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点心
❶ 洛阳牡丹饼的来历
和牡丹花一样,牡丹饼也与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关。当年武则回天被迫到长安感业答寺削发为尼,心情郁闷,便借花消遣,以牡丹花瓣、豆子、红枣等为原料制作香甜素饼,令师父们称奇。武则天取代李唐执政后,长期在洛阳上阳宫中号令天下,留下不少有关牡丹的佳话。牡丹花开时节,她令御厨取嫩花做成精美甜点———牡丹饼,供赏花时品尝,并赏给重臣近侍。后来,这种甜点工艺传至民间,由洛阳至全国,由唐代至后世,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❷ 日本传统点心:红豆荻饼(牡丹饼)怎样做好吃呢
萩饼(おはぎ,日语发音为 OHAGI),萩饼是日本常见的和果子,据说秋天时候叫萩饼,春天就叫牡丹饼。因为它象是春天里盛开的牡丹花,故又得「牡丹饼」之名。大小如小孩拳头。按这个食谱,做的是缩小版本的,太大容易吃多哈。
不过呢,感觉这个实在不太象牡丹,所以查找了相关资料,据说确实有牡丹饼这个东西,曾经由我国唐代时候传到日本国内,但是现在洛阳也有牡丹饼,但样子完全不一样了,据说已把古时候牡丹饼改良成酥脆了,看外型象月饼似的,但馅里有牡丹花瓣呢。皮原料用大豆、黄豆、红豆等为原料。这个皮的材料倒是和日本的一样呢。
日本这个国家把我国唐代的好多精华都继承了下来,这个牡丹饼,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国唐代的点心呢?而没有丝毫改变呢?
再配上一碗加入抹茶的绿茶,恩,美啊。真的挺好吃的,又软又糯又甜又香还不粘牙,裹了黄豆粉的,很象老北京驴打滚,但口感不一样。不用到日本来,你就在家吃到在日本卖的萩饼哦。
材料:(以下材料可做30个)
糯米 2/3杯
大米 1/3杯
盐 少许
(糯米、大米的比例为2:1,掌握好这个比例,就能做的很好吃了,没必要非按这个份量。)
煮的甜红豆 200G (或者甜红豆加一部分红豆沙)
黄豆粉衣:
炒香熟黄豆粉 3大勺(きなこ)
糖 2小勺
盐 少许
做法:
1、先用水洗净后,再浸泡糯米2小时左右。大米洗净,一起放入电饭锅里象普通蒸饭一样,加入少许盐,180CC的水,蒸熟后,先不要急着开盖,再焖15分钟。
2、把饭取出,用饭勺切按,让它变的粘软,但还要保持半颗米粒的形状。
3、甜红豆一半压成泥,一半让它保持半颗左右颗粒状。
4、把饭分别搓成5个大一些的饭团,和10个小一些的饭团。
5、把大饭团压成饼状,包入红豆粒沙团子,再滚匀黄豆粉。即完成黄豆饼。
6、把大红豆粒沙团子,压成饼,包入小的米饭团,即完成豆沙饼。
贴心小叮咛:
做法中加的盐都很少,几乎是吃不出来的,请掌握好。喜欢吃黄豆饼,所以做了10个,你也可以裹黑芝麻碎的,做法同黄豆饼,同样加比例的糖和少许盐。黄豆粉一定要买炒香的熟黄豆粉,如果自己做的话,要把黄豆炒熟,再磨成粉。
简单说一下甜红豆做法,红豆用水泡过夜后,入锅加水煮,水开后把水倒出,再加水继续煮,水要刚没过豆,水开后,加入凉水继续煮,如此重复,切记不
❸ 甄嬛传:明知华妃已经吃腻了点心,为何皇后还要赐她牡丹卷
《甄嬛传》中有一幕是皇后和华妃在商讨选秀的事宜,皇后和华妃两人商量了很久。于是皇后让侍女呈上几碟点心给华妃,但是华妃却傲慢的拒绝了。但是皇后却坚持不懈的要将点心赐给华妃,皇后一向都会让着华妃,为什么皇后在这件事情上这么坚持呢?
