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张爱玲梗概
1. 我有什么浪漫 是春天的郁金香浪漫 谁说的
我有什么浪漫是春天的郁金香浪漫是张爱玲说的。出自张爱的《郁金香》
"郁"见你 是我"金"生最大的幸运
爱情不止玫瑰花 还有郁金香
做个浪漫的人从买花开始。
我将郁金香藏在身后 时刻期待与你赴约
“把烦心事丢掉,腾出来的地方放满郁金香"
“一大段告白不如一束郁金香来得直白”
“总说郁金香温柔,殊不知郁金香就是温柔本身"
白色郁金香应该就是花中的白月光吧。
2. 张爱玲《郁金香》:因寂寞而产生的“爱情”不是真爱,而是需要,你怎么看
张爱玲的《郁金香》,讲得是一对男女情感纠葛的故事。女仆金香同时跟宝余和宝初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就像张爱玲小说里,大部分女人得不到一个圆满结局一样,金香也并没有逃脱凄惨凋零的结局。
很多人都会从金香的悲剧中看出很多关于爱情的影子,就像有人说她是在告诉我们不对等的爱情始终不会有好结果。
但我却从宝余和金香细枝末节的感情里看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寂寞时候的“爱”,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爱情,不过是一种相互需要罢了。
在小说里,体现宝余的爱,是源于宝余曾三次“调戏”金香。第一次调戏,是金香要给狗狗洗澡的时候,宝余用狗的语气调戏金香跟狗眼神一样,就苦脸上没搽胭脂。
第二次调戏,是因为换衣服。金香把洗澡之后要换上的衣服放在一边,却被宝余发现拿走了,逼着金香叫他的名字才还给她。
第三次调戏是金香抹胭脂的时候,宝余在金香臂弯里闻,两个人在推搡中,躺到了床板上被发现,传出了宝余跟金香厮混的消息。
当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无法忍受寂寞和孤独时,也可以读一读《郁金香》,或许会对感情有不同的感悟。
3. 圣洁的郁金香读后感100
《郁金香》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如张爱玲过去的作品,在新旧杂糅掩映之中,展开旧式大家庭衰微的背景之下,两个少爷宝初、宝余与丫头金香之间的或明或暗,或轻薄或深婉的关系。情节看似单纯,但是结构非常讲究。作品以金香推门亮相始,以宝初的凄然回忆终,金香仿佛迎面而来,转身远去。在人物关系的发展中,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品开头写宝余狂追金香,使人误以为是要写金香与宝余之间的纠葛,并引出宝初与阎小姐之间的恋爱,然而山重水复之后才发觉金香爱的是宝初,而宝余最终与阎小姐成了婚。作品前半部分节奏缓慢,极力铺陈旧家庭中两三天间的日常生活情态,交待错综的人物关系。后半部分节奏骤然加快,倏忽已到中年。这种节奏类似于《金锁记》。后半部宝初渐成主角,金香等人退出画面之外,成为侧写的对象。结尾处,宝初与金香之间本有重逢的机会,然而在拥挤的电梯里,只听到别人喊她的名字,却无法分辨她的身影,两人擦身而过但却并未谋面。这与《红玫瑰与白玫瑰》结尾写振保与娇蕊在公共汽车上相遇的情景大异其趣。作品故事虽然简练,但是线索明暗交错,起伏有致,充分显示了张爱玲结构小说的才华。
作品中三个最主要的人物宝初、宝余兄弟和金香之间的三角恋关系,从框架上看多少有点《边城》的味道,然而内涵是迥然不同的。宝余是张爱玲笔下最擅长的花花公子形象,是那种既轻佻又世俗的角色。宝初和宝余同是庶出,但是同父异母。由于母亲早逝,宝初由宝余的母亲养大,并一起寄居在宝余的亲姐姐阮太太家里。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宝初沉静、忧郁的性格。与宝余对金香的轻浮举止不同,宝初是认真的,含蓄的。他尊重金香,爱护她,但他的爱是有限的,也是软弱的。
4. 《郁金香》不是张爱玲所著
肯定是她的
为纪念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继去年佚失近六十年之久的张爱玲小说《郁金香》被内地学者挖掘“出土”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张爱玲的中文简体字版小说《郁金香》。除小说《郁金香》外,《张爱玲集》还收入了全面恢复原貌的中篇小说《小艾》。《小艾》最初于1951年在上海《亦报》连载,1987年初被发掘,在香港《明报月刊》重刊时,章节作了调整,台湾《联合报》副刊重刊时又作了删节,收入同年五月台湾皇冠出版社初版《余韵》的《小艾》则是新的删节本。而此次重新编校的《小艾》则恢复了《亦报》初刊本原貌,这也是《小艾》“...
郁金香-张爱玲集 目录:
连环套
散戏
殷宝滟送花楼会
创世纪
华丽缘
多少恨
郁金香
小艾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
相见欢
浮花浪蕊
色,戒
同学少年都不贱
附录
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
说《小艾》
惘然记
《续集》自序
编后
5. 张爱玲小说《郁金香》和她的小说《半生缘》哪个好啊都讲的是什么内容啊
十八春最好, 半生缘是张爱玲老了后在十八春的基础上改的, 不过不好看了
6. 张爱玲小说《郁金香》为什么叫郁金香
以郁金香按时女主角的命运,是小说的一条暗线
7. 郁金香五彩蝶还有什么书
《色,戒》、《小团圆》、《雷峰塔》等。
《郁金香》是张爱玲写于1940年代的一部中篇小说。这本《郁金香》,收入迄今已经发现的张爱玲1952年以前在大陆发表却未及在当时编集(包括未能完成)的中短篇小说《连环套》、《殷宝滟送花楼会》、《创世纪》,以及五十年代以降在海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等。尤其应该提到的是,2005年最新发现的这部张爱玲佚作《郁金香》是首次编集出版。
除小说《郁金香》外,《张爱玲集》还收入了全面恢复原貌的中篇小说《小艾》。据陈子善教授介绍,“《小艾》最初于1951年在上海《亦报》连载,1987年初被发掘,在香港《明报月刊》重刊时章节作了调整,台湾《联合报》副刊重刊时又作了删节,收入同年五月台湾皇冠出版社初版《余韵》的《小艾》则是新的删节本。
8. 张爱玲 郁金香 要表达什么含义
人生中的错过很多,在错的时候遇见对的人,结果还是无比遗憾,却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9. 郁金香的内容简介
这部作抄品依然是男女情感纠葛的故事。袭一个旧式大家庭中,女仆金香与大少爷真心相爱,而二少爷也对金香展开了虚伪的追求,同时贯穿着家族中正房、侧室的明争暗斗。小说结尾,也充满着浓郁的“张风”,月亮、深夜中突兀的声音等张爱玲最喜爱的意象,一应俱全。
小说所塑造的女仆金香的形象和宝初、宝余的兄弟形象,完完全全是张爱玲式的;小说结构的完整和情节的巧设,也完完全全是张爱玲式的,特别是小说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和精妙细节,更是张爱玲式的,出人意外的结局,余音袅袅,充满张爱玲独有的“苍凉”。宝初这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分明能在他身上看到《半生缘》中沈世钧的影子。
从文本上看,《郁金香》无论在结构、文字、细节等各个层面,都具备张爱玲独特的韵味。而《郁金香》悲剧性的结尾,也令人隐隐联想到《十八春》。
10. 郁金香的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回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答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