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是散文吗
1.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读后感
写作思路:写作时从大处着手,尽量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全面详细的解答问题,并且紧扣问题的中心,把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表述出来。
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包装中,纯洁无瑕,芬芳沁人,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欣悦。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束鲜花——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生日那天送到家里。但花束里没有常见的留言卡,到任何原本可以查出的地方也查不到。
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我”没有一天不在想这个人的形象。妈妈也帮“我”想。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曾经为某人做过好事?会不会是“我”在寒假里常常帮他取邮件,而省去他在冰地上滑倒的那位老人?是不是……“我”实在没法知道。
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和爱的。“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着,在栀子花中成长,一直到22岁。母亲去世了,也就再没有人给“我”送栀子花了。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栀子花是妈妈送的。作者原本就是可爱的,因为她会帮助左邻右舍的人,但妈妈为什么还要给作者送栀子花而又匿名呢?因为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没什么朋友,因为有朋友的话,在作者过生日的那一天就会收到很多礼物,她也就不用在乎那一束栀子花了。而且妈妈要让作者知道,还是有人留意你,有人关心和爱你。
当作者在22岁生日那年,也就是母亲去世的那年,生日里的栀子花中断了,中断了,永远地中断了。作者那纯真无暇的想象最终有了个底,在作者心里永远留下母亲营造的爱和关心。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的家里。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无暇无瑕,芬香沁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喜。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没有一天不在猜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实姓名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让我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的。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无暇无瑕,芬香沁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喜。
把依偎换成依靠或睡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依偎体现栀子花美丽柔弱。)
纯洁无瑕指花的(颜色),芬芳沁人指花的(香气)。
生日里的栀子花到底是谁送的?从哪一句话可以知道?这个人为什么送花给我?(是母亲送的。从最后一句知道。母亲希望我体会到为别人付出爱,定会有爱的回报。)
母亲为什么要多次问我?请选择正确的答案(c)
A 提醒我不要忘记查明送花人的身份
B 让我经常沉浸在想象和幸福之中
C 让我体会到为别人付出爱,定会有爱的回报
D 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有着独特教育方法的母亲。只要付出真心去爱就一定会有爱的回报,就很幸福。爱的栀子花就一直散发爱的香味。
3. 短文题:一束白色的扼子花
1.不好。抄因为“依靠”表现在依袭赖别人,“依偎”是指栀子花的美丽与秀气。B “纯洁无暇”指栀子花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贵的品质。“芬芳沁人”是指花的的阵阵香气。(2)A"栀子花馥郁与温馨”指的是妈妈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B 因为我给予别人关怀和温暖,真挚的爱。 3.那生日的栀子花是妈妈送的。从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3想让我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母亲不想让文中的“我”知道花是她送的。4我认为文中母亲是个善良,有爱心,伟大和蔼可亲的母亲。5 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我生日的当天,为我准备了鸡蛋,带我去饭馆吃饭,带我去生日蛋糕店买我喜欢吃的蛋糕口味。
4.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全文
当我从12岁生日那天起,每年生日都会收到一束匿名送来的白色栀子花。花束上没有卡片,也没有便条,就连打电话到花店问也是徒劳,匿名送花的人每次都是用 现金付账。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放弃了追查匿名送花人的幻想,而却完全沉浸在那包裹在柔软的粉色包装纸中梦幻般的白色栀子花的美丽与馨香之中。
