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过门

茉莉花过门

发布时间: 2022-08-06 14:40:26

1. 歌曲的曲式的结构怎么辨别啊

歌曲的曲式的结构

在前面讨论"织体"要素时曾提到,音乐中有一个概念比较宽泛,即"结构"概念。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是指音乐在空间上的结构,我们称之为"织体",另一个是在时间上的结构,专业名词是"曲式"(music form)。

为什么说曲式是"时间上的结构"呢?一部音乐作品,无论是长篇巨制,如交响曲、歌剧,还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时间的延续中一点一点地铺展,而不可能像欣赏一幅画一样,在瞬间就能大致把握整体结构。这种在时间上的延续,正是音乐艺术的一大特点,所以音乐被称为"时间的艺术"。而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无论长短,两三分钟或两三小时,都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有个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这种结构框架或者章法,就称之为"曲式"。它不是预设的理论,而是在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范式。

曲式有很多种,正如大的宫殿有大的结构,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样。无论大小,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创新之作,都会包含以下三个原则:对比,变奏、重复。

对比是由作品中的多个音乐材料造成的,它们在旋律形态、节奏型、情绪特征上的不同给听者带来了新鲜的感觉。一部作品多少总会有些对比的因素,大型作品的对比幅度会比较大,对比的材料会比较多,相对来说小型作品的对比幅度就小些,材料也没有那么多。

变奏手法是将一个音乐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变化,一方面仍可使人听出原型同时又有新鲜感。比较简单的变奏是基本保持主题的旋律轮廓、节奏型甚至和声,只是添加一些小小的装饰。稍复杂些的,则会将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织体、和声都做较大幅度的改变,甚至只是选取原材料的某个因素加以发展,以至于几乎听不出它们和原型的联系了。音乐作品中的"展开"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变奏。

重复是指音乐材料的再次出现。一发而逝是音乐艺术的特性之一。为了让听者对音乐素材留下深刻印象,重复或者带有变化的重复就是必须的手段。此外,再现也是重复的一种形式,当一个音乐材料呈示之后,有新的因素出现,在新因素后面前述材料的重新出现,称作再现,这种手法可以给全曲带来呼应、对称、稳定的感觉。再现可以是原封不动的,也可加以变化,使之获得一种总结、升华的效果。

上述三个原则并不是互相无关的,它们在使用中可以互相渗透。比如,带有变化的再现,实际上体现了变奏原则,同时又因为它的变化,产生了对比效果。

曲式的确立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获得的,特别是和声与调性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主和弦可以获得段落的收束感,调性的变化不仅可以带来对比,还常常意味着下一个段落的开始,再现通常建立在最初调性的回归上,等等。

音乐的曲式按照传统可以分为两类,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我国音乐理论家杨儒怀教授则以曲式的共性特征,将它们归纳为"并列曲式"、"再现曲式"、"复合曲式"、"循环曲式"、"变奏曲式"和"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复调音乐曲式"、"套曲曲式"和"边缘曲式"。本书部分采用杨儒怀教授的分类法,有选择地作赏析性介绍。

(一)并列曲式

一部曲式

并列曲式中,最小的是一部曲式。它是由单一乐思的陈述和对该乐思的不间断发展构成的。在一部曲式内部,包含数个乐句,但中间不能划分出段落来,也就是说,在中间没有结束性停顿,只是到最后才有肯定的收束。很多短小的民歌都是一部曲式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内蒙民歌《嘎达梅林》、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等。舒伯特的歌曲《野玫瑰》虽然有多段不同的歌词,但旋律却只有一个段落,它本身是一部曲式的。

一部曲式可以是比较简单的、由几个并列的乐句构成,也可以比较复杂,由乐思的一系列发展构成。请听两首波兰作曲家肖邦(Chopin)的钢琴作品,先听B大调前奏曲,它明快而美丽,其中有一个素材多次重复,变化,虽然非常短小,却包含了"起承转合"的全部过程,十分完满。

曲例一:肖邦B大调前奏曲op.28,no.11

另一首是b小调前奏曲,速度比较慢,略带忧郁的味道,在宁静的伴奏音型之上,一条舒展的歌唱性旋律从容地铺展,情绪渐渐地推向一个高潮,之后降落下来,接着这条旋律再一次展开,通过重复和变化形成第二个更加充分的高潮,然后渐渐回落,在一片宁静之中收束,给人留下意蕴深长的感觉。

