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溪杜鹃花
A. 杭州梅花碑附近景点
离河坊街(古街)很近,可以去逛夜市;
河坊街毗邻吴山,可以欣赏夜色下的城隍阁;
B. 古诗翻译帮忙翻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版画船。
[注]:南浦,泛指送别之权处。
诗的前两句写送客之地的景物。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横卧,朱塔屹立。以南浦借指横塘,已揭示出离别之意。石桥、朱塔都成了离别的见证者,诗人以景物依然,反衬人事之变化,物是人非,使人油然而生别离之情。第三句直接写年年送客横塘,以“年年”一词表明送客频繁,横塘路春意勃发而人却分离,寓有伤感之意。第四句诗人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写横塘景中的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C. 寻找有关落花的诗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错怨东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交坠。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冰肌玉肤飞红云,纤指皓腕自调笑。醉指春花尽妖娆,不觉座下凳将倒。
斜倚栏杆蝴蝶飞,乱入林中惊飞鸟。不知红颜弹指老,犹言而今花正好。
片片飞花舞望眼,闲愁散落烟水间,何人与我共凭栏。
风雨楼中,凭栏看落花,乱红飞渡残秋,一盏清茗听风雨;
消魂梦里,对月频把酒,百盏怎解千愁,倾情一笑最消魂。
赋得残菊】李世民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惜花吟】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 独把芳枝归洞房。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卢照邻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横吹曲辞·梅花落】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河上逢落花】万楚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桃花乱落如红雨。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金兄的:
落花荫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还有吾的:
归去,归去,红日落花飞絮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D. 九溪十八涧的译文,要快,后天就交作业了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E. 记九溪十八涧 字词翻译
记九溪十八涧
作者:林纾
文 本
译 文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F. 林纤的九溪十八涧文言文
过龙井山数里,溪复色澄然迎面,九制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蓄犹见沙石。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尤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
G. 作对联 跪求
做对联不难,做出佳联妙对不易。要识别对联的优劣,首先要提高鉴赏能力。因此多读多记古今名联是有益的。由于这方面的书籍不难买到,这里仅按本文需要选择一些对联,与读者共同欣赏。
1. 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楹联丛话》卷六)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卷六)云: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39页)云: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2. 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
3. 今年季子不回家
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
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用二元序列表示为:110,110,1100011 / 001,001,0011100 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这是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最佳结构。此联在用典上也非常讲究,上联用《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故事,都出自《战国策》。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4. 东墙倒西墙倒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楹联丛话》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是最早的用韵联,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也写过一副用韵联如上(《楹联丛话》卷十二)。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他在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对联用韵,并非必要,但用了韵,读起来更入调。十年后他又将此联作了修改: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楹联续话》卷二)。将两联比较,可以了解梁章钜 在诗艺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此联是何淡如(1820-?)为佛山"春色赛会"写的对联(《名联谈趣》54条)。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