一、只有皇后才可尺悄以用牡丹
当时皇后让华妃自己选几样点心,华妃不但不选,华妃却说:“翊坤宫的小厨房什么没有,就这些点心,臣妾早就吃腻了。”皇后笑了笑,坚持说道:“剪秋啊,将那碟牡丹卷给华妃。“侍女们明明端上来几盘点心,皇后为何让剪秋将牡丹卷端给华妃呢?
而华妃就算再有权势,也没有能力让一个宫女从宫中无缘无故的消失,更何况皇上因为福子的容貌已经注意到福子了。所以后面皇上发现福子被华妃杀害之后,对华妃的忌惮也多了几分。所以皇后用一盘点心,下了很大的一盘棋,以此来陷害华妃。
五、小结
无论是华妃还是皇后,虽然她们俩的心机都比较深沉,但是最后都没有得到好下场。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灵,不要轻易地伤害别人。人袭困樱生在世,应当保持善良,也要守护好善良,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
❹ 单酥面团分什么
刘姥姥在大观园见到众多花样点心后,从点心盒中拣出一朵牡丹花样的点心开心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里去给他们做花去倒好。”这种点心的名字叫“牡丹酥”。它是以油酥为基础,再用巧夺天工的成型手法,烤制出来的花样酥点之一。油酥面点是我国的一种制法独特、内容丰富的面点,油酥面团的概念是:主要用油脂和面粉(主要是麦粉)调制的面团。但它全用油脂调成面团过于松散,且难以加工成型,成熟后又会散碎。那么就要配合一些水或其它辅料调制成“皮面”,配合使用。从我国油酥面团的制品来看,大多数品种是干油酥和水油酥合制而成。主要通过炸烤方法加热成熟。采用油酥面团制作的各种花样点心总的特点是:色泽美观,花样繁多,成品层次分明,干香松酥,口味多变,营养丰富,富有民族风格。
油酥面团是起酥制品所用面团的总称。它也分有很多种类,我们可以多角度来划分它。根据成品分层次与否,可分为层酥面团和混酥面团两种。根据调制面团时是否放水,又分为干酥和水油酥两种。根据成品表现形式,划分为“明酥”、“暗酥”、“半明半暗酥”三种。根据操作时的手法分为大包酥和小包酥两种。下面主要谈谈层酥面和混酥面团调制法,欠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层酥的起酥原理与调制
所谓层酥,是用水油面团包入干油面团经过擀片、包馅、成型等过程制成的酥类制品。成品成熟后,显现出明显的层次,标准要求是层层如纸,口感松酥脆,口味多变。如北京的“如意酥”、山东的“干层酥”、河北的“油酥烧饼”都是层酥的代表作。
为什么层酥需用水油面团做皮,干油酥面团做馅才能做好层酥点心呢?这是因为仅仅用干油酥面团做酥点,当然可以起酥,但面质过软乏,缺乏筋力和韧性,就是勉强成形,在加热制熟过程中也会遇热而散碎。为了保证酥点酥松的特点,又要成形完整,就不能用干油酥面团来做皮,要用有一定筋力和韧性的面团来作皮料。用水调面团虽然做皮成形效果好,但影响点心酥性。最好的选择是用适量水、油调制的大油面团做皮。这样皮和馅心密切结合,水油酥包住干油酥,经过折叠,擀压,使水油酥与干油酥层层间隔,既有联系,又不粘连,既能使面团性质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包捏性能,又能使熟制后的成品具有良好的膨松起酥性,并形成层次而不散碎。
在调制层酥面以前,要简要的弄明白什么叫干油酥面团?什么叫水油酥面团?它们在起酥中的作用和起酥与调成团的原理。
(一)首先,谈谈在干油酥面团调制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和见解。
干油酥,指的是全部用油、面粉调制而成的面团。它具有很大的起酥性,但面质松散、软滑、缺乏筋力和粘度,故不能单独制成成品。它在层酥中的作用,一是作为馅心。二是成品熟制后酥松。干油酥之所以能够起酥,是因为调制时只用油不用水与面粉调成面团的原故。干油酥所用的油质是一种胶体物质,具有一定的粘性和表面张力。面粉加油调和,使面粉颗粒被油脂包围,隔开而成为糊状物。在面团中油脂使淀粉之间联系中断,失去粘性,同时面粉颗粒膨胀形成松疏性,同时蛋白质吸不到水,失去了面筋质膨胀性能,使面团不能形成很强的面筋网络体。原料成形后,再经过烤制加热成熟,使面粉粒本身膨胀,受热失水“碳化”变脆,就达到层酥的要求。这就是干油酥面团起酥的原理。
