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柜牡丹
⑴ 红楼梦里关于牡丹的诗句
1. 求红楼梦中对牡丹花的描写
有人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红楼梦描写牡丹花的诗句如下:
薛宝钗:牡丹
抽签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
原诗:
《牡丹花》唐·罗隐
似共东风利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浓华过此身!
第六十三回,薛宝钗喝酒抽签,抽的就是牡丹签: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答案似乎很明显了。但是,我要说,《红楼梦》的叙述,“互为本文”的地方太多,也就是说,并不能仅仅依靠这点,就说薛宝钗是牡丹,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我之所以确定薛宝钗就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并不仅仅依靠上述这一段文字来判定,其实暗示薛宝钗是牡丹花的证据,还有。
还记得贾宝玉曾经把丰满的薛宝钗比作杨贵妃吗?说她“体丰怯热”。薛宝钗大怒说可惜自己没有一个好哥哥。薛宝钗在愤怒之余,其实还是很自信的,认为自己并不比杨贵妃差,只是自己的哥哥薛蟠很不争气,打死了人,不善理财,不善持家,否则,薛家也不会败落如斯,要跑到贾府来寻求庇护。这是薛宝钗的难言之隐。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薛宝钗与杨贵妃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
而杨贵妃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就是牡丹花神。这出自一个著名的典故。
杨贵妃与牡丹的故事甚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沉香亭前赏牡丹,李白为此醉写《清平调词三首》,将牡丹与杨贵妃相比拟,花与人融为一体,情趣盎然,为世人所赞美,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也。
很显然,从曹雪芹对薛宝钗的描写来看,关于薛宝钗的花神的属性的定位是较为一致的和没有出入的,这一点十分重要。为此,我才以为,薛宝钗就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是“群芳之冠”。以上供参考。
2. 求红楼梦中对牡丹花的描写
宝玉忙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
又拿个靠背垫着些。袭人等都端了椅子在炕沿下一陪。
黛玉却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因笑向宝钗、李纨、探春等道:“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往后怎么说人。”李纨笑道:“这有何妨。
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说着,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像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
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
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宝钗吃过,便笑说:“芳官唱一支我们听罢。”芳官道:“既这样,大家吃门杯好听的。”
于是大家吃酒。芳官便唱:“寿筵开处风光好。”
众人都道:“快打回去。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拣好的唱来。”
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红楼梦》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3. 描写牡丹的诗句繁文
那也太多了,在大观园里林妹妹的诗写得最好了。
下面介绍几首写得比较好的。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词鉴赏】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
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
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
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
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
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
4. 关于牡丹的古诗词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5、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
7、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
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韦庄《白牡丹》
11、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洛阳春吟》
12、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范纯仁《牡丹》
13、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15、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赏牡丹》
16、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17、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秦中吟·买花》
18、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白居易《牡丹芳》
19、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
20、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当春日。——舒元舆《牡丹赋》
21、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牡丹》
22、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罗隐《牡丹花》
23、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24、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书荔枝谱后》
2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杜安世《玉楼春》
