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
1. 非洲紫罗兰的养殖方法
非洲紫罗兰是苦苣荅科的多年生草本。原产非洲热带。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品种。因其版花色丰富艳丽,千姿权百态,适宜室内栽植,十几年来已风行全球。它喜温暖、湿润及庇荫的环境,不耐高温。花期长。从夏至冬季均可开花。为养好它应注意:
(1)选用适宜的花盆,不可过大。
(2)选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可选腐叶土:沙=3:2或腐叶土:草炭:沙土=1:1:1。
(3)非洲紫罗兰喜半阴。过阴花少而淡,光照太强,叶发黄。需放在散射光处养护。
(4)浇水不能太多,不要浇到叶子上。土稍干再浇。
(5)要薄肥勤施,7~10天施一次稀液肥或复合化肥,施肥的氮:磷:钾=1:1:1,现蕾后多施些磷钾肥,才能花大色艳。施肥不要沾在叶子上。
(6)夏季必须遮荫和通风良好。
2. 非洲紫罗兰的叶子蔫了,怎么办呢。
非洲紫罗兰蔫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浇水过多。夏季虽应多浇水,但植株内上沾有过多水分会导致容花腐烂下垂
2、光照过弱或过强。非洲紫罗兰是喜光的植物,但在夏季放在户外直射会使花期缩短,植株萎蔫,光照强度像在上午和傍晚比较适宜,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以上光照。
3、土壤。肥力过盛也会让其出现萎蔫现象。
非洲紫罗兰
喜温暖气候,忌高温,较耐阴,宜在散射光下生长。宜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产东非的热带地区,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斓,四季开花,是室内的优良花卉,也是国际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欧美地区栽培特别盛行。
3. 怎么栽培非洲紫罗兰
非洲紫罗兰喜温暖、湿润、通风、半阴的环境,忌高温怕强光。适宜生长温度为18~24℃,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0℃,夏季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在40%~70%。栽培非洲紫罗兰应注意以下几点:(1)非洲紫罗兰适宜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黏重碱性土壤。(2)光照要适宜。非洲紫罗兰喜半阴。若光照不足,就会出现开花少而色淡或只长叶不开花的现象;若光照太强,叶片易发黄,甚至枯焦。非洲紫罗兰应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夏季应注意遮阴。另外,非洲紫罗兰的叶片和花茎有趋光性,叶片生长、开花容易趋光生长,影响美观,养护过程中应定期转动非洲紫罗兰,使株形保持美观。(3)通风及温度要适宜。非洲紫罗兰栽培养护过程中要避免温度骤变,否则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气温超过30℃时生长不良,须采取降温措施,且要注意栽培环境要通风,否则闷热高温、不通风植株易生长衰弱甚至死亡。冬季室温不低于12℃。(4)施肥浇水要适量。非洲紫罗兰浇水不能太多,盆土积水往往引起烂根。高温季节可向地面喷水降温。施肥宜施薄肥多次,生长期间,每10天施一次液肥。施氮肥不宜太多,现蕾后适当多施些磷钾肥,否则植株旺长而开花少。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时都要停止施肥。施肥浇水时注意肥水不要溅到叶片上,否则易引起叶片会有黄斑影响观赏,甚至腐烂。(5)及时修剪。非洲紫罗兰长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腋芽。腋芽长势快,容易造成株形繁杂而不开花。应及时摘除腋芽,促使植株早开花多开花。去腋芽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情况下腋芽长到米粒大小时去除。植株最底层的老叶应及时去掉,有利于花芽生成,并保持良好的株型。摘除开败的小花或花茎,加强温、湿、光照、肥、水的管理可二次开花,延长植株的观赏期。(6)经过多次开花的植株长势减弱,这时应及时更新植株。(7)病虫害防治。非洲紫罗兰主要病害有白绢病、菌核病等,可用波尔多液防治。害虫有蚜虫、蓟马可用速灭松或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防治。
4. 非洲紫罗兰叶子下垂
非洲来紫罗兰的叶片向上或向下翻折自,是对其所受光线强弱的反映。
如非洲紫罗兰叶片向上,或水平,则为光线强度适合,如图:
