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宝玉
1. 宝玉诞什么意思
'宝玉'是用'若枫'为母本,'雪晴'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属于杜鹃花属。 所属的种或属:杜鹃花属培育人:方永根申请人:方永根申请日:2010年7月19日说 明:申请品种'宝玉'是用'若枫'为母本,'雪晴'为父本...
2. 宝玉不为人知的故事
‘宝玉’是用‘若枫’为母本,‘雪晴’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属于杜鹃花属。
‘宝玉’长势强,叶小枝细而繁密,新枝浅绿色;叶纸质,倒卵形,先端圆,有部分先端微凹,叶面微内卷并略凹,叶长2~3cm,叶宽1~1.5cm,叶色亮绿;花序伞形顶生,有2花,无花萼,花型为双套筒漏斗形,有雄蕊5枚,小型花,花冠颜色为纯粉色,内形面无花饰,花柱浅绿色;盛花期金华为3月下旬。
3. 林黛玉除了初入荣国府时与贾母有一句对话外,再也没有对话,这是为何
(第三回贾母)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这是贾母与林黛玉唯一一次直接对话,林黛玉还没有回复。此后二者之间再无说答问对,都是通过第三方介绍。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如此下笔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五十七回)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顽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紫鹃骗贾宝玉林家人过来接林黛玉回苏州,闯了那么大祸,贾母听到实情竟然一笔揭过并不追究。更是泪流满面夸紫鹃是个“聪慧的孩子”。这背后的痛楚只有身处贾母位置才能体会。
曹雪芹在设计人物对话和人物关系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林黛玉罕见的与贾母之间实际交流寥寥无几。就是用潜移默化的描写,让读者能更深层次的思考贾母和林黛玉的关系。
4. 红楼梦黛玉死后宝玉去看她,他问杜鹃怎么回事时那首歌叫什么
叫做《问紫鹃》。
《红楼梦》中黛玉死后宝玉去看她,刚开始,紫鹃也不愿意见宝玉,说:“二爷还是回去吧。”后来,见宝玉悲痛欲绝,又有些心有不忍。
越剧《红楼梦》的《问紫娟》唱词:
贾宝玉:紫鹃,妹妹临死时她说了什么?
紫鹃(哭):姑娘……
宝玉唱:问紫鹃,妹妹的诗稿今何在?
紫鹃唱:如片片蝴蝶火中化。
宝玉唱:问紫鹃,妹妹的瑶琴今何在?
紫鹃唱:琴弦已断你休提它。
宝王唱;问紫鹃,妹妹的花锄今何在?
紫鹃唱:花锄虽在谁葬花?
宝玉唱:问紫鹃,妹妹的鹦哥今何在?
紫鹃唱:那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
宝玉唱:那鹦哥也知情和义,
紫鹃唱:世上的人儿不如它!
宝玉唱:九州生铁铸大错,
一根赤绳把终身误;
天缺一角有女娲,
心缺一块难再补。
你已是无瑕白玉遭泥陷,
我岂能一股清流随俗波!
从今后哇,
你长恨孤眠在地下,
我怨种愁根永不拔。
人间难栽连理枝,
我与你世外去结并蒂花。
注:紫鹃,《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是黛玉的“闺中贵友”,一心一意为黛玉着想,见黛玉是个孤儿,又和宝玉相爱,就劝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的时候作定大事要紧。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话来试宝玉,使宝玉痴病大发。后40回黛玉死后,她被派到宝玉屋里做丫头,后跟贾惜春出家,终身服侍惜春。
5.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的五个典故的出处和解释
1、庄生晓梦
“庄生晓梦迷蝴蝶”, 此典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意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究破灭。正如周汝昌所说的“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2、望帝春心
望帝春心托杜鹃”,此典出自《蜀记》。《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杜宇托春心于杜鹃,佳人托春心于锦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浑然天成。锦瑟繁弦,哀音怨曲,何尝不似杜鹃啼笑那般凄悲动人!
诗人借此典故喻其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
3、鲛人有泪
“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典出自《博物志异人》,其中说道:“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传说珠生于蚌,蚌居于海,月明宵静之时,蚌向月而开,得月华以养其珠,始极光莹。皎月泻于沧海之上,如明珠漾荡于泪波之峰,此处月似明珠,珠以泪喻,鲛人泣泪,却颗颗成珠,奇情异景,高旷皓净,却难掩凄寒孤寂之情。
诗人借此典意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如沧海遗珠,美好理想破灭之后只剩下满眼不尽的泪水。
4、蓝田日暖
这句话出自陆机的《文赋》中的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则川媚。”晚唐诗人司空图曾引过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李商隐的这句“蓝田日暖玉生烟”当是用此典。据《长安志》载:“蓝田山在长安县(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并名玉山。”传说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故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诗人借此说明理想情思与追求幻灭后的迷惘和矛盾,对于高洁的追求,诗人是热情执著的,然而诗人又无法接近,只好哀思叹惋。(唐洁)
5、良玉生烟
源自南北朝干宝《搜神记》。
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并想嫁给他,但没有成功,因此郁闷而死。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现出原形,赠送明珠给韩重,并对他唱歌。韩重想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一般不见了。
诗人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
6. 李商隐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到哪些典故
次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即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而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浑然间不知道是自己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而望帝传说见《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这里借庄周化蝶比喻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杜鹃啼血比喻自己人生的失落,托杜鹃的悲鸣,抒发心中的郁闷。全段应理解为:“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我哭问青天,命运为何待我如此之不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