26、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邵雍《洛阳春吟》
27、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28、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王溥《咏牡丹》
29、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30、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200922194055.html
5. 关于牡丹或菊花的古诗词
唐•徐夤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唐•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裁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古断春光。
南窗睡起(南宋•陆游)
梦中志却在天涯,一似当年锦里时。
狂倚宝筝歌白苎,醉移银烛写鸟丝。
酒来郫县香初压,花送彭州露尚滋。
起坐南窗成绝叹,玉楼乾鹊误归期。
题彭州丹景山白玉盘(马大骙)
不厌山行远,春得见此花。
晶莹明月净,摇碧羽衣斜。
沾袖馨香久,撩人艳慕赊。
天生非俗品,岂可乱涂鸦。
丹景山牡丹(清•玉闿运)
娟娟压槛红,曾苑玉台中。
探春伴霞倚,种玉许龙云。
敷体个腴丽,含香共露风。
落纨比叶重,朱粉映肤融。
暄晴百种鸟,采雾一丛峰。
偏入永嘉水,应惜宠迟逢。
若遇祥光艳,谁希世俗容。
红楼梦里黛玉宝钗众姐妹所作菊花诗
忆菊
怅对西风何所思,难忘芳菲留情时。
幽幽静静望新客,雅雅清清慰故知。
北去离人苦情远,南来归雁相思痴。
冰心一片花魂附,聚散两依应有期。
(二) 访菊
秋上南山独自游,梦中景象此间留。
出尘可比清荷韵,高洁更显紫菊幽。
谁言寸心锁东篱,岂知尺素扮金秋。
山风亦羡情悠远,寒重寒凝藏枝头。
(三) 种菊
蓝天碧碧絮飘来,青苗慢移用情栽。
暮春时节细雨浸,金秋九月满园开。
笑指长天云千朵,淡对红尘茶一杯。
待到漫天雪飞时,悄然离去化尘埃。
(四) 对菊
满眼繁花处处金,园中有客思情深。
红袖添香西窗剪,锦瑟无端相思吟。
缕缕幽香暗浮动,悠悠白云渺乡音。
晓寒霜重我重归,比翼双飞度光阴。
(五) 供菊
慢启莲步花圃中,带露紫菊意雅幽。
素手采得一点韵,空瓶供奉三分秋。
天空飞燕传新讯,案前孤影念旧游。
多情总被无情误,暗香淡雅心中留。
(六) 咏菊
不惧冷霜寒露侵,冰心只为谢知音。
高山流水缈琴韵,红叶秋风伴月吟。
一身傲骨如枝干,满腹华章藏花心。
谁说金菊花期短,悠然一梦到如今。
(七) 画菊
尊前赋诗不知狂,惊羡雅魂难考量。
花前提笔凝眼眸,案上泼墨染秋霜。
浓情隐去随风远,淡心归来与花香。
红尘难留芳魂在,情思悠悠伴斜阳。
(八) 问菊
秋韵秋情难说知,叩访锦菊在东篱。
举杯邀月怎说早,断水抽刀何意迟?
傲霜斗寒哪寂寞,赋诗寄情谁相思?
若解芳心花间问,执子之手待何时?
(九) 簪菊
日照东篱处处忙,绿叶黄花扮红妆。
花中妾颜多娇美,窗前郎心亦痴狂。
炽热可比七月火,淡雅更如九秋霜。
信手拈来菊一枝,高情斜插在耳旁。
(十) 菊影
秋深霜浸寒重重,晚风吹拂菊梦中。
花枝绰绰摇清影,月辉缕缕锁玲珑。
香留人间魂归远,泪洒红尘梦成空。
皓月怜花心亦碎,凭空一拜也朦胧。
(十一) 菊梦
霜凝露重和风清,月照菊心多空明。
意学双飞花中蝶,魂系三生石上盟。
水月悠悠叹缘断,镜花残残悲雁鸣。
一腔愁怨与谁诉,白云千载代传情。
(十二) 残菊
秋意浓浓香渐远,谁阻花谢小雪时。
余情有心知淡泊,残枝无叶翠离披。
一枕空寂成心病,千朵浮云送花迟。
年来花期再相会,明月清风说相思。
6. 红楼梦黛玉有关花的诗是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柔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朝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落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奏,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浓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选自海燕出版社《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 [编辑本段]【名家点评】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
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
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
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
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
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
7. 红楼梦的诗词
宝钗 牡丹 "艳冠群芳"
任是无情也动人. 注:"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怂嬉饷爽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探春 杏花 "瑶池仙品"
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李氏 老梅 "霜晓寒姿"
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自饮一杯,下家掷骰."
湘云 海棠 "香梦沉酣"
只恐夜深花睡去. 注:"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麝月 荼靡花 "韶华胜极"
开到荼靡花事了 注:"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香菱 并蒂花 "联春绕瑞"
连理枝头花正开 注:"共贺掣者三杯,大家陪饮一杯."
黛玉 芙蓉 "风露清愁"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袭人 桃花 "武陵别景"
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⑵ 关于牡丹的诗句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译文: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译文:牡丹开了,樱桃熟了,过不多久就要花谢花飞春归去了。
3、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韦庄神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译文:只见牡丹初放,娇艳异常,白日凭栏赏花。
4、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白居易《牡丹芳》
译文:重华直重到伍瞎慧牡丹的芳菲,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日。
5、金钱买得牡丹腔答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白居易《移牡丹栽》
译文:花钱买了你回家,你又从什么地方离开花丛,辞别主人?
