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绿桩
⑴ 杜鹃树桩怎样栽活
栽培土壤 杜鹃喜酸性土壤,山区条件好,采用林间腐殖土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植株成活率高、生长快。成型杜鹃由于年年开花,消耗养分多,土壤易板结,会导致老化或未老先衰,中、大型盆景应三、五年换次土,并在根部周围加拌蛋壳粉沫,既增加碳酸钙,又改良土壤,利水透气。
水肥管理 杜鹃忌浓肥,怕旱涝,土要见干见湿,含水三、四成即可。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大,早晚浇水。对长势弱的和老桩,要防暴晒,还要注意调整采光面,保持均衡生长。在杜鹃生长季节,做好“薄肥勤施”,花后加施葡萄糖,使新芽生长健壮;欲观冬景,秋季亦可加施几次,即使寒冬,仍叶绿如春。杜鹃除白花外,随着生长环境、水肥养分和酸碱度不同,其他花色也会发生色泽深浅不同的变化。我们试图加深杜鹃花颜色,翌年参展,从花芽生长初期开,经常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加入水中喷浇,发现对增加花色靓丽度有一定效果。
剪扎造型 杜鹃盆景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关键在于选好桩材。安徽盛产杜鹃,佳材易得。杜鹃盆景群众喜爱,不仅观赏性强,而且经济价值也高。因此,盆栽杜鹃不能仅以观花为目的,必须按盆景制作要求,因材施艺。杜鹃由于枝脆易断,宜以剪为主,攀扎为辅,剪扎结合。修剪宜在春秋两季。春花后正值杜鹃生长期,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剪去全部花蒂避免结籽消耗营养影响生长,又要审视全貌修剪整姿,对新生芽头还要考虑来年花型布局展示的需要,决定摘与留,枝托结构有时也要进行调整。晚秋山杜鹃枝梢只剩少量叶片,枝条分布清晰,是继春季后再修剪的好时机,对徒长枝、交叉枝、下垂枝等禁忌枝均剪除,使之全景更趋于完美。只要年复一年坚持剪扎造型,就可以做到有花观花,无花观型了。
⑵ 紫花杜鹃生桩的养护该注意些什么
如果没把握种得活,不要贪大,这样的桩得长上百年的了,别浪费资源,用火山岩垫底,再用鹿沼土混合,上盆后,遮阴,通风,一天喷几次水,只要管理到位就会活的
⑶ 高山杜鹃下山桩如何保活
首先找合适的盆子!盆子透气性要好!土用山上的原土!保持湿润,杜鹃不喜大水大肥!浇水要见干见湿
⑷ 山上挖的桩,不是映山红,别人说是开紫花的杜鹃,请问到底叫什么开不开花皖南山区挖的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回杜鹃鸟,日夜答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⑸ 请教老师们杜鹃桩的栽培方法
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植物。杜鹃属中性植物,要求日照50-70%为佳。它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既耐寒亦耐阴。生长速度中等,萌芽力强,耐修剪,在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长势良好,是观花类盆景中的上好树种。
有人说杜鹃虽然难种(成活率低),实践证明要提高杜鹃下山桩的成活率,须了解它的植物生理习性,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办法石掌握最佳的采桩季节,在栽培用土、保温保湿等方面严格把关。
杜鹃桩的采挖在11月初至来年的4月底,这6个月的时间中都可挖掘,但以2月一3月份这段季节采植成活率最高,而且萌牙早,枝条壮。因为植物根的生长,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生长最快,这是由于春季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适宜,有利于根的旺盛生长。因此夏季根的生长较少,秋季土壤温度、含水量均降低,根的生长就减少。而冬季的低温影响,使根的生长近乎停顿。
根据这些特点,早春的2,3月间(南方气候)是采挖移植野生杜鹃的最佳季节。因低温阶段已过,植株不再受冻害(杜鹃虽耐寒但在采桩时根系受到大量损伤,耐寒力将大为减弱),而根系生长仍很微弱,并且由于地上部蒸腾量少,当移栽后根系生长恢复不久,就遇4,5月根系生长旺季:新根便大量发生,促进地上部分旺盛生长,从而又促进了根系的旺盛生长。
采挖杜鹃桩时,先将没用的枝条及杂乱的枯死枝条清除,然后在距桩头部稍远处开沟挖掘,采挖时尽量带好土球。桩头挖起后按日后造型的要求取舍枝条,截除与造型无关的枝干。为便于今后上盆,根部最好一次锯截到位,以免上盆时二次伤根,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影响成活率。桩材锯截后应及时用塑料膜或编织袋包裹根部及枝干,并用塑料带绑扎结实,防止土球松散伤了须根。
杜鹃的须根为毛细根,很容易干枯死亡,因此桩头运回后应及时栽种,离土时间越短越好。栽种前先用植物生根剂稀释浸泡根部,然后再行栽种。
无论哪个季节挖取的桩头,在定植后须用稻草绳或塑料膜缠绕枝干,保温保湿促进萌芽。3月-4月间树桩开始萌发大量的新芽,此时可解除缠绕物,以利枝条的生长。
杜鹃性喜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在养桩用土上,可采用70%的颗粒性佳的深层壤土加30%的河砂拌匀种植二此土既疏松透气又透水,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不含有害病菌和虫卵,利于根系的形成与恢复生长。
为提高整体的温湿度,可在定植新桩处搭盖临时塑料大棚(盆栽养桩的可将盆聚一处,再搭盖大棚),为增加栩内的空气湿度,须常向桩头枝干与地面上喷水。定时翻开大棚两端的这盖物,使之空气流通,增加栩内空气中的含氧量。5月中旬后应逐步拆除塑料大棚,转入正常养护管理。·
为利于杜鹃的快复生长,创造一个阴凉湿润的环境二在4月初期,必须在新桩种植处用遮光率70%的遮阳网搭盖荫栩二为便于日后的养护管理,荫栩高度应控制在2m左右。这样即可降低大棚内的温度,防上新芽灼伤造成缩芽、缩枝,又可提高栩内的空气湿度,进而提高新桩的成活率。
⑹ 大树杜鹃花怎么栽容易活
