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的郁金香
Ⅰ 简述塞尚的艺术特点和对现代艺术的贡献
是19世纪法国后印象来主义画家,被称为源现代画之父,他追求体积和结构关系的表达,以几何的构图方式,概括表达形体,使西方艺术重新具有坚实稳定的纪念碑形式,作品有抽象画、平面画特色,擅于画静物,代表作《大浴女》。
Ⅱ 塞尚有一幅画中的苹果是蓝的,什么名字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8%FB%C9%D0+%C6%BB%B9%FB&in=23535&cl=2&cm=1&sc=0&lm=-1&pn=81&rn=1&di=759810048&ln=83(图) http://www.hudong.com/wiki/%E4%BF%9D%E7%BD%97%C2%B7%E5%A1%9E%E5%B0%9A 静物和水壶 (保罗·塞尚作品)
希望采纳
Ⅲ 塞尚的代表作
塞尚(1839~1906)Cézanne,Paul,法国画家。1839年1月19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1906年10月22日卒于家乡。早年学法律,同时爱好美术和文学。后到巴黎学画。早期作品曾被沙龙拒绝,却受到作家E.左拉的称赞;代表作如《强暴》、《验尸》、《野餐》等富于戏剧性,多表现悲剧的爱情和死亡。他研究过古典绘画,临摹过P.P.鲁本斯、E.德拉克洛瓦、威尼斯画派和巴洛克大师们的作品,其作品不合乎古典法则,却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70年代末以后的30年,是其创作的成熟期。所作《肖凯像》、《玩纸牌者》、《酒神宴舞》、《浴女们》等,写意特征更加鲜明,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他对绘画的革新主张和实践,受到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归入后印象主义流派。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份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的知名艺术家。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Ⅳ 塞尚是怎样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永远的是我自己,不因为一切而改变
先给大家讲一个爱因回斯坦的故事答:爱因斯坦没有成名前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喜欢穿一身灰色的衣服,每天他都以同样的形象穿梭在大街上。熟人总是会问,你怎么总是穿这件衣服,他说: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穿什么有关系吗?后来谁能想象这个形象一般般的人居然成为了非常伟大的科学家。而他还是穿着那件普通的衣服在大街上行走。熟人问他:你都那么出名了,为什么还那么朴素!爱因斯坦不加思索的回答:反正我都已经成名了,谁都认识我了,穿什么有什么关系吗?
这就是大师的哲学。对于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以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人生的哲学!
Ⅳ 关于塞尚和他的苹果
年轻的塞尚曾许下诺言,他要“用一个苹果震撼巴黎”。他确实做到了这回一点。塞尚对苹果情有独答钟,就像梵高钟情向日葵,莫奈钟情睡莲一样。透过塞尚的苹果,我不仅看到了塞尚对苹果这种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爱恋,而且还看到了我们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感激之心。作为一个画家,塞尚懂得与被画对象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即使被画的对象是一个苹果,一个无生命的物体。在塞尚看来,那些苹果、桃子、梨,都有着自己的思想。这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艺术家的伟大的思想和技艺!