6、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
译文:窗户外面的桃花艳丽娇柔,雨后牡丹花分外娇艳,花枝垂垂,像熟睡的美女一样。
7、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欧阳修《渔家傲·叶重如将青玉亚》
译文:颜色清新香脱洒,香味洒脱。能够长盛不衰称王的,除了牡丹还有谁呢。
8、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译文:莺儿的叫声晦涩柳絮随风飘单,只有牡丹花大片大片的开着。
9、燕子来时酒病,牡丹开处诗情,庭院黄昏雨初晴。——张可久《红绣鞋·次韵剑击西》
译文:燕子回来的时候正想喝酒,牡丹花开的时候便想作诗,庭院中的黄昏美景正值雨晴。
10、玉容泪湿鸳鸯帕,红绒再冷秋千架,金壶水换牡丹花,等他来看咱。——张可久《醉太平·伤春烟消宝》
译文:美好的容颜上的眼泪沾湿了鸳鸯手帕,秋千架湿冷无人,金壶换成了牡丹花,等他什么时候有空来看我。
⑶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日常生活中,大家说到牡丹花,首先想到的是它的花语象征着富贵的意思,那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的相关信息,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1
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菏泽牡丹
牡丹象征着高贵,高洁,典雅的精神品质。它永远遵循自己的花期规律,不苟且,不媚俗,不妥协。不开花则以,一开则惊人。花姿优美,且颜色比较艳丽,给人一种花开富贵的感觉。因此还象征着富贵,吉祥。
菏泽牡丹
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
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2
牡丹花的象征意义
牡丹花开给人一种花开富贵的感觉。牡丹花在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1500年了。那么牡丹花象征着什么意义呢?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关于牡丹花象征的意义如下:
1、牡丹小姐以它特有的雍容华贵和超过了武则天,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百花王、骄傲争霸世界第一象征。
2、牡丹花象征着什么意义呢?牡丹花有它的风骨和精神,古有“焦骨牡丹”的传说,今有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赞其骄傲,述其壮烈。因此牡丹花象征着高贵坚定,品其卓尔不群的品格。
3、牡丹花在欧洲人心目中代表豪华,目前培植牡丹越来越普及。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被誉为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
关于牡丹花象征着什么意义,相信大家都知道了,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传说我国第一们女皇武则天洒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时节同时盛开,诸花不敢违抗,唯独牡丹抗旨未放,显示出坚贞的.气节,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洛阳。牡丹却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至今,洛阳的牡丹仍极富盛名。
牡丹花象征什么品格
牡丹花除了有象征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意义,还有着它自有的独特品格。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
1、牡丹花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守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2、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3、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牡丹具有高贵的品质。它拒绝的是人们对它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人们的盲目崇拜,它拒绝的是不属于自己的虚华,它所以拒绝,正是要固守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所以拒绝,正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使自己那一年一度的绽放来得更加庄严而壮丽。
