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紫罗兰正谱声乐伴奏

紫罗兰正谱声乐伴奏

发布时间: 2022-05-21 09:59:10

❶ 请问《枫桥夜泊》正谱在哪本声乐书里有啊还有歌曲《紫罗兰》斯卡拉蒂的

这两首歌都是比较常见的歌曲,大部分的声乐书上都有的。

❷ 求意大利歌曲《紫罗兰》的创作背景或故事背景,英文名《Le Violette》

创作背景:这首典雅优美的古典乐曲是作者所作的“康塔塔”,(17世纪由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构成的独唱曲)中最广泛流传的一首。含蓄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紫罗兰“含珠带露,亭亭玉立”于“半隐半现”之中的姣美可爱。

隐喻了优雅羞涩的少女形象,同时表达了歌中的主人公对她的“仿佛责怪我过分轻狂又过分大胆”的爱慕之心。

(2)紫罗兰正谱声乐伴奏扩展阅读;

《紫罗兰》由意大利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所作。此曲旋律明快,前奏很有些古钢琴的韵味。这首歌曲为带有回旋性质的三部曲式,其结构为ABAB’A。A段B大调,B段结束至关系调g小调。由节奏活跃的A段与朗诵性较强的B段交替组成。

B段中出现的向关系小调的转换及那布勒斯六和弦(含有小三度与小六度的六和弦)的应用,丰富了歌曲的音乐色彩,歌曲中有不少地方是与钢琴伴奏相呼应的。

斯卡拉蒂是那不勒斯乐派歌剧的创始人,共写了115部歌剧、约700首康塔塔,以及清唱剧、弥撒曲、经文歌等,总计不下千余首,斯卡拉蒂的歌剧大都取材于生活喜剧与历史传说。

他强调歌剧是用音乐表现的戏剧,反对威尼斯歌剧中那种浮华肤浅,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抒情作用,声乐占绝对优势。他发展并固定了歌剧序曲、反始咏叹调、配伴奏的朗诵调等形式。

他对半音音阶、和声、旋律、节奏的处理,乐队的编制,声乐的花腔等因素的运用,使他的歌剧具有鲜明的巴罗克风格。

❸ 最新歌剧 或者声乐作品在哪里找

《意大利歌曲集》

《意大利歌曲集》歌曲目录

尚家骧 编译

内容提要:
这里翻译的四十几首意大利歌曲约半歌曲约半数是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的意大利作曲家的优秀作品。它们经历过三四百年的考验而仍然能留存到今天,仍然为人民所喜爱,西洋的声乐教授把它们当作声乐学生所必修的课目,可以证明它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古典文学作品把过去人们的内心生活描写得非常细致具体。许多人一向认为音乐较文学、戏剧、美术是更抽象的艺术,不可能描写得那样具体。但是这些歌曲把那个时代男女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刻画得如此细致真实,使我们听了以后,如身历其境,在我们眼前仿佛看见了那个时代男女的具体形象。这些作曲家可说是创造了古代男女的现实主义典型。
这些作品既是古的(一部分是近代的)西洋的文化遗产,它们在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上当然是与今天中国的情况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它们既有可取之处,我们就可拿来作为借鉴。
尚家骧编写《〈意大利歌曲集〉示范演唱、歌词拼读与伴奏大全》教学碟:旭东老师编辑,迄今为止中国目前能见到的最权威、最全面的有关意大利歌曲集歌曲学习教学碟。意大利歌曲集全部歌曲伴奏、几乎所有示范演唱、以及大部分常用歌曲的语音拼读,已经整理编辑完毕,请所有学习意大利歌曲的老师、学生,即所有声乐爱好者,踊跃购买。

