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奥尔夫夫音乐茉莉花的教案

奥尔夫夫音乐茉莉花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2-07-04 18:34:28

茉莉花鉴赏

课题:民歌《茉莉花》的赏析
课型:综合课型——听听、议议、唱唱、弹弹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歌《茉莉花》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中“小调”这一体裁的音乐特点,以及形成,发展等等,从而进一步懂得弘扬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2、通过二首《茉莉花》的对比赏析,从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的含蓄的歌词中使学生感受民歌的艺术美以及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3.通过“唱唱”这一教学手段(将江苏二首风格相近的《茉莉花》合起来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歌曲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叫《鲜花调》,由于第一句是个重叠句,所以又称为《双叠翠》或《双叠词》。十八世纪下半叶传到西方,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作为公主的主题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国由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中。江苏《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的《音乐辞典》中,此曲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家,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苏《茉莉花》的曲调婉转、流畅、细腻、柔美、淳朴。曲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单部曲式;调式为徴调式。
现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 花》改编创作的,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具准备:
1、DVD机及配套播放设备;
2、《茉莉花》教学录音CD(可用原配套录音带刻录);
3、课前预写好内容的小黑板4块(或预做好多媒体课件);
4、宋祖英维也那金色大厅音乐会演唱《茉莉花》实况录像DVD。
四、重点难点:
1、对二首《茉莉花》进行对比赏析;
2、将二首《茉莉花》(江苏)合起来唱。
五、教学过程:
1、教师点明课题、对“民歌”,“小调”作解释

❷ 编导:幼儿园纪录片中音乐茉莉花的作用

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作人张以庆的作品。影片没有解说词,但是多次运用了同一首歌《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并且画面的配合等方面,在此张以庆做到了至善至美,做到了他的极至。 童声无伴奏合唱的《茉莉花》,像一声叹息,它烘托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对于用《茉莉花》作为此片的背景音乐。张以庆曾在采访中说道“《茉莉花》这个音乐很符合片子的情绪,有一点淡淡的忧伤,是我重新录制的。但是非常遗憾,唱得不是很好,没有那种天籁般的声音,当然我还是非常感谢青少年宫合唱团的。一开始我就老在哼这个歌,已经哼了两年了,虽然有几种选择,但是还是觉得《茉莉花》特别吻合。欧洲不是说《茉莉花》是中国的第二国歌吗,我也找不到第二首童声的东西能够搁在这里面了。我可以一年、半年不听音乐,到快剪片子的时候才去听,去找到吻合的东西。其实我不太懂音乐,但是我能把握住怎么把情绪传达给观众。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让别人和你是共通的,节奏感也是一样的,才能引起共鸣。当然这种情绪的传达,也会有局限,因为人们的感受类型不同,而且感受力跟文化也没有关系。”虽然张以庆说自己不懂音乐,但是《茉莉花》的应用与配合确实做到了天衣无缝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而且还进一步的表达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图。 《茉莉花》这首极具特色的音乐在片中反复出现。整部影片总共出现了5次《茉莉花》的背景音乐。平均差不多每十分钟出现一次,可见导演的安排意图。第一次出现是在幼儿园开学那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送他们到幼儿园离开后。每个小朋友都眼含泪水的坐在凳子上,或站着,或透过门缝看看离去的爸妈。音乐《茉莉花》此时响起,它让孩子们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时的无助和不舍的情感展现得一览无余,极大额的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茉莉花》的再次响起是在孩子们入园第一次睡觉的时候。时的孩子们是睡得如此的香,没有了白天撕心的哭声,吵闹和打架也在此刻消失。音乐给人以安静与感动的心理,似乎在孩子的谁=睡梦中伴随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飘起了淡淡的茉莉花香。音乐的第三次响起是在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一周他们的爸妈来接他们回家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被接走了,只有陈志鹏的妈妈还没来接他,这使得他非常的着急,来回的在前后两个门之间走动,哭着盼望妈妈找点到来。《茉莉花》的音乐的响起既表达了陈志鹏回家的喜悦,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焦虑、孤单、无助。音乐第四次响起是在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候,听说户外活动,孩子们个个都很高兴,一周难得有户外活动。孩子们在户外欢声笑语的做着游戏,你追我敢。音乐也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响起,好像是为孩子们助兴一样。原本有点忧伤的音乐在此时也是欢快的。音乐的最后响起是在孩子们毕业照毕业照时。此时的画面跟音乐第一次响起时的画面遥相呼应,都是展现每个孩子的表情。不过这次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是泪水,而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欢声笑语。眼中充满了希望,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幼儿园的生活,孩子们的成长点滴。 《茉莉花》作为该片的一个音乐符号在片中反复出现,它舒缓、轻柔的乐调将景象隔绝在幼儿园嘈杂的吵闹之外,并且每次音乐的响起都配以缓慢的画面。特别是最后一次运用一组经处理泛黄的画面来配背景音乐,可见导演的别有用心。画面和音乐的完美配合,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片中的氛围和环境气氛。这首唱响在维也纳的中国名曲,透过孩子的喜怒哀乐,揉进了人们的心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结合,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风格,却完美的演绎在这部纪录片中似乎只有这首曲调最合适别无他曲。 通过对《幼儿园》中背景音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纪录片里,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音乐都是作品整体的一部分,是一种艺术,不能自成体系,不能过强过满。音乐茉莉花在片中出现了五次,虽然影片总长才一个小时。不能说恰到好处,但也不能说过多。而是很合理的表达了影片所要展现的内容。此外,纪录片音乐只有置于适当的位置,融入作品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使人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它的感染,甚至于感觉不到它存在。音乐茉莉花的出现并不是毫无目地的,它都是经过导演的精心安排才插入的。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每次音乐的出现就是一个分割点。孩子们的入学,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天,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孩子们幼儿园毕业。每一次都安排得如此的合理,我们可以按照音乐的运用把整部影片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其相关联之处。并且每次音乐都是一个过度,无论是孩子们的情感还是年级。总之,茉莉花在《幼儿园》片中五次响起,每一次都是一种感动,又是一种升华。