那冷漠的背后是火一样的热情,那拒绝的背后,是一份雷打不动的执着!拒绝是为了坚守,坚守每一次的绽放都是生命最完美的呈现;拒绝是因为执著,执著于对独立矜持的自我个性的追求,执著于对自我生命质量的尊重。为此,皇权可以藐视,宁可被贬;荣誉可以淡漠,纵然遭来诅咒。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品质3
刘禹锡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自古以来,牡丹花都是富贵的象征,牡丹开的花非常鲜艳,丰腴艳丽,花瓣艳丽的颜色及其引人夺目,一株牡丹花就像一位雍容华贵的贵妇人站立在那里,遗世而独立。
那么中国牡丹花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呢?如果要从《诗经》中牡丹花的出现说起的话,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了;秦汉时期,将牡丹花作为药用植物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牡丹花便进入了药物学。东晋顾恺之在洛神赋这幅创世名画中也有提到牡丹花,从此,牡丹花便进入了艺术领域,其观赏价值也是达到了其他一些花卉所不能及的高度。
牡丹花第一次进入园林景观,是在隋炀帝时期,隋炀帝专门开辟出二百里地为西苑,种牡丹花。唐代是牡丹花种植栽培的繁盛时期,唐代时期对牡丹花非常看中,在那时,牡丹花已经成了国运昌盛的标志,固刘禹锡有词“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牡丹花涉及的中国文化非常广,有学术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等。自古至今,它们以文字为载体,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牡丹花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及其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既具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两者完美的结合使我国园林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历史上,牡丹花经常与诗词歌赋,绘画艺术,歌曲,戏曲等相互结合,此外,它还与服饰,雕刻艺术,陶瓷艺术等结合,及其完美地丰富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旗袍上的牡丹花刺绣
人们喜爱牡丹,赋予了它特别重要的意义,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高贵品质。作为富贵的象征,牡丹花并不是娇弱的花,它原来生长在群山之中,由于当代人到处挖药材的原因,迫使牡丹花只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一般都生长在陡峭的悬崖上,尽管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牡丹仍能开出鲜艳绚丽的花,它表现出来的是无私的奉献。
牡丹花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和平的追求与期盼牡丹花拥有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的品格。
在现在这个时代,牡丹花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寓意,因为它非常贴切现代人民的生活,它代表着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具有鲜明的时代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知牡丹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的形象之高大,它雍容华贵,有富贵之寓意,有娇艳欲滴之姿态,是国色天香的富贵之花。
牡丹花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它雍容华贵的富贵形象令我们欣赏。
⑷ 国画牡丹作品一般都怎么落款啊,有哪些常用的题词呢,进来看看
有朋友留言要求提供一些关于牡丹图题款的知识,于是勤奋的国画艺术小编就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总结出来这么一篇,如有偏颇之处,还请朋友们多多海涵。另外希望那些转载的公众号能够尊重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编辑整理比复制粘贴要辛苦多了,劳驾你转载时标注一下出处好吗?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是中国书画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出土的壁画及帛画上就已有明确的题字,但画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画上题款,据记载是从唐代开始的。到了宋代以苏轼等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开始大量地在画面上题字,元代以后题款艺术已经成熟,元以后,几乎每幅画都有题款。