5. 酒狂称圣草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楹联续话》卷一)。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世称"草圣"。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如见其人,如观其字。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这是清代诗人顾复初为成都杜甫草堂写的对联(《古今联话》第148页)。杜甫是"诗圣",风格与"草圣"不同,而且草堂不是祠庙。此联从时代着眼,
上联以感叹口气说,几千年来能有几个杜甫这样的诗人。下联说,即使像这样的诗人在当时也并不得意,但他 的精神财富是流传下来了。
6. 萍水因缘成一梦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因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这是小凤仙挽蔡锷联(《古今联话》第202页)。此联情词并茂,款款道来,儿女情长而不减英雄本色。论者以为非小凤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尚待考证。燕支即燕脂,与鹏翼相对。因缘比姻缘意义更广。
名既大谤亦随焉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
健则行倦则睡耳哲人屦萎究难消一代沉哀
这是梁寒操挽胡适联(《名联谈趣》390条)。上联说,胡适是大名人,也是最有争议之人,但在学术问题上不必"盖棺定论"。下联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浮生若梦,人人都有一死,但对他的去世难免使一代人感到悲哀。此联持论公允,语气老成,不颂而自扬,不悲而更哀。是耐人寻味的挽联精品。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
这是太仓吴养涵先生挽胡粹士联。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有一诗题为《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乡人某"即胡粹士(1888-1946)。胡太仓沙溪人,1931年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期间爱子敬侃殉职缅甸,因作《哭儿记》以文志痛,借酒浇愁。吴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系知名学者,与胡知交。上联说"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联说"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春天的落花在风雨中把您的诗魂埋葬。"此联巧妙地用"哥了"谐音爱发鸣声的"知了"与无言形成强烈对比,用"子归"谐音思乡以至啼血的杜鹃鸟"子规",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对仗工丽,含义深切,悲痛之情用艺术手段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挽联精品。此联由书法家胡绳祁先生凭五十年前记忆提供,难能可贵,否则将淹没无闻矣。
7. 衔远山吞长江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句,天然浑成(《古今联话》第128页)。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这是郭沫若题丽江得月楼联(王存信王仁清《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第471页)。此联写得月楼的山水环境,令人神往。联家需要有诗人的想象力才能化优美为神奇。
8. 沧海日赤城霞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
绘我斋壁
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吾山庄
这是明李东阳题书斋联(《名联谈趣》589条)。此联与众不同的是大量使用三言句式,以最简练的文字,网罗宇宙奇观,古今绝艺,绘我斋壁,置吾山庄 。这确是联坛奇观,联家绝艺。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岳阳楼联 苏164
这是清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第109页)。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上联写岳阳楼人文,下联写洞庭湖水势。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
9. 过到六旬犹少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
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以多
这是清郑板桥六十自寿联(《楹联丛话》卷十二)。此联虽系述怀言志,却写得生动活泼,其中有养生之道,经验之谈,显示了郑板桥的个人风格。