目录:
序言
译者序
一、十七、十八世纪古咏叹调及歌曲
1.阿玛丽莉——Amarilli mia bella
2.让我死亡——Lasciatemi morire
3.胜利啊!胜利啊!——Vittoria!Vittoria!
4.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Intorno all idol mio
5.安睡吧!安眠吧!——Posate dormite
6.我多么痛苦——Son tutta olo
7.在我的心里——Sento nel core
8.紫罗兰——Le violette
9.别再使我痛苦、迷惘——O cessate di piagarmi
10.这颗美妙的心——Quel bel core
11.假如没有那些痛苦——Se non fossero gli senti
12.请告诉我——Pur dicesfi O bocca bella
13.虽然你冷酷无情——Sebben crudele
14.多么幸福能赞美你——Per la gloria d`adorarvi
15.让我痛哭吧——Lascia chio pianga
16.绿树成荫——Ombra mai fu
17.亲爱的,我为你留下这颗心——Cara ,ti lascio il core
18.尼娜——Nina
19.假如你爱我——Se tu ma`mi
20.我怀着满腔热情——O del mio dolce ardor
21.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Nel core piu non mi sento
22.爱情的喜悦——Piacer d`amor[Plaisir d`amour]
23.我亲爱的——Caro mio ben

二、近代歌曲
24.理想佳人——Ideale
25.黎明——Mattinata
26.舞曲——La Danza
27.小夜曲——Serenata(德里戈)
28.小夜曲——La Serenata(托斯蒂)
29.悲叹的小夜曲——Serenata rimpianto(托塞利)
30.被禁止的音乐——Musica proibita
三、近代民歌
31.明亮的窗户——Fenesta che lucive
32.玛丽亚!玛丽——Maria! mari!
33.啊,我的太阳——O sole mio
34.桑塔?露齐亚——Santa Lucia
35.深夜歌声——Voce `e note
36.重归苏莲托——Torna a Surriento
37.为我歌唱——Canta pe`me
38.告别那波利——L`addio a Napoli
39.负心人——Core `ngrato
40.请你告诉她——Diciten cello vuie
41.玛莱卡莱——Marechiare
42.遥远的桑塔?露齐亚——Santa Lucia luntana
43.请你别忘了我——Non ti scordar di me
44.只为了你,露齐亚——Solo per te ,Lucia

❹ 现在我们学校声乐考生需要许多的考试曲目正谱,但是降调的移调的上哪找啊,找到一张大家看看,还是不全的

挺难找齐全的

❺ 求斯卡拉蒂《紫罗兰》的作品简介

一、简介:
《紫罗兰》由意大利作曲家亚·斯卡拉蒂所作。这首典版雅优美的古典权乐曲是作者所作的“康塔塔”(17世纪由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构成的独唱曲)中最广泛流传的一首。
二、特点详解:
1、含蓄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紫罗兰“含珠带露,亭亭玉立”于“半隐半现”之中的姣美可爱,隐喻了优雅羞涩的少女形象,同时表达了歌中的主人公对她的“仿佛责怪我过分轻狂又过分大胆”的爱慕之心。
2、此曲旋律明快,前奏很有些古钢琴的韵味。这首歌曲为带有回旋性质的三部曲式,其结构为ABAB’A。A段B大调,B段结束至关系调g小调。由节奏活跃的A段与朗诵性较强的B段交替组成。 B段中出现的向关系小调的转换及那布勒斯六和弦(含有小三度与小六度的六和弦)的应用,丰富了歌曲的音乐色彩。歌曲中有不少地方是与钢琴伴奏相呼应的。