牡丹图 标题精选二字标题丰神 红芳 凝香 凝露 彩凤 红云 红娇 幽馥 娇韵 晓艳 缀霜 春风 春韵 温香 雪魂 雪素 醉艳 醉露 醉玉 朝云 暮香 神韵 紫霞 碧玉 凤丹 霞绮 霞冠 戴云 丰姿 神品 素光 玉洁三字标题
月朦胧 天香品 醉西施 醉春晖 醉春容 宝贵花 洛阳红 倚朝晖 况春花 国色颂 蝶恋花 无双色 大富贵 露凝香 倾国艳 殿春花 满园春 野芳香 情浓浓 赛玉魁 绿扶春 浴阳春 千金贵 香自在 白龙香
四字标题
天香暖暖 天香初染 天香染露 天香国色 露沐芳苞 独占天工 独领风骚 独领郡芳 独领繁华 独占春花 独报荣华 独领春风 玉颜映月 玉液轻波 羞落百花 朝阳惊梦 华堂韶光 无言有情 雪艳迎春 雪塔冰魂 丹心独抱 丹炉吐焰 丹墀晓月 丹云拥秀 丹霞流云 墨魁竞舞 墨撒金盘 舞破霓裳 舞破东风 大富大贵 又是春光 神仙富贵 醉花香冷 富贵映月 富贵祯祥 富贵神仙 富贵大吉 富贵花魂 富贵临风 富贵天成 富贵领春 乌龙初露 国迎无双 国色天香 国色祥和 国色留春 国色颂春 国色冉冉 国色荡魂 国色璀璨 国色朝酣 国色烂漫 昆山夜光 暖风递香 蓝田藏玉 郡芳羞妒 紫衣潇潇 紫霞灿烂 紫燕消魂 丽影倩倩 青龙卧墨 一品朱霞 二乔初嫁 三春早芳 独占春光 占断春光 芙蓉点翠 朝暮留连 春韵渺渺 春意盈盈 春深游梦 春思悠扬 春雨芳菲 春意酥酥 景和春醉 玉盘承露 玉骨娇娇 玉骨冰肌 玉堂富贵 翠袖红云 馨香逐风 馨冠千红 魂断花露 碧丛著华 金轮迎日 金轮映月 金蕊凝香 金蕊霞英 金屋娇容 金屋藏娇 洛阳佳丽 含烟洗露 含烟拜月 翠盖风流 翠流赐绯 翠滴紫英 素华映月 香魂绕月 香风扑面 香色满园 朝霞照耀 红霞临风 红妒石榴 红霞断魂 红云富贵 花扶人醉 暗香潇潇 瑶池荡花 花红戏珠 冰清玉润 满堂富贵 调笑春风 霞光流翠 紫光融融 东风摇魂 山花烂漫 山野芳香 暖日香花 碧天一色 碧玉满堂 碧玉玲珑 日丽花绮 沉香醉墨 会向瑶台 粉黛轻摇 寄雨国香 清润鲜花 祥和昌盛 带笑迎宾 轻风摇露 剪云披雪 杨妃酒醉
七字标题唯有牡丹真国色 总领郡芳是冠首 万紫千红总是春 富极成双贵极妍 天下真色独牡丹 好香难掩蝶先知 玉妃醉罢春无景 千娇万态破朝霞 花虽富贵不骄人
吟诵牡丹诗句摘录
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图:赠送悬挂两相宜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画送给朋友和自家悬挂,这里有一个小窍诀:如果不是对某些内容的作品有特殊喜爱或者特别厌恶的话,都可以选择牡丹题材的画。牡丹题材画作,就象衣服里最“百搭”的那件衣服一样,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朋友结婚,送牡丹,画题可以写《花好月圆》,象征新婚夫妇的美满爱情。
搬进新居,家里挂牡丹,画题可以写《富贵平安》,象征家运昌隆。
新店开张,挂牡丹,可以题《花开富贵》,祈佑多财多金。
给女友表达心意,送牡丹,可以题《名花倾国两相欢》,在我国最古老的《诗经》中“赠之于芍药。”来表达爱情!这芍药不单指芍药,亦指牡丹。
文人雅士,可以送水墨牡丹。“墨痕别种洛阳花,彷佛春风似魏家。应是主人忘富贵,故将闲淡洗铅华。”
朋友升官,送牡丹,可以题《花开富贵》,《锦上添花》。或者一些含蓄的牡丹诗词均可,因为牡丹是公认的花中之王,身份地位不言而喻。
送外国友人,牡丹最好,可以象征来自中国的祝福。牡丹是我国的特产,被誉为“国花”。从公元8世纪起,中国牡丹从长安、洛阳传到日本,欧美各国,被称为“中国花”和“天都神花”,现在各国月季花的品种中,都有牡丹的血统。
过新年更应该选牡丹!画题可以写《富贵平安》、《花开富贵》、《富贵有余》、《金玉满堂》、《富贵大吉》等等。明代以后,牡丹的栽培已开始盛行。那时叫做催花,也叫熏花或堂花,有钱有势的人家,每逢春节,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个好吉兆,请花工将牡丹提前于春节开花,以便供于财神菩萨前,祈求富贵。所以,过年悬挂和牡丹题材有关的画,自古就有。
⑸ 关于牡丹花画的有关诗句(有哪些适合牡丹画题款的诗句和词语)
1.有哪些适合牡丹画题款的诗句和词语
词语有:
姚黄魏紫
千娇万态
万紫千红
天香国色
姹紫嫣红
魏紫姚黄
五彩缤纷
花团锦簇
雍容华贵
国色天香
争奇斗艳
诗句有:
1.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3. 洛阳地脉花最宜,至尽犹为天下奇。
4.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5. 出窑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春看。
6. 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
7.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8.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蔬怨晚丛.
