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杜鹃花
⑴ 杜鹃花的园林造景有哪些方式
常绿杜鹃在园林中有混植、群植、孤植、林缘配植和与岩石园配植等形式。
(1)混植:混植主要用于大叶类杜鹃花,如凸尖杜鹃、大树杜鹃、腺体杜鹃、高尚杜鹃等叶子较大,在自然界分布于常绿阔叶林之中,开花季节在浓绿的林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因此,园林中模仿自然界将大叶类杜鹃花与高大的大树配在一起,产生一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群植:自然界大多数杜鹃花喜欢群集生活,因此才有绵延几十千米的壮观景色,如基毛杜鹃、云南杜鹃、腋花杜鹃、碎米花杜鹃,因为它们枝细叶小,只有成群种植才能发挥它们丰富的色彩系列。如从堇蓝色的灰背杜鹃,至丁香紫的草原杜鹃,再配以红紫色的密枝杜鹃等,可以创造出许多美妙的组合。
(3)孤植:是常绿杜鹃花单独种植的一种形式,只有乔木状或大灌木状的杜鹃花才能做孤植树用。孤植树要求体型高大,枝干挺拔,花多,叶亮,冠形浓密,或有独特的造型。如马缨花,植于草坪边缘或重要建筑物之前,充当园林大空间的主体,以欣赏它的形体美,开花时节,满树红花尤为壮观。
(4)林缘配植:多用于枝条密集、植株矮小的杜鹃花。通常与松、柏、槭树等栽植于一起。松、柏、槭通常以林状景观在园林绿化中出现。利用这些植物为背景或上木,前面依次种植云锦杜鹃、大白花杜鹃、腋花杜鹃、碎米花杜鹃等,如此搭配,使景观层次丰富,花期也可从4月延至6月。
(5)岩石园配植:杜鹃花中大多数有鳞类杜鹃都适宜栽植于岩石园。正像在自然界中一样,它们喜欢高空气湿度以及通透性好的土壤。将矮小、枝条密集的杜鹃花植于岩石园中,这在国外特别是英国园林中经常见到,这也是效仿自然。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岩石园内,随着地形起伏,栽植了各种高山植物,特别是高山杜鹃亚组的一些矮小杜鹃花种类,非常协调。
⑵ 有哪些种类的杜鹃花适合家庭栽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个小的室内绿化空间,有的家庭还拥有私人花园。因此,家庭栽培的杜鹃花就要分为盆栽和地栽。因为大多数杜鹃花较耐阴湿环境,因此适合现代家庭栽培的杜鹃花种类很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啊扎里亚类杜鹃花品种基本上都适宜于家庭栽培。这类杜鹃花不仅适宜于盆栽,也适宜于地栽。具体种类如下:
(1)毛鹃:由于春天开花,花朵较大,也有人将其叫做大叶大花种春鹃。常绿至半常绿灌木,直立,独干或数枝丛生。叶长椭圆形,深绿色,长达10厘米,宽3厘米。花常3朵合为一个花苞,生于枝顶。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朵繁茂,几乎密不见叶,整体效果非常动人。
这类杜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体型高大,盆栽的蓬径可达3米左右。地栽时生长更为茂盛。这类杜鹃包括锦绣杜鹃、白花杜鹃及其变种和杂交种。
(2)锦绣杜鹃:俗称玉蝴蝶,原产于我国,但栽培已久,未发现野生。花淡粉色,喉部有紫红点,单瓣,大花,花冠8~9厘米,花瓣厚实,雌雄蕊完好,结实率高。叶长卵形,长约10厘米,宽约3厘米,叶面多毛。生长快,一般抽梢7~8枝,多的可达12枝,长而粗壮,可用来大量繁殖小苗。生产上一般都用此种小苗作为嫁接西鹃的砧木。属于本种的有紫蝴蝶、毛白雪、毛白锦、紫牡丹等变种,还有一种叫琉球红,原产琉球群岛和我国台湾岛,很早就移植内地种植,花朵喇叭状,红艳有光泽,花期比锦绣杜鹃长。
(3)东鹃:由于该类杜鹃来自日本,属于岩石类杜鹃,习惯上人们称这类杜鹃为东洋鹃,简称东鹃。花色品种甚多,叶较小,花形较小,所以又被称为小叶小花种。常绿灌木,高1~2米。叶卵形,叶片薄,毛少,嫩绿色,有光泽。枝顶着生花蕾,多达3~4个,同一花蕾中有1~3朵花,多至4~5朵。花冠漏斗状钟形,花小,口径2~4厘米,筒部长2~3厘米、5裂、喉部有深色斑点或晕,花瓣有圆头、尖头、起翘等变异;花色有白、粉、红、紫、水黄、白绿、镶边、洒锦等;多数为单瓣,也有二轮重叠,或称套筒或双套;雄蕊5枚,花药黄色。蒴果小型,长0.6~0.7厘米。花后从叶腋间萌发新梢3~6枝,多的可达10余枝,当年可生长5~10厘米,7~8月间老叶凋落,同时花芽形成。秋天特别是霜冻后该类杜鹃在昆明叶片转为红褐色,煞是好看。