❻ 谁知道中央音乐学院成人声乐考级的曲目!急用!!!!!!!!!!!!!!!!谢谢!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曲目声乐1――8级曲
考生在考级时必须按选定级别中的曲目演唱,演唱时应着重注意音乐的完整性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与表达,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演唱方法(民族,美声)不限。报考1-3级的考生不受年令限制,报考四级以上者应过变声期。
第一级1:任意自选一首;2:发声练习:大调音阶,琶音(3,5度),音域:D-D。
第二级1:任意自选一首;2:发声练习:大调音阶,琶音(3-5度),音域:D-E。
第三级 1:任意自选一首曲目;2:从下列曲目中任选一首:卖布谣(赵元任)、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江定仙编曲)、贝里麦(新疆民歌方国祯编曲)、月之故乡(刘庄、)、我亲爱的(意大利)、云雀(俄罗斯)、摇篮曲(奥地利舒伯特)、在路旁(巴西民歌)3:发声练习:大调音阶,琶音(3-5度),音域:C-E
第四级 演唱两首歌曲:从A组和B组曲目中任选一首。
1. A组:问(萧友梅)、二月里来(冼星海)、踏雪寻梅(黄自)、嘎哦里泰(新疆民歌黎英海编)、燕子(哈萨克民歌)
2. B组:多么幸福能赞美你(意大利)、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意大利)、虽然你残酷无情(意大利)、鱒鱼(奥舒伯特)、桑塔.露齐亚(意大利)、
第五级 须演歌三首作品:
1. 从A组和B组曲目中各选一首;2:任意自选曲目一一首。
A组:女高音:渔光曲(任光)、牧羊歌(李曦)、小河淌水(云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编)
女中音: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牧羊歌(李曦)、渔光曲(任光)、问(萧友梅)男高音:日落西山(张曙)、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二月里来(冼星海)、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
男中、低音:清流(贺绿汀)、睡狮(黄自)、采伐歌(郑律成)、思乡曲(郑秋枫)
B组:女高音:牧羊姑娘(金砂)、玛依拉(哈萨克民歌)、春天来了(郑秋枫)、小夜曲(意大利)、慕春(奥舒伯特)、
女中音:页里麦(新疆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老志诚编曲)、摇篮曲(奥舒伯特)、原上的家园(美国歌曲)
男高音:赋登楼(黄自)、花几时开(四川民歌)、在我的心里(意大利)、故乡的亲人(美。福斯特)
男中。低音:月之故乡(刘庄、廷生)、大海啊,故乡(王力平)、春绪(应尚能)、草原上的家园(美国歌曲)、三套车(俄罗斯民歌)
第六级 须演唱三首作品:
1. 从A组曲目中自选一首,必须唱中文;2。从B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意大利文均可。3。从C组曲目中自选一首。
A组:女高音:春思曲(黄自)、红豆河(刘雪庵)、梅娘曲(聂耳)、茶山新歌(铁珊)、
女中音:梅娘曲(聂耳)、黄水谣(冼星海)、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民歌)、月之故乡(刘庄。廷生)、
男高音: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李巨川)、草原之夜(田歌)、牧马之歌(石夫)、曲曼地(新疆民歌
男中。低音:赋登楼(点降唇)(黄自)、天下黄河十八弯(桑桐)、牧羊歌(李曦)、牧歌(内蒙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哈萨克民歌)
B组:女高音:阿玛丽莉(恋歌)(卡奇尼)、在我的心里(A斯卡拉蒂)、多么幸福能赞美你(GB博诺恩奇尼)、假如我爱你(GB柏戈莱西)
女中音:在我的心里(A斯卡拉蒂)、虽然你残酷无情(A卡尔达拉)、我亲爱的(G乔尔达尼)、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G柏伊西埃洛)
男高音:虽然你残酷无情(A卡尔达拉)、我心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G柏伊西埃洛)、我亲爱的(G乔尔达尼)、多么幸福能赞美你(GB博诺恩奇尼)
男中、低音:在我的心里(A斯卡拉蒂)、尼娜(GB柏戈莱西)、虽然你残酷无情(A卡尔达拉)、我心里不再感到(G柏伊西埃洛)
C组:女高音:草原之夜(田歌)、二月见罢到如今(陕北民歌,向音编曲)、送我一去玫瑰花(新疆民歌,葛中顺编曲)、我爱你(贝多芬)、致音乐(舒伯特)、北方的星(格林卡)
女中音: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丁善德配伴奏)、二月里来(冼星海)、故乡的亲人(S福斯特)、沉睡的美人(S福斯特)
男高音: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哈萨克民歌)、嘎哦丽泰(新疆民歌)、乘着那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啊、呀、呀(弗雷雷)
男中、低音:嘎林梅林(内蒙民歌)、嘎哦丽泰(新疆民歌)、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黑人民歌)、梭罗河(印尼格桑)、马车从天上下来(黑人民歌)
第七级须演唱四首作品:从A组曲目中自选一首,必须唱中文,从B、C、D曲目中任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A组:女高音:阳关三叠(古曲王震亚编配)、姑娘生来爱唱歌(朱里中)、爱人送我向日葵(丁善德)、长城谣(刘雪庵)
女中音: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祖国慈祥的母亲(陆在易)、阳关三叠(古曲王震亚编配)了、美丽的孔雀河(郑秋枫)
男高音: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想亲娘(云南民歌丁善德编曲)、在银色月光下(塔塔尔民歌)、思乡曲(夏之秋)
男中、低音:秋收(张鲁、瞿维)、阳关三叠(古曲王震亚编配)、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驼铃(马骏英)、想亲娘(云南民歌丁善德编曲)
B组:女高音:渴望春天(莫扎特)、摇篮曲(勃拉姆斯)、乘着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美妙的时刻来临,苏珊娜咏叹调(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选曲
女中音:致音乐(舒伯特)、摇篮曲(勃拉姆斯)、尼娜(GB柏戈莱西)、多么幸福能赞美你(GB博诺恩奇尼)
男高音:阿玛丽诺(G卡奇尼)、小夜曲(FP托斯蒂)、慕春(舒伯特)、莲花(舒曼)
男中、低音:绿树成荫(喧叙调与咏叹调)(GF亨德尔)、在这幽暗的坟墓里(贝多芬)、致音乐(化合物舒伯特)、小夜曲(舒伯特)
C组:女高音:沉睡的美人(S福斯特)、梭罗河(格桑)、哦,亲爱的人(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民歌)、夏季里歌剧<波吉与贝丝>选曲(格什温)
女中音:梭罗河(格桑)、哦,亲爱的人(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民歌)、假若我的歌声能飞翔、绿树成荫(喧叙调与咏叹调)(GF亨德尔)、啊,我的太阳(蒂.卡普阿)
男中、低音:深深的河(黑人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莲花(舒曼)、北方的星(格林卡)
D组:女高音:玫瑰三愿(黄自)、我侬词(应尚能)、铁蹄下的歌女(聂尔)、西班牙女郎(V奇阿拉)、小夜曲(古诺)、鸽子(伊拉迪尔)
女中音:松花江上(张寒晖)、我爱你,塞北的雪(刘锡津)、天鹅(格里格)、她的微笑又出现(W伍赖顿)
男高音:阳关三叠(古曲王震亚编配)、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玛丽亚!玛丽(蒂.卡阿)、鸽子(伊拉迪尔)
男中、低音:松花江上(张寒晖)、我等你到天明(新疆民歌)、我爱你(贝多芬)、因为(德哈地洛)、男低音的乐趣(FD布卢姆菲尔德)
第八级须唱五首作品,从A组中自选一首,必须唱中文;从B、C、D、E组曲目中各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A组:女高音:思乡(黄自)、想亲娘(云南民歌丁善德编曲)、故乡(陆华柏)、四季歌(青海民歌)
女中音:铁蹄下的歌女(聂耳)、我爱你,中国(郑秋枫)、故乡(陆华柏)、嘉陵江上(贺绿汀)
男高音:大江东去(青主)、故乡(陆华伯)、松花江上(张寒晖)、乌苏里船歌(江云才、郭颂)
男中、低音:大江东去(青主)、满江红(古曲范继森配伴奏)、嘉陵江上(贺绿汀)、杨白劳(马可、等)