曲例二:肖邦b小调前奏曲op.28,no.6

一部曲式虽然比较短小,但内部结构多种多样,就像万花筒一般变幻无穷。

二部并列曲式

二部并列曲式由两个段落构成,它们在情绪、旋律形态、调性、和声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对比,可用A+B表示。我们熟悉的刘炽创作的歌曲《我的祖国》就是这样的曲式,第一部分是旋律婉转抒情的领唱,带有叙述性,第二部分是颂歌般的情绪热烈的合唱,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两个段落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又是完整和谐的。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也是A+B结构的。这首歌表现了一个痴情的姑娘年复一年地等待着远游他乡的未婚夫。在一个由弦乐演奏的温柔抒情的引子之后,女高音唱道:

冬天早过去,
春天不再来。
夏天也要消逝,
一年年地等待。
我始终深信你一定能回来,
我曾经答应你,
我要忠诚等待你,
等着你回来。
在音乐上,作曲家将歌词处理为四个乐句,旋律优美绵长,有些忧伤,表现了姑娘的期盼之情。这是全曲的第一部分,在a小调上。第二部分转到了明亮的A大调上,这一段没有歌词,只是用母音"啊"来唱,情绪变得稍稍活跃,句法也比较自由,作曲家让我们看到了纯洁少女的形象,又让我们联想到她在幻想美好的重逢时刻。这两部分整个重复了一遍,歌词是:

假如你现在还活在人间,
愿上帝保佑你,
当你跪在上帝的面前,
愿上帝祝福你。
我要永远忠诚地等待你,
等待你回来。
你若已升天堂,
就在天上相见。
B段仍然是用母音"啊"来歌唱,和前面完全相同。最后还有一个器乐的尾声。

全曲的结构是:

引子 ||: A B :|| 尾声
谱例一: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

A部(仅开头部分):

B部(仅开头部分):

这首曲子中A和B的素材是完全不同的,这使两个部分形成了大幅度的对比,但作曲家为了使全曲有完满的收束和呼应,有内在的统一感,用器乐尾声再现了引子素材。

曲例三: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录音为器乐版本,不带重复)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各种曲式的基本原则,这里选用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例子。事实上,音乐创作是自由多样的,作曲家们总会在基本原则的范围内作出自己的创新。

三部并列曲式

三部并列曲式用A+B+C来表示。三个部分的素材各不相同,形成对比。这种形式在音乐作品种不是很常见,因为不同素材的段落多了,会缺少凝聚力,听者的注意力也会分散。不过有个非常精彩的例子,舒伯特的歌曲《春梦》。歌词是缪勒的诗,它本身是三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和形象:

我梦见遍地使鲜花
正像那五月的光景,
我梦见那如茵的草地,
小鸟发出欢乐的歌声。

但雄鸡已在报晓,
我睁开我的眼睛。
四周是黑暗寒冷,
只听到乌鸦的叫声。

是谁在玻璃窗上,
画满这些枝和叶?
你会笑我还在梦中,
在严寒的冬天里却作着春天的梦。
舒伯特将这三种不同的情绪--美丽的梦境、突然的惊醒、心酸的自嘲--用三种完全不同的音乐做了生动贴切的表现。第一段是在A大调上的轻快的6/8拍,旋律仿佛带着笑意,洋溢着幸福的感情,钢琴伴奏的节奏型就像是心儿在欢快跳动。第二段速度陡然加快,调性非常不稳定,一直在变化,旋律则变得局促不安,钢琴伴奏令人心惊。第三段速度一下子变慢了,情绪转为伤心、无奈,调性从D大调转向A大调,最后落在了凄凉的a小调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旋律,第一和第三段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这使首尾获得了内在的联系和呼应。

和前面的《索尔维格之歌》一样,《春梦》的三段音乐也做了整体的重复,三段歌词是:

我梦见美丽的姑娘,
她给我温暖的爱情,
我梦见抚爱和甜吻,
梦见幸福和欢欣。

但雄鸡已在报晓,
我心也随它?醒,
我孤独地坐在这里,
回忆着甜蜜梦境。

我重新闭上眼睛,
心儿在不住地跳动,
窗上树叶儿几时发青?
爱人几时才能重逢?
《春梦》的结构是:

引子 ||: A B C :||
谱例二:舒伯特歌曲《春梦》

A段开头:

