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茉莉花地理启迪慧想
㈠ 民歌《茉莉花》的介绍
茉莉---福州市的市花
㈡ 茉莉花茶那里最好
广西横县的茉莉花最好啦,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也是最好的茉莉花;被称为茉莉花之乡;不过想买到好的茉莉花还是有点难的,不懂行人一般买的茉莉花都是硫熏的
福建虽然是发源地,但现在品质和产量最好的是广西横县的
㈢ 《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
(3)广西茉莉花地理启迪慧想扩展阅读
《茉莉花》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中国。此后,众多世界级亮相让这首民歌引起苏皖多地关注。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区以该首民歌为名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音乐文化节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颁奖仪式的现场《茉莉花》出现总共774次。
㈣ 茉莉花茶哪种好一些
但茉莉花茶并不是一种茶品,它是用茶叶和茉莉花进行炮制、杂糅,而茉莉花的香气就进入到茶叶中。这种茶喝起来的味道包含着茉莉的香气和茶叶的浓度,一般茶叶的原料上采用绿茶的多,当然也有红茶和乌龙茶。
㈤ 茉莉花茶的自然地理
茉莉性喜光忌荫、喜温畏寒、喜湿怕涝,适宜在光照充足,平均气温在20℃~40℃,土壤持水内量在60%~80%的条件容下生长。
由于茉莉花茶制作要求茉莉鲜花采摘后当晚付制,因此茉莉花茶的产区分布需交通便利、紧邻茉莉花产地。福州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山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日照短,多散射光,云雾缭绕,十分利于种茶树;盆地中心的冲积平原为沙壤土,肥力高,水份足,扦插茉莉易成活,昼夜温差大使茉莉花品质好,在福州形成“山丘栽茶树,沿河种茉莉”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种植格局 。
㈥ 我们看茉莉花的想象句子
1、茉莉花一般在春天和夏天开花。它那小小的花瓣,我觉得真是玲珑剔透,虽然没有娇艳的色彩,但质朴、本色,纯洁不加修饰,却楚楚动人。我吸着它的香气,虽不浓郁,但清新淡雅,令人心旷神怡。茉莉花的花苞是洁白的,看上去晶莹如玉。洁白的花瓣和碧绿的叶子相配起来像一个雪白的小天使坐在碧绿的叶子上正朝我微笑呢!
2、在柔嫩的枝条上,茉莉花从层叠的绿叶中露出娇羞的小脸,雪白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颤抖着,使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清香。
3、茉莉花啊!你既不像太阳花那么绚丽多彩,又不像月季那么婀娜多姿,更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你具有的只是清秀的,幽静的,含蓄的美。你完全没有像百花一样争奇斗艳,哗众取宠。在你顽强的生命力面前,人们不再会灰心,不在再躁气,不再会埋怨……
4、它有着初绽的花朵,默默地散发出阵阵清香,微风拂来,迷人的清香马上弥漫了开来,充斥我的鼻翼,仿佛我的呼吸都带着茉莉的香气;它有着饱满的花苞,让人感觉似乎轻轻一碰,便会绽开一样。
5、这茉莉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给人以愉悦,给人以欢欣,给人以灵感,给人以启迪。
6、茉莉花一般在5-10月开花,七八月间开花最多最大。在那一条条青色花蔓的顶端,长出了一个个小米粒那么大的花骨朵。花骨朵越长越大,像玉米粒那么大。第二天,在那缀满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的绿叶中,开满了三两朵白色的小花,又娇嫩、又鲜美,层层叠叠。我看着朵朵小花,心里美滋滋的。
㈦ “茉莉花”的特点有哪些
1、茉莉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的环境生长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为最适合。
2、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冬季气温低于3℃时,枝叶易遭受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就会死亡。而落叶藤本类就是很耐寒耐旱的了。
3、广泛植栽于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7)广西茉莉花地理启迪慧想扩展阅读: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
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地处江南的苏州、南京、杭州、金华等地长期以来都作为熏茶香料进行生产。
数以百计的花香香料是从茉莉花的香气成分里发现的或是化学家模仿茉莉花的香味制造出来的——茉莉花的香气是花香中最“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有“恰到好处”的动物香、青香、药香、果香等。
㈧ 歌曲《茉莉花》的国际影响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 。
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㈨ 有关《茉莉花》的背景资料
灵感来源:
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
作词编曲经过: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
《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
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 ,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
(9)广西茉莉花地理启迪慧想扩展阅读:
社会影响: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中国。
此后,众多世界级亮相让这首民歌引起苏皖多地关注 。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区以该首民歌为名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音乐文化节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颁奖仪式的现场《茉莉花》出现总共774次。
㈩ 《茉莉花》歌曲背景介绍是什么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中国。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茉莉花》的作词编曲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 ,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