B组:女高音: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罗西娜谣唱曲(意)、人们叫我咪咪的咏叹调(意)、
珠宝之歌,玛格丽塔咏叹调(意)、月亮颂,鲁萨尔卡的咏叹调(德沃扎克)
女中音:你们可知道,凯鲁比诺的咏叹调(莫扎特)、世上没有优丽莤我怎么活,奥菲欧的咏叹调(奥,格鲁克)、哈巴涅拉舞曲,歌剧<卡门选曲>(法)、春天来到人间,达莉拉的咏叹调(法)、
男高音:到我的爱人身旁,唐,奥塔维奥的咏叹调(莫扎特)、偷酒一滴泪(歌剧,意)、那里去了,连斯基的咏叹调(俄。柴可夫斯基)、星光灿烂,卡瓦多西的咏叹调(意)、
男中。低音: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费加罗的咏叹调(莫扎特)、帕帕杰诺的咏叹调(莫扎特)、在这神圣的殿堂里,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莫扎特)、父亲的哀伤(威尔弟)、远离家乡去出征,瓦连迁的咏叹调(古诺)、斗牛士之歌(比捷)
C组:女高音:核桃树(舒曼)、母亲教我的歌(德沃尔特)、索尔维格之歌(格里格)、夜(鲁宾斯坦)
女中音:吉普赛女郎之歌(柴科夫斯基)、我爱你(格里格)、鳟鱼(舒伯特)、夜(鲁宾斯坦)
男高音:梦(格里格)、春潮(拉赫玛尼诺夫)、黎明(晨曲)(雷翁卡伐洛)、格拉那达(拉腊)
男中、低音:流浪者之歌(舒伯特)、菩提树(舒伯特)、悲歌(马斯涅)、老人河(J克尔恩)、我祝福你们,森林啊(柴科夫斯基)
D组:女高音:我住长江头(青主)、黄河怨选自<黄河>大河唱(冼星海)、我爱你中国(郑秋枫)、紫罗兰(莫扎特)、梦(格里格)、鞭打我吧,采琳娜的咏叹调(莫扎特)
女中音:我住长江头(青主)、玫瑰三愿(黄自)、深深的河(黑人民歌)、西班牙女郎(V奇阿拉)
男高音:我住长江头(青主)、嘉陵江上(贺绿汀)、负心人(卡尔蒂洛)、世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么活,奥菲欧的咏叹调(格鲁克)
男中、低音:曲曼地(新疆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民歌)、松花江上(张寒晖)、我是一无所有(格什温)
E组:女高音:风萧瑟(施光南)、森林静悄悄(付晶王焱)、乡音乡情(徐沛东)、月光(福列)、梦后(福列)、曼多林(德彪西)
女中音:永远的爱(勃拉姆朗)、爱之歌(福列)、爱情的喜悦(G马尔蒂尼)、戒指戴在手指上(舒曼)、万灵节(R施特劳特)
男高音:秋之歌(杜牧绝句三首山行、南陵道中、寄扬州韩绰判)(罗忠熔)、日月之恋(朱嘉琪)、奈尔(福列)、假如我的诗歌有翅膀(R阿恩)、阿德拉依德(贝多芬)、旷野孤寂(勃朗姆斯)
男中、低音:跳蚤之歌(穆索尔斯基)、号角(弗勒吉那)、隐衷(沃尔夫)、魔王(舒伯特)、万灵节(R施特劳斯)、路边篝火(沃恩.威廉斯)、悲歌(迪帕克)