B段开头:

C段开头:

曲例四:舒伯特歌曲《春梦》(不带重复)

三部并列曲式虽然可以用A+B+C来表示,但实际上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三个部分采用同一个素材,后两个部分是对该素材的发展和衍生。

至于四部或更多部分的并列曲式,就不一一介绍了。

上述各种曲式结构,都可用于一首独立的乐曲,也可作为大型曲式中的一个部分。

2. 什么是东北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指的二人转的唱腔,共三百多个。

相关介绍:

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

(2)茉莉花过门扩展阅读

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舞”,手绢、扇子、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如《呼呼腔》板式变化多样,分有”头板“即”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由于吸收了民歌中的花腔曲调,因而产生了”南边道、大尾巴、对花、敞弦、干板擂“等等不同样式的《呼呼腔》曲调。词格基本为七字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二人转

3. 结婚敬茶,婆婆要拿个"如意"或者花来插在我头上和按我的头怎么办。结婚大事,遇到过的人请帮一下

婆媳斗法,没过门就开始防上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让老公帮忙化解一下,多帮你说话,你婆婆如果爱儿子就会对你好的。

传统婚俗中,新人来到双方父母亲桌边,向父母敬茶(或酒),以谢养育之恩。改口叫爸妈、拥抱。如果场地舞台够大,请父母上台完成这一项,来宾能看得更清楚。

如果允许的话,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

首先一杯是茉莉花茶,敬给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们,感谢大家的远道而来,感谢大家给新人带来的祝福!

第二杯茶是新娘敬给新郎的红茶,希望以后新人能够举案齐眉,红红火火。

第三杯茶是铁观音,新郎敬给新娘的,意思是观音送子。 最后一杯,是普洱茶,敬给双方的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4. 副歌是什么意思。

在很多歌曲中,副歌部分经常作一个感情的升华,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处。抒情的成分居多,概括性很强。

而副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的就是流行句,也指记忆点,这是因为一首曲子中人们无法记忆全部,而多只会哼那么一两句,并且流行开来,而这被人们记忆住的一两句就是词的流行句,就是所谓的流行句(也即记忆点了)。通常每首歌都会重复副歌两次以上,而且一般副歌都是高潮部分。

歌曲排布一般是这样的:主歌——副歌——主歌——副歌——桥段——副歌变调。这是作曲时的基本摸版,和文学里的起承转合一样,没有硬性的规定,就是三段不同的旋律,主歌和副歌一般旋律差距很大,很容易听出来歌曲进行到那个阶段了。桥段可以没有。

古典歌剧里没有桥段,有衔接用的过门和好几种副歌旋律和变奏。民歌一般只有主歌,类似Scarborough Fair ,浏阳河,茉莉花。

(4)茉莉花过门扩展阅读:

副歌的动能

1, 对比性:在节奏上,情感上一定要与主歌形成对比,为曲调提供较大的对比变化。

2, 重复性:在流行句式上获得重复或变化重复,是流行歌曲传播最重要因素,不可不在意,但也不能对情绪不加以克制。

3, 发展与概括性:歌曲的高潮往往设计在副歌内出现,而高潮的内容往往要求概括性。主歌可以说是内容,是每首音乐的主干。它是对重要的人、事、情的主要交代的那部分;副歌就是指那内容区别于主歌,发展与概括性比较强的且在节奏情感曲调上与主歌形成对比的那一段。

5. 什么是过场、过场效果、过场镜像

过场
guòchǎng
1.[interlude]∶戏剧的幕间表演或娱乐
2.[cross the stage]∶戏曲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泛指办事走形式,不讲内容

在17、18世纪,过门短曲利托奈洛作为歌声的延续和为演员提供动作的时间而镶嵌在咏叹调中。早在14世纪意大利牧歌中ritomello被安排于结束部分。17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例如在蒙泰威尔第的《奥菲欧》中它作为序幕前四次反复的四小节器乐演奏。此后直至18世纪,ritor nello通常作为咏叹调分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当然,利托奈洛有时也可以比歌者实际的歌唱有更多的动作,例如从舞台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时,因而篇幅会超过咏叹调。以后,更出现一个没有主要人物、或者虽有主要人物登台但并不演唱的场景,有些剧团会把这种情形称作“过场”。当然,这种过场通常都十分短暂。

