探讨民歌演唱,要找一首合适女声合唱的中国民歌,他想到了这首《鲜花调》。经过对原曲原词的修改,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世界乐坛。
何仿采摘这朵茉莉花,决不偶然,这与他是安徽天长县人有着非常紧密的文化风土人情上的血肉关联。天长县是安徽南部突伸进江苏扬州和南京六合的一个地方,是属于扬州的文化圈的,所以,何仿才会对这首扬州民歌“识货”,情有独钟,由他进行了成功的再创作。
有意思的是,人们一提起何仿,想到的可能只是这首歌。实际上,何仿创作了很多受部队欢迎的好歌,1949年毛主席在北京首都电影院听了何仿作词作曲并担任演唱指挥的《淮海战役组歌》后,拍着何仿的肩膀说: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但这首《茉莉花》太出名了,盖过了一切,因此,熟人总是跟他开玩笑,“老何啊,人一辈子能有这么一朵花,就很不容易了啊。”何仿1941年春13岁时投奔革命,参加新四军,先后在华野三野政治部部队文工团、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和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工作,历任音乐组长、副股长、作曲、合唱队长兼指挥、副团长、团长。在几十年的部队文艺生涯中,他创作了《前进在陆地天空海洋》、《五个炊事兵》、《我们是千里海防的巡逻兵》、《我的名字叫中国》、歌剧《大翻身》等一批有着时代影响力的作品,在全国全军多次获奖,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他从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艺术指导的位置上离休,是正军级干部。
三、何仿多次见到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周总理特别喜爱这首《茉莉花》
作为一位作曲家,一位部队文艺工作者,他激情昂扬的音乐创作生涯,是与军队、与共和国的成长水乳交融在一起的,这使他与共和国的许多重大历史场面紧紧联系在一起。1998年初,中央电视台介绍何仿与《茉莉花》的专题片《芬芳年代》上下集播出,这又是全国纪念总理诞辰百年的时候,何仿在茉莉花的美妙乐曲声中,浮现出与周总理的一次次见面情景。
64至65年间,何仿三次见到周总理。周总理的品格给何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64年全军文艺汇演,前线歌舞团的节目受到好评,最后领导接见全体参演单位合影时,前线歌舞团领导被要求站在正中,当时,前线歌舞团的领导只有何仿在,何仿被安排在正中间,两旁是朱德和刘少奇,他后退了半步,由于个子矮,结果,拍成了在朱德和刘少奇肩膀中间露出一个脸的样子,而此时,周总理却远远地站在前排的边上。周总理拍照合影很少往中间站,有其它领导人在场他谦让,他一个人与大家在一起时他还是谦让,63年前线话剧团成功上演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后,周总理非常高兴,把话剧团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请到自己家中吃饭,吃完饭拍照合影时,大家让周总理和邓颖超坐在正中间,周总理就是不同意,坚持站在边上,他说:“我是主人,怎么能坐在正当中呢?”而是让张泽易团长坐在正中间。
65年春天,周总理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作为副团长到印泥参加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活动,各国都带了文艺演出团体,参加庆祝演出,文化部在征求周总理意见时,周总理说:“我带前线歌舞团去。”到印泥参加演出,前线歌舞团的节目中就有女声小组唱《茉莉花》,每当演唱这首歌时,周总理总是听得非常专注,脸上是喜悦之情,会议结束后,前线歌舞团到柬埔寨去演出,周总理则回国,中国驻印泥大使馆为周总理举行送行晚会,在晚会上,前线歌舞团演唱了许多江苏民歌,如《拔根芦柴花》、《九连环》,最后唱了《茉莉花》,周总理听后感慨地说,我13岁离家乡,你们美妙的歌声使我又一次想起54年没有回过的苏北老家了。女演员孙子凤忙问:“总理,你为什么不回家去看看呢?”“工作太忙了!”这时,何仿指挥演员排好队形,又唱了一遍《茉莉花》给总理听,总理听后感谢大家的好意,又诙谐地说: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再唱要想家了。
Ⅱ 谁有这五首歌曲的合唱谱子,简谱 线谱子 都行 急用谢谢 1 茉莉花2 蟑螂之歌 3 高原我的家 4 玫瑰红红的玫
茉莉花虽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玫瑰的浪漫,没有百合的魅力,但它却饱含了一种质朴的美。以前我在我家楼上种了一盆茉莉花,在它开放的季节每天早晨我都要上楼去看看它开了没有,开了几朵,凋谢了几朵。如果开得越多,我就越高兴。如果凋谢得越多,我就会更加失落,甚至会感到特别郁闷。并一直担心着:难道没照顾好吗?