❼ 意大利歌曲《紫罗兰》正谱伴奏的谱子,吴碧霞唱的那个,急用,谢谢!

去买声乐教学的书

❽ 斯卡拉蒂《紫罗兰》的简介。

一、简介:
《紫罗兰》由意大利作曲家亚·斯卡拉蒂所作。这首典雅优美的古典乐曲是作者所作的“康塔塔”(17世纪由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构成的独唱曲)中最广泛流传的一首。
二、特点详解:
1、含蓄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紫罗兰“含珠带露,亭亭玉立”于“半隐半现”之中的姣美可爱,隐喻了优雅羞涩的少女形象,同时表达了歌中的主人公对她的“仿佛责怪我过分轻狂又过分大胆”的爱慕之心。
2、此曲旋律明快,前奏很有些古钢琴的韵味。这首歌曲为带有回旋性质的三部曲式,其结构为ABAB’A。A段B大调,B段结束至关系调g小调。由节奏活跃的A段与朗诵性较强的B段交替组成。 B段中出现的向关系小调的转换及那布勒斯六和弦(含有小三度与小六度的六和弦)的应用,丰富了歌曲的音乐色彩。歌曲中有不少地方是与钢琴伴奏相呼应的。

❾ 美声唱法为什么诞生在意大利

艺术歌曲的变迁历史

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运动,它要求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歌颂爱情,肯定现世生活。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新兴资产阶级特别需要新的音乐来丰富它的精神生活,在帕莱斯特理那(Ciovanni Pietiuig Palestrina,1525—1594)和拉索(Qiando di Lasso,1532—1594)已将多声部复调合唱发展到高峰顶点的情况下,许多意大利作曲家想寻求新的创作天地,以发挥他们的才智。他们认为在一首歌曲中同时存在多条独立旋律的进行,不同声部同时唱出不同歌词对表达词义和情感都是一种干扰,于是提出了“向对位法宣战”,恢复古希腊单声歌曲的主张,以利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卡奇尼(Giulio Caccini,1546—1618)出版了题名为“新乐曲”的独唱歌曲集,附上通奏低音伴奏。为恢复早已被遗忘的古希腊悲剧,艺术家们探索试验、在实践中却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和诗人里努奇尼创造了歌剧《达芙尼》,1597年在宫廷里作非正式演出(乐谱现已失传),1600年他们又写出了《优丽狄茜》(Euridice),并作公开演出,于是1600年便成为歌剧诞生之年。

