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叶子药性
『壹』 杜鹃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茶有如下功效作用
1、杜鹃花味酸、甘,性温。一般认为其药性较平和,具有和血、调经、祛风湿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等。
2、杜鹃花、叶、根皆有止血的功用,又能止咳、祛痰、平喘,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病症。
3、长期饮用杜鹃花茶,可令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炎、滋润养颜、养颜和血、祛风湿。可以提炼杜鹃花酸,制成化妆品,起一定美容功效。
『贰』 映山红叶子有什么作用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杜鹃花叶,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的叶。
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荨麻疹,外伤出血,支气管炎。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
主治:痈肿疮毒,荨麻疹,外伤出血,支气管炎。
(2)杜鹃花的叶子药性扩展阅读:
杜鹃花(映山红)的养殖及注意事项如下:
1、盆土
盆的话用瓦盆比较合适,要用那种底下有洞,通气效果较好的。由于杜鹃花根系浅,生长慢,可选用较小的盆,这样浇水时就不会浪费,也更利于生长。
盆土方面应采用质地较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也可用到部分腐叶土、锯木屑,在填充盆土时,应注意在底层用粗土,在上面用细土。在翻新盆土方面,新栽的可为1到2年一次,养殖超过10年的,可3到5年换一次,也可以不换。
2、浇水
杜鹃花的根很细,吸收能力也较差,而水分要通过根的吸收才能到达花体,所以对杜鹃花浇水,除了在冬季休眠期外,都应该做到勤浇水保湿,特别是在每年3月份以后的生长期、开花期,及7到9月份的高温期,都应该加大浇水次数。
最好保证每天浇水两次左右,秋冬季节可适当少浇水。需要注意的是用来浇花的自来水,最好先用器物存放一到两天,再用来浇花。
3、光照
杜鹃花养殖过程中要随时保证它的光照充分,因为光照充分才能花开得好,当然炎热夏季不能拿出去暴晒,反而应加强遮挡的工作,以防被晒坏,此外,在花开季节也应适当做好保护工作,可采用挡光网进行防护,开花期也是不能被暴晒的。
4、施肥
适当的施肥能令杜鹃花养殖生长得更粗壮和迅速,和大多数室内花卉养殖一样,杜鹃花的施肥原则也是薄肥多施,即一次少放一点,可以多施几次。
在老叶转绿、开花期间、开花过后,适当施肥两到三次,天气高温炎热期间,切不可施肥。杜鹃花的养殖施肥可用选用草汁水、鱼腥水、菜籽饼等料。此外,发现病弱枝,要及时将其剪除,以防影响到其它枝条的健康成长。
5、除害
杜鹃花的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有分球冠网蝽、蚜虫等,发现有虫害时,量少并用肉眼可见的,可用湿布条擦掉,而如果量多虫害严重时,应到当地药店购买杀虫药液进行有效治理。并要注意让杜鹃花盆摆放在通风,光照良好的位置,摆放在阴暗的地方,也是引发虫害的原因之一。
『叁』 粉红色杜鹃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据科学测定,杜抄鹃的根、皮袭、叶,均能提取栲胶,有广泛的用途。它的花含花色素,属黄酮醇类。它的叶含二氢黄酮类物质。从药用价值看,杜鹃的叶和花可主治荨麻疹和支气管炎,外用可消肿止痛。它的根含鞣质,又可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与闭经(孕妇禁用)。它的花、叶、根都可入药,味酸性平,能活血、止血、祛风湿。用量为5~10克。如月经不调可用杜鹃花10克,月季花5克,益母草20克水煎服。
支气管扩张出血可用杜鹃花10克,仙鹤草30克、白芨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风湿性关节炎可用杜鹃花10克,防己10克、苍术15克,苡仁10克水煎服。而治疗疽肿疔疮,可以鲜花和叶捣烂外敷。
有一种黄色杜鹃,又名“羊踯躅”、“闹羊花”,是麻醉止痛药,有一定毒性,注意用时不能过量。
此外,杜鹃花对氨气特别敏感,是防止污染的指示性植物。因为杜鹃能抵抗二氧化硫,故又是净化素,为抵抗污染的天然植物,所以它对保护环境,促进人体健康都十分有利,我们应当加倍爱护。
杜鹃花产地安徽,又名山石榴,映山红,报春花等。
性味酸甘、温。
主治:和血、调经、风湿,跌打损伤,吐血等。用法:内服,煎汤25~50克或冲泡。
『肆』 木属性的药性植物有哪些
杜鹃花:
杜鹃花的代表种,就是俗称“映山红”的粉红色品种。它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以至云南、台湾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丛中。漏斗状的花,花瓣有酸味,可当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鼻出血。其花、叶、根皆可入药,有活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
