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2010年郁金香革命
⑴ 吉尔吉斯斯坦为什么发生骚乱
人民网4月9日讯 7日,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纳伦市、塔拉斯市等地发生大规模骚乱。吉卫生部宣布,骚乱事件已导致40人死亡,400多人受伤。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紧急状态,并在比什凯克市实行宵禁。
反对派8日在比什凯克宣布成立以吉前外长、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领袖奥通巴耶娃为总理的临时政府。有消息称,吉总统巴基耶夫目前在吉南部一城市,并已经提出要与临时政府举行对话。
9日下午,针对吉尔吉斯斯坦出现的骚乱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鸣文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
赵鸣文说,吉尔吉斯斯坦此次的骚乱事件有三大诱因,第一、由于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也可以说是2005年3月事件以后,巴基耶夫政府没有能解决好本国的经济、民生和腐败等问题,导致民众不满情绪不断滋生蔓延。第二、巴基耶夫政府一直没有能有效解决和缓解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加上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有限,民众的期望值与巴基耶夫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成果落差较大,广大人民对现政府渐渐失去了信心。第三、2009年底和2010年初,受能源供应过价格上涨的影响,吉当局将民用和供暖费等生活用品大幅提高,引发了民众的极大不满。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战略地位重要,有网友提问嘉宾,从地处中亚地区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国家发生骚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赵鸣文分析,深层次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一是民生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年来,它的经济发展缓慢,吉尔吉斯512万人口大约有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外债总额近年来连年攀升,2009年,它的外债已经从前几年的20亿美元上升到24.28亿美元,占到了吉GDP50%以上,经济同比下降6.1%,从先前的8.4%降到了去年的2.3%。那么,索姆贬值11.43%,吉GDP的45%要靠来自国民境外的劳务收入。512万人口中,竟有1/4的人在俄打工。由于俄罗斯较少外籍劳工的配额,使吉去年来自俄罗斯的侨汇急剧下降,随之GDP也减少了30%的收入。为应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情况,吉政府不得不先后国际社会求助了700万美元和400万美元两笔赠款和贷款,用于改善财政和民生状况。
物价上涨民众生活困难。吉平均工资才100美元左右,较高的也不过在300—400美元左右,但物价却持高不下。一般的两居室住房每月租金也要在400—500美元。冬季的西红柿要达到每公斤4美元,黄瓜每公斤也3—4美元上下。肉类食品更是很高,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并不是每天都能见到。去冬今春以来,吉民用水电、供热费上涨1.5至4倍以上,天然气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也大幅调价,且传闻,今年下半年的物价还要上涨。由于吉国基本上还是延续苏联时期的一些福利保障体系,民用水电价格基本维系在较低水平,水价合人民币在2—3角/每吨左右,电价也不超过人民币2角,基本上适应了其低工资的水准。由于民生商品突然成倍上涨,直接危及民众的切身利益,广大人民淤积的不满随之开始爆发,反对派借机鼓动给政府施压。
二是,吉政府施政不当2005年“三月事件”后,巴基耶夫吸取了前任一介书生阿卡耶夫执政软弱痛失江山的教训,极力树立强势总统形象,对反对派打压过于强硬和简单,不断引起反对来的强烈反弹。
三是,政局持续动荡2005年以来,吉政坛一直动荡不定,反对派不断向巴基耶夫政府发难,总理内阁不断更迭。巴基耶夫几乎一直在与反对派较量。规模最大的一次是2007年夏,吉反对派积聚全部力量向巴基耶夫总统反击,上万人在总统府前安营扎寨示威,要求巴基耶夫下台,并宣布成立新的内阁。后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基耶夫总统作了一定妥协,方才平息这场规模巨大的风波。
四是,未能消除腐败2005年“三月事件”后,人们希望阿卡耶夫的离去能换上一个全新的、清正廉洁的政府,不再有家族统治的色彩,然而,5年的现实却没有能给吉民众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民众的期望与巴基耶夫所能做的形成巨大反差。巴基耶夫提出打击腐败,但收效不大,未能在革命后的几年里使民众尽快摆脱贫困、消除腐败。人们不断指责巴基耶夫涉嫌任人唯亲、搞家族式统治和君主专制,将其弟弟和儿子安排在国外和政府重要职位上,并企图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小儿子马克西姆,没能摆脱前任领导的家族统治窠臼,继续维系着一个新的家族网络。前不久,由巴基耶夫安排召开了首届“社会各界代表大会”,并将该代表大会变成隶属于总统的常设协商性机构。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模式是在为将权力移交给巴基耶夫的小儿子做准备。(在2009年的政改中,32岁的马克西姆被任命为发展和革新部长,掌控吉主要财政大权。
五是,“南北矛盾”没有解决。六是,民众对“郁金香革命”成果不满。(杨牧)
⑵ 颜色革命是什么
