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杜鹃花
杜鹃花语:爱的快乐、鸿运高照、奔放、清白、忠诚、思乡、 繁荣吉祥,坚韧乐观,内事业容兴旺。
西方对杜鹃也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认为杜鹃花繁,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特别是全红的杜鹃更是如此。
对于白色的杜鹃,则认为清丽脱俗,男女之间相互赠送,更显得高雅。对于红白相间的杜鹃,则含义更为深沉,表示:希望与你融合无间,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8、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9、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10、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贰』 民族特色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叁』 100种常见水果
100种常见水果:
一、蔷薇科
蔷薇科 ,双子叶植物纲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 ,有刺或无刺 ,有时攀缘状;果为核果或聚合果 ,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 ,稀蒴果 。蔷薇科水果又分梨果、核果、聚合核果、瘦果等 。
1、梨果:苹果、沙果、海棠、野樱莓、枇杷、欧楂、山楂、梨(香梨、雪梨 等)、温柏、蔷薇果、花楸等 。
2、核果:杏、樱桃、桃(水蜜桃、油桃、蟠桃等)、李子、梅子(青梅)、西梅、白玉樱桃等 。
3、聚合核果:黑莓、覆盆子、云莓、罗甘莓、白里叶莓等 。
4、瘦果:草莓、菠萝莓等 。
水果的保存方法
第一类:不要放入冰箱,否则会冻伤。如:香蕉、杨桃、枇杷等。
第二类:可以放入冰箱,但一定要先催熟 (即未熟果不可放入冰箱)。如:榴莲、芒果、释迦、百香果、柿子、木瓜等。
第三类:必须放入冰箱,才能久存。如:桃子、桑椹、李子、荔枝、龙眼、红毛丹、樱桃、板栗、番石榴、葡萄、梨、草莓、山竹、火龙果、甜瓜、柚子等。
第四类:常温保存或冰箱冷藏均可。如:柠檬、凤梨、葡萄、柳橙、橄榄、青枣、苹果、西瓜、橘子、椰子、葡萄柚、甘蔗等。
『肆』 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伍』 写杜鹃花的好词好句
1、杜鹃花一天到晚总是那么精神,即使在火辣辣的阳光照射下仍旧昂头挺胸。它虽然没有牡丹的富丽堂皇,没有茉莉的清香,但是它有着高贵的品质。那艳丽,芳香的花儿都在清晨开放,展东自己的美貌,而到了中午却收拢了花瓣,没有了清晨的自豪,没有了清晨的骄傲。但是,杜鹃花却还在烈日下听从着风儿老师的教导,闪动着红艳艳的裙子起舞。她的舞姿那样轻盈,那样优美……
2、还有三盆紫红色的杜鹃花,大部分和粉红色的杜鹃花一样,只是紫红色的杜鹃花开得非常鲜艳。远远一看,让人眼前一亮,紫红色的杜鹃花绿叶“包装”得异常精致。在绿叶包装下,紫红色的杜鹃花“炫耀”着它那“国色天香”的外貌。
3、我走过去仔细一看,五朵紫红色的花瓣连在一起,三朵花瓣上有许多暗红色的斑点形成了一根暗红色的羽毛。一朵又一朵的姿势,有的穿着紫色的“裙子”正在风中跳舞,有的懒洋洋地睡觉上面在享受日光浴,有的却躲在绿叶地下讲悄悄话。我陶醉在这花的海洋,仿佛我就是一朵杜鹃花。一阵风吹来,我随着风儿翩翩起舞。过了很久我才知道我不是杜鹃花,我是在看杜鹃花。
4、山上的红杜鹃前几天还特别茂盛,叠锦堆秀,艳美缤纷,鲜红欲滴,但现在显然已经在大风的摧残下有些败落了,不过远远望去,仍一片片火红耀眼,且风骨犹存,不失美丽,虽稍有逊色并不缺独有的风采。
5、杜鹃花有的已经开放,就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滴滴答,正在演奏春天的赞歌;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6、杜鹃花仙子为了把自己不同时期的美在人们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她们有的已经完全开放了,就像是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又活似一个个正鼓着劲,吹红了脸的小喇叭。有的杜鹃花仙子还是含苞欲放,饱涨地好象要马上展开似的。还有的杜鹃花仙子把自己包裹地紧紧的,像在和人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陆』 ‘百里杜鹃’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有图片提供参考最好!