杜鹃的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可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根可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用法用量: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此外,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小黄花、金腰带,木犀科茉莉花属,其花、叶、枝均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清热解毒之效。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烘干。
功能主治: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
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叶2~3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花1~3钱。外用研粉,调麻油搽敷患处。
白玉兰:
又名望春花,木兰科落叶乔木,早春三月开放。白玉兰的树皮、叶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的功效。鲜用或晒干用。
白玉兰的花朵含有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玉兰对常见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伍』 杜鹃花是都有毒吗
并不是来所有的杜鹃花都有毒,源而是要根据它的品种来区分有毒与无毒。有毒的杜鹃花大概有六十多种,但这些大多数都产至我们的国家。
而区分杜鹃花有毒无毒的方法则是通过观察它的花色,当杜鹃花的花色为鲜艳的红色或深紫色时,则表示它无毒。但是如果是白色、黄色、粉色、肉色等花瓣颜色较淡的杜鹃花就需要注意,因为它可能存在毒性。
(5)杜鹃花的叶子药性扩展阅读:
所以在种植杜鹃花时,最好是选择花色鲜艳的。如果家中种植的杜鹃花花色是淡色的,那么我们需要注意防护。
防护方法一:不要裸手去触碰杜鹃花的茎叶与花朵,尤其是在修剪杜鹃花的时候,这是为了避免皮肤沾染到杜鹃花的汁液引起红肿、瘙痒等症状。
防护方法二:有小孩的家庭要将杜鹃花养殖在高处,或是小孩触碰不到的位置。以免小孩因为好奇而误食,引起头晕、呕吐、抽搐等不良反应。
『陆』 杜鹃花有哪些药用功效
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它的功效和作用,你知道吗?
昨天跟大家分享有月下美人之誉的昙花,相信大家对昙花这种痴情的花有个大概的了解,今天三农使者和大家分享有花中西施之誉的杜鹃花,大家对杜鹃花应该不陌生,因为它还有个名字叫映山红,但是,大家对杜鹃花的传说以及功效与作用是否了解呢?
红色的杜鹃花
关于杜鹃花,有个凄美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位贤明的国君,很爱他的子民,当他死后便化作杜鹃鸟,每年春天的时候,他都会飞来提醒老百姓种植农作物,哪怕嘴巴叫得流出血,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满山的杜鹃花。
美丽的杜鹃花
美丽的杜鹃花,自古以来就博得很多诗人的欢心,相继涌现出了很多赞誉杜鹃花的佳作。那作为中国十大名花的杜鹃花,到底有些什么功效和作用呢?且听三农使者与您娓娓道来。
1、观赏价值
杜鹃花花冠呈鲜红色,花繁叶茂,还耐修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很好的盆景材料,在园林和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很多省份把杜鹃花作为省花,城市把杜鹃花作为市花的原因。
园林中的杜鹃花
2、活血止血
杜鹃花性甘微苦,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祛除风湿和缓解跌打损伤作用,民间常用杜鹃花煲猪蹄,调经和血,安神去燥,
3、止咳祛痰
杜鹃花是非常有名的中草药,叶和花可以治疗荨麻疹,并且对止咳祛痰、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都有显著的效果。
4、美容养颜
长期饮用杜鹃花,还有美白和祛斑的功效,相比坚持运动,喝喝茶还是省时省力,所以建议爱美的女性朋友可以尝试下。
鲜艳的杜鹃花
5、食用价值
杜鹃花的花味酸无毒,可以直接生食,而大白杜鹃、粗柄杜鹃的花至今是人民喜欢的美味佳肴。
6、经济价值
不仅杜鹃花的树皮、树叶含有丰富的蘸质,可以提取栲胶。而且杜鹃花的木材质地很好,坚韧,可以制作各种日用工艺品。
紫色的杜鹃花
7、防止水土流失
高山杜鹃花的根系很发达,在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8、净化空气
杜鹃花对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的气体有着很好的吸收作用,所以在房间摆放杜鹃盆栽,不仅能够增添气氛,而且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山坡上的杜鹃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唐代诗人白居易这样夸杜鹃的美,杜鹃花也的确深受大家的喜爱,而且又有这么多的价值,那杜鹃花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可以说几乎没有,只是对花粉过敏的朋友最好不要碰。当然我们都知道,对花粉过敏的人跟很多花都无缘,虽然有些悲伤,但这不影响我们欣赏花的美丽,你说呢?
