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受灾
㈠ 牡丹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牡丹江是黑龙江的一个排行第三的城市,牡丹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如果你对牡丹江不是很熟悉,但是说到牡丹江的一个景点就是世界上的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大家估计还是了解的,这个堰塞湖就在盯颤烂黑龙江的牡丹江呢!在牡丹江还有地下森林可以游玩,一起了解一下!
夏天来牡丹江可以看下去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国家级的5A级旅游风景区,风光秀丽,碧水蓝天。曾有著名领导人题词“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同时还可以探访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地下森林。
牡丹江周边森林资源丰富,附近的三道关,牡丹峰,开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有山有水,适合周末休闲度假。黑宝熊乐园也在附近,再远一点可以去柴河的小九寨,海林威虎山风景区。
夏天玩水可以去大湾水上乐园、亿龙水上乐园,黑宝熊乐园,嘉禾水立方、欢乐谷、海月湾等水上乐园。
冬天可以观赏下镜泊湖的冬瀑,非常壮观,去雪乡滑滑雪,看一下牡丹江的雪堡。感觉下冬天冰雪城市的魅力。
想要了解下历史景点来个凯漏文化游可以去看看渤海国遗址、东宁要塞、杨子荣牺牲地、林海雪原拍摄地威虎山影视城、远东机车库、八女投江纪念碑。牡丹江城市不大,但周围旅游景点很多,牡丹江也在一直致力于发展旅游经济,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三线小城市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为什么喜欢牡丹江?
牡丹江有迥异于传统东北概念的人文积淀,一是牡丹江地区历史文化渊源,一是从1945年光复以后党在这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较好。这个城市整体的文明程度很高,群众文化基础和城市文化积淀都很好,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同的文明风气。整体感觉黑龙江的十三地市里面,牡丹江人是最文明的。
其次,牡丹江地区四季风调雨顺,气候怡人,环境优美,物产丰饶。这里极少有大灾害,建国以来1960年左右洪水算是最大规模了,1998年洪水四处泛滥的时候,牡丹江地区受灾面积还是极小的。而且,从莲花湖到镜泊湖,从雪乡到柴河小九寨,从威虎山到大秃顶子山,处处风光旖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都是天然美味,咋能不喜欢呢?
最后,牡丹江地区是远东中俄贸易的主要贸易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看好的。而且物洞亏价相对较低,各种生活服务配套也非常完备,而且还即将在年底同高铁
㈡ 黑龙江部分地区遭受风雹洪涝灾害多少人受灾
7月18、19日,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发袭生强降雨、风雹天气。五常市冲河镇24小时最大降雨量222毫米、海林市24小时最大降雨量124毫米。造成哈尔滨、牡丹江、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绥化等8个市的16个县(市、区)及4个森工林业局发生洪涝、风雹灾害。
对于交通受阻、通讯中断的3个林场,派先遣小组徙步绕道进入了解情况,截至7月20日11时,没有人员伤亡和失踪的消息,且有救灾人员进入了其中1个林场。各地组织了1000多人的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灾和灾民救助。
希望灾害早日结束,受灾人员平安无事。
㈢ 黄河:这条母亲河为什么带来如此多的苦难
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历史上可不那么温柔。频繁的决口和改道,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极大的伤害。
不论你是住在东北牡丹江畔,还是生长于珠江流域,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中,黄河才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就算你从来没有见过黄河长啥样,也一定听过《龙的传人》这首歌里唱:“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这条汹涌澎湃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却从来都不是“良母”,历史上的不断改道和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
黄河自古多洪灾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洪水并不一定会造成洪灾,尤其是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水系附近即便发生了洪水,也不会有多大的伤亡和损失。
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斗争历史,有和谐共处,也有剑拔弩张。随着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和不断膨胀的人口遇到洪水时,无意外的会发展为洪灾。
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在1946年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泛滥多达1593次,平均每三年就要决口两次,大改道26次,而每一次的决口和改道背后都是数以万计的生灵涂炭。
黄河决口后形势图 / Google
这条母亲河,见证了黄河沿岸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如果说有什么没变,大概只有河边人民的苦难。
㈣ 牡丹江三溪一河
在牡丹江城北,总长13.82公里、流域总面积达81公里的“三溪一河”(金龙溪、银龙溪、青龙溪、北安河)由于近十年来管理滞后,致使流域内私搭乱建十分严重,乱倒垃圾、残土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河道淤积,桥涵堵塞,河床抬高,杂草丛生,断面缩窄,行洪能力大大减弱,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据牡市水务局介绍,宁安沙兰短时间强降雨量达到了120毫米,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三溪一河”流域内短时间强降雨量达到50毫米,即可造成严重内涝,使3000户至5000户居民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