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杜鹃花
㈠ 子规在古代象征什么意义
子规在古代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多借此抒发悲愁之情和人生的感叹。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
相关诗词:
一、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释义: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二、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释义:
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释义: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四、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释义:
樱桃落尽,春天已经离去,只有那蝴蝶还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人群渐渐散去,小巷一片冷冷清清,只见袅袅残烟草色不清。炉里的香烟随风轻轻摆动,闲绕着香炉上的凤凰绘饰。但见她愁容满面拿着罗带,回首往事只觉仇恨绵绵。
五、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大德歌·春》元代: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释义: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近日才几天面色已显得枯槁瘦弱,憔悴多了。等了整整一个春天,九十个日夜啊,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而旧时檐前燕子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多欢!
(1)笔名杜鹃花扩展阅读:
又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释义: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的春天。于是在林中、山谷和田野,我们常能听到杜鹃鸟幽怨哀婉的歌声。从它们的啼叫中,便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释义: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的农忙季节到了,而随之“杨花落”、“山花谢”、“残絮飞”的春夏之交也将来临。
杜鹃鸟自古就与季候和农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杜鹃鸟开始鸣叫时,正是春季五谷播种之时,所以人们又叫它“布谷鸟”或“催耕鸟”。其实杜鹃鸟有好几种,依据其鸣声的长短,可分为“两声杜鹃”和“四声杜鹃”两类。
因此不同的地域,根据杜鹃鸟鸣声的谐音,而有着不同的称呼:有的叫它“郭公”、“获谷”,有的称之“割草插禾”、“豌豆巴果”,还有的则呼为“不如归去”、“行不得也哥哥”。除了俗名之外,杜鹃鸟还有好几个笔名,其中以杜宇、子规、谢豹、子鹃等较为常见。
传说古代蜀国之君杜宇号望帝,因禅让出奔,死后魂化为鹃,蜀人怀之,故呼之为杜鹃,也叫杜宇。因此历代骚人墨客,多借此抒发悲愁之情和人生的感叹。
花鸟虫鱼中,一名而兼二物者,似乎并不多见,而杜鹃则是例外。与杜鹃鸟同名的,是杜鹃花。如同杜鹃鸟的称呼一样,杜鹃花的种类很多,大致上可分为春鹃、夏鹃、春夏鹃三类,其颜色也有红、紫、黄、白、浅红诸色。
但最常见、也最惹人情思的,是长江流域一带的红杜鹃———映山红。每年农历三、四月间杜鹃鸟啼叫时,它便在大江南北漫山遍野地开放起来,一团团,一簇簇,红得如火焰那样热烈、鲜血那样悲壮。
似乎要拼却一生的激情,来报答这孕育生命和生机的无限春光!因此昔人诗中咏杜鹃花的,多牵连到鸟的杜鹃,甚至说它是杜鹃鸟的啼血染红的
㈡ 《十度游趣》中,作者游览十渡,总的感受是什么
《十度游趣》中,作者游览十渡,总的感受是,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意思是在城里面见了太多的高楼大厦,在游览十渡之间,见到各色的山山水水,山是那么的宏伟高大,水是那么的清澈可见,大自然的一切都那么的生机勃勃,感觉到生命等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苏醒过来了。
(2)笔名杜鹃花扩展阅读:
《十渡游趣》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竞有一种生命复苏的快感。
下车后,我们舍弃了大路,挑选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下俯瞰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泻,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象就要展翅扑来,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它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所融蚀,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了篝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约,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㈢ 绥阳旺草镇周边植被状况
旺草镇地处绥阳县北部,东临湄潭,西接茅垭,北接温泉和青杠塘镇。全镇地域面积272平方公里。镇内有全省十七个万亩大坝之一的旺草大坝。可耕地面积5.0025万亩,其中田2.6469万亩,土2.3556万亩,S207省道横穿旺草坝区而过,是通往正安、道真的重要交通要道。
中文名称
旺草镇
外文名称
Wangcao Zhen
别名
旺草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
下辖地区
镇辖12个村,2个社区
政府驻地
光华村
电话区号
0852
邮政区码
563304
地理位置
中国
面积
272平方公里
人口
2010年 总人口70529人
方言
贵州话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高原山区
著名景点
中华奇石园,三涨水
机场
遵义新舟机场
火车站
遵义火车站,遵义火车东站
车牌代码
贵C
1乡村简介
2辖区人口
3自然资源
4产业结构
5历史文化
6地方名人
7科教文卫
8旅游文化
9旅游景点
目录
乡村简介
编辑
旺草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城北部,东与湄潭县双石乡、绥阳县温泉镇、大路槽乡交界,西与本县茅垭
芙蓉江风景带
