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栀子花根部很多絮

栀子花根部很多絮

发布时间: 2022-05-21 03:50:02

A. 栀子花的枝干上有一些白色的棉絮状物,有粘性,哪位高手知道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栀子花枝干上的白色棉絮状物有可能是介壳虫。 栀子花在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对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介壳虫群集于枝、叶和果面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死亡。介壳虫虫体外被蜡质,一般药剂较难透过蜡层,加上有效防治若虫时间短,很容易错过防治适期,防治比较困难。介壳虫虫体小、繁殖快,只要环境适宜就会成灾。介壳虫喜阴湿,冬季花木修剪后通风透光性好,湿度降低,可控制介壳虫的繁殖。如果无法修剪,被害树又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冬季可以试喷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坏介壳虫的蜡壳,杀死介壳虫。另外,枝干冬季涂白也是简易有效的防治介壳虫的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药剂防治: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B. 栀子花种植,水培根筋,我这样做不知道错了没有,叶子已经留了两叶半片。枝干上好多毛絮一样的东西。

可以,一星期一次换水比较好,放室内明亮处比较好,加点营养液比较好,可以促进植物生根,一个月左右生根成活

C. 栀子花为什么根部发霉,死掉

浇水过多易烂根,栀子花虽喜潮湿但且忌积水,如果水不能良好排出就会烂根死掉。特别秋天以后天气转凉应少浇水,还要注意通风和增加光照。烂了根系之后,自然就会发霉了。

普通的植物没有了根系吸收营养,整棵植物也就没有了营养来源,自然会慢慢死掉,更何况这个栀子花是因为泡水过多而烂根的,细菌会随着腐烂的地方蔓延开来,直到危害整棵植株。

附送上栀子花的习性和养殖方法:

喜酸土
土壤、水肥含碱,均使植株不能吸收铁元素,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使枝枯,叶焦,甚至死亡。要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如将松树锯末沤透拌入土壤中,使用效果也很良好。

喜阴凉
切忌烈日暴晒,但往往有的人误认为栀子花要求全阴,以致在栽培上造成失误,实际上在注意培养其阴凉环境的同时,要保持全日60%的光照,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喜湿
空气湿度如低于70%,就会直接影响花芽分化和花蕾的成长,但过湿又会引起根烂枝枯,叶黄脱落的现象。除正常浇水外,应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及附近地面,适当增加空气湿度。

喜肥
宜施沤熟的豆饼、麻酱渣、花生麸等肥料,发酵腐熟后可呈酸性,但必须薄肥多施,切忌浓肥、生肥,冬眠期不施肥。种植不足三年的,切忌施人粪尿。施氮肥过多会造成枝粗、叶大、浓绿,但不开花。缺磷钾肥时也会出现不开花或花蕾枯萎脱落现象。

喜温
生长期18~22℃,越冬期5~10℃,低于-10℃则易受冻。

适时修剪
栀子于4月孕蕾形成花芽,所以4-5月间除剪去个别冗杂的枝叶外,一般应重在保蕾;6月开花,应及时剪除残花,促使抽生新梢,新梢长至2-3个节时,进行第1次摘心,并适当抹去部分腋芽;8月对二茬枝进行摘心,培养树冠,就能得到有优美树形的植株。栀子要求土壤pH5-6的酸性土中生长良好,在北方土壤呈中性或碱性的土中,应适期浇灌矾肥水或叶面喷洒硫酸亚铁溶液。.

D. 家里的长寿花和栀子花都长了这种跟棉絮一样的,多的话,枝叶会出现枯萎的,有什么方便快捷的方法去掉吗

从照片情况看来不算严重,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把它直接刮掉,再用肥皂粉开水用棉签蘸涂无法刮到的地方(注意不要把肥皂粉水浇到根部),或用烟草泡水再用棉签蘸涂,此法比用肥皂粉要安全的多,就算浇到根部也没问题,另外你可以到花卉市场买专用药物喷洒。

E. 栀子花上白色黏状结晶

栀子花上白色黏结晶东西多是因为感染了蚧壳虫导致的。在温度高湿度大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感染此虫害,且还会伴有煤烟病发生。发现后要及时用湿布将上面白色的东西擦拭干净,还要检查叶片受损情况。若是虫害现象比较多,一定要喷药救治。可喷洒灭虫灵,多菌灵等药物杀灭掉这些害虫。

也可能是白酚病,也是栀子花的一种常见病害,在养殖栀子花的过程中,如果浇水太多,根系长期处于湿粘的土壤中,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就会腐烂,如果再施肥不当,氮、磷、钾肥营养不均衡,栀子就会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危害植株。

养护建议:栀子花虽然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是给栀子花浇水也要适量进行,不能浇水太多,生长期2~3天浇一次水,夏季早晚浇水,冬季要控水,给栀子花浇水也要间干间湿,防治浇水太多引起烂根。要合理的使用氮、磷、钾肥,避免氮肥使用过多造成枝叶徒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防治措施:要及时的修剪掉患病枝叶,把植株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养护,减少氮肥使用,增施磷肥,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F. 水培栀子花根部有透明胶状物,需要清理吗

