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创意美术课程教案
Ⅰ 郁金香的特点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中亚细亚、土耳其等地,由于地中海的气候,形成郁回金香适应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具有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
需经冬季低温后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温度在5℃以上)开始伸展生长形成茎叶,3~4月开花的特性。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
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外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1)郁金香创意美术课程教案扩展阅读: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
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一般可耐-14℃低温。耐寒性很强,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来的早,盛夏又很炎热,则鳞茎休眠后难于度夏。
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全世界已拥有八千多个品种。被大量生产的大约有150种,其中红、黄、紫色最受人们欢迎。
Ⅱ 欣赏春天的
欣赏·评述《春》教材分析《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的一幅经典的世界名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旨在贯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该标准将美术课程定性为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主张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情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教材所提供的背景资料,正体现出上述美术教学的思想和理念。对于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形式语言等也是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对作品形式语言的关注,也是编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外,作为受过一定教育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的普通知识也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普通知识。编者对选择作品的经典性的关注,也反映了对这一间题的认识。教材采用大版面的呈现方式,旨在让学生获得对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触",获得整体的视觉感受和认识。第二、三个版面,采用了局部分解、加注、解释和相关背景、作品介绍等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具体地理解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情境。而这两个版面的关系也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在这两个版面之间来回翻看,从而产生整体+局部+整体的一个学习方式和与之相应的综合+分析+综合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显性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隐性目标: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形式美。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教学准备该课的学习除了使用美术教材以外,还可以使用历史教科书,重点学习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知识。电视机和VCD机,观看有关的资料片,利用电脑软件和网上测览,在一种互动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一.以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导人春天的环境。问题:你能描述春天的感觉吗7(要求学生用形容词或一句话表达)鸟语花香,微风习习,富有生气,春回大地,万木争荣。春天是美好的、富有生机的,春天是作家、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出示几幅表现春的美术作品)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与"春"有关,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1页,欣赏作品《春》。(板书课题)二.学习新内容问题:你能在仔细观察后,描述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和细节吗?能客观地说明这件作品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春的印象吗?(1)描述:在桶树林里,一群人且行且舞,人物的聚散组合,极富节奏感;满地长着各种奇花异草。这是一幅蛋彩画。"蛋彩画"见课本第2页(请同学阅读)'介绍作者:(演示课件)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有相当多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新词"文艺复兴",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文艺复兴"见课本第2页。(请同学阅读,演示课件)问题:你能说出画中人物与春的关系吗?(2)分析:作者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神的富有想像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这里提到"神",所以我们来了解"希腊神话"。"希腊神话"见"希腊神话"注释。(课件显示)这件作品是作者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创作的。中间那位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是全面的+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像控制着整个画中的人物。左边三位"H惠"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伙美罗西尼)被描绘得富有生气。女神沫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翻潮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美丽",中间一个象征"青春",左边一个象征"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机和欢乐。在画的有边(自左向右),分别是花神、春神和风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季节即将来临。而在画面上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则是最左边那个好像在采摘树上果子的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U。实际上这位众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此外,在维纳斯头上,还飞翔着被蒙住双眼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在朝着左边的人准备把金箭射出去。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产生如痴似狂的爱情。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桶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这一切,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陈在这一幅画上。问题:作者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为什么又略显忧伤呢?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纤弱和淡淡的忧郁。其实,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年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后得宠于美第奇家族。由于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身份与众不同,在看到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人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瓦解……使他感到恐俱与彷惶。而画家内心的忧郁,似乎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中。他和宫廷内一些文学家、思想家关系甚好,这使得他的作品内容寓意深刻,人物情绪复杂。问题:通过以上描述、分析,你能说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吗?解释:构图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安排上别具匠心。以1个人和1组人(3人1组)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明净,具有一种装饰感。在维纳斯的花园里,春天是永恒的:花香袭人,微风吹拂,绿色的桶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略带忧郁的神情更激起人们对美的遇想。问题: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栓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三.评价。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为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爱与美的温缮。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独树一帜。这就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十分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四.练习活动。回顾我们今天欣赏《春》的过程,并思考一些问题,彼此分享。你可以使用以下词句作为开头,写出两三点收获。我学到了……我惊讶的是……我开始在想……我再次发现……我感到……我想我将……五.教师小结。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你欣赏一幅美术名作时,如同在聆听一首名曲,领悟和感受其中的思想与美,那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今天,我们师生共同体会到了!