但在我的头脑中却从来没有停止对匿名送花人的遐想。我一直想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可爱而又害羞内向的人。在我十几岁的那几年里,我一直幻想着送我栀子花的人可 能是一个在路上不期而遇的男孩;或者是一个我不认识却一直在暗中钟情于我的男孩儿。
妈妈也经常为我对栀子花的美丽幻想而添枝加叶。她说,可能是一个曾经接受过我的善意帮助的人,为了表达谢意而送来的鲜花;她还提醒我,很多次当我骑车路过 邻居家,看到邻居和孩子们买菜回来,我总是主动帮忙卸菜并帮助看顾孩子们。妈妈说,还可能是住在街对面的老人,因为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我
经常帮他拿信,从 而避免了他滑倒的危险。
妈妈用尽心力地帮我编织着对那束白色栀子花的美好幻想,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富于创造性,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被珍惜与被爱,不仅是来自父母的,更是 来自整个世界的珍惜与爱护。
在我17岁那年,一个男孩儿伤了我的心。当他最后一次给我电话那个晚上,我是哭着入睡的。当我早上醒来时,发现在我的梳妆镜上用红色唇膏留下了一条短信: “我们都知道,该走的走了,该来的就会来“。我一直在内心思考着艾默生的这段名言,这段话一直保留在我的梳妆镜上直到我心中的伤痛痊愈。当我走到镜前擦掉 那段名言时,妈妈清楚地知道原来的我又回来了。
但是有些伤痛是妈妈所无法医治的。就在我高中毕业前的一个月,爸爸突然心脏病发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的情感从悲伤到季度的失落、恐惧与愤怒,为爸爸错过 了我人生中重要的时刻而感到莫名的愤怒。因此我对毕业的所有事情全无兴趣,什么高年级舞会,还有我一直努力准备而又心驰神往的班级舞会。
我甚至考虑在家门 口上大学,而不去原来打算的外地大学,因为那样会让我觉比较安全。
我的妈妈在自己也处于极度悲痛时,却也不肯让我错过人生中的这些重要时刻。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我和妈妈去为我的毕业舞会裙子,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件非常 漂亮的裙子,穿上它让我感觉自己就象《飘》里的斯嘉丽,但遗憾的是裙子的尺寸不对。当我父亲第二天去世的时候,我早把裙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妈妈却从没忘记。在我舞会的前一天,我发现那件漂亮的裙子正安安静静地躺在卧室的沙发上等着我,而且尺寸正合适。我早就忘记了裙子这码事,而妈妈却一 直念念不忘。
妈妈在意她的孩子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妈妈一直给我们灌输一种“世界上存在奇迹”的意识,从而培养了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仍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好的能力。
事实上,妈妈希望她的孩子能把自己看成是一束
栀子花-可爱、坚强、完美,而又不是魔幻般的灵气,还有那些许的神秘。
我的妈妈在我22岁那年,恰恰在我结婚后的第10天永远的离开了我。那一年也是我收到白色栀子花的最后一年。
5.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的阅读答案
1.(1)揣测:指猜测,写出了我的疑惑 (2).乖僻:指隐蔽,写出了我那时的专童心
2因为有人在她生属日送她栀子花,这是对她的关爱,所以她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3"栀子花馥郁与温馨”指的是妈妈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4想让我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6.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阅读答案
揣测:指猜测,写出了我的疑惑
(2).乖僻:指隐蔽,写出了我那时的童心
2因为有人在她生日送她栀子花,这是对她的关爱,所以她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3"栀子花馥郁与温馨”指的是妈妈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4想让我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
因为有人在她生日送她栀子花,这是对她的关爱,所以她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2
鼓舞自己的女儿,告诉她还有陌生人在关爱她,帮助女儿树立自信,表现母亲对女儿的无私的爱。
1.不好。因为“依靠”表现在依赖别人,“依偎”是指栀子花的美丽与秀气。
B
“纯洁无暇”指栀子花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贵的品质。“芬芳沁人”是指花的的阵阵香气。
(2)A"栀子花馥郁与温馨”指的是妈妈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B
因为我给予别人关怀和温暖,真挚的爱。
3.那生日的栀子花是妈妈送的。从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3想让我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母亲不想让文中的“我”知道花是她送的。4我认为文中母亲是个善良,有爱心,伟大和蔼可亲的母亲。5
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我生日的当天,为我准备了鸡蛋,带我去饭馆吃饭,带我去生日蛋糕店买我喜欢吃的蛋糕口味。
7.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①因为作者经常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关心专与爱。
