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自创七律
❶ 学生自创七言律诗四句
自创七言律诗。
邂逅红颜古道旁,笑谈衣草漫天香。
俯首鸳鸯贴身戏,举目抖羽比翼翔。
独唱情歌八九句,自抒佳画两三卷。
夕阳西下芳踪逝,夜梦重游故地间。
月夜琵琶四五声,不怨光阴愧华年。邯郸旅店书生梦,南柯槐国太守缘。醉做候王席中客,醒成布衣落拓身。只道杜鹃啼杜宇,不知蝴蝶舞庄生。
仰望上天无天门,蹬脚不见地有缝。 双拳握紧长天嚎,膝撞狱门泪成行。莫再寻长亦道短,休将问暖把嘘寒。 非为泛泛女之辈,我是堂堂五尺男。 舌燥当可临泉饮,肠饥权应就风餐。 今日如虎未得翼,他年似蛟踏云攀。
(1)郁金香自创七律扩展阅读:
诗体格律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❷ 自创 七言律诗
自创“七抄言律诗”之前应该袭先熟悉七言律诗的规则,之后就可以尝试进行创作。
❸ 自创咏花七律诗或词,律诗要用平水韵.要有对仗,要有诗意.
蝶恋花·咏梅
云卷云舒湘水岸
鹤喜相逢,引颈声声唤。
问讯何时雪消散?
候得霾去阳光灿!
风送春归何其慢。
来客叹息:红蕊几时绽?
梅待冰融花枝现。
香魂可偿伊人愿!
原创勿抄,谢绝票选。
❹ 自创古诗 最好七言律诗 急求 越多越好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回时沈约等讲究声答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等。
❺ 自创的七言律诗
1、
闲弹危弦在窗来前,
轻柔心血流自指尖。
黄鹂识曲穿竹笑,
紫燕知音拔云赏。
解语蝴蝶花间醉,
辨言蜻蜒叶底眠。
三弄梅花情何限,
引领风骚数百年!
2、
寒夜冷秋暮砧急,
强拉帘拢祭酒旗。
楼头独送千里雁,
枕边已闻五更鸡。
醉中不磨攀桂斧,
醒来难登上天梯。
而今围炉煮良药,
权借弱柳半枝栖。
3、
琼压秋枝玉碾门,
才探西窗就手拢。
花残桂苑悲白叟,
叶落田家怒黄童。
秦人悯默颜巷陋,
汉使咨嗟阮途穷。
忽见村姑指天笑,
来年春风格外红。
4、
萧疏白发不轻颠,
联播荧屏已废眠。
小品相声消夜酒,
曾孙压岁抢春钱。
子燃爆竹童心动,
媳抉桃符老兴偏。
枝上梅花添一醉,
争相对讲拜新年。
5、
夜来漏尽莲花纽,
爆竹鞭声响户牖。
料峭晓寒争赏梅,
苗条春态竞看柳。
村姑锦缎舞霓裳,
柏叶椒花芬翠绶。
旧雨新朋送健康,
推杯共醉酴酥酒。
❻ 自创七律诗
蝶恋花·咏梅
云卷云舒湘水岸
鹤喜相逢,引颈声声唤。
问讯何时雪消散?
候得霾去阳光灿!
风送春归何其慢。
来客叹息:红蕊几时绽?
梅待冰融花枝现。
香魂可偿伊人愿!
❼ 七律诗,自创。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❽ 请自创一首七律
春意
杨柳吐絮燕飞动,
晓风拂面春意浓.
明媚阳光暖心中,
喜上眉头乐开胸.
欢声笑语年年同,
季节如花却成空.
美好时光谁与共,
文秀佳人不相拥.
❾ 求一首自创的七言律诗,要有豪气的
飞鸿踏雪梦无痕,乱红舞残阳,玉盏金樽醉客三千,凝目间意万千。风雪千山变汪洋,浮生岂能无大志,定碎乾坤惊日月。
❿ 赞美郁金香的七言律诗
《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己亥杂诗》
——唐·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