漂亮的杜鹃花
关于杜鹃花,三农使者就和大家分享到这,如果你读过三农使者前些天写过的文章,是不是喜欢上了很多花,都不知道在房间摆放什么盆栽的花?三农使者认为,每个季节都摆放自己最喜欢的花就好。
盛开的杜鹃花
三农使者,深耕三农,分享这个大自然的美好,与大家共同成长。如果你想三农使者分享什么内容,欢迎给我建议
『柒』 杜娟有什么药用价值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有“花中西施”之美誉。它的花、根、茎叶均可供药用,早春采花,秋冬采叶与根。
杜鹃花味酸、甘,性温。一般认为其药性较平和,具有和血、调经、祛风湿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等。临床应用表明,杜鹃花、叶、根皆有止血的功用,又能止咳、祛痰、平喘,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病症。
验方选粹
【治咳嗽痰多】 杜鹃花30~40克,单味水煎服,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亦可用紫花杜鹃片,每次5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目前,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制剂的胶囊及“消咳喘”口服液,已是支气管炎的常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治痰饮咳喘】 杜鹃花10克,芫花3克,款冬花10克。水煎服。本方有良好的镇咳祛痰、平喘逐饮之效。适用于久咳不止,痰涎壅盛,胸胁停饮,咳喘不能平卧、胸闷气短、颜面浮肿、口唇青紫等。
【治咯血】 用杜鹃花10克,仙鹤草30克,白及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鼻衄】 杜鹃花15~30克,水煎服。治鼻出血有良效。
【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可用杜鹃花10克,月季花5克,益母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经闭干瘦者,可用映山红60克,水煎服,中病即止。
【治风湿】 用杜鹃花10克,防己10克,苍术15克,薏苡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跌打损伤】 用映山红子1.5克,研成极细末,用白酒或黄酒适量送服。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红肿者,也可用杜鹃花嫩叶捣烂,加人乳,外敷患处。
【治痈疮】 杜鹃嫩叶适量,捣烂如泥,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用于痈疮疔、各种阳性肿毒。
【治皮肤病】 杜鹃鲜叶煎汤洗浴,可治荨麻疹。杜鹃花60克,油桐花30克,焙干研末,用桐油调搽(先剃头再搽药)于患处,可疗头癣(癞痢头)。
注意:一般入药的杜鹃植株都是粉红色的,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均不可食用或药用。(黄 芳 安徽省怀宁县医院)
摘自 http://news.beelink.com.cn/20090331/2657920.shtml
『捌』 杜鹃花真的有毒吗室内到底该不该种植杜鹃花
其实说到杜鹃花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感到很陌生,这是因为杜鹃花他的名气真的是太高了,无论是在书里还是在小说故事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由于杜鹃花经常都是漫山遍野的开放,所以那些作者也特别喜欢杜鹃花写进自己的故事里面,杜鹃花作为一个特别美好的意象。
杜鹃花的颜色也是出奇的鲜艳一般来说都有红色玫红色,甚至有时候还会有紫色的杜鹃花,也许一些年轻人们可能会觉得杜鹃花的这种颜色太过于艳俗了,但实际上当你看到杜鹃花的真容以后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这些颜色与杜鹃花的形态搭配在一起,你所感受到的并不是艳俗,而是一种夺目的美丽。
3.确实是有一部分杜鹃花有毒,那么怎么辨别呢?其实也很简单,一般来说白色和黄色杜鹃花是有毒素的,但是红色紫色的杜鹃花却是无毒的。所以说红色系列的杜鹃花大家是可以放心在家里养的。
『玖』 杜鹃花有什么营养价值
杜鹃的花、果、叶、根,都有药用价值。其花味甜,略带酸味,药版性平和,有活血、调经、祛权风湿的效用。如果妇女月经到期不行,或血往上溢,可摘取鲜花,加水煎服。民间通常还摘取白色花朵,与猪蹄同煮服用,治疗白带。其鲜叶煎汤,内服外洗,可治疗荨麻疹;新鲜嫩叶,捣烂外敷,可用于治疗痈肿疮疖、外伤出血,既能消肿解毒,又能去痛止血。其根性偏温,味酸中带甜,煎汤内服,对各种出血症均有效。常用于治疗吐血、咯血、鼻出血、痔疮出血及女性经漏不止、白带量多等症。取鲜根切片晒干,浸酒内服,对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如因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经久不愈,可取其子研末,用其根浸的酒送服。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杜鹃花含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5-葡萄糖)、黄酮醇类(杜鹃黄素-3-鼠李葡萄糖苷)。其对实验小鼠有镇咳和祛痰作用,并能够对抗豚鼠组织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杜鹃花煎剂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因此,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拾』 哪些植物带有药性作用
杜鹃花:
杜鹃花的代表种,就是俗称“映山红”的粉红色品种。它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以至云南、台湾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丛中。漏斗状的花,花瓣有酸味,可当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鼻出血。其花、叶、根皆可入药,有活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
杜鹃的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可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根可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用法用量: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此外,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小黄花、金腰带,木犀科茉莉花属,其花、叶、枝均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清热解毒之效。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烘干。
功能主治: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
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叶2~3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花1~3钱。外用研粉,调麻油搽敷患处。
白玉兰:
又名望春花,木兰科落叶乔木,早春三月开放。白玉兰的树皮、叶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的功效。鲜用或晒干用。
白玉兰的花朵含有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玉兰对常见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首先是不同的植物本身的药物价值不一样,比如常见的迎春花,小黄花看起来不起眼,只是供人欣赏,但这花朵当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迎春花烤干以后,可降火解毒,白玉兰效果也不错,除此之外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很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