10. 五百里滇池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世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云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睡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祗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是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楹联丛话》卷七)。此联已传诵海内,成为不朽之作。其结构特点是反复运用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 / 1100,0011,0011,1100),以三组同边自对为中心,在不同位置上添加不同数量的领衬字,联文顾盼多姿,声调连绵一气。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集《古乐府》句联 平生怀直道 大化扬仁风
沙棠作舟桂为楫 浮云似帐月如钩
集陶渊明诗句联 丈夫志四海 古人惜寸荫
化菊东篱下 种桑长江边
秋菊有佳色 幽兰生前庭
集唐诗句联 美花多映竹 乔木自成林
柳深陶令宅 月静庚公楼
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松风清耳目 蕙气袭认襟
顾视清高气深稳 文章彪炳光陆离
鸟啼碧树闲临水 竹映高墙似傍山
倾壶待客花开后 出竹吟诗月上初
实事渐消虚事在 长年方悟少年非
一路沿溪花复水 几家深树碧藏楼
舍南舍北皆春水 他席他乡送客怀
城隅绿水明秋日 江上诗情为晚霞
集李白诗句联 桂子落秋月 荷花羞玉颜
天长落日远 意重泰山轻
闲吟步竹石 长醉歌芳菲
心悬万里外 兴在一杯中
秀句满江国 芳声腾海隅
死生一度人皆有 意气相倾山可移
浣溪石上窥明月 向日楼中吹落梅
集杜甫诗句联 倚杖看孤石 开林出远山
甘从千日醉 耻与万人同
穷愁但有骨 诗兴不无神
闻说江山好 终嗟风趣频
万里秋风吹锦水 九重春色醉仙桃
不知明月为谁好 更有澄江消客愁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歌词自作风格老 诗卷长流天地间
集韩愈诗句联 莫忧世事兼身事 却道新花胜旧花
正值万株红叶满 问言何处芙蓉多
自笑平生夸胆气 须知节候即风寒
集宋诗句联 立脚怕从风俗转 商怀犹有古人知
深林闲数新添竹 残烛贪看未见书
好山当户碧云晚 古屋贮月松风凉
吾山自信云舒卷 片心高与月徘徊
林花经雨香犹在 芳草留人意自闲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地十亩皆种松
门无车马终年静 卒对琴书百虑清
林罅忽明知月上 竹梢微响觉风来
我书意造本无法 此老胸中常有诗
集苏轼诗句联 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
才大古来难适用 人生何处不相逢
天下几人学杜甫 诗中自合爱陶潜
古来画师非俗士 此间风物属诗人
集黄庭坚诗句联 小雨藏山客来久 长江接天帆到迟
园中鸟语劝沽酒 窗下日长宜读书
周鼎汤盘见蝌蚪 深山大泽生龙蛇
集陆游诗句联 山河兴废人搔首 风雨纵横乱入楼
看镜已成双白鬓 名山踏破几青鞋
小楼一夜听春雨 孤桐三尺泻秋泉
集词句联 独抱琵琶寻旧曲 数教鹦鹉念新诗
半空月影流云碎 十里梅花作雪声
流水白云常自在 金风玉露一相逢
翠药红蘅几番风雨 黄花绿菊好个霜天
天气欲重阳,几番风雨 登临望故国,万里山河
忍泪觅残红,柔情似水 起舞弄清影,瘦骨临风
试上小红楼,论诗说剑 更尽一杯酒,举首高歌
花坞春长, 烟火千家都入画
桃源路近, 桑麻十里尽成荫
无处觅残红, 试问东风春愁怎画
浮生等萍迹, 不知江左燕入谁家
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大江东去,平楚南来, 一带江山如画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依稀风韵生秋
集《三坟》字联 搏观万卷才识豪迈 纪述百家文翰昌明
集《秦绎山碑》字联 言之高下在于理 道无古今维其时
泽以长流乃称远 山因直上而成高
集《汉曹全碑》字联 诸子百家不分门户 名山大川各效文章
集《汉鲁峻碑》字联 春归花不落 风静月长明
纵怀华事当春去 畅足清游载月归
集《汉樊敏碑》字联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
门有古松庭无乱石 秋宜明月春则和风
集《兰亭序》字联 一亭俯流水 万竹引清风
一亭尽揽山中趣 幽室能观世外天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集《圣教序》字联 三春花满香如海 八月涛来水作山
春归花外燕组织 雨洗林间翠欲流
门掩梨花深见月 寺藏松叶远闻钟
集《泰山铭》字联 风至山中无不和畅 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集《景君铭》字联 虚心为竹 清节而秋
著作追先哲 精神让后生
集《石门颂》字联 山以石峻 海为川归
龙门开凿曲通海 石梁高悬峻极天
集《争坐位帖》字联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积德还积节
榻横左右三尺书 门向东南月一寮
集《多宝塔碑》字联 脱俗书成一家法 写生卷有四时春
观书要能自出见解 处世无过善体人情
集《醴泉铭》字联 明月清风深有味 左图右史交相辉
集史书句联 高柳生风扶桑盛日 天桃敷水落杏飞花
十步之间必有芳草 用计月既望常见浮槎
每抚琴操令万山皆响 聊欲弦歌作三径之资
山登极顶我为峰
海到无边天作岸
----林则徐
放眼在天以外
游情于古之初
----南岳藏经阁联
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郑板桥
传家有道唯忠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道高龙虎伏
德重鬼神钦
人若慈悲何须让
心本平和不用忍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同偏旁部首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荣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寄寓客家 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 返回达道游逍遥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迅速游逍遥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
