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杜鹃花的素描

杜鹃花的素描

发布时间: 2022-01-06 09:36:34

⑴ 描写杜鹃花花的形态

登上那郁郁葱葱的岩头山,你会看到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回蔚,一答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⑵ 杜鹃花的形态特征

杜鹃花的形态颜色特征: 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回平糙伏毛。叶革质答,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⑶ 杜鹃花的叶片有哪些形状

杜鹃花的叶形多变,有椭圆形、卵形、披针形、倒卵形和菱形等。有些叶片背面被棕版色、银灰色或白色权毛被;有的种类被鳞片;有些则光滑无毛。叶大多为互生,有时为近轮生;常绿或落叶。

杜鹃花叶片不仅在形状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大小也相差得惊人。大叶类如凸尖杜鹃,叶长20~70厘米,宽8~30厘米,叶片稍小一点的种类如魁斗杜鹃(R.praestans)、圆头杜鹃(R.semnoide)、宽柄杜鹃(R.rothschildii)的叶片长可达30厘米,这些是比较知名的大叶类杜鹃。

小叶类杜鹃如鳞腺杜鹃(R.lepidotum)的叶片长0.4~2.6厘米,宽0.2~1.3厘米,与同属的大叶类杜鹃花的叶片比较起来约有200倍的差别。

杜鹃花的叶片大小悬殊如此之大,即使同一种杜鹃在同一产地不同的生境也有很大差别,如大白花杜鹃,生长在阳坡的叶片就比生长在阴坡的小。

⑷ 杜鹃花的简介

学名: 杜鹃花 别称: 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乔木
纲: 双子权叶植物纲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花属
种: 杜鹃花
分布区域: 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木材致密坚硬,可作为农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叶作药用;根利尿、驳骨、祛风湿,治跌打腹痛;叶可止血。果亦作药用,在印度用作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绿篱。

⑸ 杜鹃花的特点

1、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内,甚至不生长。因此容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3、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5)杜鹃花的素描扩展阅读: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杜鹃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⑹ 杜鹃花是什么样子的

杜鹃花抄又名映山红、山石榴,是我国非常常见的花卉,并且在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可见杜鹃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我国的江西、安徽及贵州都是一杜鹃花作为省花,而将杜鹃花定为市花的城市也多达七八个,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杜鹃花的一些基本资料。


杜鹃花

中文学名:杜鹃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别称:杜鹃花、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亚科:杜鹃花亚科

属:杜鹃属

亚属:映山红亚属

种:杜鹃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称:Sims Azalea

⑺ 杜鹃花的形状

杜鹃花按花朵形态可分为以下类别:

(1)四瓣形由四片花瓣组成花冠。

(2)单瓣形花冠5裂,雌雄蕊健全,是杜鹃花中最基本花朵形式,亦称单套形。

(3)多瓣形花瓣自5-10裂不等。

(4)凸瓣形花瓣每瓣瓣幅呈纵向微凸形态,两侧瓣缘下倾状。

(5)狭瓣形花瓣平敞,各裂瓣狭,瓣尖钝。

(6)尖瓣形花冠5裂深,各瓣细狭,瓣前幅起愈趋尖锐状,这种形态亦称剑瓣。

(7)车轮形花筒短浅、平敞,瓣尖圆钝,备瓣排列紧凑,组成似圆形车轮状,花冠呈平敞浅碟形

(8)齿瓣形花瓣前端呈凹凸褶皱状,由此形成各瓣瓣幅阔狭、长短不一。

(9)夹套形两个花筒串套一起,亦是杜鹃花申常见花形。

(10)短裙夹套形内轮喇叭状花筒,花冠5裂;单套外轮花筒短,花筒口呈深浅不一尖锐裂口,几乎无花冠。

(11)圆瓣形花冠裂口微浅,花瓣短圆,瓣头部位呈半圆弧形。

(12)微波形花瓣边缘呈微波状。

(13)深波形各瓣前端缘呈褶皱形或不等深波形,花冠瓣幅由此形成不规则形状。

(14)玉兰形花筒浅窄,花冠各瓣之间裂口深,花瓣伸直,花朵肖似玉兰花般。

(15)离瓣形各花瓣相互分离,没有花筒,瓣幅有呈狭条状或线条状,瓣有平整与扭折之分,瓣缘有浅缺刻或全缘之别。

(16)桔梗形花朵形似桔梗花般开放。

(17)筒形整朵花形似花筒般形态。

(18)丁字形雄蕊花药部位瓣化。

(19)牵牛花形二轮盆碟形花冠串套,花瓣参差排列成整朵,似一朵牵牛花般花形。

(20)山茶形花瓣圆阔,排列整齐,雌雄蕊瓣化,或雌蕊退化,花瓣层层相叠展开,酷似一朵重瓣山茶花形。

(21)牡丹形花冠丰满,外轮呈盆碟形或浅筒,雄蕊瓣化(有平瓣或扭曲形之分),瓣缘有波形或平整之别。


(7)杜鹃花的素描扩展阅读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⑻ 杜鹃花的资料

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统称,花叶均美观。杜鹃花属很大,种类极富变化,约含800种。主要原产于北温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马来西亚山区的潮湿酸性土壤,在该处形成浓密的灌丛。本属包括映山红(azalea)种类,有些园艺家视之为另一属。 杜鹃花的习性由常绿到落叶,由低矮的地表覆盖植物到高大的乔木不等。最早於17世纪中期栽培供庭园观赏者为密毛高山杜鹃(R. hirsutum),高可达1米(3尺)。其他由高仅10厘米(3寸)的席状矮生种到高逾12米的乔木不等,前者如原产中国云南的匍匐杜鹃(R. prostratum),后者如树形杜鹃(R. arboreum)、硬刺杜鹃(R. barbatum)及原产亚洲的大树杜鹃(R. giganteum)。除了映山红种类外,叶皆厚、革质、常绿;花通常筒状至漏斗状,颜色变异颇大,有白、黄、粉红、绯红、紫及蓝等色。 美国东南部产的山柳叶杜鹃(R. catawbiense)数量很多,6月花季为大烟山脉国家公园的胜景。山柳叶杜鹃与近缘种杂交,可产生hearty catawba杂种杜鹃。柳叶杜鹃(R. maximum)与山柳叶杜鹃的分布区重叠,且更朝东北分布,常栽培供观赏;两者皆可长成6米或更高的小乔木。加拿大杜鹃(R. canadense)原产北美东北部,在叶子展开前绽放玫瑰紫色的花朵。

我国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种类最多,为杜鹃花属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北方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杜鹃花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冻害。为常绿或落叶灌木。

⑼ 杜鹃花的白描图片

杜鹃花的白描图片

⑽ 关于杜鹃花的资料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花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

(10)杜鹃花的素描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热点内容
花卉烂叶药 发布:2025-07-29 02:43:25 浏览:335
抽象的兰花 发布:2025-07-29 02:42:33 浏览:812
室内绿植摆设 发布:2025-07-29 02:41:55 浏览:369
紫锦木盆景 发布:2025-07-29 02:41:50 浏览:833
楼房花卉 发布:2025-07-29 02:28:54 浏览:61
日本名古屋樱花 发布:2025-07-29 02:23:16 浏览:950
樱花水搓泥 发布:2025-07-29 01:58:56 浏览:817
梅花牌背心 发布:2025-07-29 01:57:31 浏览:847
一朵月季花 发布:2025-07-29 01:33:25 浏览:914
花蕾的花语 发布:2025-07-29 01:27:46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