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杜鹃花灰霉病怎么治图片

杜鹃花灰霉病怎么治图片

发布时间: 2021-03-02 06:34:04

❶ ‖杜鹃花‖一般会得哪些病虫,又应该怎样治呢拜托了各位 谢谢

杜鹃黑斑病杜鹃黑斑病也叫褐斑病,是杜鹃常见的多发叶斑病害。发病后叶片形成黑斑,渐渐干枯脱落直至植株死亡。该病主要危害杜鹃的叶子,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受害,病菌开始出现若干个褐色小点,随着小点的不断扩大,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产生灰褐色霉菌丝,受害叶片从叶柄部开始,由绿变褐黄色提早脱落,严重时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病菌在叶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随风传播。 该病的重发期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节,温室中冬季也有发病现象,一般生长较弱植株、小苗、下部叶片、通风条件较差植株和西洋鹃(与毛鹃相比)发病较重,根据发病规律,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杜鹃栽培盆土要选用腐叶土,浇水pH值要在4.5至6.5之间,浇水基质要见干见湿,要经常浇施些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以促进植株健壮,叶片肥厚提高抵抗力,盆鹃要放于通风处,夏季要遮荫、防湿、防积水。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掉,并注意选择抗病品种,同时加强植物病虫害检疫工作。 (2)药剂防治:花后及时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 %的多菌灵300倍液。另外可以定期喷洒药剂预防,可用保护性杀菌剂及杀菌剂混合施用,如保丽安加M大生45与可杀得交替施用可取得良好效果,或用1∶1∶150波尔多液每周一次连续喷2次。进入雨季每10 天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连续喷施3至4次。 杜鹃黄化病 杜鹃黄化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一种常见病害。植株发生病变后,叶片变薄、褪绿、叶色苍白,因此也称此病为褪绿病,新叶缺绿明显,当新梢叶色变浅,叶肉变为黄色时,叶脉仍然呈绿色,这时一般确诊为缺铁症状,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碱性土壤和使用偏碱性水浇花的地区。叶片出现病状后,光合作用即不能正常进行,轻时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价值,严重者会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措施:要加强栽培管理,可结合灌水,浇灌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可喷洒0.5%的硫酸亚铁溶液,即可使植株叶面逐步恢复绿色。 杜鹃红蜘蛛 该雌成虫体长0.3毫米左右,暗红色,近椭圆形,体背隆起,足4 对暗红色;雄成虫体长0.25毫米,楔形,扁平鲜红色。一年发生多代,成虫在植株根部越冬,主要在叶背面近叶柄部的主脉附近危害,逢6至 7月份高温、少雨、干旱天气繁殖快,发生数量较多,危害严重时,被害叶焦枯脱落。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4月份以后经常检查,发现个别叶片有红蜘蛛时,可及时摘除虫叶烧掉。有条件的可人工释放天敌如瓢虫,草青蛉、蓟马等,进行生物防治。若发现较多叶片有红蜘蛛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如喷洒40%三氯杀螨醇800至1000倍液,对成虫、若虫、幼虫和卵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只要喷洒均匀效果良好。 杜鹃网蝽 杜鹃网蝽,也叫杜鹃军配虫,小臭大姐。成虫体长3.5毫米左右,黑褐色,翅上布满网状须前翅略呈长方形,静止时,翅上的黑褐色斑纹构成“X”状。若虫形似成虫,只是虫体嫩小无翅,长约2毫米左右,卵长0.6毫米,椭圆形,乳白色,产于中脉和较大的叶脉处,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淡黄色。 该虫一年发生3至4代,成虫于10月中下旬在树皮和土地缝隙等处越冬,第二年4至5月份开始活动,在叶背面取食为害,7至8月份为害最重,成、若虫喜群聚集在叶背面主脉附近,剌吸叶片的汁液,其分泌物形成较大的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苍白,引起早落,影响杜鹃的生长、开花。 防治方法:(1)入冬后清除花木附近的落叶、杂草,深埋或焚烧,消灭越冬成虫。(2)药剂防治,5月份在越冬成虫出现后和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喷80%敌敌畏乳油或50%螟松乳剂1000倍液,7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也可用3%呋喃丹每盆埋5克左右,效果也很好。 杜鹃蚯蚓、蛞蝓主要危害根部。有时蛞蝓也危害叶片,栽培所用介质要高温消毒,杀死虫卵,发现虫害,可用呋喃丹,铁灭克盆施防治。 杜鹃花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❷ 杜鹃花 病虫害

图太小看不清楚,最好对着一只虫子再来一张。杜鹃上常见虫害中有嫌疑版的有:1、军配虫(冠权网蝽),这种大小和照片中差不多,但应该有透明带黑斑的翅,照片上好像看不到翅;2、杜鹃红带网纹蓟马,这种颜色比较符合,但体长只有1.3-1.8毫米,我目测你照片上虫子有3-5毫米左右了。因为照片看不清所以你自己再网络下这两种虫,看看对不对的上。其他常见虫感觉和照片差异更大,如果这两种不是的话只能是杜鹃上很少发生的虫子偶然跑到你的杜鹃上来了。