Ⅲ 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不仅直观形象,颜色绚丽,音乐动听,还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有的教学情景。综合以上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展开想像,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标准细分了美术教学的知识领域: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如下: 一、欣赏·评述 在这个教学领域方面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在欣赏·评述类课程教学时,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 在这个领域中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为明显,欣赏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欣赏是最好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去搜寻所需资料,更快,更完整。 在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显示,把相关图片一一播放,让学生欣赏,效果比传统的方法好。如:《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一课主要讲西方绘画艺术,怎样让学生对西方绘画的特点有一个大的概念,我认为可用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数张在一起作比较,这样学生可非常直观的感觉出西方绘画以写实为主,这些形象是真实动人的。 波提切利的《春》, 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 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 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 郁金香、银蕾花、 水仙等鲜花, 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 遍地盛开。柯罗的《阵》,透明、 银灰色的画面, 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 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 活跃的脉搏, 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第三幅《梅杜萨之筏》强烈的明暗对比, 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 令人触目惊心. 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简单方便,配上轻松的音乐效果又好。 又如: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欣赏系列中,有黄山、秦始皇兵马俑、印度泰姬陵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介绍。但书中的图片只有一张,很难满足学生欣赏的需要。记得有一次上《黄山》一课,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黄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但书上图片只有一张,文字介绍也很简单,去过黄山的同学也很少,学生看了半天并不觉得黄山有多么美丽、雄伟、壮观。怎么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黄山呢?我收集了大量黄山的图片,各种风景的都有,有天都峰、迎客松、送客松、光明顶、云海、雾松等。学生看了情不自禁发出感叹:“太美了!”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然后再提出问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黄山除了秀美的风景外,还有什么呢?”引出黄山还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等。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然后根据介绍再欣赏其它相关图片,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黄山的认识才能全面、直观。 美术课中欣赏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这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用多媒体上这类课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二、设计·应用 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这属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培养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在这类课程中如:《可爱的吉祥物》、《生活中的标志》、《我喜欢的卡通形象》等课程其实学生是非常喜欢的,但上好这类课程需要一个巧妙的引领,学生才能有新颖的想法,用多媒体在各教学过程中展示各种图形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记得有次上《我喜欢的卡通形象》一课,因为认为卡通形象学生本身很喜欢,上起来难度并不会很大,因此在准备的时候,只是找了几张普通的卡通挂图,虽然很好的上完了这节课,但离我想像中的效果相差甚远,总结分析,发现可能展示图片太少,变化不够,学生并不明白如何进行变化设计,没有把学生的创作思维真正打开,因此,在上其他班的时候,我精心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当我把卡通图片,卡通片,卡通物品等一系列卡通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特别是播放卡通片的时候,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所有同学都进入了状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把各种设计变化过程用多媒体一步步展现播放。学生的设计思路也放宽了许多,设计出来的卡通形象明显比前一节课的丰富,上课的气氛也比前一节课热烈,这就是多媒体带来的效果啊! 三、造型·表现 通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基本概括了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能力目标则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突出艺术教育的特征,强调了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 这类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技法表现能力,对于技法表现力较差的学生,上这类课较难,总觉得自己画的不如别人。