Ⅵ 塞尚的艺术观点有哪些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但塞尚则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巨大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塞尚的第一个艺术观点就是把结构视为表现一切物体的根本。
在塞尚看来,人的知觉、感觉本来就是混乱的,人们看到的对象也是散乱的。以往艺术家表现的对象都不真实,因为艺术家对物体的主观感受会因个人情绪和心境等因素而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物体由于光源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人们很难描绘出客观真实的对象。塞尚决心探索一种风格,它必须深植于事物固有的本性之中,而应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感觉里。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找到了物体最真实的本质,这就是物体的结构。他认为无论什么外界条件或艺术家的主观情绪都不可能改变对象的结构,艺术家的职责就在于把混乱的知觉纳入程序,在视觉范围内获得这种有结构的秩序。他开始用结构的观点去认识和概括一切对象,实际上这恰好是一种主观认识和描绘对象的方法。以往的艺术家都尽可能客观地描绘对象,塞尚的初衷也是想要真实地观察和描绘对象,但是他的结构观却具有相当的主观性,这种创作中的主观性成为后来现代艺术的基础。塞尚的第二个观点是放弃一切传统的法则,从零开始作画。
出于渴望真实的初衷,塞尚认为许多公认的传统法则并不能导致绘画的真实。如透视法,它只是引导人们的理智,在平面中创造出的三度空间的幻想,和我们目睹的真实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塞尚在作品中尽可能不用透视线和明暗对比来表现空间关系,只用色彩的协调和对比来塑造形体,表现出坚实深远的空间感。塞尚也不打算沿袭传统的油画技巧,他总是仔细地研究对象,思考着描绘对象的手法,就像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画过画一样,有时他要观察20分钟才动手画一笔。他认为绘画要表现出物体的结构,达到坚实宏伟的效果,就要用像砖石工砌墙那样的方法,用画笔或画刀排列出层层叠叠的色块,以此表现体积和深度使之具有一种建筑般的结实感。塞尚曾说过,线条和明暗都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Ⅶ 塞尚的画主要强调什么
塞尚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后印象主义画家
他最大的特点是运用色彩来画结构,强调物体本身的固有色,不注重外界环境对物体的影响,是一位研究物体本质的画家
Ⅷ 塞尚的成名作是哪幅
《打牌者》
法国近代绘画大师塞尚 1906年10月22日去世,距今恰好100年。塞尚的代表作品《打牌者》(也称《两个打牌的男人》)。
塞尚1839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小镇,10岁前就开始学习绘画,1861年怀着当一名画家的志愿来到巴黎。当时的他在半年时间里因精神不稳定,不久就又回到了家乡。1862年,他再次来到巴黎,很快就以一名真正的画家活跃巴黎的画坛。但是,作为画家的塞尚长期处于怀才不遇的状况,43岁时作品才首次入选绘画沙龙,而被人们所广泛认识时已到了他的晚年。
这件《打牌者》的作品无论主题还是画面都富于欣赏性。
扑克牌,据说是古代历法的缩影,一年有52个星期,故而每付扑克牌被设计成了有52张牌。我国早在宋代就有“叶子牌”,而欧洲对哪个国家发明克这一问题,迄今还未有定论。法国有一种观点,说扑克是为了供查尔斯六世国王的娱乐,在1392年有人想出了扑克这种东西。倘若按此计算,那么其距离塞尚由小酒馆中的打扑克景象,而创作出这幅《打牌者》,法国人打扑克的历史也已有500年了。
塞尚这幅作品中描绘的两名男子,身穿旧西装,戴着帽子,躲在酒馆的角落里,避开了四周的喧嚣,好像就要这么默默地一直要把扑克打下去一样。画面非常简洁,铺着红布的粗木桌子,,桌上仅有一只酒瓶,两名双手持牌相对的男子显得十分专心,一切装饰都被简化,背景是深褐色块勾勒的隔扇门,左手那名嘴衔烟斗的男子靠着的椅背就像是一根棍子。
有人说塞尚的作品不带有感情,就像这幅《打牌者》,他常常把人物当作静物,单纯地从结构形式上来描绘,而忽略或冷漠地对待人物的感情与心理因素。实际上,画面中的人物毕竟不是纯粹的物体,《打牌者》中两名男子的眼睛、鼻子和发须,以及倾斜的身姿,仍然流露出个性特征,只是没带表演式的夸张,而是被真实、自然的氛围所环绕,人物具有内心的承重感。这样的作品,在塞尚的生前曾被斥为“用驴子尾巴画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却越发受到世人的欢迎,只是画家本人已看不到这一天了。
塞尚画画非常严肃、认真、缓慢,他曾说:“我所画的每一笔触,就好像从我的血里面流出,与我的模特儿的血混合到一起,在太阳里,在光线里,在色彩里。”许多国家都曾把塞尚留世的作品选作为邮票图案,如摩纳哥邮票上的《吊死者的家》、罗马尼亚邮票中的《少女法塔》等。
Ⅸ 塞尚的作品《一盘水果》
我猜你想找的是塞尚《水果盘,杯子和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