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冬天能放室外
⑴ 杜鹃花在冬天怎么养
环境:抄杜鹃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由于我国南北各地温差悬殊,有的地区到了冬天,必须进行防冻保暖,有的却可在室外越冬。如上海地区,家养的中、大棵杜鹃,通过长期锻炼后,在室外越冬也行。方法是,遇到连续严重霜冻时,夜里盖上帘子即可。小棵株的由于耐寒能力较差一些,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以防冻坏。对初养杜鹃的人来说,到了冬天,最好把它放在室外向阳避风处搭建的三面密封,一面通风的塑料棚内。这种环境既符合杜鹃的生态习性,又利于它进行自然休眠,还可防止重霜冻。当然把它放在空气流通的室内或低温室也可。但切忌把它久放在空气不流通,环境又较干燥的卧室内,这样轻则叶落蕾枯,重则全株死亡。
浇水:立秋后气温渐低,浇水应逐渐减少。冬季入室后应控制浇水量,使盆土经常保持略湿润状态为宜,否则极易烂根。
温度和光照:冬季放在阳光充足处,室温控制在10度左右。如温度过高,植株生理活动加强,消耗养分,会影响第二年开花和生长。
施肥:秋季进房前,为杜鹃花长蕾期,需多施磷肥,7~10天一次,但要薄肥。冬季进入休眠期后,即停止施肥。
⑵ 杜鹃花一年能开几次冬天放在室外能活吗
敲重点:杜鹃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品种很多,估计很多人都会看到绿化带中一年四季都有杜鹃花在开,其实吧,绿化上使用的杜鹃浇四季杜鹃,还有一个名字叫比利时杜鹃,是一个引进的改良品种,可以实现一年开几次花。
3,修剪空间
养四季杜鹃要勤修剪,主要是修剪空间,室内养护本来通风要差些,所以尽量多修剪,把空间散开,让枝叶都能晒太阳。
4,酸碱度光照
四季杜鹃是喜欢微酸性环境盆土,所以我们在养护的时候,要定期浇灌硫酸亚铁来调节盆土酸碱度,当然硫酸亚铁使用多了也不好,现在我们都建议使用螯合铁来浇灌,螯合铁对土壤的团粒结构破坏小些。
⑶ 上海地区冬天杜鹃花可以露养吗
我个人认为是最好不要露天养的,因为上海地区虽然偏南方,但是它的冬天还是比较冷的,我们是江苏地区的,和上海的气候差不多,那像这几天的气温基本上在四五度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不适合在外面养杜鹃花的
⑷ 杜鹃花冬天怎么养
环境:杜鹃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由于我国南北各地温差悬殊,有的地区到了冬天,必须进行防冻保暖,有的却可在室外越冬。如上海地区,家养的中、大棵杜鹃,通过长期锻炼后,在室外越冬也行。方法是,遇到连续严重霜冻时,夜里盖上帘子即可。小棵株的由于耐寒能力较差一些,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以防冻坏。对初养杜鹃的人来说,到了冬天,最好把它放在室外向阳避风处搭建的三面密封,一面通风的塑料棚内。这种环境既符合杜鹃的生态习性,又利于它进行自然休眠,还可防止重霜冻。当然把它放在空气流通的室内或低温室也可。但切忌把它久放在空气不流通,环境又较干燥的卧室内,这样轻则叶落蕾枯,重则全株死亡。
浇水:立秋后气温渐低,浇水应逐渐减少。冬季入室后应控制浇水量,使盆土经常保持略湿润状态为宜,否则极易烂根。
温度和光照:冬季放在阳光充足处,室温控制在10度左右。如温度过高,植株生理活动加强,消耗养分,会影响第二年开花和生长。
施肥:秋季进房前,为杜鹃花长蕾期,需多施磷肥,7~10天一次,但要薄肥。冬季进入休眠期后,即停止施肥。
⑸ 冬天怎么养杜鹃好
家养杜鹃冬季巧管理
初冬的晴天中午,如果室内的气温超过20℃,可以适当通风。此时为防止抽芽顶花应停止施肥。因外界气温转低,室内的湿度又较大,杜鹃的需水量也相应减少,每天少浇些水,能保持湿润即可。
12月和元月是严寒期,要注意两点:一是防冻,西洋杜鹃不及野生杜鹃耐寒,最好在10℃以上的室内越冬。二是控制肥和水,因为低温,植株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其代谢活动非常微弱,不需追肥,浇水量也更要减少,每天中午在枝叶上喷一次水,待盆土显得干燥时在中午浇些水,以保持盆土湿润。
