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美酒郁金香写的是哪里
❶ “兰陵美酒郁金香”作于何时何地考证
这本书有详细考证,可以参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004256.html
不过他说的开元十四年我觉得不太可靠
❷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兰陵美酒出自丹阳,是一座江南历史名城,齐梁帝王的故里,历史上又称过云阳、曲河、兰陵等名。 而兰陵美酒指的是丹阳黄酒! 相传,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到丹阳后,除了游历练湖,还到南兰陵萧氏故里(今丹阳东北一带)谒览齐梁帝陵石刻,寻访萧氏帝王后裔,好客的萧家主人将丹阳美酒捧出款待礼拜,李白饮后诗兴大发,赠诗一首: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琥珀光”是丹阳黄酒特征之一。《中国名酒志》这样描述丹阳封缸酒:酒液琥珀色至棕红色而明亮,香气醇浓……由此看来,李白用“玉碗盛来琥珀光”来描述丹阳酒的色泽,确是神来之笔,体现了高超的诗意!
❸ 兰陵美酒郁金香中的兰陵指的是现在什么地方
指山东省安丘兰陵镇
❹ “兰陵美酒郁金香”中的“兰陵”是现在的哪里
兰陵,即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
《客中作》又名《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客中作》有人认为是初到东鲁时所作,即未入长安之前。兰陵,即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首《客中作》是这样开头的,郁金香,是一种香草,有浓烈的香味,古时用来浸酒,用郁金香浸过的酒,呈金黄色,芳香扑鼻。琥珀,松柏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此处形容美酒的色泽晶莹可爱。谁都知道,李白一生对美酒是情有独钟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对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见一斑。眼前又是同样的场合,只不过“金樽”换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长安天子脚下,身处民间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尽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酿,也许更加别有风味,就是因为这首流传千古的饮酒歌,到现在才会出现许多冠以“兰陵”字样的酒品。这时摆在面前的兰陵佳酿,色泽清洌,酒香扑鼻,李白看在眼里,美在心间,恨不得马上就喝它个一醉方休。不过,李白一生面对的美酒盛筵,何止千万?李白可能因为饮酒而更加豪放,也可能因为痛饮而愈发感伤。也正因为如此,李白才不是一个只知道饮酒寻欢的粗俗酒鬼。那么这一次使得李白忘记了乡愁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并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但使”,是只要的意思。所以从字面上来分析,是一种虚拟语气,可是我们读来,却明明白白地感受到,李白此时是非常肯定地将时时萦绕心头的思乡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❺ 兰陵美酒的产地在哪里
兰陵美酒产于山东苍山县的古兰陵镇。这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作官达二十余年的地方。其产酒历史更早,据考证,在3000多年以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鬯(音尝)其酒”字样,即用黑黍米酿酒,这就是兰陵美酒的前身。春秋时代,兰陵又名东阳,兰陵美酒又叫东阳酒。到唐朝,兰陵美酒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完善,而且质量和数量也相当可观。不但在本地及山东省内畅销,还畅销数千里之外的西安、洛阳等大城市。那时全国许多城镇的酒店为了装璜门面,招徕顾客,都在店前高高挂起“兰陵佳酿”的招牌。大诗人李白喜饮此酒,曾赋诗赞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为酒发,酒因诗名,从此之后,兰陵美酒更加驰名,香飘四海。要想真正的了解兰陵美酒,那就必须喝上一口,亲自品味一番才够味啊,我保证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❻ 兰陵美酒郁金香中兰陵是东鲁之地还是常州属地
兰陵,已经定案:即唐沂州之丞县,即古兰陵县,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
❼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词大意
客中行 / 客中作
李白 〔唐代〕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
兰陵美酒甘醇醉人散发着郁金的香气,盛满玉碗色泽如琥珀般清莹秀彻。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畅饮,一醉方休,哪里还管这里是家乡还是异乡?
❽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的美酒散发出醇浓的郁金香味,用晶莹的玉碗盛来,闪烁着琥珀般的光彩。主人殷勤劝酒,客人尽情欢醉,不觉忘记自己身在异乡为异客了。
❾ 【开心学国学】“兰陵”指的是哪里
C 山东苍山县
兰陵,中国古代名邑。据传因附近土陵兰草繁茂、兰花芳香而得名。春秋时,鲁国在此设次室邑,战国时,楚国始设立兰陵县,公元前255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应楚相春申君所邀任兰陵令近二十年,后居于兰陵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此后历代在兰陵设立郡县,北宋始置兰陵镇,属丞县(今枣庄市峄城区)。1942年设立兰陵县,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坊前(今兰陵镇东北)。1945年9月10日,峄县解放。鲁南区党委、行署决定撤销兰陵县,将兰陵县委、县政府改称峄县县委、县政府,任广秀(任光修)代理峄县县委书记,孙文成任峄县县长,兰陵县大队改称峄县大队。兰陵县委、县政府原班人马进驻峄县城。原兰陵县辖区除罗藤、岳城以西划归峄县外,其余全部划归赵镈县。1948年2月,恢复兰陵县,刘向一任书记,孙文成任县长,因兰陵镇房屋在战火中焚毁,其治所先设在兰陵北大王庄,后迁到台儿庄,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兰陵县撤销,兰陵并入苍山县,为十六区。1957年改区为乡。1959年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置兰陵镇至今。兰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其最著名的首推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其学术源于儒家而又有创新发展。法家学派代表韩非与秦朝开国丞相李斯"俱事荀卿",从其"学帝王之术",汉代学者刘向曾云"兰陵多善为学,盖以荀卿也。"在兰陵文化发展史上,荀子实开风气之先。汉兴,尊用儒术,贤良博士时有登进,而东海兰陵尤多以文学致身通显,著名学者有孟卿、孟喜、萧望之、王良等人。孟卿授郯人后苍,兰陵人疏广。疏广因明《春秋》,汉宣帝时为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功成身退,辞归故里,将毕生积蓄散与乡邻。萧望之,萧何六世孙,字长倩,宣帝时,历任大鸿胪、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前将军光禄勋等职,为官刚正不阿,后遭宦官陷害,被迫自杀。其墓在今兰陵镇小仲村(实为萧冢村)。兰陵美酒相传即为萧氏家酿,是由萧氏将酿造之法引进,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兰陵酿酒业,著名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赞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著名将领高长恭(又名肃)即被封兰陵武王。 兰陵近代史上,王思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过《风雨之下》、《偏枯》、《一粒子弹》、《刘并》、《归来》、《瘟疫》、《几封用S署名的信》等七篇小说。被茅盾先生誉为文坛一现之彗星。此外,还有造字的仓颉,造律条的邱营,<金瓶梅>的作者笑笑生,都是兰陵人.兰陵既是美酒之乡,又是文化名镇,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兰陵镇正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出历史文化名镇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