颜色革命(Coulor 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参与者们通常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拥护民主、自由以及国家的独立。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目前颜色革命已经在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这几个国家取得成功。[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又译“丝绒革命”。不属于颜色革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是指东欧剧变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鹅绒革命”也成为非暴力的通过和平方式更迭政权的代名词。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天鹅绒革命”类型。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发生于2003年,因格鲁吉亚盛产玫瑰,故得名。
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发生于2004年,因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市花是橙色的栗子花故得名。由于种种原因近期(2007年)乌克兰又有可能爆发蓝色革命。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Purple Revolution):发生于2005年,伊拉克民众选举时,涂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Cedar Revolution):发生于2005年,雪松为黎巴嫩国树,故名。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或黄色革命,柠檬革命。发生于2005年,因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为黄色,发生革命的时间正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故称黄色革命,或者柠檬色革命。
⑶ 黄色革命是啥
黄色革命又称“郁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指2005年三月发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危机。
起因:选举惨败反对派走上街头
⑷ 吉尔吉斯斯坦的骚乱到底怎么回事起因和经过是什么它咋不向中国求助捏
人民网4月9日讯 7日,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纳伦市、塔拉斯市等地发生大规模骚乱。吉卫生部宣布,骚乱事件已导致40人死亡,400多人受伤。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紧急状态,并在比什凯克市实行宵禁。
反对派8日在比什凯克宣布成立以吉前外长、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领袖奥通巴耶娃为总理的临时政府。有消息称,吉总统巴基耶夫目前在吉南部一城市,并已经提出要与临时政府举行对话。
9日下午,针对吉尔吉斯斯坦出现的骚乱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鸣文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
赵鸣文说,吉尔吉斯斯坦此次的骚乱事件有三大诱因,第一、由于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也可以说是2005年3月事件以后,巴基耶夫政府没有能解决好本国的经济、民生和腐败等问题,导致民众不满情绪不断滋生蔓延。第二、巴基耶夫政府一直没有能有效解决和缓解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加上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有限,民众的期望值与巴基耶夫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成果落差较大,广大人民对现政府渐渐失去了信心。第三、2009年底和2010年初,受能源供应过价格上涨的影响,吉当局将民用和供暖费等生活用品大幅提高,引发了民众的极大不满。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战略地位重要,有网友提问嘉宾,从地处中亚地区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国家发生骚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赵鸣文分析,深层次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一是民生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年来,它的经济发展缓慢,吉尔吉斯512万人口大约有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外债总额近年来连年攀升,2009年,它的外债已经从前几年的20亿美元上升到24.28亿美元,占到了吉GDP50%以上,经济同比下降6.1%,从先前的8.4%降到了去年的2.3%。那么,索姆贬值11.43%,吉GDP的45%要靠来自国民境外的劳务收入。512万人口中,竟有1/4的人在俄打工。由于俄罗斯较少外籍劳工的配额,使吉去年来自俄罗斯的侨汇急剧下降,随之GDP也减少了30%的收入。为应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情况,吉政府不得不先后国际社会求助了700万美元和400万美元两笔赠款和贷款,用于改善财政和民生状况。
物价上涨民众生活困难。吉平均工资才100美元左右,较高的也不过在300—400美元左右,但物价却持高不下。一般的两居室住房每月租金也要在400—500美元。冬季的西红柿要达到每公斤4美元,黄瓜每公斤也3—4美元上下。肉类食品更是很高,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并不是每天都能见到。去冬今春以来,吉民用水电、供热费上涨1.5至4倍以上,天然气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也大幅调价,且传闻,今年下半年的物价还要上涨。由于吉国基本上还是延续苏联时期的一些福利保障体系,民用水电价格基本维系在较低水平,水价合人民币在2—3角/每吨左右,电价也不超过人民币2角,基本上适应了其低工资的水准。由于民生商品突然成倍上涨,直接危及民众的切身利益,广大人民淤积的不满随之开始爆发,反对派借机鼓动给政府施压。