但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用多媒体设计一种情境,把所讲内容贯穿在这些情境之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兴趣。如:《空间的魅力》一课,本身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我在备课时收集了许多室内外的风景照片,这些照片空间感较强,有建筑、有马路、有湖泊等,让学生欣赏、感受透视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另外,用简单的三维动画设计了一个立方体各个面转动的动画,使学生一目了然,感觉到透视变化的神奇。还有,记得以前玩过一个三维游戏,进入金字塔内去寻宝,里面有各种暗道,从不同的地方观察很重要。这个游戏给了我启示,学生喜欢游戏,何不把这个游戏的空间搬入课堂,让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当我把游戏打开,同学们都很惊讶,“上课真的可以玩游戏吗?”我说“如果表现好,当然可以,但我要提几个问题,注意观察啦。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面有何不同,特点如何?”学生为了能够表现一下,对物体变化观察非常仔细,在观察之后也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地方,三维动画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对物体的变化一目了然。以上都是上《空间的魅力》一课的方法,用多媒体使得枯燥,抽象,难懂的课程容易了许多,使学生产生了兴趣。 记得还有一次上《森林之歌》,这课主要内容是认识色彩,感觉色彩。我请计算机老师配合,在计算机教室上了一堂课,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在电脑面前操作不同色彩搭配的感觉。我准备了一幅山水风景画,变换不同的冷暖色调,画面产生了不同的变化,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配上不同的色彩,这样技法不强的同学也能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美丽的风景画,画的不理想马上就能进行修改,比用手工绘画效果好。 四、综合·探索 这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 1、了解美术发展趋势以及美感的多样性,拓展想像的空间,综合运用丰富多样的美术媒材、形式、技能表达自己的创意, 美化环境与生活。 2、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联,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3、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综合美术活动,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 我一般上这类课程,会在各个过程中根据需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在每一课展示作品时,我一定会用多媒体,因为综合·探索课是一堂动手能力较强,要求同学勇于发现探索的课程。如:《欢快的节日》、《美丽的家园》等课程,我会把上课的过程用摄像机拍出来,包括学生活动过程及作品展示,在下一节课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学生可以根据录像了解每位同学在这个活动中、任务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任务完成的如何,有哪些问题,那么在下次上课是就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提高。 在这些课程当中,我尝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Ⅳ 花的象征
豆腐花 好吃
大麻花 好硬
Ⅳ 请资深者介绍郁金香有关知识
郁金香的本意是一种花卉,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类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的具球茎草本植物,是荷兰的国花。
郁金香[1-2]原产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地,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但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郁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个角落种植,其中以荷兰栽培[3]最为盛行,成为商品性生产。早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御花园中,曾专门种给皇室贵族观赏。
欧洲最早种植的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中国19世纪开始引进。依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约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虽然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郁金香品种,但被大量生产的大约只有150种左右。[4]
美国的白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的花坛上,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浏览和观赏它的芳容。不但如此,在艺术插花方面,它又是最难能可贵的花材。它的花柄可长达四、五十厘米,不论高瓶、浅盂、圆缸,插起来都格外高雅脱俗,清新隽永,令人百看而不厌。 郁金香(19张)
中国的郁金香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在新疆的荒地、丘陵上,最常见的是早春开黄色花的新疆郁金香。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野生郁金香是老鸦瓣,华东,华中地区的山坡甚至公园内都能看到。
郁金香为多年 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或扁卵圆形,长约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黄色纤维状皮膜。茎叶