为了使宣叙调的演唱能取得像古希腊人在广场上朗诵悲剧台词那样响亮的效果,就得有充分的呼吸支持,消楚的咬字和洪亮又能传远的声音,为了改进演唱的方法,就产生了“美声”(bel canto)唱法,可以这样说:美声“是早期歌剧的产物”。

与此同时产生的其它种类的声乐作品,如坎佐那(Conzone)乐器伴奏的独唱歌曲康塔塔(Cantata),清唱剧(Oratorio)等也逐渐完成了向主调音乐的转变,并有不少佳作问世。

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了歌剧《奥菲欧》(Orfeo),在这部作品中,音乐的旋律性大大加强,出现了咏叹调式的歌曲和主调风格的多声部合唱,并扩大了乐队,从而使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大大提高,这部古老的歌剧至今仍在演出,并有一定的舞台效果。大家熟悉的阿丽安娜(Ariana)的悲歌《让我死亡》以古典式的感情表达使当时的观众泪流不止。蒙特维尔第使歌剧成为意大利最广泛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热衷于创作、演唱和观赏歌剧,意大利和欧洲各大城市都效仿威尼斯建立起歌剧院。继蒙特维尔第之后,活跃在威尼斯的是卡瓦利(Pietro Francesco Cavalll,1602—1676)和切斯蒂(Marco Antonio Cesti,1623—1669),他们更为重视咏叹调写作,在旋律的抒情性上也有所发展。切斯蒂的作品还很重视声乐技巧的发挥。

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歌剧艺术的中心地从威尼斯移至那波里。那波里乐派的代表作家是亚·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那波里乐派特别注意发挥人声美,使声乐水平特别是花腔技巧,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乐派在18世纪上半叶闻名于全世界,欧洲许多国家都有这个乐派的大师在工作。但那波里正歌剧是在宫廷剧院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不免受到了贵族观众享乐主义趣味的腐蚀影响而日趋衰落,虽经约梅里(Niccolo Jomelli,1714—1774)等努力,也未能克服其危机。与此相反,接近民间生活的那波里喜歌剧却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有佩戈莱西(Giova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普契尼(Nicolo Piccini,1718—1880)、帕伊谢洛(Giovani Pasiello,1740—1816)等。

那波里乐派奠基者亚·斯卡拉蒂的创作能够保持戏剧要求和音乐要求的一致性,没有他的后继者的那些弊病,他确立了三段体咏叹调形式,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素材时,演唱者可添加装饰和花腔。他的创作对学习声乐技巧颇为有益。

十七世纪意大利歌剧在国外传播,促成了一些国家民族歌剧的诞生。法国,原籍意大利的宫廷作曲家吕利(Jean Baptiste Lully,1632—1687)写出了受到法国古典悲剧朗诵声调影响的法语宣叙调,并在歌剧中加进了豪华的芭蕾舞场面。拉莫(Jjean Philippec Rameau,1683—1764)是继吕利之后的一位富有独创性的法国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比吕利有更多的旋律性和抒情性,和声的运用清晰、新颖,使用管弦乐队也更为充分。英国作曲家帕塞尔(Heny Purcell,1659—1695)写过大量的配剧音乐,其中有不少好的歌曲。他在晚年写的《狄朵与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是英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遗憾的是后继乏人。

在音乐史上,一般把文艺复兴后的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在创作上取得成就者大多是意大利人。但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却是两位德国人——巴赫(Joh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和亨德尔(George Friderie Handel,1685—1759),他们继承过去的传统,吸取同时代各国音乐的成就,使他们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来的欧洲音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巴赫没有创作过歌剧,其声乐作品大多是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合唱,而且比较注意发展德国本国音乐的传统。亨德尔则不然,他广泛地学习了意、法、德、英各国的音乐文化,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和清唱剧。美籍华裔斯义桂教授在沪讲学时,再三强调要多唱亨德尔的作品,以利于声音的规范。