二是,吉政府施政不当2005年“三月事件”后,巴基耶夫吸取了前任一介书生阿卡耶夫执政软弱痛失江山的教训,极力树立强势总统形象,对反对派打压过于强硬和简单,不断引起反对来的强烈反弹。
三是,政局持续动荡2005年以来,吉政坛一直动荡不定,反对派不断向巴基耶夫政府发难,总理内阁不断更迭。巴基耶夫几乎一直在与反对派较量。规模最大的一次是2007年夏,吉反对派积聚全部力量向巴基耶夫总统反击,上万人在总统府前安营扎寨示威,要求巴基耶夫下台,并宣布成立新的内阁。后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基耶夫总统作了一定妥协,方才平息这场规模巨大的风波。
四是,未能消除腐败2005年“三月事件”后,人们希望阿卡耶夫的离去能换上一个全新的、清正廉洁的政府,不再有家族统治的色彩,然而,5年的现实却没有能给吉民众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民众的期望与巴基耶夫所能做的形成巨大反差。巴基耶夫提出打击腐败,但收效不大,未能在革命后的几年里使民众尽快摆脱贫困、消除腐败。人们不断指责巴基耶夫涉嫌任人唯亲、搞家族式统治和君主专制,将其弟弟和儿子安排在国外和政府重要职位上,并企图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小儿子马克西姆,没能摆脱前任领导的家族统治窠臼,继续维系着一个新的家族网络。前不久,由巴基耶夫安排召开了首届“社会各界代表大会”,并将该代表大会变成隶属于总统的常设协商性机构。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模式是在为将权力移交给巴基耶夫的小儿子做准备。(在2009年的政改中,32岁的马克西姆被任命为发展和革新部长,掌控吉主要财政大权。
五是,“南北矛盾”没有解决。六是,民众对“郁金香革命”成果不满。(杨牧)
⑸ 颜色革命是指什么
颜色革命(Coulor 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参与者们通常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拥护民主、自由以及国家的独立。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目前颜色革命已经在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这几个国家取得成功。因为没用采用军事手段,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在军队与民众发生冲突时,可能会有人受伤。
颜色革命的目的:颜色革命发生的国家通常不支持西方国家,比较中立或偏向俄罗斯。美国中情局曾经承认“‘颜色革命’的目的在于在独联体内挖掉俄罗斯的臂膀,限制俄罗斯的崛起。”此外,在能源丰富的地区,如伊朗等,美国为了获取大规模的石油,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也会发动颜色革命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又译“丝绒革命”。不属于颜色革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是指东欧剧变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鹅绒革命”也成为非暴力的通过和平方式更迭政权的代名词。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天鹅绒革命”类型。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发生于2003年,因格鲁吉亚盛产玫瑰,故得名。
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发生于2004年,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这个运动的标志是橙丝带和一面书有Так! Ющенко!(“对!尤先科!”)的旗。由于种种原因近期(2007年)乌克兰又有可能爆发蓝色革命。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Purple Revolution):发生于2005年,伊拉克民众选举时,涂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Cedar Revolution):发生于2005年,雪松为黎巴嫩国树,故名。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或黄色革命,柠檬革命。发生于2005年,因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为黄色,发生革命的时间正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故称黄色革命,或者柠檬色革命。
在艾哈迈迪·内贾德进行第二次选举时,伊朗险些发生“颜色革命”。所幸军队及时维持秩序,才使社会恢复秩序。
颜色革命发生过程:
首先,颜色革命的发生地大多为资产阶级国家,因为宪法的规定,一个国家有多个政党,并都可以参与选举,因此颜色革命主力往往是现任政权的反对党。
在选举时,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手段,让民众误以为在选举中存在违规作弊行为,进而走上街头抗议,这样首先削弱了现任政府的民心。
接下来,西方国家就会利用所谓的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大多以人权来标榜,得到西方国家的资金援助。民间组织会大规模的向议会(或国会)提交法案,要求重新选举。这时西方国家会在联合国或各种国际会议上发难,从而使这个国家重新进行选举。
这是反对党就会利用民众的支持,夺取政权。是这个国家政权更迭,达到西方国家不可告人的目的
⑹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骚乱事件的表态