发源于枧坝镇的芙蓉江,一路斗折蛇行,穿旺草镇境而过,留下20余公里的旖旎风景带。在这个风景带上,既有胜水三潮、独摇石、阁老宝地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又有8座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石桥、吊桥点缀生花,更有历尽3000多年风雨一路积淀下的鄨国废都、尹珍讲堂、芙蓉古城、播州先治等人文景观,让人思绪难平。
㈣ 杜鹃花用来起笔名怎么样
你要是女生还可以,男生太柔了点。
㈤ 关于《杜鹃鸟的呼唤》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
一部署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特的侦探小说《杜鹃鸟的呼唤》面世后颇受好评。出版商表示,侦查员出身的作者退伍后从事安保行业,本书是其处女作。不过作者的新手身份因写法娴熟而被质疑。后经媒体多方调查证实,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
被“揭穿”身份后,罗琳说希望这个秘密保持得更久一点,因为她隐瞒身份后看到关于小说的真实评论时,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罗琳、出版商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试题分析】承继了全国卷以故事性(或叙述性)的材料为主的命题特点。故事性材料的审题难度比观点性材料的难度要大,陷阱更多。一般而言,可以从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切入,有几个有效人物就有几个切入的角度。从材料看,人物主要有作者罗琳、出版商、媒体等,立意就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切入。
还需要注意题目中“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罗琳、出版商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的提示和要求,这就是一般性的要求,与以前的作文要求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本人不赞成眼下流行的“任务驱动性写作”的说法,考生也不要受新名词干扰,老师也不必跟风。可以说,语文教学下的写作,尤其是测试性的写作,都属于任务驱动性质的。“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一直为语文教学所运用。多研究命题材料的类型和审题立意的方法,多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和讲习,可能更有效果。
审题立意提示:
(1)作者角度
材料中“罗琳说希望这个秘密保持得更久一点,因为她隐瞒身份后看到关于小说的真实评论时,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作家,往往会被光环所笼罩,往往也很难听到对自己作品的真实批评。但罗琳却有着清醒的意识,改名字就是想听到对自己作品的“真实评论”,并从中感受到快乐,这种气度和胸怀很值得当下的所谓“名人”们学习。
参考立意:①做人,尤其是一个名人,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与更为诚实而宽阔的胸怀(气度);②事业(文学创作)上的创新比名声更重要;等等。
(2)出版商角度
材料中相关的叙述是:“出版商表示,侦查员出身的作者退伍后从事安保行业,本书是其处女作”,这既反映了出版商对作者署名权的尊重,也不排除这本身就是出版商的一个策划,并借机炒作。
参考立意:①尊重注作者的权利;②不提倡借机炒作,甚至弄虚作假的作法;等等。
(3)媒体角度
“后经媒体多方调查证实,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媒体的这种行为应该辩证地看待。
参考立意:①追求事实真相的职业精神,值得赞扬;②笔名也属于个人隐私,不应随便曝光;等等
写作要求是给罗琳、出版商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要注意信的基本格式,还要注意因选择不同的对象,信的内容和写信的语气的有所不同。虽然如此,“信”只是形式的要求,文章必须要符合一般性要求。
㈥ 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娇羞……”全诗。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回羞,
道一声答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此一首,题作《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6)笔名杜鹃花扩展阅读:
这首诗写于1924年作者随印度诗人秦戈尔访日期间,这首送别诗也是徐志摩抒情诗的绝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另外他在日本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女郎的独特风情。因而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作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
㈦ 月下待杜鹃不来怎么样表达出新月派
《月下待杜鹃不来》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于1923年写的新诗。此诗发表于1923年3月29日《时事新报·学灯》,曾收入初版《志摩的诗》,也收录于《徐志摩诗集》中。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月下待杜鹃不来》
徐志摩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 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 夜冥冥 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 柳飘飘 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 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 夜冥冥 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 柳飘飘 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 夜冥冥 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 柳飘飘 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