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老叶尖有铁锈色病咋回事
『壹』 杜鹃花叶子发黄像铁锈干枯怎么办
1、及时换盆
每2年左右的春季或秋末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翻盆时,只换掉1/3的即可,以免土壤环境变化过大,影响植株生长。
2、及时修剪
杜鹃花每年花后应修剪一次,剪掉病枝、弱枝,将徒长枝进行短截,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还可以保证株形完美,枝条分布合理。修剪得当可增强植株的透光性,促进杜鹃开花。
(1)杜鹃花老叶尖有铁锈色病咋回事扩展阅读:
杜鹃花叶子发黄原因
1、水土偏碱
北方地区的土壤及水含盐碱比较多,而杜鹃花是喜酸花卉,若水土中缺少可溶性的铁元素,杜鹃就会出现黄叶现象。
2、光照不当
杜鹃花喜凉爽阴凉,但若长期放在遮阴不见光处,或者光照过强,会导致杜鹃花枝叶徒长,叶片薄而黄,不开花甚至开花少。
3、受到强烈刺激
杜鹃花的叶片比较脆弱,在防止病虫害时喷洒的一系列药剂,都有可能会造成叶片发黄。药剂浓度过大,并且有残留有毒气体,或者环境骤然变缓,忽冷忽热,都会造成杜鹃花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
『贰』 六月份发现家中的杜鹃花叶子“锈了”,近看发现有黑色小虫子,透明翅膀,喜欢吃软的叶子
杜鹃花的叶子有铁锈斑,若是感染褐斑病导致的,可摘除销毁掉病叶,发病初期喷12.5%的力克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的敌力脱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若是强光干燥导致的,可养在半阴散光处,干燥时适当喷水保持湿度。若是水多通风不好导致的,可控制好浇水,避免土壤中积水,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一、治疗病害
原因:杜鹃花的叶子上出现了铁锈斑,可能是感染了褐斑病,病害会侵袭到叶子,从而导致叶子上出现铁锈斑。发病初期叶片边缘产生褐色病斑,之后病斑逐渐扩大,甚至会导致叶子掉落。
解决方法:平时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发病时将生病的叶子摘除销毁掉,在发病初期,可喷内吸性杀菌剂12.5%的力克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的敌力脱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
二、遮阴保湿
原因:杜鹃花在夏季养护时,如果光照过强,湿度太小太干燥的话,也会导致叶子上出现锈斑。
解决方法:将杜鹃花养在半阴散光处,保持好通风,在干燥时适当喷水保持湿度。
三、控水通风
原因:杜鹃花生长期间需要一定的水分来供给,但是一旦没有控制好浇水,浇水太多,并且室内通风不好的话,可能会引起闷根,影响到生长,导致叶子上染上锈斑。
解决方法:可以控制好浇水,避免土壤中积水,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四、控制硫酸亚铁
原因:往杜鹃花叶面上喷硫酸亚铁过量,也会导致此情况。
解决方法:用清水多冲洗几次叶片,适当浇灌芸苔素。也可以喷施点沃叶磷酸二氢钾。
『叁』 杜鹃花边为什么发锈
很可能是复得了杜鹃褐斑病,也称黑制斑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叶斑病,可引起植株提早落叶,影响杜鹃生长,进而降低其观赏和应用价值。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植物下部老叶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病斑直径2至5毫米。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深褐色。
2.发病特点该病主要危害杜鹃的叶子,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造成的,病菌开始出现若干个褐色小点,随着小点的不断扩大,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产生灰褐色霉菌丝,受害叶片从叶柄部开始,由绿色变为褐黄色提早脱落,严重时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高温、潮湿、多雨的环境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危害严重,故多雨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雨、多雾、露水重时,或一天内浇水太晚,入夜前叶片仍有积水时,都有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
病菌在叶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随风传播。该病的重发期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节,温室中,冬季也有发病现象,一般生长较弱植株、小苗、下部叶片、通风条件较差植株和西洋鹃(与毛娟相比)发病较重。
『肆』 杜鹃花叶子呈铁锈色,何故
应该是杜鹃锈来病,这是自真菌类病害,表现为初期叶背点片发生透明的金色或浅褐色孢子堆,中后期叶片出现黄褐色或红色叶斑。
用25%粉锈宁1500倍液防治;或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另外,建议你增加肥水管理,增强其抵抗力,浇灌些杜鹃专用肥液,花卉市场中有售,一般在8-10元/瓶,可稀释后浇灌盆土中即可。
『伍』 杜鹃花叶子发黄像铁锈干枯怎么办
杜鹃花叶子发黄像铁锈干枯,你检查下盆土是不是干了,如果干了就给浇点水,如果是缺少肥料就浇点肥料,然后把杜鹃放置到阴凉透风的地方缓下就可以了的。
『陆』 杜鹃花的锈病有哪些症状