②栀子花的馥郁属与温馨指【收到别人的关心与爱】
③妈妈就是希望她的孩子都认为自己像一朵栀子花那样可爱、坚强而完美,并且笼罩在神秘的光环中。换言之,就是妈妈希望孩子自己发现生活的方向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自我完善、主动成长。
8.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阅读答案,急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的家里。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暇无瑕),芬香沁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喜。(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 )没有一天不在猜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实姓名的(神秘神密)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让我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的。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终断中断)的。
1. 用勾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据意写词。
(1)帮助事物制造声势。( )
(2) 花香浓郁( )
3.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4.联系上下文想象填充。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 (想什么);在这栀子花香中成长: (做什么),一直到22岁。最终,“我”明白了送“我”栀子花的是 (谁)。
5. 选择。划线句中,“母亲为什么要多次问我?”的原因是( )
(1) 自己是可爱的。
(2) 丰富“我”的想象。
(3) 提示“我”勿忘奉献。
9. 读了短文《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想一想,我能从妈妈充满爱意的引导中学到什么
我能从中体会到妈妈对我的关爱。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内的。容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的家里。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零售的。 白色的栀子花纯洁无瑕(xiá),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喜。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 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chuǎi)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象。每当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乖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会不会是我曾经帮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免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的。
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0. 写栀子花的散文
每次我指着一株陌生的植物问土豆,这是什么花?土豆必定回答,栀子花。土豆说栀子花三个字的时候,也必定腼腆地望着我笑,因是他知道他必定是错了的。土豆对花的反映,与我对音乐的反映相仿佛,每次他考我,只要是仿佛熟悉的小提琴曲,我必定不过大脑地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因为有一年春天,每天起床时,土豆都放着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我不知道土豆是否认真地识别过栀子花,只是每年6、7月间,走在四平路上,一阵香过了去,我就会嗅嗅鼻子,对土豆说,恩,这附近一定有人种栀子花。
许是为了看着栀子花慢慢开放,然后对土豆说,喏,这才是栀子花呢。今年6月,我便巴巴地搬了一盆栀子花回家。也有一米来高的,叶子肥肥地泛着墨绿色,叶叶之间,含着青绿色的花骨朵,想想,过不了十天半个月,这花该是开了的。可是,到得7月底,这花只是不开,并且连花骨朵也焦黑脱落了。只那叶子,不浇水时候便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马上昏过去的样儿,一浇水,最好是下场暴雨,她便神采飞扬地油绿着给你看,疯狂地猛长。花苞么,却再没冒出过。
看了花书知道,这栀子花喜水、喜肥、喜光,适合植栽,如我这般种在精巧的盆里放在室内,是要不开花的。王建有一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想这栀子花原是要种植在那乡野人家、露天庭院,承受着阳光雨露,自自然然地生长、结苞,安安闲闲地花开、花落的。
小时候在南方小城,雨水充足、阳光很好,人家庭院便多种栀子花。我读的中学的门口花圃,也种了几株栀子花,密密挨挨地站在一起,有三、四米高,靠墙阴处长得矮,花树全都斜斜地将脖子尽力地拉长、伸到有阳光的地方。6月间长花苞时,我便站在树下数,数到6月底7月初,真的开花了也。那花瓣儿一瓣瓣打开,如洁白的脸端然在枝桠间,远望婷婷,颜色胜雪,绿叶为裳,露珠作饰;挨近了将手去碰碰她,花瓣肥厚、手感滑腻,所谓肤如凝脂,宁不为过也;更兼香味浓郁,随风四溢,花开时节,便是在教室听课温书,被那芳香诱惑,也是一阵阵心猿意马。下了课,徘徊花树下,极欲采摘一枝回家,却又不忍下手。忽然看到地上一枝断花,心理恨着不知是谁人粗暴,转又窃喜,捡了回去,寻个空瓶子,放半瓶水,将那枝花插着,放在窗台上,在夕阳的斜晖中,对着她呆看。说来也怪,这花在枝上,你觉着她的雅洁高贵,插在家中,却又显出平实朴素的气质来。
