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李鸿章的茉莉花

李鸿章的茉莉花

发布时间: 2022-08-23 16:30:39

㈠ 在各国嘲讽大清没有国歌的时候,是谁喝起了《茉莉花

是李鸿章喝起了著名的《茉莉花》。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拯救大清吗?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深刻地反省。这次失利对李鸿章来说,不仅仅是战报,而是对他功业的否定。晚清历史,李鸿章是必然存在的人物,李鸿章恐怖是晚清史中引起争议的人物。历史书把笔墨集中在上层人物,史官笔下的名人多严肃,没有人情味,私人记载中充满了生活情趣。

2001年,在德克虏伯家族历史档案馆里,胡汉辉查阅克虏伯大炮相关的历史资料时,无意之中看到贝塔·克虏伯的一篇日记。在日记里,无意间记录了中国在外交场合中演唱的国歌,这是最早记录中国国歌的文字。

㈡ 在巴黎万国运动会中,李鸿章到底唱没唱过《茉莉花》

没有,因为万国运动会就并不是在巴黎举行的,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奥运会,是在希腊举办的。

㈢ “茉莉花”歌曲介绍

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把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㈣ 茉莉花是哪里的民歌

《茉莉花》是扬州民歌。

《茉莉花》歌词的最早刊载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记载了《西厢记》的剧词,没记曲谱。

《茉莉花》曲谱的最早刊载是道光十七年(1838)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

《茉莉花》最早名称叫《双叠翠》,以后才称为《鲜花调》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乐形态上有着不同演绎。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评论家易人、冯光钰和钱国桢在各自的论述中,都是以扬州的《茉莉花》为最基本的形态。


(4)李鸿章的茉莉花扩展阅读

《茉莉花》发展的历史沿革:

1896年,万国运动会召开,当时李鸿章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当时李鸿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享誉世界的中国名曲《茉莉花》。

18世纪末期,一位初至中国的英国年轻人,在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记录下他初听到中国民歌《茉莉花》时的激动心情。

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在华逗留期间,约翰·巴罗和使团的一位德籍翻译惠特纳都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并把它带回了欧洲。

㈤ 97香港回归的时候为什么第一首演奏的歌曲是《茉莉花》

首先,它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具体的原因可以参考下面这段话。
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系南京六合民歌。 在六合区八百桥镇东北角,有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金牛湖,环湖多山并因有金牛山而得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素有“天然氧吧”之誉。钟灵毓秀出华章——蜚声世界的南京六合民歌《茉莉花》就源出于此。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六合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
世界名曲,在59年就走出了国门,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了吧。传遍了世界各地,更加广泛

㈥ 李鸿章唱茉莉花的故事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回骂.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答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大清末年,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万国运动会”。开幕式上,各国都升国旗奏国歌,唯有大清帝国,在黄龙旗升起时四下鸦雀无声,看台上旋即响起了西方人的阵阵嘲笑--堂堂大清国居然连国歌都没有!

这时,一名七旬老人,步履蹒跚的走下看台,起到黄龙旗下,傲然挺立,用他嘶哑的噪音,用他所能发出的最大音量,高唱了一首他家乡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运动场上瞬间归于沉寂,一曲唱罢,全场起立,爆发如雷的掌声。这位以自己的方式捍卫国家尊严的老人,竟然是--李鸿章。

㈦ 清末以来,《茉莉花》为何经常被欧洲人误认为是中国国歌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茉莉花,全国各地赞美茉莉花的民歌有数十支之多,如浙江、江苏、安徽、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福建、江西、云南和吉林等省都有《茉莉花》民歌。其中,要数江南民歌《茉莉花》最负盛名。

清朝外交官员一见自己国家没有国歌,也难免羞愧和羡慕,李鸿章自己临时制作的《李中堂乐》,就成为了清政府未认可,但外交场合都作为国歌的,中国第一首代国歌。它的音调,和我们今天熟悉的《茉莉花》,几乎是一样的:

金殿当头紫阁重,(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仙人掌上玉芙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太平天子朝天日,(芬芳美丽满枝桠)

五色云车驾六龙。(又香又白人人夸)

㈧ 茉莉花原唱是谁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是由何仿率领的合唱队所演唱。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苏皖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展中心5楼会议大厅,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之前,中国军乐队奏响了脍炙人口的六合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奏响。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中国代表团的申博宣传片中先后十多次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国展局的官员。2004年8月1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倾倒了全世界的观众。
《茉莉花》歌词1957版: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㈨ 歌曲《茉莉花》为什么在国际上那么出名

清朝末年,在巴黎万国运动会时,各国国旗升起时都有国歌伴奏,只有中国黄龙旗鸦雀无声,因为中国还没有国歌,这时李鸿章唱起《茉莉花》,此后,《茉莉花》一度代表中国形象。

㈩ 李鸿章在奥运会上唱《茉莉花》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野史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奥运会的故乡希腊雅典举行。此时李鸿章正在赶赴俄国圣彼得堡的路上,肯定没有带员参加奥运会。事实上,李鸿章根本就没有肩负这个任务,更谈不上带运动员参赛了。

<奏折里未提此事>
1895年一年,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的惨败,其政治地位风雨飘摇,并且因签订《马关条约》,已背“汉奸”的骂名。李鸿章为千夫所指,代朝廷受过,失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务。1896年2月,为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同时也为“联俄制日”,李鸿章被派出访欧美,进行了一次环球访问。
自1895年至1896年正月--离奥运会只有3个月的时候,李鸿章所奏之折,几乎为其一生中最少的一年,共计有9折,其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奥运会的话。李鸿章本人可能也不知晓这一消息,否则以他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应该会非常重视这一国际盛会。

<亲自为国歌作词>
其实关键的问题不是寻找李鸿章是否带员参加过奥运会,而是从奥委会的历史档案中查找它们是否曾经发出过对大清帝国的邀请函。
李鸿章访问欧美之时,中国连国歌都没有,如果参加奥运会,则升旗、奏国歌都无法实现。在圣彼得堡,他们临时找了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的代国歌,洋人称之为《李中堂乐》。这首最早的近代国歌的出笼,证明了当时中国国际身份的尴尬局面。歌词有曰: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很多人认为李鸿章带队参加了奥运会。最搞笑的还是什么从天桥找艺人、找武林高手、没有国歌唱京剧等等,都是民间野史,也是讽刺李鸿章的文章。

热点内容
长沙海棠湾 发布:2025-09-14 16:13:23 浏览:403
哪里卖百合 发布:2025-09-14 16:12:39 浏览:17
玉兰花花被 发布:2025-09-14 16:11:49 浏览:439
牡丹1角硬币 发布:2025-09-14 16:11:40 浏览:792
玫瑰汽车旅馆3彷徨云 发布:2025-09-14 16:11:35 浏览:457
丁香散图片 发布:2025-09-14 16:11:22 浏览:445
公孙离七夕 发布:2025-09-14 16:01:32 浏览:611
手绘纹身玫瑰 发布:2025-09-14 15:56:48 浏览:430
荷花石墩 发布:2025-09-14 15:55:10 浏览:753
铿锵玫瑰食品 发布:2025-09-14 15:50:17 浏览: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