该类杜鹃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很耐修剪,且枝条细软,易于造型,是理想的盆景材料。如作为庭院布置,无论台阶、墙角、石畔、路边、树丛边缘均可成丛布置。也可群植,适当加以人工修剪,使整株形态流畅自然,春天其密集的花朵,秋天以其紫红色密集的叶片,形成生动美妙的园林景观。该类杜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华中一带均可露地越冬。
(4)夏鹃:夏鹃是5~6月开花的品种,故称为夏鹃,日本称之为皋月杜鹃。其主要亲本为五月杜鹃,原产印度,日本关东以西河谷亦有野生。
夏鹃比毛鹃体形略小,盆栽10余年蓬径亦可达到2米左右,发枝力强,枝叶特别丰满,冠形整齐美观,是现代杜鹃盆景的主要材料之一。叶互生,间距短,长卵形,狭小,叶长3~4厘米,宽1~2厘米,质厚,色深,多毛,叶端有尖、圆之别。在长江以北地区,除发新叶期间外,其他时间会经常掉叶,直到头一年老叶及当年春叶掉尽为止。在云南掉叶时间不甚明显,花期5月中旬至6月,花冠宽喇叭状,5裂,口径4~6厘米,也有7~8厘米,花形有单瓣、套筒、重瓣、皱瓣、波浪等变异,花色有红、紫、粉、白、镶边等复色。栽培品种较多,多达2000多个。
(5)西鹃:因此类杜鹃从欧洲引来,又是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有西鹃之称。该类杜鹃多为重瓣,色艳,花大,是栽培类型中最美丽的一类,但也是抗病性较差的一类。西鹃的主要亲本为原产中国的映山红和原产印度的皋月杜鹃(R.indicum)。其主要特征是体型矮小,发枝粗短,生长较缓慢。但栽培数十年的西鹃蓬径也可达1米左右。西鹃叶片厚实,深绿色,集生枝顶,叶面毛少,叶片的大小、形状变化较多。在长江以北地区,于4月中下旬开花,在温室中栽培可提前至上一年的12月。自圣诞节至春节均可促成开花。在昆明每年可开花3~4次,通常一年四季均可开花。花大型,口径6~8厘米,最大可达10厘米以上,花色丰富,观赏价值高。
西鹃品种共约1000个,国内有200~300个。主要代表品种如:玫瑰皇后、爱丽、王冠、加州晚霞等。
关于野生杜鹃花,目前适宜于盆栽的种类有大白花杜鹃、马缨花、云锦杜鹃等10余种。
此外,杜鹃花新品种红晕、朝晖、金踯躅、紫艳、雪美人、娇艳等大多适于家庭栽培。
⑶ 杜鹃花的悬崖式盆景是怎样的造型
悬崖式:该种类型是根据大自然中生长于岩石上的植物模仿而来。这也是生长于陡峭石壁版缝隙中的杜鹃花所特权有的姿态,如山鹰盘旋、蛟龙腾空,飘逸飞泻,奇特而富有动感。这种造型需要从小培养,通过强度弯曲主干,在种植时有意识地使树体横伸或倒挂盆外,约半年后即能初显其姿。
]悬崖式盆景
⑷ 东北地区生长在岩石上的杜鹃花的学名叫什么
锦绣杜鹃
⑸ 杜鹃的分类
1 据了解,全世界约有960种杜鹃花,其中我国有542种,占世界总量的56.2%,仅特有种类就达400多种。其余杜鹃花品种大部分分布在马来西亚,欧美及大洋洲只有为数不多的(约32种)杜鹃花种类。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的杜鹃花多为附生种类。且不易栽培,观赏利用价值很低,而我国境内的杜鹃花则具有较高的观赏利用价值。现在欧美国家的杜鹃花栽培种大部分来自我国。 我国的杜鹃花有三类,分别为常绿杜鹃、落叶杜鹃和有鲜杜鹃。 常绿杜鹃共有250种,以云锦杜鹃为代表,四季常绿,是最珍贵、最具观赏价值的杜鹃种类。多生长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喜温凉、湿润的气候环境。 常绿杜鹃又称高山杜鹃,数量也原地区。 落叶杜鹃共有99种,以满山红为代表,生长在低海拔的地区,较易驯化引种。比利时杜鹃多育自落叶杜鹃。 有鳞杜鹃有190多种。叶小,生长在海拔3000米~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分布广,往往成片生长,适合高海拔地区栽植。 2 春鹃(也称毛鹃) 常绿至半常绿灌木,直立,独干或数枝丛生,叶深绿,花常3朵合为一个花苞,生于枝顶,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朵繁茂。 春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体型高大。这类杜鹃包括锦绣杜鹃、白花杜鹃及其变种和杂交种 东鹃 这类杜鹃来源日本,属于岩石类杜鹃,习惯上称为东洋鹃,简称东鹃。常绿灌木,叶较小,花叶较小,株形紧密,花色丰富。 东鹃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很耐修剪,且枝条细软、易于造型,是理想的盆景材料。华中一带可露地过冬。小紫是东鹃中叶子和花最小的品种。 小日本园林中经常有剪型杜鹃就是这一类 夏鹃 夏鹃是5~6月开花的品种,故称夏鹃。