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人士称,本次大规模骚乱的直接导火索是政府拘捕了“阿塔—梅肯”(祖国)党副主席谢尔尼亚佐夫。2010年4月6号下午,约1500名示威者围攻并占领了塔拉斯州政府大楼,将州长扣为人质,要求释放谢尔尼亚佐夫。警方出动大量警力,解救了被扣押的州长,骚乱持续到深夜。反对派计划7号在全国各地举行“人民大会”,但没有得到政府批准。
2010年4月7号上午,反对派支持者在全国多个州市大规模冲击政府机关。在首都比什凯克,上万名反对派示威者冲破警察在市郊的防线,聚集到位于比什凯克市中心的总统府前。他们要求总统巴基耶夫和总理乌谢诺夫出来当面谈判,但遭到政府拒绝。反对派支持者于是试图强行冲进总统府大楼,与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冲突。
此外,反对派支持者在塔拉斯州、纳伦州、楚河州等多个州冲击并占领了当地政府大楼。吉尔吉斯斯坦前总检察长、现反对派领袖之一的别克纳扎罗夫当天表示,反对派的最终目的就是夺取国家政权。当天下午,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和第五频道中断电视信号,国家电视台被反对派支持者占领。此外,比什凯克玛纳斯国际机场从当天20点关闭,所有航班一律暂时取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对外政策室主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万成才分析称,吉尔吉斯此次骚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长期存在的南北矛盾、经济不平衡以及私有化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公。
首先,吉尔吉斯长久以来存在的南北矛盾一直未能解决。由于连绵的大山将吉尔吉斯南北两部分隔开,南北交通不便,发展也不均衡。北部发展相对较快;而南部经济发展缓慢,因为贫穷,且距阿富汗较近,南部的毒品与恐怖主义也日益严重。2005年吉尔吉斯爆发的“郁金香革命”则是由南方率先发起,现任总统巴基耶夫就来自南部。巴基耶夫连任总统以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南北矛盾。此次骚乱则是由北方发起,逐渐从北方向首都蔓延。
其次,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不景气也是骚乱爆发的重要原因。“从反对派的诉求中,诸如要求降低物价,减少税收等便可以看出经济原因。吉尔吉斯经济比较单一,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吉尔吉斯成为中亚五国中经济最不好的国家。还能控制,但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导致骚乱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私有化过程中的财产利益分配不公亦是骚乱爆发的原因之一。此次,反对派提出的口号中,有一点要求能源、通讯、网络企业重新收归国有。“为何会要求收归国有?吉尔吉斯国有资源在私有化以后,收费大大提高,资本家只顾赚钱,大大加重了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因此,他们希望重新收归国有。”
万成才认为,中亚国家大都处于过渡时期,在政治转轨、经济转型期间,出现问题也并不奇怪。这其中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经济因素,还有财产利益分配的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他同时认为此次骚乱不会对整个地区局势产生大的影响。
⑺ 吉尔吉斯斯坦为什么爆发冲突
首先是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主要是内部因素:(这些你可以在网上新闻分析来看,主要有三点)
第一、由于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也可以说是2005年3月事件以后,巴基耶夫政府没有能解决好本国的经济、民生和腐败等问题,导致民众不满情绪不断滋生蔓延。第二、巴基耶夫政府一直没有能有效解决和缓解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加上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有限,民众的期望值与巴基耶夫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成果落差较大,广大人民对现政府渐渐失去了信心。第三、2009年底和2010年初,受能源供应过价格上涨的影响,吉当局将民用和供暖费等生活用品大幅提高,引发了民众的极大不满。
其次,是大国博弈的结果,现任政府是所谓“郁金香革命”中受美国人支持建立起来的,执行亲美反俄的政策,为美军提供了军事基地,所以很受俄国人痛恨。
从这次冲突来看,吉尔吉斯军方站在反对派一边,美国人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是导致政府垮台如此迅速的直接原因。按照我个人的观点,俄国关系密切的军方采取这样的态度,很明显是有俄罗斯的幕后举动。而美国为了争取俄罗斯支持制裁伊朗,很可能是默许了俄罗斯的行动,放弃吉尔吉斯来换取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的让步。(对于外部原因,是我个人的揣测。)
⑻ 黄色革命是啥呀
黄色革命又称“郁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指2005年三月发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危机。
⑼ 吉尔吉斯斯坦骚乱 吉尔吉斯斯坦暴乱:郁金香革命与冷战的后遗症
有可能是美国CIA策划的,因为CIA一向喜欢搞这些活动。因为目前没有吉的美驻军,那军事基地其实都是运输非军事武器的,更没有士兵守驻,估计不久将以维和为由驻军 ,各大网站目前都在挑衅美俄,其实都是瞎谈,其实美俄估计不想打仗,只是很多人喜欢让他们打仗,包括我也喜欢,穷人都喜欢内乱而获得利益。包括不满政府者,他们也希望通过世界大战而让政府垮台。所以说我从不相信大网站说的话,其实各大网站是最喜欢搞这些的,他们只不过是故意挑拨两大国之间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