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越溪杜鹃花节
A. 言及“杜鹃”的诗词有哪些﹖
杂诗 其一十二(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采桑子 其八(唐·花蕊夫人)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宿石矶(唐·元稹)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灯暗酒醒颠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唐·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暮春送人(唐·无闷)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山中有所思(唐·王岩)
零零夜雨渍愁根,触物伤离好断魂。莫怪杜鹃飞去尽,紫微花里有啼猿。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一作乡音听)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春日(唐·韦庄)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江上逢故人(唐·韦庄)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
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天仙子 其四(唐·韦庄)
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
漫书五首 其二(唐·司空图)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江上送客(唐·白居易)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消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唐·白居易)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
B. 杜鹃花象征着什么
杜鹃花正象征了不服输、坚定信念这样一种精神。
C. 杜鹃花象征着什么
杜鹃:是抗二氧化硫等污染较理想的花木,如石岩杜鹃,距二氧化硫污染源三百多米的地方也能正常萌芽抽枝。 还象征了:杜鹃花—怀乡水仙—冷淡自尊白头菊—坚忍
杜鹃鸟大家都知道其凄美传说,可是实际上是蛮横的强盗。古人常常给我们一些错觉,说是蜀王杜宇离其位乃为哀声,其实那里是哀声,倒是得意的笑哦。不过杜鹃花还是比较无辜的,它的红是天生的,没有染着仁人志士的鲜血也不曾有忠臣孝子的红泪。杜鹃花从来就是一种很乡土的东西,就是小家碧玉,不曾想过要名扬天下。可是人们就是要给它赋上美名,给它赋上悲哀,也许这就是它真的悲哀了。
中国的十大名花里面是有杜鹃的,又叫它花中西施。起源于白居易的诗“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把芙蓉芍药当作嫫母,也可见杜鹃的可人了。然而西施的美丽却终究在其水若绵的若耶溪畔,而不是团花簇锦的馆娃宫中。当与吴王日夕相处时,谁能想象西施此时的孤独与苦闷。就好象杜鹃花的美丽始终需要青山为伴绿水为妆,而当被移植到了没有生机的城市到了没有自由的花圃,它的美丽便要无声的调亡了。不知道白乐天当年是不是有意泄露了天机。当杜鹃快乐时,它在山雾处水云间,而当其背离了这片土地,“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时,它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存在着的标本,生命已经不复绚丽了,而当其和范蠡泛舟于五湖之上时,我们又看见夺目的光彩。
毕竟杜鹃花是属于这里的,不需要帝王的眼泪,也不需要骚客的赞歌,这样的红色在此是生机勃勃的火,在彼则是凄凄惨惨的血。谁来给我们的西施正名呢,记得一场野火烧遍了田野时,杜鹃突然间变成了革命的象征了,就好象几千年的老老实实的农民,一下子就用火一样的鲜血染遍了田野,于是在革命的样板戏杜鹃山里面,面对这那激动这的满山的映山红,我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就象野火延蔓后慢慢被人忘却的鲜血一样慢慢变淡,直至于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