歌剧的过场也可以由乐队演奏或歌队合唱,甚至穿插舞蹈等手段,烘托环境气氛,用以表现出主角的情感。例如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公主》第一幕卡拉弗王子目睹波斯王子猜谜失败被押赴刑场处死的场面,整场音乐象征着卡拉弗的视觉感受。其中有采用《茉莉花》曲调的少年合唱和这一音调的派生音乐以及大量合唱的加入,这些均属过场音乐。紧接着是卡拉弗对此情景的万般感叹以及他与帖木儿对话的宣叙调。当波斯王子最后发出绝望的喊叫之后,卡拉弗、帖木儿以及平、彭、庞继续围绕劝阻卡拉弗猜谜而卡拉弗却执意不改初衷的对话,使剧情向前推进。

6. 关于“茉莉花”的美词美句都有哪些

美词:

  1. 素洁[sù jié]:素雅而洁净,洁白。

    例句:八月十五的月亮,明净透彻,轻洒着素洁如水的银辉,带着几颗小星星,盘旋在夜中,望着人们的团结。

  2. 浓郁[nóng yù]: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

    例句:这种酒,香气浓郁,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3. 清芬[qīng fēn]:五月的微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有如慈母的双手。

  4. 含苞欲放[hán bāo yù fàng]: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例句:公园里的荷花,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美丽极了。

  5. 清香宜人[qīngxiāngyírén]:百合花的花苞也会发出阵阵香气,轻淡轻淡的,清香宜人。在晚上的时候,如果你站在它前面,你就会闻到阵阵清香,无不让人垂诞三尺。

  6.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例句: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

  7. 纤细柔弱[xiānxìróuruò]:形容形态细小柔软。

    例句:春天像刚过门的小媳妇,总不敢在第一时间很直接地和凌厉的严冬结实地打个照面,只瑟缩在春风的帘幕后,向这早已属于自己的时光里张望,羞羞答答,畏首藏脚,纤细柔弱。

  8. 沁人心腑[qìn rén xīn fǔ]:形容芳香凉爽。

    例句:雾气升腾,百花含露,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腑的幽香,清晨的山谷密地万般秀美。

  9. 淡雅清香[dànyǎqīngxiāng]:形容香气清新。

    例句:桃红色的风信子代表热情,粉色的风信子代表淡雅清香,黄色的风信子代表我很幸福,蓝色的风信子代表高贵浓郁,深蓝色的风信子代表因爱而有些忧郁。

  10. 超凡脱俗[chāo fán tuō sú]: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例句:这朵花有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美句:

  1. 入夏,茉莉花一批一批挂蕾,一批一批绽放。多么温馨芬芳的茉莉花儿,茉莉花的含蕴是多彩的。给你的是一股幽香韵味深长,那沾雪点、挂花蕾、绽雪花也非常节制,真是芬芳、秀色、福气。我心中的茉莉花,她纤细柔弱,淡雅清香,超凡脱俗……

  2. 生活中的美,难道只属于缤纷的色彩和堂皇的外表吗?茉莉花的小小花,扑鼻的香,不畏风雨的坚强,难道不是一幅令人赞叹的风景吗?我愿,愿化成一朵小小的,洁白的茉莉花,无私地把自己的一份清甜,一份芳香,奉献给爱美的人们。

  3. 我爱有一盆漂亮的茉莉花,虽然不像牡丹那样娇艳那样的五颜六色,也不像百合花那样翠色迷离自李唐来盛人世爱牡丹,晋陶渊明独爱菊。茉莉花但他有自己独特的美。

  4. 茉莉花,它虽然没有玫瑰花的美,没有牡丹花的高贵,没有杜鹃的艳姿。它含苞欲放,它清香宜人,它轻俗动人,它芳香沁人。在柔嫩的枝条上,茉莉花从层叠的绿叶中露出娇羞的小脸,雪白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颤抖着,使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清香。

  5. 茉莉花有着初绽的花朵,默默地散发出阵阵清香,微风拂来,迷人的清香马上弥漫了开来,充斥我的鼻翼,仿佛我的呼吸都带着茉莉的香气;它有着饱满的花苞,让人感觉似乎轻轻一碰,便会绽开一样。

  6. 我欣赏你。我愿做茉莉般的女子:荣辱不惊。茉莉,我羡慕你。你虽然那么平平无奇,却能在自己的-生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给人们带来了芬芳的倩影,不留下-丝遗憾地离去。

  7. 茉莉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碧绿碧绿的。清晨,碧绿的叶子上滚动着许多亮晶晶的水柱,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就像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条条花满伸出盆外,花满的顶端是嫩绿细小的新叶。

  8. 茉莉花不仅花儿美丽,还有一些别的价值,比如把茉莉花摘下来,放到太阳下晒干,过了几日,等花干了以后,放进一个瓶子里,干花就做好了。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泡茶时往茶杯里放几朵干花,就成了茉莉花茶,那才叫香呢!