光滑具白粉。叶出,3~5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1厘米,宽1~6.5厘米;基生者2~3枚,较宽大,茎生者1~2枚。花茎高6~10厘米,花单生茎顶,大形直立,杯状,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长35~55厘米;花单生,直立,长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鲜黄色或紫红色,具黄色条纹和斑点:雄蕊6,离生,花药长0.7~1.3厘米,基部着生,花丝基部宽阔;雌蕊长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褐、黄、橙等,深浅不一,单色或复色。花期一般为3~5月,有早、中、晚之别。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名称起源
郁金香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Tulipa源于波斯语,是帽子和伊斯兰头巾的意思。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
郁金香图片欣赏(18张)则作turban,仍指“穆斯
郁金香(20张)林头巾”。[
生态习性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带[6],由于地中海的气候,形成郁金香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 郁金香其特性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后,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温度在5℃以上)开始伸展生长形成茎叶,3~4月开花。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一般可耐-14℃低温。耐寒性很强,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来的早,盛夏又很炎热,则鳞茎休眠
后难于度夏。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
Ⅵ 幼儿园中班郁金香油画棒教案
早晨一睁眼,就看见窗外淅淅沥沥的碎雨,欢快的敲击着透明的玻璃。顿时,我的心情也像细雨般明亮了许多。昨晚约好朋友去莲湖公园游玩,我一番洗漱后,早早就同朋友会了面,一起走到了公园。 雨还没有停,轻轻的滴着。整个公园都笼罩在烟雨之中。小船悠悠浮在水面上,与亭子相做伴;柳树轻柔地摆动墨绿的长发,与倒影相做伴;绿水缓缓荡着大大小小的涟漪,与雨水相做伴...... 朦胧 清晨的雾还没有散去,空中又下起了雨。雨洒在水面上的珠,又溅起,留下缕缕的水蒸气,与早雾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朦胧的画。这朦胧,笼罩着水,使这一切的一切变得神奇,像影子般久久不能散去。远处的桥,隐隐约约;近处的亭,扑朔迷离;一切的景,弯弯曲曲,像画一般卷了起来,插进了我的记忆深处...... 雅致这雨可下得真活泼啊!迅速跌进了水,一跳,荡起了小小的水纹,又快速的隐去了。如此干脆,如此利落,如此轻捷,如同孩子一般,像捉迷藏一样,冲着路人一笑,却很快就消失了。柳树下的水波很大,也荡得很开,像莲花般优雅得绽放...... 青春 雾气笼罩着满个公园,也笼罩了我的心灵。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呢?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像块半透明的纱,往往让人摸不透,摸不深。青春也孩子气,像雨珠般明亮,轻盈。它不懂老师的辛勤教诲,不懂家长的“唠唠叨叨”,只懂同龄朋友们,那依然长不大的话...... 母爱 这个公园,是一个圈。它有树,有水,有亭,也有宽阔,有细腻,有包含。那水就好比是我们——天真的孩子,顽皮,淘气,活泼,执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想着与一般来的紧紧张张,使家长们措手不及。而湖四周的树,也就是母亲,以他广阔而宽容的心,接受着她的孩子,赞赏他,鼓励他,包容他。使天真的孩子们笑得更自由...... 雨,略稀了些。我踩着湿湿的泥,挥挥手,一扭头,扎进了雨水中......
Ⅶ 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不仅直观形象,颜色绚丽,音乐动听,还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有的教学情景。综合以上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展开想像,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标准细分了美术教学的知识领域: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如下: 一、欣赏·评述 在这个教学领域方面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在欣赏·评述类课程教学时,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 在这个领域中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为明显,欣赏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欣赏是最好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去搜寻所需资料,更快,更完整。 在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显示,把相关图片一一播放,让学生欣赏,效果比传统的方法好。如:《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一课主要讲西方绘画艺术,怎样让学生对西方绘画的特点有一个大的概念,我认为可用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数张在一起作比较,这样学生可非常直观的感觉出西方绘画以写实为主,这些形象是真实动人的。 波提切利的《春》, 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 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 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 郁金香、银蕾花、 水仙等鲜花, 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 遍地盛开。柯罗的《阵》,透明、 银灰色的画面, 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 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 活跃的脉搏, 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第三幅《梅杜萨之筏》强烈的明暗对比, 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 令人触目惊心. 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简单方便,配上轻松的音乐效果又好。 又如: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欣赏系列中,有黄山、秦始皇兵马俑、印度泰姬陵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介绍。