当栀子花开,满城花香穿街走巷地飘溢。有那半白头发的婆婆,穿了洁净的竹蓝斜襟的布衣裳,在盘纽那斜斜地插了一朵带了绿叶的莹白如雪的栀子花,她坐在她家庭院开着的一扇木门内,门槛外的青石板地上搁着张木桌子,桌子上平铺着一块蓝布,布上一束一束地排放着新采下的栀子花,一枝枝用根红绳扎在一起,绿的叶托着白的花,颤颤地泛着露珠儿。路过的人,见了就立住了,拿了一束,嗅嗅,放下,又捡起一束,看看花瓣儿完好的,便给了婆婆1毛2毛钱,将花放在篮子里,或者就那样一路举着走了。留下那婆婆,独自地、小心地将剩下的栀子花,重新的,排排好。
而乡野村落,种植栀子花的也多。有年暑假,我去西天尾表叔家。下了车,过了小石桥,顺着石板路沿河漫不经心地走,突然便闻着栀子花的香,忽隐忽现地,混同在河水的腥气,野草的生味,以及夏日午后的干燥中。迎面走来一个年轻的农妇,重重地挑着担,穿粉红的衬衫,两根黝黑的辫子用个椭圆夹子夹在脑后,夹子那,插了一枝洁白的栀子花。那花从她的脑后耳边斜斜伸出,正映着她红润的脸,于健康娇俏中平添了几分端庄雅洁。她的扁担上,挂着一顶竹编尖斗笠,连同斗笠系在一起的,是一束栀子花。她与我擦肩而过,一路过去,栀子花挂在扁担上,颤颤悠悠,颤颤悠悠;而那浓郁的香,便也随风而过,渐远渐淡去了。
普鲁斯特因为吃一种小饼,被那种特有的熟悉的滋味,牵回到贡布雷的时光。我们也常常是,总以为自己将过往的一切淡忘了,却因了那些平实的,小小的,熟悉的东西,一些味道,一些形状,过往的一切在瞬间展开。栀子花和栀子花香也便是这样的一种小饼。
1996年,我和几个朋友从上海到贵州的一个小县城去。我们住在一个位于半山坡的酒店,从酒店顺着一条小路下到山脚下的饭店去吃饭。那小路两边,种着一丛丛花树,一丛栀子花,一丛茶花,相互间隔着。茶花花季已过,只那栀子花,满枝满树没心没肺地开放,如莹雪,如白云,顺着小路延伸下去,将花瓣奢侈地四处凋落,无人收集,只那馥郁的香,充溢着我的心肺,我整个地沉浸在花香中,似乎这个世界,除了花香,再没其他。一个女伴,轻轻哼唱起《栀子花开》来:
这时的季节 我们将离开
难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阵清香 萦绕在我的心房
栀子花开 如此可爱
挥挥手告别 欢乐和无奈
光阴好像 流水飞快
…………
伤悲,如那栀子花香,如那断续的歌唱,弥漫在我心中。我抬头望天,哦,我的故乡,该也是栀子花开时节了。学校的那棵栀子花,该也是亭亭如盖了,只是那卖花的婆婆,可还在她的小木门内?而当年围在花树下的我们,都风云流散了,乃至于我的青春,我的人,也将如这莹白的花儿,开放着凋落,转而为泥,为尘,为那不可知的一切了。
山下是市集中心。我们寻了一家饭店,那天是同月同日生的一男一女的生日,大家便立意要热闹一番。派了我出去买蛋糕。我买了蛋糕正要走,却见蛋糕店门口停了辆自行车,一个胡子拉杂的男人,歪在自行车边,自行车后坐载了个竹框,里面堆压着散乱的栀子花。有些花瓣已被压出了黄色的折痕来,皱皱地失了莹白的光泽,只是那枝干还带着白色,而叶子也是油绿可爱,显出新摘的神色来。我便挑了两束出来,问问那男人价格,只是4元。
带了花进到饭店,那女孩惊喜地叫唤着跳过来抱我,说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在这么远的地方,有人送来生日的鲜花。那个男孩抽出其中盛开的一朵,笑笑地对女孩说,来,我给你插在头上,咱们可是有夫妻命的哟。众人闹腾起来,硬是拉了那女孩,将花儿插在了她的马尾巴上。那姑娘涨红了脸,将剩下的栀子花分别插在两个空了的啤酒瓶子里,放在桌子的正中间。一会的,她挨过去,嗅嗅花的香,将黑黑的眼睛向着我笑。那花儿的香,混同在酒气、菜味中,时隐时现的,于日常的琐碎中显现着别致的美好。是啊,其实我又何必伤悲,那栀子花花开时分,无论是在枝桠上的繁华,还是在这酒瓶上的喜悦,总给了人美好,哪怕是短暂的美好,也是那样的欣喜,仅此也就够了。更何况在这异乡,我遭遇到了它,就如行走在我那南方小城的大街小巷,体会着我成长岁月中的悲欣交集。
回到上海后,我又见到了栀子花。其实,那“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原本说的就该是江浙一带的景致。我就是在家附近的四平路,闻到了栀子花的香。我只奇怪,那么多年,我居然就没有留意过栀子花,这些平常的东西,在我的忙碌中,居然的,轻易地,被遗漏了。即便是劈面撞见,恐也会视而不见。只是因为记忆的泛起,才让和这记忆相关的感觉也敏感了起来。
一般花店却不见卖,恐是因栀子花开在树上好看,剪下却只短短一束,一般人不拿她插在花瓶。我是在市场上,在地上散放的一些萝卜青菜摊中,发现了栀子花摊。摆摊的是个皱脸的老妇人,她面前的两个草篮子满盛着栀子花,一束束扎好,竖着放,将花露在篮子外。摊前围着几个妇女,蹲在地上,专心地在篮子里挑拣着,那感觉还是在挑青菜。我也挑了两束,付了5元钱给那妇人。连同韭菜鸡蛋一起搬回家。我找了个敞口的矮玻璃瓶子,把栀子花笼统地满插着,将花摆在客厅的桌子上,看看,觉得村了点,又移到书房、卧室,还是不合适,最后我将它搬到了厨房,这才和谐起来。我在那栀子花的香中,煮菜洗碗,拖地抹桌子,一抬头就看到它洁白的模样,朴实平和地站在那里,沉默地吐着香,我的心,也随它,安静下来。
栀子花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的花,无论是在枝桠上的高洁,还是老婆婆蓝布上的雅致;无论是红衣农妇头上的娇俏,还是那小路两边的繁华;也无论是异乡啤酒瓶上的欣喜,还是我家厨房间的平和,栀子花,只是那样一种熟悉的记忆,一种温暖的感动。人生一世,大事大非过尽,其实,沉淀下来的,还是这样那样一些细小的、平实的、温暖的小东西。一声贩卖麦芽糖的吆喝,一首反复听过的老歌,一本展转多人的旧书,一道长远没吃的小菜,一种咖啡久违的香,这些温暖的小东西,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为我们的当下重视的小小的东西,总会在瞬间,在一个不经意的处所,让自己怀想,让心中感动,于是,便生发了对过往无数的回忆,也有了对未来的联想与希望。
作者:塞壬歌声 发表日期:2004-11-30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