  9. 我喜欢茉莉花,因为茉莉花洁白无暇,小巧玲珑。爷爷喜欢养花,特别喜欢养茉莉花。许多茉莉花在夏天全开了,那淡淡的清香飘满了整个阳台,以其清丽的芳香,深得人们喜爱。

  10. 我看着那雪白的蕊,觉得真是玲珑剔透。虽然没有娇艳的色彩,但质朴、本色、纯洁,不含任何杂质。它不像美人蕉那样,穿着大红袍子,披着黄色上衣,骄傲地扬起头;也不像荷花那样在水面上摆着优美的姿势,等待着人们的赞赏。它是那么小,那么不起眼。我曾经看过这样的诗句:“小小茉莉花,默默吐芳华。纯洁如白雪,丹心献大家。

7. 你好;谁知道二人转的曲牌有多少种【详细一点】。谢谢;

曲牌有以下五大类:
主要曲调(简称主调)
辅助曲调(简称辅调)
专腔专调(简称专调)
曲小帽(简称小调)
杂曲杂调(简称杂调)
一、主要曲调 十大主调

胡、牌、文、武、抱、红、縻、四、翻、靠
1. 胡胡腔 2. 喇叭牌子3. 文嗨嗨 4. 武嗨嗨 5. 抱板 6. 红柳子7. 哭縻子8. 四平调

9. 小翻车 10. 靠山调
二、十大辅调
1. 秧歌柳子
又称[春歌调][拜庙调],是我国东北春节时闹秧歌唱的曲调,大多是无文场乐器伴奏,只配以锣鼓,它曲调高亢,红火,奔放,爽朗,风格韵味浓郁,长于表现欢庆,赞颂的情节和场面。
2. 大救驾
是个两句体的腔格,上下句都有较长的行腔,大救驾在二人转节目里只演唱一、二番,也可男女演员合唱一番。
3. 打枣
此曲调颇为抒情,腔格词格较为特殊,适于演唱三条腿的唱词。
4. 三节板
又名[三节腔],是上下句曲体结构带甩腔的曲调。落音规范:上句-3,下句-1(变化音6、3),甩腔5(变化音6),节奏特点是黑板起唱,尾字落中眼每小节的第三拍,旋律音符多,行腔较少,韵味软浓,是抒情板腔,演唱三节板讲究“慢板升味儿”,“慢而不断”。
5. 羊调
全称[扯羊尾巴调],此曲调多是一替一句或一替半句唱,以俏口“哪啦伊呼咳呼咳”代替过门,它节奏适中,旋律跳跃性大,明快,爽朗,而且幽默风趣。
6. 西口韵
又名[五字锦],是带有抒情性的叙事板腔。长于对人物形象,衣着打扮,举止动作的刻画和描写。二人转的“夸奖篇”“观街景”多用此曲调,是四段体的曲体结构,第一段--五字锦,第二段--三字联,第三段--五字叠句高潮,第四段--甩腔,四段体不是完全套曲,而是可以拆,选使用。
7. 慢西城
占据二人转唱腔的主要领地,演员爱唱,编曲爱用,听众爱听,演奏员也爱伴奏,其特点是:
1) 旋律好听,2) 韵味迷人,3) 便于塑造音乐形象。
4) 上下句都有行腔,5) 便于抒发感情。
6) 一句唱,7) 一个过门,8) 便于表演。
9) 过门色彩鲜明,10) 乐汇对称,11) 便于掌握。
12) 唱腔,13) 过门规范,14) 好学,15) 好唱,16) 好听,17) 好使。
18) 行腔可高可低,19) 便于男女分腔。
20) 两句唱腔和过门尾音落里,21) 外敞弦,22) 便于伴奏。
23) 移植,24) 借鉴二人转里不25) 生搬硬套,26) 风格统一。
8. 小悲调
是一种哭腔、悲调,有时还有风趣,幽默感,从而形成悲剧喜唱的特点。上句落“2”音,下句落“5”音。
9. 英雄悲
又叫[公子悲][四号縻子],有行腔还有垛句,旋律舒展,节奏平缓,词格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10. 锯缸调
它是我国很多剧(曲)种都使用的曲调,曲调旋律通俗,落音规范,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句一过门,便于表演,拉场戏多爱使用此调。
三.专用曲调
1. 慢中紧
又叫[诉情调]《刘小姐探病》中的专用曲调,是一个激情板,抒情板和叙事板三种板腔并存的曲调,表现力丰富,可塑性强。
2. 思情调
《刘小姐探病》中专用曲调。
3. 哭楼调
《刘金锭观星》中专用曲调。
3. 哭楼调