但书中的图片只有一张,很难满足学生欣赏的需要。记得有一次上《黄山》一课,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黄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但书上图片只有一张,文字介绍也很简单,去过黄山的同学也很少,学生看了半天并不觉得黄山有多么美丽、雄伟、壮观。怎么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黄山呢?我收集了大量黄山的图片,各种风景的都有,有天都峰、迎客松、送客松、光明顶、云海、雾松等。学生看了情不自禁发出感叹:“太美了!”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美术课中欣赏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这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用多媒体上这类课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二、设计·应用 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这属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培养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Ⅷ 郁金香”是哪个国家的象征
是荷兰的象征。
〖名称起源〗
郁金香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则作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产地分布〗
原产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地,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但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郁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个角落种植,其中以荷兰栽培最为盛行,成为商品性生产。中国各地庭园中也多有栽培。
〖相关知识〗
☆荷兰的国花
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在1554年从土耳其引入欧洲,从此马上风行起来,到了17世纪成了荷兰疯狂金融投机商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有人还编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把宝剑;一个送块金堆。但她对谁都不予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黄金变成球根,这样合起来便成了郁金香了。在每年的情人节为了表达爱意的少男少女们,除了玫瑰,郁金香也成了传情意给情人的最佳选择。这个故事更加深了荷兰人对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传媒介还宣扬一句箴言:“谁轻视郁金香,谁就是冒犯了上帝。”
郁金香
终于一场“郁金香热”席卷荷兰全国以至欧洲。不少人认为“没有郁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有的人竟宁愿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换取几粒珍稀的种头。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市场崩溃了,最后政府介入阻止了进一步的投机。
在疯狂投机时期,金融市场上的郁金香数量超出了实际种植的数量,但这许许多多的“狂人舞曲”却把荷兰奏富起来了。19世纪之初荷兰全国只种郁金香130英亩,到了20世纪中叶已发展到两万多英亩,占全世界郁金香出口总量的80%以上,行销125个国家,被誉为“世界花后”。这个超级拳头产品的出现,使郁金香当然无愧地成为国花,也无愧与风车、奶酪、木鞋一道被定为“四大国宝”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年的冬季荷兰闹饥荒,很多饥民便以郁金香的球状根茎为食,靠郁金香维持了性命。荷兰人感念郁金香的救命之恩,便以郁金香为国花。另外,郁金香也是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的国花。
☆"格里奇"类郁金香首次亮相京城
眼下,北京中山公园里带有黑点的绿色叶子,衬托着洋红色、橘黄带白边的郁金香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些从荷兰引进的“格里奇”类20个品种郁金香,还是首次在京城亮相。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中山公园第十届大型郁金香花展于4月21日拉开序幕,将陆续展出60余个品种、30万株郁金香。据公园工程师孟令扬介绍,本届花展上,郁金香除‘橙色花束’、‘幸福时光’、‘风度’等一些常规品种外,新增加“格里奇”类的‘梦之船’、‘玛丽安’、‘黄色黎明’等20个品种。这个种类郁金香的特点是开花早、花形大、株型矮。这些郁金香花期不同,开花最晚的在5月初。郁金香在公园中的布局分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则式一般摆成矩阵形。自然式则结合公园地势,发挥创意,进行随机摆放,以达到和环境和谐的景观效果。图为北京中山公园里绽放的“格里奇”类郁金香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Ⅸ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绘画/美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1&zdhhr-11y13r-262639412490042045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cgwang.com/course/shcoursemobile/?zdhhr-11y13r-262639412490042045
在“绘画/美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Ⅹ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属:郁金香属
荷兰国花
它作为荷兰主要的出口观赏作物,成为荷兰经济命脉之一,和风车并称为荷兰的象征。
2. 名称起源
郁金香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则作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3. 产地分布
原产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地,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但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郁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个角落种植,其中以荷兰栽培最为盛行,成为商品性生产。中国各地庭园中也多有栽培。