在认识到起酥原理后,下步就要弄明白油酥面团的成型原理了。当我们把油脂与面粉和成团后,面粉的颗粒被油脂包围,粘在一起。由于油脂的表面张力强,不易化开,所以油脂和面粉开始结合的不紧密。但经过反复地搓、擦、扩大油脂颗粒与面粉的接触面。也就是充分增强了油脂的粘性,使粘结力逐渐加强,成为油酥面团。看来油酥面团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靠油脂表面张力粘结成团的。
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起酥原理、成团原理后,还不等于能调制好层酥面团。这就要求操作者要了解和掌握住它的调制方法了。由于用油脂与面粉调制面团,和用水、面粉调制面团的情况不同,所以调制面团的方法也就不相同。它所用的是“搓擦”法,行话叫“擦酥”。所谓擦酥,是指面团拌和后,放在案板上滚成团,用双手的掌根一层层向前推,边推边擦,推成一堆后,再滚成团继续推擦。反复擦透的目的是使其增加油滑性和粘性。干油酥面团能否达到标准全在于面点师搓擦的水平。一般来说,3 kg一块干油酥面,要反复的推擦20分钟左右。擦好的标准是:面团透明润滑。调制干油酥,除了明白搓擦调制方法外,还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和油酥面团的面粉,选用低筋质的生粉(也有用蒸熟的面粉)起酥效果好。
(2)用动物性油脂比植物性油脂起酥效果好。这是因为动物性油脂在面团中呈片状和薄膜状,润滑面积大,结合的空气较多,所以起酥性更强。
(3)调制干油酥需用凉油,如果用热油,面团会粘结不起来。制成的成品容易脱壳和炸边。
(4)掌握配方要准。一般500 g面粉,加油量200 g为宜。
(5)调制好的干油酥面团软硬度和水油面团相一致。
(6)注意水油酥和干油酥的比例要适当。一般干油酥40 %,水油酥60 %。
(二)水油面团在调制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索和见解。
水油面团,是用适当的水、油、面粉调制成的面团。它既有水调面团的筋力、韧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又有油酥面团的滑润性、柔顺性和起酥性。它是介于这两者之间而形成特殊性能的面质。它的作用是与干油酥配合后互相间隔,互相依存,起着分层起酥的效果。使油酥面团具备了成形和包捏的条件,将干油酥层层包住,解决了干油酥熟制后散碎的问题。使成品既能成形完整,又能膨松起酥,达到了层酥的成品特点。
水油酥面团的调制与一般面团的调制方法相同。面粉中的蛋白质与水结合,形成面筋,使面团有了弹性、韧性,而油脂则限制面筋的形成。在面团中油脂以油膜的形成分布在面粉颗粒周围,限制了蛋白质吸水,阻止了面筋网膜形成。即使在和面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面筋碎块(小局部),也由于油脂的隔离作用不能彼此粘结在一起,不会出现水调面团网络形成的现象,从而使面团弹性降低,可塑性和延伸性增强。水油酥面团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层酥中只能做皮的地位。要想使层酥的点心制作成功,水油酥面团调制就要达标。调制好水油面团的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必须正确掌握水、油、面的配料比例。一般要求:500 g面掺水200 g、油100 g左右。
(2)以油、水掺全后同时掺入面粉为好,如果分别掺入面团,会给和面均匀带来不便。
(3)面团要反复揉搓。搓透的标准是面团光滑、有韧性。否则制成的成品易产生裂缝。
(4)用水温度要在30 ℃-40 ℃,夏天水温低一些,冬天水温高一些。
(三)层酥起层原理和实例。