大树杜鹃,濒危种。常绿大乔木,高20至25米,最大基径达330厘米。所存仅数十株。仅分布于云南局部海拔2100至2400米常绿阔叶林中。幼树期耐阴,生长缓慢。2、3月开花,10月果熟。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是原始古老类型。
栽培方法
1.场地栽培
大树杜鹃需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室内是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于-2C-3C,室外是为了度过炎夏,江南地区从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养在户外,要求有落叶树的自然蔽荫,或人工搭置荫棚,创造一个半阴雨凉爽的生长环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搁在搁板上。
6.施肥
大树杜鹃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为草汁水、鱼腥水、菜籽饼。草汁水用嫩草、菜叶沤制而成,可当水浇。鱼腥水系鱼杂等加水10倍,密封发酵半年以上,施肥时要兑水,浓度以3%-5%为宜。此肥富含磷质,可使叶亮花艳,但次日应以清水冲洗一次。菜籽饼为综合肥料,应沤制数月,冲水施肥。大面积生产杜鹃盆花,可采用复合肥或缓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7.遮阳
大树杜鹃从5-11月都要遮阳,棚高2米,遮阴网的透光率为20%-30%,两侧也要挂帘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内,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长成大棵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校以及紊乱树形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⑺ 杜鹃花有什么特点
杜鹃花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产地与习性: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注意: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应用: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
在家养环境中,杜鹃花以盆栽为佳。上盆时间选在早春或晚秋为宜。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浇水,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温度低时少浇;高时,要随干随浇,但绝对不能积水。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对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杜鹃花,群众又叫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其实杜鹃花哪只红色,现今植物分类学上仅把“映山红”作为其中一个种类(包括许多栽培品种)。杜鹃花自然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全球800余种,我国就有600多种,云南一省有近300种之多。无疑,中国是杜鹃花的原生地,而云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杜鹃花多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乔木,亦有高仅几厘米、匍匐于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鹃、紫背杜鹃,也有高达数丈、繁花万朵的大树杜鹃、巨魁杜鹃。杜鹃花的顶成伞形花絮,由数朵钟状或漏斗状的花朵组成,宛如有一个饱满的绣球。叶片多为革质.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种吐尖杜鹃,叶片竟长达70多厘米, 宽20多厘米;果为蒴果,种子细如尘埃,播种须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著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重要价值,我国品种丰富的社鹃花资源早就为西洋各国所觊觎。早在19世纪初,他们曾不惜巨资多次派人前来云南采集标本、种子,现今英国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花系多自云南采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开之际,英伦士女,往来如梭,流连忘返。
1919年,英国采集家傅利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西坡,意外地发现了他从未见过的“杜鹃巨人”——大树杜鹃。贪婪之心,驱使他雇来苦力,横着心,举起斧,硬将这一株高达25米、胸径达87厘米、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捞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回去,至今仍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但在63年之后,1981年2月,科学家又在原址,找到了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后经腾冲县林业局进一步调查,现有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径粗达3.07米,树龄在500年以上。大树杜鹃的花序是一个十分秀美的花团,水红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长6厘米—8厘米、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花序直径达25厘米。这项天立地的大树杜鹃,茂盛的树冠遮天蔽日,灿烂的花朵美如云霞,它是云南的骄傲,它是祖国的骄傲!