夏鹃比春鹃体型略小,发枝力强,枝叶丰满,冠形整齐美观。是现代盆景的主要材料。如五宝珠为夏鹃中名品。 西鹃 此类杜鹃从欧洲引来,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有西鹃之称。此类杜鹃多为重瓣色艳,花大,是栽培类型中最美丽的一种。西鹃亲本是中国的映山红及原产印度的杜鹃杂交的后代。西鹃体型矮小,发枝粗短,生长较缓慢。叶片厚实,深绿色。长江以北地区,4月中下旬开花,但可促成四季开花。但抗病力较差。品种如玫瑰皇后、爱丽、王冠、加州晚霞等。 杜鹃花分类图片: 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27265&articleId=790361
⑹ 杜鹃花分几类
1.高山常绿杜鹃花:树形最富有变化。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披针形或狭柳叶形,极少为线形。花往往数十朵聚成顶生伞形总状花序,开花时,花朵镶嵌在浓绿的树冠之中,与叶色形成强烈对比。
西鹃最早于20世纪初由我国丹东、上海、青岛和无锡等地从日本引入,60~70年代又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年宵盆花。西鹃之所以能在圣诞节、元旦、春节开花,是得益于我国原产的映山红的早花基因资源。事实上,比利时杜鹃回到云南老家,又变成了四季开花。西鹃品种约1000个,国内可能有200~300个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于4月中下旬开花,在温室中栽培可提前至12月。从国外的圣诞节至中国的春节,均可促成开花,在昆明每年可开花3~4次。
西鹃
⑺ 怎样区分杜鹃花的品种
一、来源。东鹃、夏鹃属日本杜鹃;毛鹃属中国杜鹃;西鹃属西洋杜鹃。
二、形态。东鹃高1-2米,分枝散乱;毛鹃高2-3米,生长健壮,幼枝密披棕色刚毛;西鹃矮壮,树冠紧密;夏鹃体小,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满、整齐。
三、叶形。东鹃叶薄色淡,毛少有光亮;毛鹃叶大、长,且粗糙多毛;西鹃叶厚实深绿,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夏鹃叶片狭小,排列紧密。
四、花。东鹃花朵最小,4月开花,着花繁密,单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毛鹃花大单瓣,宽漏斗状,少重瓣,花色一般为红、紫、粉白及复色;西鹃花美为杜鹃之最,花期4-5月;夏鹃先枝后花,花期5月中下旬-6月中旬,花色、花瓣同西鹃。
五、栽培与繁育。西鹃娇嫩,扦插发根需2个月,且成活率低,故一般用嫁接法繁育。其它3种扦插时发根很快,且成活率极高,盆栽或地栽均可。
冬天北方买到的多数是西鹃。西鹃也叫比利时杜鹃,是欧洲培养的新品种,它的特点是四季开花,多数是重瓣的。山上的杜鹃多数是春鹃。杜鹃性喜温暖、半阴、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的土壤,pH值在5.0至6.5之间,忌用碱性或黏性土壤。适宜生长温度是18-25度,最高耐受温度32度,最低耐受温度10度。野生的冬天可以耐受更低的温度。成活低主要是生长条件不同,野外的土壤、水质、温度、温差、阳光等不同,比较难以适应。
1春鹃(也称毛鹃)
常绿至半常绿灌木,直立,独干或数枝丛生,叶深绿,花常3朵合为一个花苞,生于枝顶,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朵繁茂。
春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体型高大。这类杜鹃包括锦绣杜鹃、白花杜鹃及其变种和杂交种
2东鹃
这类杜鹃来源日本,属于岩石类杜鹃,习惯上称为东洋鹃,简称东鹃。常绿灌木,叶较小,花叶较小,株形紧密,花色丰富。
东鹃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很耐修剪,且枝条细软、易于造型,是理想的盆景材料。华中一带可露地过冬。小紫是东鹃中叶子和花最小的品种。
3夏鹃
夏鹃是5~6月开花的品种,故称夏鹃。夏鹃比春鹃体型略小,发枝力强,枝叶丰满,冠形整齐美观。是现代盆景的主要材料。如五宝珠为夏鹃中名品。
西鹃
此类杜鹃从欧洲引来,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有西鹃之称。此类杜鹃多为重瓣色艳,花大,是栽培类型中最美丽的一种。西鹃亲本是中国的映山红及原产印度的杜鹃杂交的后代。西鹃体型矮小,发枝粗短,生长较缓慢。叶片厚实,深绿色。长江以北地区,4月中下旬开花,但可促成四季开花。但抗病力较差。品种如玫瑰皇后、爱丽、王冠、加州晚霞等。