每一朵茉莉花都是一位纯洁美丽的白雪公主。她不妖艳,她常有一颗善良的心。全身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秽。
茉莉花喜欢在夜里静悄悄的绽放,从不引人注目。她的绽放没有一点声音,因为它生怕惊醒了熟睡的人们,怕惊挠了他们的美梦。深夜,繁星闪烁在天际,它便悄悄舒展着身子,慢慢地,轻轻地。早晨太阳露出地平线那一刻,它便以最美丽的姿态,最灿烂的笑容来迎接朝阳的升起并且释放出全身的香味,给予人们一个清新的早晨,令人精神抖擞,心旷神怡,给全新的一天开了个好头,人们由此不禁感叹:“生活多么美好!”
美好的生活中,再去品味一下莱莉花茶的味道,那真是太惬意了。每当茉莉花凋谢后,我就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久而久之它们的身躯就越变越小。在我悠闲时,在心情失落时,在孤独时,在伤心时……都会泡上一杯茉莉花茶,再次看它的笑脸在水中绽放。吹一吹,轻轻的抿一口,细细的品尝一下,淡淡的清香,有一种大自然的味道,沁人心脾。你会发现它胜过一切的中国名茶。
现在由于搬家了,茉莉花也不知送了谁,况且现在又进入了紧张的学习当中,真是遗憾,不能欣赏那美丽的茉莉花,更没有闲情逸致去泡上茉莉花茶,再细细品味。但我始终记得它的纯洁,可爱,善良,质朴,无私…
Ⅲ 为什么江苏民歌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
为什么江苏民歌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
由于中国没有正式的“国花”,多年来这个问题被国内讨论过无数次,被“提名”的花儿们也是多姿多彩,比如雍容华贵的牡丹,寒风傲骨的梅花,气质高洁的兰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花中隐士的菊花,馥郁芬芳的桂花……每一种花都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每一种似乎都不能完全概括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不过外国人就没这么纠结了,你要问什么花最能代表中国,大多数外国人的答案很可能是——Jasmine,茉莉花~
认不懂简谱都没关系,听一遍就会
像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民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SHE的《波斯猫》等,均是五声音阶的歌曲,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除了一开始有个si音,也基本可以算作五声音阶。
唱功不怎么好的朋友应该最有体会,最好唱的那些歌,都是那些既不会高到唱破音,也不会低得收不回来,音与音过渡平和自然,不考验憋气换气,不容易唱跑调,属于去KTV聚会的“救命稻草”。否则,你换成龚琳娜的《忐忑》试试……
《茉莉花》音乐本身简单好记,而且旋律优美,几经名人推广,就这么火遍全球,成了最知名的中文歌了~
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中国最著名的两首民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中国最著名的两首民歌是《沂蒙山小调》和《茉莉花》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汉族民间歌曲。诞生于山东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源自于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此歌曲多次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参考《沂蒙山小调》网络
http://ke..com/view/3608.htm
《茉莉花》网络
http://ke..com/subview/6903/5141320.htm
Ⅳ 我们公司年会节目,1.团结就是力量,2.天堂.3琵琶独奏茉莉花4.街舞5.爱拼才会赢6.请各位帮忙想首动感好听歌
少女时代的《GEE》怎么样? T台还是用一些舞曲比较好,
Ⅵ 求助求助!!!《茉莉花》这首歌的调式和曲式是什么啊唱2遍的,曲和词是同样的
1=bE是调式,曲式是一段体,不管唱几遍词曲都是一样的。这谱子后面没有标记重复,你可以随意。
Ⅶ 同一首歌 2. 烛光里的妈妈 3. 茉莉花 4. 北国之春 5. 小白杨 6. 绿叶对根的情意
天竺少女 绿叶对根的情意
Ⅷ 世界著名钢琴曲有哪些详细!