❸ 杜鹃灰霉病的病症是怎么样的

杜鹃灰霉病灰霉病常引起杜鹃花叶片上产生稍具轮纹的水渍状褐色大斑,同时侵染杜鹃花朵,使受害的花瓣变褐软腐。在潮湿天气里,病部还会长出灰霉层。杜鹃灰霉病在潮湿情况下、植株遭受冻害及其他创伤时易感染发病。

❹ 杜鹃花病虫怎么防治

杜鹃花褐斑病
1、症状:杜鹃花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起初,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呈不规则状,病斑转变成淡红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叶过早脱落,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检查病叶,可在病斑上发现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温室栽植的杜鹃发病严重,湿度高时病情更重。
2、病原:杜鹃壳针孢[Septoria azaleae Vogl.]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植物组织内或落叶上越冬,来年病叶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传播为害。
3、防治方法:冬春及时扫除并烧毁落叶。 植株展叶后,每隔半个月喷施波尔多液(1:1:100),可连续喷施2-3次,以防发病。在发病早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发展。
杜鹃花冠网蝽
1、症状: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
2、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3.5毫米左右,体形扁平,黑褐色。触角丝状,4节。前胸背板中央纵向隆起,向后延伸成叶状突起,前胸两侧向外突出成羽片状。前翅略呈长方形。前翅、前胸两则和背面叶状突起上均有很一致的网状纹。静止时,前翅叠起,由上向下正视整个虫体,似由多翅组成的"X"字形。卵长椭圆形,一端弯曲,长约0.6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半透明,后变淡黄色。幼虫,初孵时乳白色,后渐变暗褐色,长约1.9毫米。3龄时翅芽明显,外形似成虫,在前胸、中胸和腹部3-8节的两侧均有明显的锥状刺突。
3、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代数在长江流域4-5代,华北地区3-4代,各地均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树皮裂缝以及土、石缝隙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集中到叶背取食和产卵。卵产在叶组织内,上面附有黄褐色胶状物,卵期半个月左右。初孵若虫多数群集在主脉两侧危害。若虫脱破5次,经半个月左右变为成虫。第一代成虫6月初发生,以后各代分别在7月旬、8月初、8月底9月初,因成虫期长,产卵期长,世代重叠,各虫态常同时存在。一斫中7-8月危害最重,9月虫口密度最高,10月下旬后陆续越冬。 成虫喜在中午活动,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因寄主不同而异,可由数十粒至上百粒,卵分次产,常数粒至数十粒相邻,产卵处外面都有1个中央稍为凹陷的小黑点。
4、防治方法:冬季彻底清除盆花、盆景园内周围的落叶、杂草。对茎干较粗并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剂。 在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到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的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可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拟除虫菊酯类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杜鹃花根腐病
1、症状: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2、发生规律:根腐病是一种由镰孢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潮湿,阳光不足,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活动频繁,一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起腐烂。
3、防治方法: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
对邻近的植株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
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涂抹主干,每7天至10天涂一次,连续三次,预防感染。
杜鹃花红蜘蛛
1、症状: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
2、发病规律:6-8月高温,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
3、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消灭约冬成虫,在3月开始发生危害时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杀虫素(灭虫灵)3000倍液或哒嗪酮(速螨酮)1000倍液喷杀。
杜鹃花缺铁黄化病
杜鹃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褪绿病,是各地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
1、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初期叶脉间叶肉褪绿,失去光泽,后逐渐变成黄白色,但叶脉保持绿色,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随后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黄白色,严重时,沿叶、叶缘向内枯焦。
2、发病原因:杜鹃缺铁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缺铁或铁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变成黄绿色。在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几方面情况:在石灰质碱性土壤中,能被利用的可溶性二价铁,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而沉淀,使根部不能吸收;盆栽花卉浇水频繁,使土壤中的可溶性铁过多的淋洗流失;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区,植株根系发育受影响,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动不能进行,降低根部吸收铁素的能力。
3、防治方法:杜鹃喜酸怕碱,要避免栽植在碱性和含钙质较多的土壤中;庭园露地种植,不要靠近水泥、砖墙或用过石灰的地方。 盆栽杜鹃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碱可添换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鹃花,可施用堆肥、绿肥或其它有机肥料,这些肥料中产生的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铁,使植株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亚铁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粪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种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碱性的土壤中,可浇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此溶液的PH值为4.7,能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叶黄化现象得到治疗,同时酸酸二氢钾中还有磷、钾元素,利于开花和提高花量。 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化学纯)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及,3天1次,持继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杜鹃花灰霉病
1、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2、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的子实体从菌丝或菌核生出。分生孢子梗丛生,灰色,后转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其有性世代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eliana (de Bary) Whetze],属子囊菌亚门。
3、防治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②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不要过于湿润。③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叶、病花,应及时摘除烧掉。④必要时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❺ 杜鹃花的叶子变灰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估计来可能是得了杜鹃花灰源霉病 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的子实体从菌丝或菌核生出。分生孢子梗丛生,灰色,后转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其有性世代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 Whetze],属子囊菌亚门。
杜鹃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一是应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二是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不要过于潮湿。三是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叶、病花,应及时摘除烧掉。四是必要时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们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❻ 杜鹃花中病毒怎么解决