❸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歌唱》第一单元《东西南北茉莉花》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冼星海》教案【教学目标】(一)聆听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二)认识、了解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直到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三)学习、体验大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并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里相应乐章,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同时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课时】一课时【教学重难点】(一)通过对音乐的...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811:54:40《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一音乐教学设计:《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学科:音乐模块名称:音乐鉴赏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必修/选修:选修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构想】《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此,调动学生...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

提取码:pari

❹ 茉莉花几年级音乐教材

《茉莉花》是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茉莉花》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民族乐团出访欧洲时,曾经在世界顶尖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其中就有《茉莉花》,很受当地观众的喜欢。由此可见,《茉莉花》的魅力。

歌曲赏析

《茉莉花》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❺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民歌《茉莉花》,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茉莉花》听成了

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我就是听成了摇篮曲”
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怎么睡着了
)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将如何回答:因为我被这首歌陶醉了。

❻ “茉莉花”歌曲介绍

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把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❼ 音乐《茉莉花》欣赏课感想

它富有抄中国民歌的鲜明特点,有较强的旋律性,同样具有中国乐曲的婉转优美的特点。我喜欢萨克斯钻石般高贵,清亮细腻的音质,更喜欢茉莉花洁白无暇、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婉转秀丽的品质。茉莉花是迷人的,今天的茉莉花已经不再是中国的茉莉花,它属于全人类、全世界!

❽ 《茉莉花》 歌曲简介

《茉莉花》是前线来歌舞团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单曲发行。

《茉莉花》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其能够在西方世界传播。

该曲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8)奥尔夫夫音乐茉莉花的教案扩展阅读:

2008年8月,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该曲进行了MV的拍摄。雷佳身着金色旗袍参与了MV的拍摄,为了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MV导演孔嘉欢首次运用了另类表现手法,把中国宗教文化和该曲结合起来。

作为MV镜头重要组成部分,导演策划了雷佳站在几丈高的大佛的手心里演唱该曲,雷佳从容的在大佛上拍摄了MV画面。此外,该曲MV作为向北京奥运会的献礼,特别剪辑了鸟巢的镜头画面,使整个MV充满了奥运的气息 。

❾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演唱 《……》歌曲,理解歌词大意,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情绪,使学生学会……的唱法拍曲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介绍作者、歌曲背景,让学生在学唱歌曲之前简单了解歌曲基本信息。通过初次聆听,使学生感受歌曲节奏和意境;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了解歌曲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通过教师逐句逐节部分范唱,学生跟唱的形式,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通过轮唱接龙游戏,学生独立演唱,使学生掌握歌曲唱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pwd=pari 提取码: pari

热点内容
桃花花语粉色 发布:2025-09-20 05:02:35 浏览:981
五彩梅花鹿 发布:2025-09-20 05:00:30 浏览:446
点火变玫瑰 发布:2025-09-20 04:50:15 浏览:562
绿植插养 发布:2025-09-20 04:37:00 浏览:359
百合花钩织图解 发布:2025-09-20 04:36:11 浏览:66
樱花燕粉 发布:2025-09-20 04:24:28 浏览:787
汇艺花艺 发布:2025-09-20 04:05:15 浏览:495
淡彩海棠 发布:2025-09-20 03:56:57 浏览:389
白百合头发少 发布:2025-09-20 03:52:15 浏览:176
幼儿园梅花桩教案 发布:2025-09-20 03:46:28 浏览: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