1、《军队进行曲》
《军队进行曲》作品作于1822年前后,是钢琴联弹曲《军队进行曲》中的第一首。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描写了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士兵的场面。舒伯特所作的许多钢琴联弹曲中,包括三个进行曲集,即《三首英雄进行曲》,《二首性格进行曲》和《军队进行曲》,全都是深受喜爱的家庭音乐。其中以《军队进行曲》最为著名,尤其是这首第一号作品更为流行。
2、《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3、《欢乐颂》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4、《兰色多瑙河舞曲 》
《兰色多瑙河舞曲》是“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5、《梦幻曲》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所作的曲子。《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6、《夏夜午后之梦序曲》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在十七岁时创作的管弦乐序曲代表作品。
7、《幻想即兴曲》
幻想即兴曲,即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遗作,当时还没有名称,曲名是后人所命名)是音乐家肖邦所写的四首即兴曲之一,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这是肖邦二十四岁时(1834年)的作品,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1855年出版。标题《幻想》则为出版时所取。据说作者认为这首乐曲的主旋律与法国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首即兴曲的主题有些相似,因此作者为了免遭非议而拒绝在生前出版。其实这首乐曲的内容远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丰富得多,结构也严谨得多。通过这一典故,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方面的严谨态度。
8、《维也纳森林故事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作品第325号(G'schichten aus dem Wienerwald,Walzer op.325)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同年六月十九日初演于维也纳,并由作者亲自指挥。
9、《月光》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举世闻名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这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
10、《罗密欧与朱丽叶》
申胜勋在1993年时第一次发表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曲。一直成为演唱会,电视节目的必唱曲目。在2006年的时候又发表了相同名字的歌曲,但只是名字相同而已,歌词、歌曲都不一样。
Ⅸ 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回忆纯白的茉莉花,盛开在琥珀色月牙”
歌名《梦里花》,歌词如下:
梦里花,-张韶涵,(AngelaZhang)
词:吴易纬
曲:小王子/花轮
编曲:林于贤
唯一纯白的茉莉花,盛开在琥珀色月牙
就算失去所有爱的力量,我也不曾害怕
天空透露着微光,照亮虚无迷惘
在残垣废墟之中,寻找唯一梦想
古老的巨石神像,守护神秘时光
清澈的蓝色河流,指引真实方向
穿越过风沙,划破了手掌
坚定着希望,去闯
唯一纯白的茉莉花,盛开在琥珀色月牙
就算失去所有爱的力量,我也不曾害怕
古老的巨石神像,守护神秘时光
清澈的蓝色河流,指引真实方向
穿越过风沙,划破了手掌
坚定着希望,去闯
唯一纯白的茉莉花,盛开在琥珀色月牙
就算失去所有爱的力量,我也不曾害怕
穿越千年的石版画,刻画着永恒的天堂
轻轻拭去满布全身的伤,我从不曾绝望
(9)茉莉花二首扩展阅读:
《梦里花》是吴易纬作词,小王子和花轮共同谱曲,张韶涵演唱的一首励志歌曲,收录在2007年1月12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梦里花》中,并且是该专辑的第一主打歌。2007年7月张韶涵发行的演唱会精选专辑《百变张韶涵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场》中亦收录该歌。
2008年1月这首歌获得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奖。
该曲其他版本
1、《梦里花》邓文怡演唱版本发行于2019-03-07,收录于专辑《梦里花》中,专辑包含了1首歌。
2、《梦里花》彭清演唱版本发行于2007-04-12,收录于专辑《清醇》中,专辑包含了3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