家庭养花,多把花养在向阳的窗台上,由于室内的温度没有温室的高,又有人员进出,空气也自然流通,因此不必特意通风。居室内的湿度不如温室的大,为此可用塑料薄膜将窗台以上的空间从室内分隔出来,这样不仅能保湿而且还能防尘。特别是厨房与居室混用的更需这样处理,以防止被油烟熏染,否则叶片的气孔将被烟尘堵塞,影响叶子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轻者叶子灰暗不舒展,重者叶片脱落导致死亡。若居室没有加温条件,到严寒期室温至少要维持在0℃以上,若低于0℃就会被冻伤嫩芽。室温若降到-3℃—-4℃时就会伤及花根,尤其是贴近盆边的根和小花盆中的花根极易冻伤。有暖气的家庭,千万不要把盆栽杜鹃放在暖气片上,也不宜放在下面安装有暖气片的窗台上,因为杜鹃不适应这种燥热环境。
最后,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杜鹃的根很细,不宜施浓肥,浓肥会造成土壤中溶液的浓度增大,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甚至会导致细胞液的反渗透,使杜鹃枯死;也不可在花盆中埋豆饼或死亡的动物体(如死鼠、死鸟),因这些东西在土壤中腐烂时将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动,易造成土壤缺氧窒息花根。二是正确理解杜鹃喜欢“大湿度”,这指的是空气环境的湿度,有人以为往花盆里多浇水就可增大湿度,这是不对的,这只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盆中积水过多,排走了土中的空气,反而要伤花根。
⑹ 杜鹃花怕冻吗
杜鹃花是怕冻的,越冬温度最好在10度以上,这样才可安全度过。若是温度低于5度就会停止生长,甚至还会有冻伤的可能。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5度到20度之间,若是高于30度也会影响生长。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
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
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该种与皋月杜鹃(R.indicum(Linn.)Sweet)相似,但不同在于后者的雄蕊为5;叶较小而狭窄,边缘具细圆齿,易于区别。
(6)杜鹃花冬天能放室外扩展阅读: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⑺ 冬季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杜鹃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由于我国南北各地温差悬殊,有的地区到了冬天,必须进行防冻保暖,有的却可在室外越冬。如上海地区,家养的中、大棵杜鹃,通过长期锻炼后,在室外越冬也行。方法是,遇到连续严重霜冻时,夜里盖上帘子即可。小棵株的由于耐寒能力较差一些,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以防冻坏。
对初养杜鹃的人来说,到了冬天,最好把它放在室外向阳避风处搭建的三面密封,一面通风的塑料棚内。这种环境既符合杜鹃的生态习性,又利于它进行自然休眠,还可防止重霜冻。当然把它放在空气流通的室内或低温室也可。但切忌把它久放在空气不流通,环境又较干燥的卧室内,这样轻则叶落蕾枯,重则全株死亡。
浇水:立秋后气温渐低,浇水应逐渐减少。冬季入室后应控制浇水量,使盆土经常保持略湿润状态为宜,否则极易烂根。
温度和光照:冬季放在阳光充足处,室温控制在10度左右。如温度过高,植株生理活动加强,消耗养分,会影响第二年开花和生长。
施肥:秋季进房前,为杜鹃花长蕾期,需多施磷肥,7~10天一次,但要薄肥。冬季进入休眠期后,即停止施肥。
⑻ 杜鹃花能在室外过冬吗
地区不同情况不一样,大体上长江以北不行,会冻死的,长江以南大多可以。
⑼ 杜鹃花怎样过冬
杜鹃花过冬时可移入室内。要注意的是:
1、室内温度不宜太低,最好能在3度以上。
2、不宜过于靠近火炉和暖气片,因为这些地方空气比较干燥,而杜鹃花喜欢湿度比较高的地方。
3、有条件的应该放在光照比较强的地方,没有条件,只要室外在3度以上,就要搬出去给它晒太阳。要不然长期不见阳光可能会落叶。
4、当叶片上灰尘较多时,可以移到室外用水喷洒,洗去灰尘防止落叶。
5、在南方地区偶尔降到零度的地方,可以放在室外越冬。
6、越冬后要等到气温不再出现5度以下的低温时再出房,要不然搬来搬去给自己增加麻烦。
⑽ 杜鹃花在室外能过冬吗
杜鹃花需要搬进室内,因为室外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