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抒情
㈠ 萨克斯名曲——茉莉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对萨克斯曲《茉莉花》的点评 5 [ 标签:萨克斯 茉莉花,萨克斯,点评 ] 广播介绍能用的 问题补充 2009-04-13 16:20 要长一些的 ,至少5分钟的 林清 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09-04-14 21:09 检举 这一首是肯尼 ·G的萨克斯名曲《茉莉花》,由于萨克斯本身声音悠扬清亮,而这首乐曲把缥缈缠绵的意境表现得相当到位,在音质不好的播放器上往往会将声音表现成刺耳的高音,意境皆无。面对难以完美再现的萨克斯,尤其是清纯悠扬的清音效果和抒情的高音时,应该表现的完满而到位。层次感清晰分明,音质柔和不显刺耳,却极富穿透力。
《茉莉花》中萨克斯的质感光可照人,铜味十足,回味无穷的音效性毫无保留的再现出来。
一种真实感直冲而来,美丽,清秀,无杂的超空间立体感,尤其是里面的莎鼓和金锤等重金属的敲击声,细腻刚硬,延伸很远。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据近年来媒体报导,《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扬州附近的仪征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㈡ 《茉莉花》有什么音乐特点
各地的《茉莉花》总的音乐特点是: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乐段,落音分别内为:“徵容”、“宫”、低音“羽”、低音“徵”。第一句分为两个短句,其结构对称,落音相对;第三句是紧缩句,并在句后不停顿,紧紧衔接第四句。旋律起伏大,曲折流畅,婉转抒情。
现在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浙地区的《茉莉花》。曲调细腻优美、委婉动人。这首小调与一般的小调相似,也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也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歌词连成一气,在音乐上也很难从中剪断。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㈢ 一朵茉莉花的香抒情散文
上半年,诸多不顺,生活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让自己重新振作,报了个旅行团,想在休闲之中调节心情。
旅行车上坐满了各地朋友,只是导游迟迟未出现,与邻座闲聊之中,忽听得窗外传来焦虑的喊叫声,循声而望,见一皮肤黝黑的女孩,双手提拉着一个超大的黑色胶布袋,朝车子方向仓促走来。她二十出头,扎两马尾辫,将胶布袋置放一边,一脸羞涩地作自我介绍。接着,车上一片唏嘘,惊讶于这位农村出生的`大学生便是我们的导游。车子启动的那一瞬间,胶布袋内传来一股异常难闻的味道,我翘首一看,里面全都是些废弃的塑料瓶,脏乱不堪。坐于我前面的她似乎发现我的不适,赶忙伸手将胶布袋口拧紧,然后回头看看我,窘迫不安的样子。我佯装微笑,心里却对其责备不已,懊悔当初旅行报名。
车子在中途客运休息站停下,旅客多数是拿着矿泉水瓶下车,然后一饮而尽,将水瓶扔下地,走开。女孩等旅客们走开后,下车,匆忙捡起四五个空瓶子,然后跑向车将瓶子装进黑色胶布袋,又跑下去捡,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再无瓶子可捡。我再也坐不住,掩鼻下了车,脸色也沉了下来,这简直是花钱让自己活遭罪。
到达旅游景区,女孩作了简短介绍便让游客们自由欣赏,半小时后集合。游客们急不可待地下车,互相拍照,结伴相玩。女孩则用双手将黑色胶布袋搬下车,然后拎着它往一个小摊边上走去,没走几步,她便因一小石块绊了一跤,袋中瓶子散落一地。女孩站起,拍了拍身上灰尘,又蹲下去捡瓶子,捡好后继续走向小摊。这一幕,游客们熟视无睹,我也不禁噗嗤一笑。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让我们众人都始料未及:小摊边上有一老婆婆正用手编织着茉莉花,见女孩到来,赶忙微笑让座,似乎是腿不方便,她只是略微往旁边一挪,腾出一个空位给她。女孩笑着叫她奶奶,然后将黑色胶布袋放于老婆婆旁边。老婆婆望着袋中的空塑料瓶,会心地一笑,对女孩连声道谢,将编织好的一串茉莉花挂到她的脖子上。
经过仔细打听,我知道了关于女孩的故事:她是旅游系在校大学生,生于单亲家庭。一次实习她遇见了这位老婆婆,老人腿生骨刺,无儿无女,平日只得靠捡卖塑料瓶和卖些我织品为生,生活万般艰辛。于是,她屡次找到旅行社负责人,要求每次去该风景区时,都让她当免费导游,为的是给老人送去自己平日早已捡好的废旧塑料瓶,那是老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女孩,却缘于那执著的善意,不惧那万水千山,严寒酷暑,持之以恒地奉献着心中的那份纯美与微笑,与名利沉浮无关,这是何等的不易。而我,一个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之人,却为何要在那些困惑之中而颓废不安?
沉思之中,从女孩身上传来清新淡雅的茉莉花香,于是恍悟:生活,或许真的避免不了失意与困惑,却也无法拒绝一朵茉莉花的香。这一朵茉莉花的香,成了我生命中的永恒。
㈣ 梁静茹的《茉莉花》 歌词
茉莉花
演唱:梁静茹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专又白人人夸属
不让谁把心摘下
就等那个人爱呀
茉莉花呀茉莉花
谁当我情人
茉莉花
你说我真好
什么都好
谁当我情人做梦都会笑
我忘着窗外的街角
看到辛酸走来幸福走掉
呜呼...