⑻ 大树杜鹃花,怎么栽才比较容易活
其实大树杜鹃花就是我们所说的杜鹃花。在许多山区,有许多姿态优美、枝叶繁茂的古老杜鹃花堆,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果挖出来栽培,就是漂亮的盆景。但是,如果老杜鹃花桩存活下来,就需要一定的技术。第一,采杜鹃花的姿势要端正英山红的自然界老堆,姿态优美,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姿态和美感。相对来说,这种堆料如果是为了生存,就要在休眠期尽量挖掘,多带点原土,让老堆快速适应环境。而英山红生长在石缝里,不可能带来更多的原生土。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为了加快生存速度,不要怕麻烦,要小心,多带绒根和须根,可以吸收营养和水分。没有这些绒根和细根,杜鹃花的成活率就会打折扣。
杜鹃喜欢柔软、肥沃、透气的土壤,需要良好的排水功能。菜园土、河沙、蛭石可以6:3:1的比例作为培养土,土壤在入盆前可以消毒杀菌,促进根系更好的生长。照明新种植的杜鹃花不能在强光下养护,但可以放在散光的地方或半阴凉的地方,以避免阳光照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杜鹃花生长稳定后,可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能长时间遮挡。你怎么能活着种植杜鹃浇杜鹃花3-5天后可在湿润的土壤中栽培,以保持土壤略干。在干燥的土壤中种植的植物需要立即灌溉和种植,以促进根系完全附着在土壤上,有利于后期的生长。
⑼ 杜鹃下山桩挖出来放了一个星期还可以栽活吗
你好,以及放置一个星期了,这个已经很困难,成活了。
既然你已经挖出来了,你可以先泡在生根水里一个小时。
在用田园土种植一下看看吧。也许这几天都是阴雨天,没有经过日照和暴晒。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
认识下-杜鹃花
一定要见一次的杜鹃花海
杜鹃的“借窝繁殖”
顾有容科普杜鹃和岩须
家养杜鹃花出现死亡现象?“3”个原因要谨记,谁养都能花开爆盆
杜鹃花为何与鸟儿同名
立秋后,家里的2种花喜欢“吃醋”,20天喂“1碗”,2个月开满花在立秋后,不少的花友都会在阳台或者客厅里养护花
杜鹃花容易出现掉叶子,这样做,避免变成“秃头”杜鹃花又叫做映山红、满江红,是常绿落叶灌木绿植,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网上买的带花苞的杜鹃花,养了一段时间却不开花,应这样处理网上买了一盆杜鹃花,满满的都是花苞,以为在家里养..
关于养杜鹃的一些建议杜鹃目前算是我家的必养植物之一了,我家的杜鹃花也算是我家养的花中元老级的存在了。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养了养杜鹃,不算特别懂,但也有点个人想法想说出来自古以来,杜鹃就有着“鸿运高照”、“繁荣富贵”的...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原产于东亚,生长在海拔500-2700米的高度。野生物种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缅甸和泰国。
注:杜鹃花也是杜鹃属约960种植物的通称
中文名
杜鹃
别名
杜鹃花、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园艺种类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防治主要价值植物文化
植物学史
命名
杜鹃的拉丁名称是为了纪念约翰·西姆斯,他是英国物理学者及植物分类学者,英国《植物学杂志》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⑽ 如何养杜鹃花
杜鹃是喜酸性植物的代表之一,pH值在5.5至6.5为最佳,喜气候凉爽、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3℃至25℃,生长期 要保持60%至70%的空气相对湿度,临开花时相对湿度可达80%左右。杜鹃喜光,但忌强光直射,春秋适当增加遮光,在盛夏季节要达 到遮光70%左右,并经常往叶面上喷水以增湿、降温,夏季要把杜鹃放在室外养护,以利通风。杜鹃喜淡肥,但忌浓肥,生长期要薄肥勤 施,最好是农家肥,如豆饼水、马蹄掌水及各类蔬菜、鸡毛、鱼内脏等杂物浸泡发酵后的液体肥都可以施用。杜鹃为须根,纤细又柔弱, 所以不能用粘重土,喜疏松、透水、透气性好的酸性土,北方可用山泥山、落叶松叶土,或人工配制的培养土及其它腐叶土。花落后要修 剪,目的是为了使花型更美及控制花期,剪下的一年生枝条还可以扦 插繁殖。
杜鹃花如有叶正面发黄,背面有红色小虫点,则为红蜘蛛危害, 严重的会落叶,可用40%的三氯螨醇1000倍液喷雾,七天一次,连续三次可除之。如叶面黄而叶脉仍绿,为缺铁症状,可十天左右喷一次 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不超过5‰,用食醋及发酵好的淘米水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还有其它症状如:叶无光泽、红褐干尖而逐渐扩大,为 强光直射且通风不佳、温度过高所致,可改善环境以防治。若是得了褐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灵、可杀得、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还有叶 子发黄或仍很绿,但轻轻一碰枝条、叶便哗哗而落,很快落光,此为光线太暗,闷着了;光线太弱、空气太干燥、大气污染等所造成的可 看情况防治。杜鹃缺水则萎蔫而低垂,新叶嫩白发黄为长期水大泡根所致,若叶萎蔫,但仍绿而不易落,也有为水大造成的。叶有大小不 均或成片的黑斑,多为黑斑病,病菌所致,多因水大、通风差,光线太弱综合因素所造成了病菌感染,可以改变环境及药物防治,用药可 以参考褐斑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