如其叶片向下、向后翻折,则为光线强度较大,则应将其摆放至光线强度略低的位置,观察一段时间,叶片会恢复水平位置。同时还需注意,非洲紫罗兰喜爱高湿度的环境,大部分的品种生长的适当湿度为50~70%,所以摆放位置还应同时考虑到空气湿度。
5. 非洲紫罗兰与普通紫罗兰有什么区别
非洲紫罗兰植株比较矮,呈莲座状,叶厚肉质似丝绒,花期长,花色以蓝紫色为主,是世界上流行的室内盆花观赏植物。
非洲紫罗兰的特性是:喜温暖、湿润、通风、半阴的环境,忌高温怕强光。适宜生长温度为18-24℃,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0℃,夏季不能超过30℃,相对湿度在40-70%。
非洲紫罗兰通过杂交得到不少园艺品种,花色除紫色外,还有其他丰富的色彩,它的类型通常根据植株的大小与生长习性分为四类:
1. 标准型。株幅为25-60厘米,花多、花期长,开花容易。
2. 袖珍型。是最受欢迎的品种,株幅10-15厘米,适合迷你型栽培。
3. 中型。株幅10-20厘米。
4. 匍匐型。具有长枝与匍匐生长的特性,可以作悬吊植物观赏。
紫罗兰又名草桂花,属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一般在头年秋季播种,翌年春季开花。此花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基部梢木质化。叶面宽大,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梗粗壮,花有紫红、淡红、淡黄、白等颜色,单瓣花能结籽,重瓣花不结籽,果实为长角果圆柱形,种子有翅。花期3-5月,果熟期6-7月。
紫罗兰花朵茂盛,花色鲜艳,香气浓郁,为众多莳花者所喜爱,适宜于盆栽观赏,适宜于布置花坛、台阶、花径,整株花朵可作为花束。
紫罗兰原产欧洲南部,目前我国南部地区广泛栽培。此花性喜冷凉,耐寒不耐阴,怕渍水,适生于位置较高,接触阳光,通风、排水良好的环境中。切忌闷热,在霉雨天气炎热而通风不良时则易受病虫危害。
紫罗兰的繁殖以播种为主。在我国中部地区,一般于9月中旬露地播种。采种宜选单瓣花者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结籽,从盆栽母本中采种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较多。播前盆土宜较潮润,播后盖一薄层细土,不再浇水,在半月内若盆土干燥,可将盆置半截于水中从盆底进水润土。播种后注意遮荫,15天右即可出苗。
幼苗于真叶展开前,可按6×8厘米的株行距分栽苗床,拔苗时须小心勿伤根须,并要带土球。定植前,应在土中施放些干的猪、鸡粪作基肥。定植后浇足定根水,遮荫但不使闷气;盆栽者宜移置阴凉透风处,成活后再移至阳光充足处,隔天浇水一次,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见花后立即停止施。对高大品种,花后宜剪去花枝,再追施稀薄液肥1-2次,能促使再发侧枝,初霜到来之前,地栽的要带土团掘起,囤入向阳畦或上花盆置室内越冬。
紫罗兰
学名:Matthiola incana
别名:草桂花、四桃克
科属:十字花科、紫罗兰属
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各地普遍栽培。 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状柔,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杏互生,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基部呈叶翼状,先端钝圆,全缘。顶生总状花序,有粗壮的花梗,花瓣4枚,瓣片铺展为十字形,花淡紫色或深粉红色。花期4-5月。果实为角果,成熟时开裂。
喜凉爽气候,忌燥热。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喜温和气候,但也能耐短暂的-5℃的低温。喜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用播种繁殖。可于9-10月进行盆播。要先将土壤浇足水,播后不宜直接浇水,只可浸水保持土壤湿润。播后2周可发芽。在真叶展叶前需分苗移植。因其直根性强,须根不发达,如较早移植可少伤根。 栽培期间需注意施肥。不可栽培过密,否则通风不良,易受病虫害。如养护得当,4月中旬即可开花。开花后需剪花枝,并施1-2次追肥,这样能再抽枝,到6-7月可第2次开花。采种应选择良好的母株 。
留种植株要远离其他十字花科的种类,以防止种间杂交。
紫罗兰花期长,花序也长。可以布置花坛、花境,或作盆花、切花。
6. 非洲紫罗兰是什么品种
非洲紫罗兰(详情介绍)又名非洲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小巧玲版珑,花色斑斓,四季开花,权是优良的室内花卉,在欧美地区非常流行。
非洲紫罗兰