不让谁把心摘下
就等那个人爱呀
茉莉花呀茉莉花
谁当我情人
茉莉花
你说我真好
什么都好
谁当我情人做梦都会笑
我忘着窗外的街角
看到辛酸走来幸福走掉
你说我真好
比谁都好
有适合的人要帮我介绍
如果我真的那么好
你为什么不要
为什么不要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茉莉花呀茉莉花
http://music..com/song/2070871
㈤ 音乐名作《茉莉花》有怎样的音乐特点
《茉莉花》又名《鲜花调》,是清代以来在我国广大城乡十分流行的汉族民间小调。目前,流行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成为我国民间小调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曲目之一。
各地的《茉莉花》曲调不尽相同,但歌词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内容。北方的《茉莉花》还常唱《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传说故事。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茉莉花》用于其著名的歌剧《图兰朵》中,使该曲作为代表性的民间歌曲,登上了世界歌剧舞台。
各地的《茉莉花》总的音乐特点是: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乐段,落音分别为:“徵”、“宫”、低音“羽”、低音“徵”。第一句分为两个短句,其结构对称,落音相对;第三句是紧缩句,并在句后不停顿,紧紧衔接第四句。旋律起伏大,曲折流畅,婉转抒情。
现在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浙地区的《茉莉花》。曲调细腻优美、委婉动人。这首小调与一般的小调相似,也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也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歌词连成一气,在音乐上也很难从中剪断。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磁带收藏家费力先生是扬州曲艺界的老前辈,1986年他参加了《中国曲艺集成·江苏卷》的编撰工作,在上海唱片公司仓库里发现了一盘1934年由上海蓓开唱片公司灌制的胶术唱片,里面有一首由当时扬州清曲名家黄秀花演唱的名叫《鲜花调》的老歌,居然就是现在闻名遐迩、脍炙人口的《茉莉花》,于是费老特意请人翻录了下来。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茉莉花》音响资料。据他考证,这首《鲜花调》其实是明朝嘉靖年间流传于江淮一带的俗曲《双叠翠》中的选段,换句话说,四百多年前,《茉莉花》就已经在扬州大地上广为传唱了。
㈥ 《茉莉花》 歌曲简介
《茉莉花》是前线来歌舞团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单曲发行。
《茉莉花》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其能够在西方世界传播。
该曲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6)茉莉花抒情扩展阅读:
2008年8月,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该曲进行了MV的拍摄。雷佳身着金色旗袍参与了MV的拍摄,为了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MV导演孔嘉欢首次运用了另类表现手法,把中国宗教文化和该曲结合起来。
作为MV镜头重要组成部分,导演策划了雷佳站在几丈高的大佛的手心里演唱该曲,雷佳从容的在大佛上拍摄了MV画面。此外,该曲MV作为向北京奥运会的献礼,特别剪辑了鸟巢的镜头画面,使整个MV充满了奥运的气息 。
㈦ 不同地区民歌《茉莉花》的风格特征
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版,有典型的南方权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与江苏的《茉莉花》比起来,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 而东北民歌更直接更爽快。在曲调上江苏民歌婉转抒情,而东北民歌则热情爽朗
㈧ 小小茉莉花是借景抒情的作文吗
茉莉花,她既不像太阳花那么绚丽多彩,又不像月季那么婀娜多姿,更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她具有的只是清秀的,幽静的,含蓄的美。
她完全没有像百花那样争奇斗艳,哗众取宠。
在她顽强的生命力面前,从不灰心,从不躁气,从不埋怨。茉莉花喜欢在夜里静悄悄的绽放,从不引人注目。
她的绽放没有一点声音,因为它生怕惊醒了熟睡的人们,怕惊挠了他们的美梦。 深夜,繁星闪烁在天际,它便悄悄舒展着身子,慢慢地,轻轻地……
㈨ 江苏民歌茉莉花有什么特点
江苏民歌《茉莉花》特点是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茉莉花》它以五声音阶的级进旋法为基础,曲调清丽流畅,委婉妩媚,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9)茉莉花抒情扩展阅读:
《茉莉花》也是最早传到国外的一首中国民歌,大约在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间,首任英国驻华大使的秘书、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1769-1848)返国后,于1804年出版了一本《中国旅行》。
由于《中国旅行》的巨大影响,1864年至1937年间欧美出版的多种歌曲选本和音乐史著述里都引用了《茉莉花》,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图兰多特》中的男声齐唱,它浓郁的中国民间风格,曾使全世界亿万听众迷恋不已。
在中国国内,《茉莉花》不仅在江南地区广为传播,而且在全国汉族地区乃至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都被传唱,而且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动,成为《茉莉花》在那个地区的“变体”。
有些地区的《茉莉花》变体词曲皆佳,十分动听,其中湖北、山西、东北的几首与江南的《茉莉花》形成一个同主题民歌“家族”。本次选的这首《茉莉花》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流行的一个通用谱本,一般来说用吴语演唱此歌最有味道。
㈩ 茉莉花简谱及歌词
《茉莉花来》简谱如下:源
拓展资料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