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宋祖英茉莉花赏析

宋祖英茉莉花赏析

发布时间: 2021-11-17 23:24:12

❶ 宋祖英的《茉莉花》 歌词

《茉莉花》

词曲:何仿

歌手:宋祖英

专辑:飞

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

(1)宋祖英茉莉花赏析扩展阅读: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作词编曲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衍生作品

这首中国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国哲学家卢梭的《音乐辞典》中就有收录,而曲谱则是在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于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一书中被记录下来;意大利作曲家吉亚卡摩·普契尼将该曲重新编曲成女声合唱,作为音乐主题用于1926年首演的歌剧《图兰朵》。

1911年英国作曲家班托克出版的《各国民歌一百首》中,把《茉莉花》的钢琴伴奏写成一首二部卡农,并先后编入了《两首中国歌曲》、《七首中国歌曲》。1937年格林编的《各国歌曲集》亦收入了《茉莉花》。

❷ 论文:张也的茉莉花和宋祖英的茉莉花的对比

提纲列好了吧
可以搬忙写的,具体详细

❸ 谁能告诉我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第一首歌曲《茉莉花》的简介

《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区的民间歌曲,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在国内以及国际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广为传颂,歌剧《图兰朵》就吸收了它的旋律。

❹ 学习完茉莉花这首歌之后的感受与反思

民族的来才是世界的,一源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响了全世界。歌剧《图兰朵》或许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离我们又那么近。选取其中的几秒钟,引导学生听辨用了那个版本的《茉莉花》,让他们有目的的听赏,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带给学生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呼唤他们情感的共鸣。最后的宣泄——完整演唱《茉莉花》时,学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这是一次音乐与民族相结合的尝试,学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肯定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感兴趣,无形中提升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地方不足,比如在学生画线律线的环节中,过于形式化,没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听取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后我个人认为,如果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在白板上进行,只叫几位同学来进行画,也许会能有更好的效果。再一个就是本节课的亮点没有,只是循规蹈矩的上完这一节课,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惊喜。所以说,教材的研读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再上一个台阶,争取上出有智慧的课来。

❺ 宋祖英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不一样啊,是改编呢还是别的地方的民歌

当然还是最终源于我们自己的民歌
这首脍炙人口的扬州小调,随着扬州在当内时的容影响而传颂全国,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150年前,扬州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哼。几十年后,普契尼创作《图兰朵》时,选用这样一首既能代表东方韵味又风靡中国的《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衬托中国人的爱情故事,既自然也属必然。普契尼虽然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改动,但是原曲是来自于我们中国的民歌

则么可能是意大利民歌!

❻ 观看宋祖英美国肯尼迪演唱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观后感

真的很震憾、她真是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❼ 听宋祖英唱茉莉花后的感想

他的声音很不错的

❽ 宋祖英《茉莉花》最后一句表现什么情感

赠人茉莉,手有余香。美好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❾ 茉莉花鉴赏

课题:民歌《茉莉花》的赏析
课型:综合课型——听听、议议、唱唱、弹弹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歌《茉莉花》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中“小调”这一体裁的音乐特点,以及形成,发展等等,从而进一步懂得弘扬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2、通过二首《茉莉花》的对比赏析,从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的含蓄的歌词中使学生感受民歌的艺术美以及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3.通过“唱唱”这一教学手段(将江苏二首风格相近的《茉莉花》合起来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歌曲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叫《鲜花调》,由于第一句是个重叠句,所以又称为《双叠翠》或《双叠词》。十八世纪下半叶传到西方,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作为公主的主题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国由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中。江苏《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的《音乐辞典》中,此曲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家,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苏《茉莉花》的曲调婉转、流畅、细腻、柔美、淳朴。曲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单部曲式;调式为徴调式。
现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 花》改编创作的,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具准备:
1、DVD机及配套播放设备;
2、《茉莉花》教学录音CD(可用原配套录音带刻录);
3、课前预写好内容的小黑板4块(或预做好多媒体课件);
4、宋祖英维也那金色大厅音乐会演唱《茉莉花》实况录像DVD。
四、重点难点:
1、对二首《茉莉花》进行对比赏析;
2、将二首《茉莉花》(江苏)合起来唱。
五、教学过程:
1、教师点明课题、对“民歌”,“小调”作解释

❿ 送你一朵东方茉莉的歌曲鉴赏

从东方到西方的媒体宣传中,宋祖英的名字与“东方茉莉”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茉莉花作为中国的民歌与代表花卉,早已在世界上成为一种China符号的象征。因此,王磊在创作中着力体现出东方色彩的美字,歌词创意从“东方茉莉”的美誉中化来,既有本土化风格,也有世界性元素。很快,在作曲家龙伟华的妙笔下,这首歌的旋律流淌而出,并幸运地从全球7万多首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北京奥运会第四届全球歌曲征集获奖歌曲”。
一首好歌,自有它的生命力,《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所体现出的“东方韵味”是恒久、绵长的。在奥运版中,从“神韵”“古老民族”“东方气质”这几个词中可以看出奥运版的歌词着重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的气息,而“欢聚”“欢迎”“真诚友谊”“牵手”这几个词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纯朴的气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奥运版的歌词整体是注重体现友谊,是把民族情感的柔美和现代音乐的华丽完美结合的。而在春晚版中,“气质”“慠凌”“沐浴”“花丛”这几个词是围绕着茉莉来写的,“歌谣”“牵手”着重体现了茉莉的浪漫,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春晚版的歌词中心是在写茉莉,着重体现茉莉的浪漫。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歌词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同,修改后的歌词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央视导演组认同和观众接受,这朵美丽的茉莉就绽放在2009年新春。

热点内容
情人节陪我的人 发布:2025-07-01 14:25:08 浏览:389
情人节复杂 发布:2025-07-01 14:24:09 浏览:308
木兰花海乐园一日游 发布:2025-07-01 14:16:36 浏览:622
花艺国家队 发布:2025-07-01 14:14:38 浏览:678
万马樱花府邸 发布:2025-07-01 14:06:23 浏览:655
黄天霸百合多钱一只 发布:2025-07-01 14:06:17 浏览:229
牡丹花是哪里的市花 发布:2025-07-01 13:58:24 浏览:316
乐活插花 发布:2025-07-01 13:56:33 浏览:651
荥阳孤柏渡樱花节 发布:2025-07-01 13:48:41 浏览:520
珊瑚盆栽怎么养 发布:2025-07-01 13:39:17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