百里杜鹃是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美称。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100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而得名。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大方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5′~106°04′45〃,北纬27°08′30〃~27°20′00〃。百里杜鹃属贵州西北部次生地带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初步查明景区内有马缨杜鹃、树型杜鹃、狭叶马缨杜鹃、美容杜鹃、大白花杜鹃、露珠杜鹃、团花杜鹃、迷人杜鹃、银叶杜鹃、皱皮杜鹃、锈叶杜鹃、问客杜鹃、腺堮马银花、多花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贵定杜鹃、暗绿杜鹃、映山红变种、落叶杜鹃、水红杜鹃、百合杜鹃、多头杜鹃41个品种,占世界5个亚属中的4个,花色多样,有鲜红、粉红、紫色、金黄、淡黄、雪白、淡白、淡绿等。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多的达7种之多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世界级的国宝精品”之美称。
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种杜鹃花先后怒放,杜鹃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态,铺山盖岭,五彩缤纷。真是好一幅“千峰叠起嶂,乌金地下埋,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的美丽画卷。其花色品种之多,分布之密集,美学价值、观赏价值之高,艺术感染力之强,实属世界罕见。公园分为金坡景区、普底景区、野营区、游乐区、休闲疗养区、后备发展区。共有五彩路、数花峰、醉九牛、漫步云台、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百花坪、马缨岭、锦鸡箐、对嘴岩、御赐银杏、千年古桑、杜鹃花王、移山湖、花底岩等20多个景点。此外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花坡”内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彝族的舞蹈《撮泰吉》、苗族的高架芦笙舞、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等别具特色。因此,百里杜鹃不仅是杜鹃花的世界、杜鹃花的海洋,也是参天古树云集、山水林洞辉映、珍禽异兽栖息、民族风情浓郁的原始森林旅游区。游客在观杜鹃花、赏民族歌舞之余,还可以饱览灵山、秀水、古树、山珍、名药。每年相约春天的“中国杜鹃花节”规模盛大、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和中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已成为国内外媒体每年关注的旅游和文化热点。
1987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百里杜鹃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百里杜鹃被列为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3年5月,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百里杜鹃国家级森林公园。2001被列为地区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7月贵州省委批准成立贵州省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毕节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统一管理和开发百里杜鹃,为百里杜鹃这一“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专题会议纪要》(九届[2006]9号)精神,省编办下发了《关于设立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批复》(省编办发(2007)76号),批准成立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贵州百里杜鹃国家级森林公园、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为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对百里杜鹃风景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受大方和黔西两县委托,管理大方县普底乡、大水乡和黔西县金坡乡、仁和乡以及大方、黔西两县部分乡镇所涉及的村(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辖7个乡(镇)的54个村(居)(其中,有4个乡是整体划入),辖区面积近500平方公里,辖区内居住人口近9万人。