9.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10. 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11. 瑶台月下天双艳,春色人间第一香。
12.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13.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牡丹作品标题选
二字标题
丰神 红芳 凝香 凝露 彩凤 红云 红娇 幽馥
娇韵 晓艳 缀霜 春风 春韵 温香 雪魂 雪素
醉艳 醉露 醉玉 朝云 暮香 神韵 紫霞 碧玉
凤丹 霞绮 霞冠 戴云 丰姿 神品 素光 玉洁
三字标题
月朦胧 天香品 醉西施 醉春晖 醉春容 宝贵花
洛阳红 倚朝晖 况春花 国色颂 蝶恋花 无双色
大富贵 露凝香 倾国艳 殿春花 满园春 野芳香
情浓浓 赛玉魁 绿扶春 浴阳春 千金贵 香自在
四字标题
天香暖暖 天香初染 天香染露 天香国色 露沐芳苞
独占天工 独领风骚 独领郡芳 独领繁华 独占春花
独报荣华 独领春风 玉颜映月 玉液轻波 羞落百花
朝阳惊梦 华堂韶光 无言有情 雪艳迎春 雪塔冰魂
墨魁竞舞 墨撒金盘 舞破霓裳 舞破东风 大富大贵
又是春光 神仙富贵 醉花香冷 富贵映月 富贵祯祥
富贵神仙 富贵大吉 富贵花魂 富贵临风 富贵天成
富贵领春 乌龙初露 国迎无双 国色天香 国色祥和
国色留春 国色颂春 国色冉冉 国色荡魂 国色璀璨
国色朝酣 国色烂漫 昆山夜光 暖风递香 蓝田藏玉
郡芳羞妒 紫衣潇潇 紫霞灿烂 紫燕消魂 丽影倩倩
青龙卧墨 一品朱霞 二乔初嫁 三春早芳 独占春光
占断春光 芙蓉点翠 朝暮留连 春韵渺渺 春意盈盈
春深游梦 春思悠扬 春雨芳菲 春意酥酥 景和春醉
玉盘承露 玉骨娇娇 玉骨冰肌 玉堂富贵 翠袖红云
馨香逐风 馨冠千红 魂断花露 碧丛著华 金轮迎日
金轮映月 金蕊凝香 金蕊霞英 金屋娇容 金屋藏娇
洛阳佳丽 含烟洗露 含烟拜月 翠盖风流 翠流赐绯
翠滴紫英 素华映月 香魂绕月 香风扑面 香色满园
朝霞照耀 红霞临风 红妒石榴 红霞断魂 红云富贵
花扶人醉 暗香潇潇 瑶池荡花 花红戏珠 冰清玉润
满堂富贵 调笑春风 霞光流翠 紫光融融 东风摇魂
山花烂漫 山野芳香 暖日香花 碧天一色 碧玉满堂
七字标题
唯有牡丹真国色 总领郡芳是冠首 万紫千红总是春
富极成双贵极妍 天下真色独牡丹 好香难掩蝶先知
玉妃醉罢春无景 千娇万态破朝霞 花虽富贵不骄人
2.有哪些好听的关于牡丹国画题词的诗句
庭前勺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唐·刘禹锡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唐·皮日休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诗/唐·李正封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徐凝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
——白居易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 (唐.徐夤)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唐.徐凝)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徐夤)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唐朝殷文圭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元代李孝光 洛阳牡丹面径尺, 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倨促,目所未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棰驱群胡!------陆游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思黯南墅赏牡丹 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
3.关于牡丹的十首诗
1、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2、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3、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4、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译文: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
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5、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译文: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6、卖残牡丹 唐代: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译文: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宫上林苑,王孙贵族才为没有买而遗恨。
7、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8、牡丹种曲 唐代: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译文: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9、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译文: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10、昭君怨·牡丹 宋代: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译文: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
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4.赞美牡丹花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牡丹花的诗句:
1.《清平调》李白 唐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朝北倚着栏杆。
2.《赏牡丹》刘禹锡 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3.《红牡丹》 王维 唐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5.《牡丹》李商隐 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5.有关于牡丹书画及诗词(大量)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毛莨科。
落叶灌木,高1~2米。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达10厘米,3裂,无毛。
花大,单生枝顶,直径10~20厘米;萼片5,绿色;花瓣5,常为重瓣,白色、红紫色或黄色;雄蕊多数;心皮5,离生。蓇葖果,密生褐黄色毛。
原产我国。著名观赏植物,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的2000年。
种植牡丹以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为最有名,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著有《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明代王象晋所著《群芳谱》记载有牡丹约200个品种。
现在牡丹品种,不下千个。牡丹除观赏外,根皮称丹皮入药,含有牡丹香醇、安息香酸和葡萄糖等,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功效。
现被洛阳等很多城市选为市花。
6.题牡丹画诗牡丹画题诗
张静新作 七律.国色天香
国色牡丹展姿容,天香迷人动京城。
风韵神采尽妖娆,艳冠群芳誉美名。
牡丹
文/荣成
一、
情满枝叶心似火
朝霞夕阳尽情收
神态风姿笔写意
与君相视不抬头
二、
繁盛美妙百朵红
枝叶摇曳思无话
色韵遐思绿叶中
春心荡漾妩媚花
三、
笔底盛开牡丹花
墨韵丹青情惆怅
风雨蹉跎花含雨
浊酒一杯醉他乡
四、
探花栅栏牡丹红
静谧相对情义忧
惊喜艳美深紫腻
霜剪绿色东风愁
牡丹画题诗
一夜东风春又回,
韶光满苑斗芳菲。
欣欣不负佳节意,
尽放雍容天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