我也在找这个问题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⑻ 有关杜鹃花资料
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版咯血,染红遍山权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等,花色繁茂艳丽。
全世界的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而杜鹃的园艺品种都是由杜鹃原种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出来的后代,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
中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从日本欧美等国引进杜鹃进行栽培,也有少量通过杂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近几年来培育出的“复色仿西鹃”、“笑二乔”以及高山落叶杜鹃杂交种“红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种。
(8)岩石杜鹃花扩展阅读:
养护
杜鹃对土壤干湿度要求是润而不湿。春秋季节对露地栽种的杜鹃可以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炎热夏季,每天至少浇一次水。
日常浇水,切忌用碱性水,浇水时还应注意水温不宜过冷,尤其在炎热夏天,用过冷水浇透,造成土温骤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
⑼ 关于杜鹃花的特征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来形态各异。由大源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以亚洲为最多。它与西洋杜鹃的区别是:形体相对更矮小,花型相对更小。
⑽ 如何养杜鹃花
杜鹃是喜酸性植物的代表之一,pH值在5.5至6.5为最佳,喜气候凉爽、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3℃至25℃,生长期 要保持60%至70%的空气相对湿度,临开花时相对湿度可达80%左右。杜鹃喜光,但忌强光直射,春秋适当增加遮光,在盛夏季节要达 到遮光70%左右,并经常往叶面上喷水以增湿、降温,夏季要把杜鹃放在室外养护,以利通风。杜鹃喜淡肥,但忌浓肥,生长期要薄肥勤 施,最好是农家肥,如豆饼水、马蹄掌水及各类蔬菜、鸡毛、鱼内脏等杂物浸泡发酵后的液体肥都可以施用。杜鹃为须根,纤细又柔弱, 所以不能用粘重土,喜疏松、透水、透气性好的酸性土,北方可用山泥山、落叶松叶土,或人工配制的培养土及其它腐叶土。花落后要修 剪,目的是为了使花型更美及控制花期,剪下的一年生枝条还可以扦 插繁殖。
杜鹃花如有叶正面发黄,背面有红色小虫点,则为红蜘蛛危害, 严重的会落叶,可用40%的三氯螨醇1000倍液喷雾,七天一次,连续三次可除之。如叶面黄而叶脉仍绿,为缺铁症状,可十天左右喷一次 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不超过5‰,用食醋及发酵好的淘米水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还有其它症状如:叶无光泽、红褐干尖而逐渐扩大,为 强光直射且通风不佳、温度过高所致,可改善环境以防治。若是得了褐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灵、可杀得、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还有叶 子发黄或仍很绿,但轻轻一碰枝条、叶便哗哗而落,很快落光,此为光线太暗,闷着了;光线太弱、空气太干燥、大气污染等所造成的可 看情况防治。杜鹃缺水则萎蔫而低垂,新叶嫩白发黄为长期水大泡根所致,若叶萎蔫,但仍绿而不易落,也有为水大造成的。叶有大小不 均或成片的黑斑,多为黑斑病,病菌所致,多因水大、通风差,光线太弱综合因素所造成了病菌感染,可以改变环境及药物防治,用药可 以参考褐斑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