H. 中山爬山知道的进来!高赏
树木园环山径线路成熟,就算你是个菜鸟,也可以轻松挑战。 15公里的登山路,8公里的环山路、人工湖及休闲广场等等。园内风景秀美。山中森林茂盛,是每一个中山登山爱好者必到之地。
大尖山山脉位于石岐城区东南,起海拔391米。天气晴好时,从市区都可望到它的挺拔身影。大尖山不高,但它险要异常,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所以此处也就被迷信风水的达官贵人看作风水宝地。南宋幼帝的哥哥死后,宰相陆秀夫就在大尖山南麓寿星塘给他埋了五处衣冠冢。后来宋工部侍郎马南保也将其父葬于山下旗楼坑,至今仍留有部分建筑。
从金钟水库马踢水进,沿溪流而上,走望尖山脊到大尖山。立于峰顶四望,群山欲滴,远眺城区,如梦似幻,近俯山花野草,快慰称心。
大寮地位于长江水库之源,山清水秀,属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保护区,其如诗如画的景致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是个摄影取材的好去处。大寮一年四季,翠绿的春季,浓绿的夏季,斑斓的秋季,深红的冬季,无论任何时间都能看到它最美的样子。
在长江水库库区中以五星营地、大寮和西坑尾三处的水杉最为集中。五星营地、大寮之前均已提及过,要到达西坑尾。推荐路线是:双合山—西坑尾—石塘水库—逍遥谷。一路上基本有现成水泥路面的山间小径,基本是沿着长江水库西侧群山穿行。只要沿路前进便能顺利穿越,一路上风景秀丽,约步行四个小时便能顺利完成全段穿越,西坑尾位于路线中间位置。是一条不错的短途户外活动的路线。
五桂山故称"香山",《太平环宇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因此,这里乃中山、珠海两市的屋脊。而历代相传,五桂山区有大花园和小花园的天然景物,有奇岩怪石,异羽奇禽,流泉飞瀑,景色可与岭南胜景西樵山、罗浮山媲美,引人入胜。 五桂山是中山市唯一的山系,是广东省重点旅游开发区。辖区内青山联绵、溪水常流、四季花香。“五桂雄峰”是珠江口最高峰,也是中山十景之一。
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丫髻山,主峰海拔386米,是神湾全镇的最高点。之所以称丫髻山,因为它的顶峰比周边山峰还高出很多,远远看起来很像是女儿头上的发髻。这座山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达7.75平方公里,表层为沙质黄壤,特别适合菠萝生长。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丫髻山还是五桂山游击队的活动地之一。那时,这一带山林起伏,丛林密布,正好是隐护游击队打击日本鬼子的重要战略阵地据点。依仗有利地势,五桂山游击队频频出击攻破日军的据点,,歼灭日军及缴获敌人精良武器一批,对抗日战争的士气带来极大鼓舞。
中山电视塔登高坐落在中山市内最高的山峰,五桂山 (海拔531米) 五桂山为中山市主要山脉,在广东省中南部,中山市中南部。据清道光《香山县志》载,“五桂山......多奇花异卉,多产芝草菖蒲,色香俱绝”,“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整个山脉包括九个山列,皆西南——东北走向,其中五桂山列,最高峰五桂山峰(海拔531米),称为全市屋脊。五桂山区是广东省三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诞生、成长之地,已定为广东省的革命纪念地。
位于中山五桂山主峰脚下,因靠近五桂山办事处东南部的田心村而得名,田心森林公园树木葱茏,苍翠如滴,清幽静谧,环水而行,让人感觉分外舒心。位于五桂山的田心森林公园,在建设上和中山树木园一样,主要以原有植物为主,适当增加一些花木,构成一个别具特色的自然生态风光。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依山形地势,开辟环山路网和登山石级、休憩配套场所等,同时还规划分植物科普游赏、生态保育、健身登山和管理4大区域,里边将分布百花园、樱花园、杜鹃园、荷塘月色、彩虹桥等10多个景点。
据相传,在很久很久的时候,云梯山上,有一位姓张的和尚,在山顶上搭了间茅屋进行颂佛念经活动,并到南朗附近一带募缘。后来有一年,南朗泮沙村,有一位姓许的女子,由于从小信道,不顾家人的劝说,也上了云梯山去修道。由此,云梯山成为南朗一带的“道教名山”。云梯山,面积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67.6米。为黑云母花岗岩实体,黄壤表土。山顶端为多层岩石,如步梯履云霄,故名。相传,明代曾有姓许道姑结庵于绝顶,殁后墓葬于山坡,后人为悼念她,遂又称许仙姑山。全山已绿化,主植松树。“云梯”摩崖石刻,位于南朗镇合水口里村云梯山西边山腰上,刻于明代。刻在宽3.5米、高3.1米的大石上,离地1.6米。“云梯”两字为行书字体,横书阴刻,每字长70厘米,宽65厘米。
I. <<记九溪十八涧>>文言翻译
记九溪十八涧
作者:林纾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J. 重重叠叠山,();(),高高下下树。
九溪十八涧,
山中最胜处。
昔久闻其名,
今始穷其趣。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
高高下下树。
清末学者俞樾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他对白居易赞冷泉“最余杭而甲灵隐”不以为然,他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并且别出心裁,于是作叠字诗赞九溪.
九溪十八涧中 最胜处是“山 路 泉 树 ”,闻其名 就是美名远杨,穷其趣的意思就是其趣无比,各有情趣,别有情趣!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