旅游线路
一、贵阳—安顺屯堡—织金洞—百里杜鹃(三日游),第一日宿天谷山庄,第二日宿百里杜鹃景区(野营式住宿,篝火晚会,特色餐饮或自助烧烤)
二、贵阳—黄果树—织金洞—百里杜鹃(三日游),第一日宿黄果树,第二日宿百里杜鹃景区(野营式住宿,篝火晚会,特色餐饮或自助烧烤,观看民族歌舞)
三、贵阳—黔西—百里杜鹃(二日游)(野营式住宿,篝火晚会,特色餐饮或自助烧烤,观看民族歌舞)
四、贵阳—大方—百里杜鹃(观看民族歌舞)
五、重庆--遵义—金沙—黔西—百里杜鹃(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野营式住宿,篝火晚会,特色餐饮或自助烧烤,观看民族歌舞)
六、四川泸州--毕节—大方—百里杜鹃(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二、三日游野营式住宿,篝火晚会,特色餐饮或自助烧烤,观看民族歌舞)
七、贵阳—百里杜鹃—十里画廊—织金洞—龙宫—黄果树—红枫湖(四日游)
八、贵阳—百里杜鹃—乌江十里画廊—返贵阳(三日游)
九、广州、上海、北京方向游客可乘飞机、火车到贵阳后,然后直达百里杜鹃。
景点介绍
百花坪
百花坪的杜鹃花品种繁多,五彩缤纷,每年花开时期,天上的仙女都偷偷下凡赏花,与花丛中的姑娘小伙对歌跳舞。因此,这里就成为每年彝族的插花节、苗族跳坡节的理想场所。
锦鸡箐
这里的杜鹃,树大林密,交织丛生着粉红色的迷人杜鹃和鹅黄色的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及深红色的马缨杜鹃,引来锦鸡在这里安家繁衍。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若游客朋友遇上它,是你一生的幸运,千万别伤害它和惊吓它。
画眉岭
相传,这里有一只金黄色的、鸣叫最好、叫得最多的金画眉。画眉的学名叫白脸噪眉,其叫声婉转清脆,是百鸟中的歌王。当它鸣叫的时候,周围的百鸟都不敢打鸣,因此叫画眉岭。
览胜峰
站在览胜峰,山风吹来,红的像翻滚的火龙,如升腾的烈焰,马樱最红,红红火火、大红刺眼,深红透心、亮红、水红、淡红、肉红、粉红、红红的一片,着实惹眼。白的如云海翻浪、沧海桑田,美不胜收。
马缨林
马缨杜鹃树身高大,花冠浓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映红了天,映红了地,映红了游人的脸,映红了四周的山。马樱杜鹃又叫“马樱花”、“索玛花”,传说是索玛姑娘的鲜血变成的圣花。
金坡岭
金坡岭的花特别漂亮,有的山一片鲜红,艳若朝霞,姹紫嫣红;有的山一片雪白,银装素裹,绚丽夺目;有的山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每当晚霞映照时,火红一片,故称为“金坡岭”。
龙场九驿
洪武十七年(1384年)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忍辱负重进京,向皇帝朱元璋状告挑起事端、作威作福、制造民族矛盾的马烨。朱元璋为保住大明江山,表示除马烨向水西(今大方、黔西、毕节及云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谢罪。问奢以何为报?奢香说,愿修通九驿,联通西南边陲与中原的通道,共修了568里的古驿道,从而为西南边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人称为古驿道。
健生道
1984年贵州省人大原主任、省政府副省长徐健生先生徐老考察花区,当时正值盛花时期,徐老惊喜异常,旋即与同行专家商议并确定命名为“百里杜鹃”。这条道,就是为了纪念徐老而修建的。
红军战斗遗址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转战黔西北,先后强渡鸭池河,攻克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并在黔大毕地区建立革命政权,并在这里开展“扩红”运动,给伤员疗伤等。广大彝胞中还流传着“杜鹃花开了,红军哥哥回来了”的传说。
数花峰
数花峰是观花的最佳景点,展现百里杜鹃的规模、气势。你不妨数一数,远处有多少个花峰,有多少种花?粉团杜鹃,银妆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像白鹤戏水,如云海翻腾;红杜鹃花红似火、分外热烈,花团锦簇,艳丽光彩。迷人杜鹃,色彩缤纷,璀璨绚丽,数不胜数……
落英台
杜鹃花是民族的花、英雄的花、红军的花,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圣花,彝族同胞称之为“索玛花”。这里的杜鹃花花瓣,飘落到步道上,落英缤纷,妆点大地,着实漂亮。故叫落英台。
奢香岭