《刘金锭观星》中专用曲调。
4. 纱窗外
《二大妈探病》中专用曲调,曲体是由四个乐句16小节组成的歌谣体结构。
5. 对菱花
《二大妈探病》中专用曲调,由东北民歌发展而来。
6. 三不
7. 正
《小天台》中专用曲调
8. 佛调
《小天台》专用曲调,适于表现思念,感伤,期待等情绪。
9. 小下楼
《小天台》剧目中丫环下楼时用的曲调,这个曲牌由东北民歌[妈妈好糊涂]演变而来。
10. 鸳鸯扣
《富贵九子图》中专用曲调
11. 反西凉
又叫[唐王领兵调]或[得儿嗨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曲调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跳跃性强。
12. 拦马正
又叫[十爱调],寒江中专用曲调,是由[靠山调]演变而来,上句落“6”,下句落“5”,甩腔落“3”。
13. 姜须进帐调
又叫[反影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
14. 樊梨花五更
又叫[补汗榻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
15. 三不
16. 格
又叫[八不合]《寒江关》中最后一个曲牌,由民歌《茉莉花》发展而来。
17. 报花名
18. 《王美蓉观花》中专用曲调
19. 上北楼
《上北楼》中专用曲调。
20. 谭香哭瓜调
《谭香哭瓜》中专用曲调,上句落“5”音,下句落“2”音。
21. 茨儿山
《茨儿山》专调,曲调流畅,歌唱性,叙述性兼备,适应边唱边舞。
22. 西口靠山调
《鸳鸯嫁老雕》专用曲调
23. 开嚎调
《小老妈开嚎》专调,由[喇叭牌子]发展而来。
四.小曲小帽
1. 微调式曲调:[瞧情郎][放风筝][打秋千]
2. 宫调式曲调:[绣云肩][小看戏][下盘棋]
3. 商调式曲调:[茉莉花][小拜年][探书房]
4. 羽调式曲调:[九反朝阳][绣灯笼][对花]
5. 角调式曲调:[绣占布]
五.杂曲杂调
1. 神调
2. 十三嗨
3. 传令调
4. 老摔镜架调
5. 压巴生
6. 仿西河
7. 垛口大鼓
8. 评剧调
9.京东大鼓调

搜索一下 有优酷视频!~~!~!!!~!~!~最喜欢慢西城 调

8. 如何避免将绿植放错位置

先了复解一下植物的生制长习性,是喜光植物,还是耐阴植物,从而决定摆放位置。一般情况下都是绿色植物比较耐阴,如发财树,龟背竹,滴水观音,富贵竹,富贵椰子,散尾葵,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放室内明亮处。一些开花绿植如茉莉花,栀子花,非洲茉莉,龙船花,喜光性比较强,一般情况下都是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比较好。

热点内容
百合空腔 发布:2025-09-16 14:59:15 浏览:303
百合竹的养殖 发布:2025-09-16 14:57:26 浏览:244
元代兰花碗 发布:2025-09-16 14:47:46 浏览:135
情人节泡汤了 发布:2025-09-16 14:30:16 浏览:77
玉兰花的根 发布:2025-09-16 14:11:08 浏览:833
初次见面情人节 发布:2025-09-16 14:08:25 浏览:198
两个花语 发布:2025-09-16 14:07:41 浏览:656
太兰花指 发布:2025-09-16 14:06:29 浏览:869
西洋情人节的前身是什么节日 发布:2025-09-16 14:04:43 浏览:760
四季玫瑰嫁接 发布:2025-09-16 13:59:36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