4.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或扁卵圆形,长约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黄色纤维状皮膜。茎叶光滑具白粉。叶出,3~5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1厘米,宽1~6.5厘米;基生者2~3枚,较宽大,茎生者1~2枚。花茎高6~10厘米,花单生茎顶,大形直立,林状,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长35~55厘米;花单生,直立,长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鲜黄色或紫红色,具黄色条纹和斑点:雄蕊6,离生,花药长0.7~1.3厘米,基部着生,花丝基部宽阔;雌蕊长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褐、黄、橙等,深浅不一,单色或复色。花期一般为3~5月,有早、中、晚之别。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5. 生态习性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带,由于地中海的气候,形成郁金香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其特性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后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温度在5℃以上)开始伸展生长形成茎叶,3~4月开花。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外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一般可耐-14℃低温。耐寒性很强,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来的早,盛夏又很炎热,则鳞茎休眠后难于度夏。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
6. 花期调控
郁金香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温,在炎热的季节就会转入休眠。平时喜湿润、冷凉气候和背风向阳的环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更好。一个成熟的郁金香种球 包含了三代鳞茎,或称三代种球。大种球本身是第一代种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后当年开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种球为子球,它们可培育成大种球。
郁金香种球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开花,在原产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温时间,郁金香种球能够获得足够的低温处理时间,可以在春天自然开花。一般来说,在生产上使用的郁金香球茎有5℃处理和9℃处理,处理后的种植方法主要是温室栽培和箱内促成栽培。
在华南等南方地区栽培郁金香因受温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 2月这三个月内种植。12月份华南地区的气温仍可能很高,这时可以将郁金香栽培于栽培箱中,置于约5℃冷库中,放置2周至3周,待郁金香球茎已长根,芽约1厘米至2厘米长时,再将其移出冷库置于栽植棚内生长。
华南地区栽培郁金香受气候的影响较大,郁金香对温度敏感,若在华南地区出现“暖冬”的天气,往往就会使大批郁金香提前开花,花的品质也大受影响。为保证郁金香能准时开花,在生长期中应尽量保持日间温度17℃-20℃,夜间温度10℃-12℃,温度高时可通过遮光、通风降低温度,温度过低时可通过加温、增加光照促进生长。用控水来抑制生长,会出现“干花”现象。如持续高温,箱装的可将箱移入冷库,注意冷库温度应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茎抽长时移入,否则易造成花蕾发育不良。郁金香的花期控制还可以通过植物生长激素来调节。如用赤霉素浸泡郁金香球茎,使之在温室中开花,并且可加大花的直径。
7. 品种情况
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拥有8000多个品种,被大量生产的约150种。它色彩艳丽,变化多端,以红、黄、紫色最受人们欢迎。但开黑色花的郁金香却被视为稀世奇珍。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所写的传奇小说《黑郁金香》,赞美这种花“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其实,纯黑的花是没有的。黑郁金香所开的黑花,并不是真正的黑色,它有如黑玫瑰一样,是红到发紫的暗紫色罢了。这些黑花大都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杂种。诸如荷兰所产的“黛颜寡妇”、“绝代佳丽”、“黑人皇后”等品种所开的花都不是纯黑的。
〖品种〗
(1) 红色系 火红郁金香
摩斯特麻衣路兹:深红色;
帕路里希达:初为橙红,不久变为绯红;
洛拉多:鲜红色镶白边;
博学:鲜红色;
基斯内里斯:深红、镶鲜黄色边;
伯奇哥:绯红色;
艾森豪威尔将军:鲜红色;
普里特奥哈沦:鲜桃红色;
哈迪埃洛蒂:绯红色;
斯特列柯比姆:紫红色;
玫瑰美人:深桃色。
(2) 黄色系
赫蒂富兹:鲜黄色;
金质奖:深色柠檬黄;
别洛究鲁:深黄色;
黄飞腾:亮黄色。
(3) 白色系
莫扎特:白色镶红边;
运动员:纯白色;
兹马:白底镶红边;
阿洛 比罗:纯白色等。
郁金香品种虽极为丰富,却同风信子一样,在许多地方栽培不易成功,也常退化。
〖按颜色分类〗
1. 郁金香(红色)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郁金香属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1634~1637年间,被称为荷兰历史上的“郁金香狂热”的时期。新品种和珍奇品种的郁金香被高价习卖,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投资对象。
花语:爱的告白
赠花礼仪:将几枝红色的郁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衬纸上,用胶带纸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纸,四角饰以金色的缎带,以增添华美感。
2. 郁金香(黄色)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郁金香属
在欧美,黄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欢迎,有关的花语也都寓意较为消极。其实明澈的黄色蕴含着春天的喜悦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让人怎能不喜欢呢?