杜鹃花的病毒与虫害防治:

杜鹃花褐斑病
症状:杜鹃花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起初,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呈不规则状,病斑转变成淡红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叶过早脱落,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检查病叶,可在病斑上发现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温室栽植的杜鹃发病严重,湿度高时病情更重。
防治方法:冬春及时扫除并烧毁落叶。 植株展叶后,每隔半个月喷施波尔多液(1:1:100),可连续喷施2-3次,以防发病。在发病早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发展。
杜鹃花冠网蝽
症状: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
防治方法:冬季彻底清除盆花、盆景园内周围的落叶、杂草。对茎干较粗并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剂。 在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到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的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可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拟除虫菊酯类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杜鹃花根腐病
症状: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杜鹃花红蜘蛛
症状: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消灭约冬成虫,在3月开始发生危害时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杀虫素(灭虫灵)3000倍液或哒嗪酮(速螨酮)1000倍液喷杀。
杜鹃花缺铁黄化病
杜鹃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褪绿病,是各地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
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初期叶脉间叶肉褪绿,失去光泽,后逐渐变成黄白色,但叶脉保持绿色,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随后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黄白色,严重时,沿叶、叶缘向内枯焦。
防治方法:杜鹃喜酸怕碱,要避免栽植在碱性和含钙质较多的土壤中;庭园露地种植,不要靠近水泥、砖墙或用过石灰的地方。 盆栽杜鹃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碱可添换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鹃花,可施用堆肥、绿肥或其它有机肥料,这些肥料中产生的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铁,使植株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亚铁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粪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种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碱性的土壤中,可浇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此溶液的PH值为4.7,能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叶黄化现象得到治疗,同时酸酸二氢钾中还有磷、钾元素,利于开花和提高花量。 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化学纯)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及,3天1次,持继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杜鹃花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防治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②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不要过于湿润。③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叶、病花,应及时摘除烧掉。④必要时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❼ 杜鹃花新长出的叶子很黄不久变成褐色然后干枯应该怎么治疗啊

看图片好像是根部问题,长势不是很好,最好换上泥炭土,不要浇有漂白粉的自来水,平时要撒点农家肥就好,保持水分!有条件喷点叶面肥就更好!

❽ 请问老师杜鹃花得了什么病害

从图上看花叶正常,只有花朵生病
拟是杜鹃花灰霉病
灰霉病是杜鹃花较为常内见的病害之一
发病初期,容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并很快扩展为相互连接的大型病斑。高温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因此得名灰霉病
防治措施主要有:1.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2.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避免过于湿润;3.日常管理中,应及时摘除烧掉病叶、病花
4.可选用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供您参考!
谢谢您的提问与评价!
周末愉快!

❾ 杜鹃花叶子枝条都干枯了,有什么办法能救活呢

刚换土盆易伤根,不应施肥。如肥料没经发酵更糟糕。你的情况是肥料在土中发酵了,所以把根烧黑,烧烂了。施基肥要用发酵好的肥。并尽量远离根部才好。现在是正常养,不施肥。等发新枝叶了。

养杜鹃花的注意事项:

  1. 光照与温度:4月中、下旬搬出温室,先置于背风向阳处,夏季进行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15 -25℃,最高温度32℃。秋未10月中旬开始搬入室内,冬季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5 -1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热点内容
梅花血管瘤 发布:2025-05-25 18:02:10 浏览:189
流星雨月季盆栽图片 发布:2025-05-25 17:46:44 浏览:203
四季组合盆栽 发布:2025-05-25 17:38:18 浏览:449
食用百合盆栽 发布:2025-05-25 17:38:16 浏览:523
姐姐妹妹百合恋 发布:2025-05-25 17:33:47 浏览:731
临沭花卉市场 发布:2025-05-25 17:32:09 浏览:579
外国情人节对爱人说什么 发布:2025-05-25 17:30:42 浏览:758
山水盆景附件 发布:2025-05-25 17:30:23 浏览:686
茶花黄叶怎么办 发布:2025-05-25 17:29:11 浏览:819
秋日小盆景 发布:2025-05-25 17:27:14 浏览: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