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平面图
① 请问哪位大侠知道这是什么花,叫什么名字谢谢了!下面附图
这是木槿,开花了。。。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木槿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萼钟形,长14-20毫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朵色彩有纯白、淡粉红、淡紫、紫红等,花形呈钟状,有单瓣、复瓣、重瓣几种。
② 请问这是什么杜鹃花
没有图片看不到,请上图
③ 杜鹃花是什么样子的昙花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杜鹃花
④ 这是杜鹃花还是马樱花有图求鉴定
这个明显就是马樱花,杜鹃花的叶子和马樱花不一样,区别大。
花型也不一样。
⑤ 杜鹃花图片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版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权,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⑥ 野杜鹃花什么样
如下图:
其实跟杜鹃花差别不是太大。
杜鹃花喜偏酸性水土版,怕碱性水土,怕水涝:喜温凉,权怕燥热,喜润环境,怕空气干燥;喜半阴,怕烈日;喜薄肥,怕浓肥。 用什么土落叶松腐殖土酸度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水性能好,适宜杜鹃生长。
(1)要用"困水",即把水与杜鹃在同一温度的地方加以晾晒。用鱼缸水、雨水、江河水也可。
(2)土壤不干不浇,干也不要过于,过于叶子会蔫。
(3)浇必浇透。
(4)冬夏有别。冬天叶子好,夏季湿点无妨。开花期不宜多浇水,过多易落蕾和早谢;春秋风大气干,必须保证充足。
⑦ 从照片看杜鹃绿色光辉一般,不知道实际图片好看吗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杜鹃专花属850余种。 红、属紫、蓝、绿、黄、白、粉等颜色,再加上花色有单色、复色、飞白、镶边、点红、亮斑、喷沙、洒锦等,花瓣有复瓣、单瓣;狭长、圆润、平直、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所以很难计算出具体的数目. 顺便介绍一种绿色杜鹃花,叫“绿色光辉”(十分罕见):半复瓣,花呈黄绿色,如在偏阴环境之下,花色呈淡绿色,花径约5cm,为现今常绿杜鹃花半复瓣中最绿色品种。叶呈披针形,叶色碧绿。植株仅高30-40cm。能耐摄氏零下17度低温。
⑧ 这是什么花 附图
杜鹃花
图片:http://image..com/i?fr=bk&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C5%BE%E9%BB%A8#
中文名称: 杜鹃花
外文名称: rhododendron
别称: 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花属
种: 杜鹃花
分布区域: 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⑨ 急求五种花的花程式
花程式和花图式是学习植物学的人经常要涉及的概念,对学习植物分类学的人来说更显得重要。但现行植物学书籍中,不是对其注释不够就是不加注释,更有甚者互相矛盾,这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少麻烦,也给实际工作者带来困难。不仅一般植物学教科书中出现错误,而且,同类型的错误还出现在一些辞书中。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现就某些书籍中的一些提法和表示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花程式 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见施浒编的《种子植物形态学辞典》)。以上是花程式的基本概念,是借助于字母、数字和符号来表达、怎么表达法?我们分别来谈:(详见图表) 1.字母 一般用每轮花的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花的各个组成部分。通常用拉丁文,如:用P代表花被(P为Perianthium的略写),C或Co代表花冠(C或Co为Corolla的略写),Ca代表花萼(Ca为Calyx的略写),A代表雄蕊群(A为Androecium的略写),G代表雌蕊群(G为Gynoecium的略写)。而在我国植物学教科书中,常用K表示花萼,该字母是德文Kelch的略写。当用K表示花萼时,则要用Co来表示花冠。 2.数字 用 阿拉伯数字 “0,1,2,3,……10”以及“∞”或“x”来表示,“∞”表示多数,不定数;“x”则表示少数,不定数;通常写在花部各轮每一字母的右下角或右上角,表示其实际数目。 3.符号 整齐花或辐射对称花用“*”或“”表示,不整齐花或两侧对称花用“↑”或“”号来表示;“”表示雄花,“”表示雌花,“”或“”表示两性花;如果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连合,则在其数字外加上“( )”号,仅基部连合可在数字下方加上“”号,如上部连合,可在数字之外加“”号。如果花部的某些部分贴生则用“”号表示;子房的位置通常在G的上、下用“—”号表示,如上位子房则写成(也可以仅写G来表示),下位子房则写成,周位或半下位子房写成;如果同一花部有多轮或同一轮中有几种不同的联合和分离的类型,则用符号“+”来连接;而同一花部的数目之间存在变化幅度则用“—”号来连接;如果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数字后加上“∶”号的话,是表示心皮数、室数和胚珠数间的一种连接。如:豌豆的雌蕊群,我们写成1∶1∶∞(即上位子房,一心皮、一室、胚珠多数)。各花部之间则用“,”号来分开。