(1)症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早期症状呈圆形水渍状小斑,小斑两面均有,后期圆形增大,有疱状突起。病斑呈橙褐色至褐色,边缘出现黄绿色斑环,直径2~6毫米,病部小疱状突起开裂,散出橘黄色粉末,多先在背后,后延及叶面。冬天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粉末,严重受害的病叶病斑累累,并可连成大块,形成形状不定的坏死区域。
(2)病原:杜鹃花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寄生于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上。在常绿杜鹃中主要为害长序杜鹃花(R.poticum)、亮叶杜鹃(R.venicorum)和一些落叶类杜鹃。除为害杜鹃花外,还可为害月季、菊花、海棠、毛白杨等植物。在其整个生活史中会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与担孢子。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其中夏孢子为再侵染源,而以冬孢子在染病的落叶或植株上越冬。夏季高温能直接促使孢子死亡,如又遇高温则死亡更快。如冬季温度过低亦能促使冬孢子死亡。夏季温度较高时,病害一般不严重。栽培管理不善、通风透光不良、积水、土壤板结、苗木生长不良等,锈病常常发生严重。
(3)防治方法:①选育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及时排除盆内积水,防止土壤过湿。③及时剪除发病枝叶及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④4~6月份杜鹃花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每100千克药液加100~200克洗衣粉)或石硫合剂0.3~0.4波美度。
『柒』 杜鹃花叶子发黄还像生锈是怎么回事啊
是得了虫害,大抵抄是蝽袭虫导致。
蝽以植物为食,可使果实变色或生斑;有的吃其他昆虫。最重要的一种害虫是卷心菜斑色蝽(Murgantia histrionica)。稻绿蝽(Nezara virila)分布于全世界,危害豆类、浆果类、番茄以及其他蔬果。北美的稻蝽(Oebalus pugneax)可造成水稻严重损失。
从目前 调查情况看,去年为害重、落叶多的樟树虫口很低,但一些2012年为害相对轻、生长好的相对较高,请各有关单位要密切关注,抓准时机,及时防治。
1.增强树势。应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虫力,减少落叶,降低危害。8-10月份天气干旱的年份,加强肥水管理尤为重要。
2.保护天敌。自然天敌较多,保护螳螂、花蝽、瓢虫、草蛉等天敌,以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3.物理防治。利用黄色的频振式杀虫灯或黄色杀虫板进行诱杀(研究认为成虫具有趋黄性)。
4.化学防治。因世代重叠,卵体在组织内,防治不易彻底,因此重点防治应在第一、二代若虫期、成虫期,采用:1、5%可湿性吡虫啉粉剂1000-1500倍;2、25%的敌杀死(溴氰菊酯)1500倍;3、0.5%的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获得良好效果。
『捌』 杜鹃花叶子出现铁锈色不规则班块然后枯是什么病如何洽
您栽培的
杜鹃
可能感染了
褐斑病
或红斑病。可根据
叶片
的发病症状,进行防治。
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边缘产生
褐色
病斑,病健
交界处
不明显,呈浅绿色?褐色?锈
红色
过渡,随着
病害
的扩展,病斑扩大或整个叶片均变成褐色,造成叶片提前脱落,甚至整株枯死,7月至8月间,发病最为严重。防治方法:
①高温时适当遮阴,增强
植株
长势
,增施
有机肥
,提高抗病能力。
②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喷洒保护性杀菌剂80
%的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至800倍液,或75%的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
倍至800倍液。
③发病初期,可喷洒内吸性杀菌剂12.5%的力克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的敌力脱
乳油
1500倍至2000倍液。
③清除病残体烧毁。
红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锈红色
小斑点
,多在
顶部
叶片的边缘或
叶尖
部,病斑逐渐扩展成近
圆形
或不规则形锈红色斑,病健交界处明显,呈深褐色。
后期
病部
出现
黑色
小点
,受害叶部发脆且易破裂,最后病斑扩展到叶片的大部分或整个叶片,造成提前脱落。6月下旬至
8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①剪去
病叶
烧毁。
②发病初期,喷洒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12.5%的力克菌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25%的敌力脱乳油1500
倍至2000
倍液。
另外,建议你增加
肥水
管理,增强其抵抗力,浇灌些杜鹃专用肥液,
花卉市场
中有售,一般在8-10元/瓶,可稀释后浇灌盆
土中
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玖』 杜鹃花叶子铁锈色咋回事
应该是杜鹃锈病,这是抄真菌类病害,表现为初期叶背点片发生透明的金色或浅褐色孢子堆,中后期叶片出现黄褐色或红色叶斑。
用25%粉锈宁1500倍液防治;或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另外,建议你增加肥水管理,增强其抵抗力,浇灌些杜鹃专用肥液,花卉市场中有售,一般在8-10元/瓶,可稀释后浇灌盆土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