十八世纪下半叶七、八十年代德国掀起了“狂飙突进”文艺运动,提倡和人民接近,使用人民的语言,柏林歌曲作曲家舒尔兹(Johan Abraham Peter Schulz,1747—1800)、赖夏特(Johan Friedrich Relchardt,1752—1814)和策尔特(Carl Friedrich Zelter,1758—1832)创作了颇受人民欢迎的“民间风格歌曲”他们以民歌曲调为素材以哥德(Johann Wolfgag Goethe)等著名诗人的诗篇作为歌词,写出了简单而有艺术性的歌曲。赖夏特和策尔特还是哥德的好朋友,他们的歌曲主要是用哥德的诗谱成的。与此同时,晚年的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也在维也纳推进这一运动。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几位大师在交响乐、歌剧、清唱剧、协奏曲、重奏曲、奏鸣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他们虽然不很注意艺术歌曲写作,但他们有限的作仆品却推进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如海顿在歌曲中加上前奏和间奏,增强了钢琴伴奏的作用。莫扎特也写了三十多首受人喜爱的歌曲,其中的《紫罗兰》是一首当时罕见的具有浓厚的浪漫风格的通谱歌,为刚刚兴起的艺术歌曲体裁树立了一个典范。贝多芬用哥德诗谱写的歌曲,真挚纯朴,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三位大师的创作,为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舒曼(Robert Schulmann,1810—1856)、勃拉姆斯(Johahnnes Brahms,1833—1897)……开拓出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灿烂前程。

带伴奏的独唱歌曲文艺复兴后期兴起于意大利,但是这种写作势头并没有在意大利等国家持续下去,因为意大利人后来更热衷于创作更为精致而复杂的歌剧咏叹调;而德国人则热衷于写芭蕾舞音乐;英国自珀塞尔以后,长期没有出现伟大作曲家,连改编民歌这类事情,也要请外国人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和贝多芬代劳;只有在德国,这种艺术歌曲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古典时期就有了初步的兴盛,而且顺利地导向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空前繁荣。

从歌剧诞生以来的十七、十八世纪古典歌曲,它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在声乐写作技术上亦有可供借鉴之处,而在风格的纯正和表现古典美方面则是无与伦比的。它们是发展美好音质,学习真正的美声唱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典,是全世界声乐教学普遍采用的好教材。

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声唱法”(Bel Canto),也有称之谓“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与十九世纪大歌剧形成后的“美声唱法”,即“新美声时期”的唱法上是有所区别的。大歌剧形成前的意大利歌剧称之谓正歌剧或严肃歌剧(Opera Seria)。正歌剧中唱主角的都是阉人歌手,如著名的意大利阉人歌手法瑞奈里(Farinelli)和卡法瑞里(Caffarell)等都是人人皆知的歌唱家,很多歌剧作曲家如蒙特维尔第、卡西里米、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等都为阉人歌手创作。

希望对您有帮助~~

❿ 急求!!!谁能帮我找下意大利歌曲<紫罗兰>的MP3下载

http://bbs.ycjd.cn/bz/意大利-阿玛丽莉/紫罗兰(钢专琴伴奏)属(bB).wma

热点内容
紫玫瑰檀木 发布:2025-09-25 00:59:37 浏览:646
便宜的盆栽盆 发布:2025-09-25 00:49:57 浏览:607
玫瑰花叶子怎么折 发布:2025-09-25 00:33:36 浏览:875
樱花日语网校 发布:2025-09-25 00:26:04 浏览:184
梅花血小说 发布:2025-09-25 00:17:43 浏览:306
丁香单价 发布:2025-09-25 00:16:53 浏览:708
荷花老头 发布:2025-09-25 00:10:42 浏览:158
樱花隐身学校 发布:2025-09-25 00:08:59 浏览:511
铁玫瑰园 发布:2025-09-24 23:52:29 浏览:624
新型气球玩花卉 发布:2025-09-24 23:51:36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