但在比较老的一些植物分类学书籍中,如胡先骕和郑勉二位先生的著作中,可见到用S来表示雄蕊、P来表示雌蕊的表示法,其花程式的写法也与现行写法不一样,如 蕊成二组,九个以其花丝联合。 下面我们举几个典型植物的花程式以供讨 木兰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K5,A∞,G1∶1 蚕豆花:↑K(5),C5,A(9)+1 G1∶1∶∞ 对于木兰科和百合科的花程式的表示法,各种书籍中大致相同;而对于桃花和蚕豆花的表示法则各有千秋,除花部几轮以及各花部的字母、数字和符号间用不用“,”或“;”号外,主要的不同,反映在雌蕊群G右下角数字外,用不用“( )”符号的问题上。为了便于说明,我们不妨 先看一看现行的《植物学》教课书(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该书上册第189页倒数第7—10行写着:“2.蚕豆的花程式为: ↑K(5)C5A(9)+1G(1∶1)”, 接着写“花程式表示:不整齐花,二侧对称;花萼5片,萼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组成,离生,一轮;雄蕊群有雄蕊10枚,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离,子房一心皮一室,上位。”很显然,该书编者在谈到蚕豆花部的花萼、花瓣、雄蕊时都明确指出其合生或离生,故而在K(5);的5字上用了表示连合的符号“( )”,在C5的5字上则没有用;同理,在A(9)+1的9字上用了“( )”号,1字上未用;唯独在谈到子房时既未用合生也没有用离生的字眼来表示心皮的情况,而在其外用了一个表示该花部各部分连合的符号“( )”。该符号在此能用吗? 众所周知,豆目植物的雌蕊群是由一个心皮组成的;既没有与其他花部合生,自己也仅只一个心皮,而其外表示花部连合的符号“( )”从何而来呢?假如我们硬要于其外冠以符号“( )”的话,那么,人们不竟会问桃花,蚕、豌花之类的一个心皮与什么连合呢?那回答只能是二个字:“没有!”,既然没有同其他单位连合,那为什么其外硬要冠以连合的符号“( )”呢?肯定弄错了。原因可能会很多,推想一种可能是编写时东抄西抄,没有认真细想;再一种可能是编写的人多,各编各的,前后不连贯,以致出现矛盾。 还有关于花萼、花瓣(冠)的符号是用K、C还是用Ca和Co,眼下国内外植物学书籍中多用前者(即K和C),所以,还是用K和C来表示的好。 为此,桃花和豆科(即蝶形花亚科或科)的花程式应这样来表示: 桃花 K(5),C5,A∞,G1∶1 豆科 K(5),C1+2+(2)A(9)+1,G1∶1∶∞ 有一些书中,特别是国外目前所用的教科书大多如此表示法,当然也有不写花程式的。笔 者以为最好是写,而且还要写正确、写规范。 (二)花图式 说到花图式就更令人头痛,在一些国内外植物学书籍中,尤其是植物分类学(或有花植物分类学)中,常常避而不谈。然而,花图式与花程式一样是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的人经常碰到的。亦有不少植物学的书籍中谈到过,但一般只是泛泛地谈一下,画一个图,不加任何解释,也不指明出处,弄得老师和学生都不知该图所示各部其正确的含义是什么?给教与学带来不少困难。 然而另一些植物用上述符号不能完全表达其花的基本特征,必须辅以其他的符号加以表达;麻烦就出在这些辅助符号上(由于篇幅所限,对此本文暂不讨论),一来教科书常不讲述,二来不同植物的花其形态各异、变化多端,不仔细推敲,往往不知所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花图式概念本身有毛病。现以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植物学》为例,其上册的第189页,“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可以用一个公式或图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花程式,后者称花图式”。(注:一朵花下的着重点是笔者加的。)同样地解释除见于一般的植物学教材外,也见于一些辞书中,如施浒编的《种子植物形态学辞典》的第77—78页,1962年版,以及《辞海》1975、1979年版,《简明生物学辞典》1982年12月版等。但用上述概念,来解释山毛榉科、桦木科、唇形科以及大戟属等科属植物花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是行不通的。我们还是以现行《植物学》教材(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合编,1984年版)为例,见其下册第203页的见图-25山毛榉科三个属的雌花花图花,第243页的见图-70大戟属花图式和第277页的见图—112唇形科花图式,仔细看一看就会明白上述三科植物其所谓花图式绘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花序。这样一来,我们不竟要问,花图式的概念是指一朵花而言,还是指一个花序而言呢?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指后者,那么上述书中对花图式概念所下的注释就得修 正或改写。笔者认为作为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对植物分类学而言)之一的花图式与其他概念一样,前提要明确,定义要符合科学性。为了使大家都能接受而不引起大的骚动,我们用一种广义的花图式概念来统一:即用图解来表示花和花序各部分的横断面,亦借简图来表示花和花序各部在垂直花轴的平面上的投影。
⑩ 杜鹃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杜鹃株高1~2米,有直立主干或多干丛生,枝干褐色,表皮薄而细密,小枝有毛或 无毛,互生或轮生,很少对生。叶纸质,正背两面有棕色刚毛。花冠呈喇叭状、钟状、 漏斗状或高脚碟状,4~5裂,深浅不一,覆瓦状排列。花色有红、白、黄、紫、粉及一 些中间色。单花或双花,乃至10余朵集合成总状伞形花序,每朵花有小花梗。果实为蒴 果,果熟时自顶端开裂。种子多而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