水培栀子花根部有透明胶状物,当然需要清理。

G. 栀子花根部有白色球状卵是什么怎么治疗

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is〕。栀子果入药,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栀子花枝叶繁茂,花朵美丽,香气浓郁,为庭院中优良的美化材料,还可供盆栽或制作盆景,切花,果皮作黄色染料,木材坚硬细致,为雕刻良材。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栀子花植物特性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00~200厘米。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疑而有光泽,全线,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卵形,具6纵棱;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栀子花生长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好阳光,但又要避免阳光强烈直射,喜空气温度高而又通风良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不耐寒,耐半阴,怕积水,在东北、华北、西北只能作温室盆栽花卉。栀子对二氧化硫有抗性,并可吸硫净化大气,0.5千克叶片可吸硫0.002~0.005千克。

栀子花栽培技术
栀子花繁殖方法

用扦插、压条法繁殖为主,另外可用播种、分株法繁殖。

(1)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温室,南方4月至立秋随时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年生枝条,长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先在维生素B12针剂中蘸一下,然后插于砂中,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

(2)压条繁殖

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分栽或单株上盆。

(3)播种繁殖

多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缓慢,播后约1年左右发芽,3~4年后开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种子。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在梅雨季节用嫩枝15百米长,插于苗床,10-12天生根。压条,4月选取二年生枝条,长20-25厘米,压埋在土中,保持湿润,约30天生根,夏季与母株分离,翌春分栽。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并及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

栀子的繁殖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以种子为主。
1、种子繁殖
(1)选种: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晒或晾干作种,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翻耕1-1.5尺,按宽4-5尺畦面起畦,畦高6寸,每亩施入人粪尿20-30担,待土干后浅耙泥块,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寸左右待播种。
(3)播种育苗: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播时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然后用细土或火土复盖平播种沟,盖草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每亩用种子4-6斤。
出苗后要注意及时去掉盖草,在幼苗期应经常除草,注意不要伤幼苗的根,除草后均需要追淡人粪尿水,育苗一年后即可移栽。

栀子花叶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mm-15mm;若发生叶缘处则呈不规则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几个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

病原为真菌,栀子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gar-deniicola),栀子叶点霉(P.gardenia),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前者较大;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危害多种栀子花,大叶栀子花比小叶栀子花容易感病,病菌在病落叶或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蔓延。 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盆栽时浇水不当,生长不良时容易发病。

1.秋、冬季节剪除树上的重病叶,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栽植不宜过密,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宜.
3. 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1次。 病害严重时,可喷施杀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H. 请问栀子花上长的白点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栀子花枝干上的白色棉絮状物有可能是介壳虫。 栀子花在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对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介壳虫群集于枝、叶和果面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死亡。

1、繁殖:栀子花可以用播种、扦插、压条繁殖,一般以扦插、压条为主。
扦插可以选择水插或土插,水插成活率高一些,南方暖地常于3-10月进行土插,北方则常于5-6月进行土插,水插可在4-7月进行;压条一般在4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
2、土壤:栽培栀子花的土壤要偏酸性。
栀子花喜欢在偏酸性土壤的环境下生长,选择土壤时要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土壤pH值控制在4.0-6.5之间为宜。
3、温度:栀子花的生长温度为16℃-18℃最好。
栀子花喜温暖的环境,且不耐寒,生长期温度在18~22℃为宜,越冬期温度在5~10℃为宜,最佳的生长温度为16℃-18℃,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栀子花的生长,因此,建议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养殖。
4、光照:栀子花在生长期间要有充足的阳光。
栀子花是喜爱光照的植物,但是又不能烈日暴晒,因此,春秋季节要增加光照时间,夏冬季节建议放入有光照的室内养殖,要保持全日60%的光照,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5、水分:栀子花在生长期间要有充足的水分。
栀子花是喜湿的植物,且空气湿度不能低于70%,因此,生长期间要注意适量的增加浇水量,同时也要经常给叶面喷洒一些水。
6、施肥:栀子花在生长期间要薄肥多施。
栀子花是喜肥的植物,在生长旺盛期,可每半个月施一次翠姆特种肥料,且必须薄肥多施,冬眠期不施肥。
7、修剪:栀子花要适时修剪。
栀子花在生长期容易枝杈重叠,因此要适时修剪,4月孕蕾期要剪去冗杂的枝叶,开花后应及时剪除残花以促新梢,新梢长至2-3个节时要进行摘心,8月再对二茬枝进行摘心。

I. 栀子花叶子有白色粉末

栀子花枝干上的白色棉絮状物有可能是介壳虫。 栀子花在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

J. 救救我的栀子花

一、水分过多

栀子花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水浇的太多,导致里面过于潮湿,根系难以正常的呼吸生长,也就造成上面输送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叶片发黄干枯,花苞随着掉落下来。遇到这种情况,需将花盆放在通风好的地方,促进水分蒸发掉,使植株恢复一段时间。

四、施肥不当

要是施肥过多过浓,老叶片会焦黄掉落,花骨朵也会脱落下来。如果是缺少养分,新长出的叶片会发黄,需平衡养分施加,根据生长状态酌情添加。

热点内容
紫玫瑰檀木 发布:2025-09-25 00:59:37 浏览:646
便宜的盆栽盆 发布:2025-09-25 00:49:57 浏览:607
玫瑰花叶子怎么折 发布:2025-09-25 00:33:36 浏览:875
樱花日语网校 发布:2025-09-25 00:26:04 浏览:184
梅花血小说 发布:2025-09-25 00:17:43 浏览:306
丁香单价 发布:2025-09-25 00:16:53 浏览:708
荷花老头 发布:2025-09-25 00:10:42 浏览:158
樱花隐身学校 发布:2025-09-25 00:08:59 浏览:511
铁玫瑰园 发布:2025-09-24 23:52:29 浏览:624
新型气球玩花卉 发布:2025-09-24 23:51:36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