奢香岭,这里是奢香与翠谈情说爱的地方。那年三月,水西的姑朵山寨(现四川古蔺县境)奢香,听说头人霭翠在云落山设花场,邀请四方的姑娘、小伙去赴会,赛马比箭,奢香被霭翠看中。后来,奢香执掌水西大政,开辟了连结中原的官道,设置了从龙场(今修文县)至毕节的九个驿站。奢香夫人的历史功绩,被后人称颂为彝族女政治家,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巾帼英雄。
醉九牛
醉九牛是普底景区最为传神的景点之一,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据《南蛮史》记载: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维护西南边陲的安宁,晋见朱元璋的贡品中,就有九头水西土牛,但是当走到这里,被色彩艳丽的杜鹃花迷住了,不肯走了,就醉倒杜鹃花林中。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对奢香说,就把那里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五彩路
这里有五条路可以通过花区,后来人们发现盛花季节,五条路上落英缤纷,非常美丽,就将“五叉路”改为“五彩路”了。“五彩路”是杜鹃花品种比较集中、齐全的景点。
支戛阿鲁神山
支戛阿鲁神山,又叫九龙山。支戛阿鲁,是彝族的神王。这里,有一个传说:有一年,天突然通了五个洞,洪水从五个洞口流下,淹没了大地。支戛阿鲁连忙堵洞,堵了三年才把洞堵好,但洪水已经淹到天底。他决定到用他的神鞭撵无数的山来填。他撵啊撵,走啊走,没日没夜地足足走了九年。他太累了,连睁开眼的气力都没有,便在这座山的脚下睡着了。策举祖(人神)看到他熟睡的样子,很痛心他,派人把他的神鞭收了,在他身边留下一根普通的鞭子。支戛阿鲁一觉睡了三年,醒来时甩了几鞭子,却没有神力。于是这座山就停留在这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山叫作支戛阿鲁山。
云台岭
我们漫步在杜鹃花林区内的青石板路上,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鲜花不断扑面而来、拂面而去,尤如行走在五彩云霞之中,所以叫云台岭。
移山湖
移山湖是百里杜鹃南部镶嵌着一颗翡翠般的明珠,四百余亩的碧波,曲曲弯弯的水面,与百合蓬城杜鹃林依偎在一起,山无水则不灵,水是山的眼睛,是山的酥胸,是最令人黯然消魂的大自然馈赠。移山湖是百里杜鹃风景区的一件传神作品,湖内一条条清溪汇聚而成,山环着水,水绕着山,湖的碧波梳洗着山,湖被山隔成一弯又一弯,温娩而柔丽,湖的周围春来百花开,夏至万亩绿,深秋层林尽染,隆冬浓妆素裹。
米底河
米底河,是乌江水系上的一条小支流,河从高山流入深谷,出现几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河段上三叠瀑布一气呵成,总落差达40米,河水与石头共生,忽而泻过石上,忽而钻入山中,形成高石坝、石猪槽、天生桥、花底岩等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良好的生态植被为其创造了优遇的生态环境,21.9公里的长的岩河两岸,不仅有原始杜鹃林,而且还生长着珍贵的古大稀植物。其中,有堪称中华第一桑的千年古桑,胸茎达3.25米,树高40余米,有独木成林的御赐银杏,600多年的寿令树冠覆盖达六百多平方米,有四人合围的古樟树,有胸围2.2米的野生桂花树,有胸围1.8米的野生杨梅树,眼前的百里杜鹃是一幅古树参天、珍奇暗藏、鸟鸣山悠、四季鲜花不断的山水自然风光画卷。
风味小吃
茶食、麻辣大头菜、鱼鳅粑、猪儿粑、窝丝糖、桃桃糖、芝麻糖、泡糖、生麦粑、油豆干、姨妈菜、春豆、串串红、烙锅香等。
『柒』 中国各地都有什么特产
作为一个吃货,这问题必须回答
1、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黄、艾窝窝、炒肝爆肚。
2、上海的蟹壳黄、南翔小笼馒头、小绍兴鸡粥。
3、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贴饽饽熬小鱼、棒槌果子、桂发祥大麻花、五香驴肉。
4、太原的栲栳、刀削面、揪片等。
5、西安的牛羊肉泡馍、乾州锅盔,兰州的拉面、油锅盔。
6、新疆的烤羊肉、烤馕、抓饭。
7、山东的煎饼。
8、江苏的葱油火烧、汤包、三丁包子、蟹黄烧麦。
9、浙江的酥油饼、重阳栗糕、鲜肉棕子、虾爆鳝面、紫米八宝饭。
10、安徽的腊八粥、大救驾、徽州饼、豆皮饭。
11、福建的蛎饼、手抓面、五香捆蹄、鼎边糊。
12、台湾的度小月担仔面、鳝鱼伊面、金爪米粉。
13、海南的煎堆、竹简饭。
14、河南的枣锅盔、白糖焦饼、鸡蛋布袋、血茶、鸡丝卷。
15、湖北的三鲜豆皮、云梦炒鱼面、热干面、东坡饼。
16、湖南的新饭、脑髓卷、米粉、八宝龟羊汤、火宫殿臭豆腐。
17、广东的鸡仔饼、皮蛋酥、冰肉千层酥、广东月饼、酥皮莲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鲜虾饺及第粥、玉兔饺、干蒸蟹黄烧麦等。
18、广西的大肉棕、桂林马肉米粉、炒粉虫。
19、四川的蛋烘糕、龙抄手、玻璃烧麦、担担面、鸡丝凉面、赖汤圆、宜宾燃面、夫妻肺片、灯影牛肉、小笼粉蒸牛肉。
20、贵州的肠旺面、丝娃娃、夜郎面鱼、荷叶糍粑。
21、云南的卤牛肉、烧饵块、过桥米线等。
馋了吗,要特产找我白,维信z1581812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