花语:无望之恋
赠花礼仪:由于郁金香的花茎颇具曲线美,宜用稍大一些的白底花纹的包装纸,4~5株长长的扎成一束,饰带一定要用黄色的。
3. 郁金香(白色)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郁金香属
16世纪来到土耳其的澳大利亚大使初次看到这种花,他向身边的土耳其人询问其名称,答案是:tulip。实际上这个发音是指土耳其的头巾,那个土耳其人误会了大使的意思,但是这个花名就这样产生了并沿用下来。
花语:逝去的爱情
赠花礼仪:只用几只白色郁金香做成花束即可,不用加其它的点缀。外面用粉红色的薄纱白过,再用几根红色的细丝带轻轻的系好。
荷兰国花——郁金香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在1554年从土耳其引入欧洲,从此马上风行起来,到了17世纪成了荷兰疯狂金融投机商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有人还编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把宝剑;一个送块金堆。但她对谁都不予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黄金变成球根,这样合起来便成了郁金香了。在每年的情人节为了表达爱意的少男少女们,除了玫瑰,郁金香也成了传情意给情人的最佳选择。 这个故事更加深了荷兰人对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传媒介还宣扬一句箴言:“谁轻视郁金香,谁就是冒犯了上帝。”
郁金香 终于一场“郁金香热”席卷荷兰全国以至欧洲。不少人认为“没有郁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有的人竟宁愿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换取几粒珍稀的种头。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市场崩溃了,最后政府介入阻止了进一步的投机。
在疯狂投机时期,金融市场上的郁金香数量超出了实际种植的数量,但这许许多多的“狂人舞曲”却把荷兰奏富起来了。19世纪之初荷兰全国只种郁金香130英亩,到了20世纪中叶已发展到两万多英亩,占全世界郁金香出口总量的80%以上,行销125个国家,被誉为“世界花后”。这个超级拳头产品的出现,使郁金香当然无愧地成为国花,也无愧与风车、奶酪、木鞋一道被定为“四大国宝”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年的冬季荷兰闹饥荒,很多饥民便以郁金香的球状根茎为食,靠郁金香维持了性命。荷兰人感念郁金香的救命之恩,便以郁金香为国花。另外,郁金香也是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的国花。五. "格里奇"类郁金香首次亮相京城眼下,北京中山公园里带有黑点的绿色叶子,衬托着洋红色、橘黄带白边的郁金香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些从荷兰引进的“格里奇”类20个品种郁金香,还是首次在京城亮相。 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中山公园第十届大型郁金香花展于4月21日拉开序幕,将陆续展出60余个品种、30万株郁金香。据公园工程师孟令扬介绍,本届花展上,郁金香除‘橙色花束’、‘幸福时光’、‘风度’等一些常规品种外,新增加“格里奇”类的‘梦之船’、‘玛丽安’、‘黄色黎明’等20个品种。这个种类郁金香的特点是开花早、花形大、株型矮。这些郁金香花期不同,开花最晚的在 5月初。郁金香在公园中的布局分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则式一般摆成矩阵形。自然式则结合公园地势,发挥创意,进行随机摆放,以达到和环境和谐的景观效果。 图为北京中山公园里绽放的“格里奇” 类郁金香吸引了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