非洲紫罗兰全株有毛;叶基部簇生,稍肉质,叶片圆形或卵圆形,背面带紫色,有长柄。花1朵~6朵簇生在有长柄的聚伞花序上;花有短筒,花冠2唇,裂片不相等,花色多样,有白色、紫色、淡紫色或粉色。蒴果,种子极细小。
中文学名:非洲紫罗兰
拉丁学名:Saintpaulia ionantha Wendl
别称:非洲堇、非洲苦苣苔、非洲紫苣苔、圣包罗花
二名法:Saintpaulia ionanth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苦苣苔科
属:非洲紫罗兰属
种: 非洲紫罗兰
分布区域:非洲东部
7. 非洲紫罗兰如何浇水
非洲紫罗兰是苦苣荅科的多年生草本。原产非洲热带。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品种。因其花色专丰富艳丽,千属姿百态,适宜室内栽植,十几年来已风行全球。它喜温暖、湿润及庇荫的环境,不耐高温。花期长。从夏至冬季均可开花。为养好它应注意:
(1)选用适宜的花盆,不可过大。
(2)选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可选腐叶土:沙=3:2或腐叶土:草炭:沙土=1:1:1。
(3)非洲紫罗兰喜半阴。过阴花少而淡,光照太强,叶发黄。需放在散射光处养护。
(4)浇水不能太多,不要浇到叶子上。土稍干再浇。
(5)要薄肥勤施,7~10天施一次稀液肥或复合化肥,施肥的氮:磷:钾=1:1:1,现蕾后多施些磷钾肥,才能花大色艳。施肥不要沾在叶子上。
(6)夏季必须遮荫和通风良好。
8. 非洲紫罗兰的种类与品种是怎么样的
非洲紫罗兰与紫罗兰被一些花卉爱好者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完全不同。紫罗兰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属十字花科紫罗兰属,株高25~50厘米,叶圆形或倒披针形,春季开花十字形着生,花多为紫、红、白色,秋播夏天死亡。花有重瓣与单瓣两类,叶片淡绿色,叶缘平滑为单瓣;叶片浓绿色,叶缘锯齿状为重瓣,单瓣的种子播后80%的种苗可开重瓣花。
非洲紫罗兰,园艺品种很多,目前已有2000个,花色有红、白、紫红、粉白、紫及复色,花有重瓣与单瓣,有皱折卷边等。常见的品种有费斯妮,花白色(Fim-schnee);吉斯拉(Gisela)花深红色;玛丽娅(Maria)花堇色;卡门(Garmen)花堇色;德福特(Delft)花粉堇色,重瓣,花瓣边缘色较浓,西伯达拉(silber Dollar)花丰重瓣,皱边,紫堇色;茹可可(Roccolo)花肉红色,重瓣;纳他丽(Nathalie)花蓝堇色。
常见的变种有白花非洲紫罗兰(花白色);大花非洲紫罗兰(花大、深蓝色);斑叶非洲紫罗兰(叶片黄白斑)。
同属的栽培种有:①安曼非洲紫罗兰,蔓性分枝,叶黄绿色,花淡蓝色,较少;②光叶非洲紫罗兰,叶光滑,圆形,花淡紫色;③舒迈非洲紫罗兰,叶小而光亮,绿色,花白色,中心具深紫色斑点。
9. 家养非洲紫罗兰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非洲紫罗兰是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常绿草本花卉。全身嫩肉质状并密被白绒毛,具极短的地上茎。叶片轮状平铺生长而组成莲座状,叶卵圆形,先端稍尖,长约6厘米,宽约5厘米,全缘。花梗自叶腋间抽出,花茎红褐色,花单朵顶生或交错对生,花被5裂,组成圆盘状,花径3-4厘米,裂片卵圆形,花色有深紫罗兰色,、兰紫色、浅红色、白色、红色等色,而且有单瓣也有重瓣,有的叶面带黄色花纹。花期很长,夏秋冬季均能连续开花。
原产于热带非洲,生长在热带雨林中温暖、潮湿多阴的地方。因而非洲紫罗兰喜温暖湿润而又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也不耐高温。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8-24℃。非洲紫罗兰喜光,如光线不足,只长叶不开花;但又惧怕直射光,光照过强,叶面会出现黄斑,所以不要阳光曝晒。空气相对湿度应在50-80%。把栽有植株的盆放在盛水的托盘上,可提高相对湿度。不要进行叶面喷水,否则叶片会产生难看的黄斑。浇水也不要浇在叶片上。土壤浇水一般在室内每周两次。非洲紫罗兰要求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盆要矮而宽,保持排水良好。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应施稀薄液肥,开花期应少施氮肥。
非洲紫罗兰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组织培养法。扦插一般用叶插法,5月份进行把带有2-5厘米叶柄的叶片插入沙质土中,注意保湿,一般15天左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