水油面团和干油酥面团各自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在层酥面团中的作用。水油酥面团具有一定的筋力和延伸性,可以进行擀制、成形和包捏,适宜作皮料。干油酥面团性质松散,没有筋力,不能作皮料。但作为酥心包在水油面团中,也可以被擀制成功和包捏。水油酥面团包住干油酥面团后,经过多次擀、卷、叠制成层酥面团。因干油酥面和水油面是层层阻隔,利用油脂的隔离作用,经加热后,水油皮和干油瓤分层,就形成了层酥面点特有的造型完美、酥松香脆的口感。
实例:牡丹酥
原料:富强粉、五仁馅各500 g,熟猪油250 g,食用红色素少许。
制作过程:1.将富强粉过箩后分成两份。取一份面粉 (250 g)加入175 g熟猪油,在面案上搓擦均匀,成为油酥面团。在另一份面粉中加入75 g熟猪油、85 g清水和成水油面团,在面案上搓揉至面不粘案。然后将和好的皮面用洁湿布盖上饧一下待用。
2.在面案上撒少许干面,用水油面包住油酥面,捏严,按扁,擀成薄皮,叠成3折;再擀薄,卷成圆柱形。然后,下成50个面剂。
3.将每个面剂放在案板上按扁压成皮,放上10 g五仁馅包严。用锯齿花镊子捏上4层牡丹花状的花瓣,在花芯上点一个红点,制成牡丹花坯。
4.将牡丹坯放在烤盘中,放入200 ℃炉温的烤箱内,烤约20分钟即成。
二、混酥面团起酥原理与调制
所谓的混酥,是用蛋、糖、油和其它辅料混合在一起调制成的面团。混酥面团制成食品的特点是:成形方便,制品成熟后无层次,但质地酥脆,代表作有“红梅酥”、“金橘酥”等。
为什么用混酥面团做成的点心能达到以上特点呢?这是因为:
(1)混酥面团内加了大量的油脂起了作用。油脂的表现形式是球状或条状、薄膜状存于面团内。在这些球状或条状的油脂中,存有大量的空气,这些空气也随着油脂搅进了面团中。待成型坯料在加热中遇到高度热能后,面团内的空气就要膨胀。另外,混酥面团用的油量大,面团的吸水率就低。因为水是形成面团面筋网络条件之一,面团缺水严重,面筋生成量就降低了。面团的面筋量越低,制品就越松酥。同时,油脂中的脂肪酸饱和程度也和成品的酥松性有关。油脂中饱和脂肪越高,结合空气的能力越大,面团的起酥就越好。
(2)混酥面团中加糖起了作用。糖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糖能吸收面中的水分,面团中水分被糖吸收的越多,面筋形成的网络面积就越少,制品就越松酥。
(3)混酥面团中加入的化学疏松剂起了作用。在调制混酥时,只凭油所带进的面团的空气和糖吸收水分的作用,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制品更酥松,有些点心在混酥面团调制时,为了补充气体,往往要加入小苏打等。这是为了借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疏松剂的功效,从而使制品更加酥松。以上三种作用,就使混酥面团达到了酥脆效果。
混酥面团的成团原理:调制混酥面团,必须具备蛋、水、油(乳)等物料。这些物料中的蛋乳含有磷脂,磷脂是良好的乳化剂。它可以促进面团中油水乳化。乳化越充分,油脂微粒或水微粒就越细小。这些细小的微粒分散在面团中,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面筋网络的大量生成。这就使混酥面团具有细腻柔软的性质了。混酥面团调制的过程是:糖、油、蛋掺拌乳化→面粉、发酵粉拌匀→成团面。调制好混酥面团,除了知道一般用面粉500 g、白糖200 g、猪油200 g、鸡蛋200 g、发酵粉10 g的配方外,还应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①油、糖、蛋等辅料要搅拌均匀,才能拌粉。
②混酥调制适合22 ℃-30℃的室内温度。
③面团调制的时间不宜太长。
④面团软硬度要适中。在调制面团时要一次加准水量。
实例:红梅酥
原料:(按成品50只计算)面粉500 g,白糖100 g,猪油75 g,鸡蛋3只,砂糖170 g,发粉、红色素少许,青红丝适量。
制作过程:1.把面粉倒在案板上,并成凹窝状,窝内加白糖、猪油、发粉和温水225 g,和成面团。揉匀,略饧片刻。
2.将饧好的面团揉成长条,下成50只小面剂,将面剂整形为红梅状。顶端再用一条青红丝做把,外表刷一层蛋液,粘上一层用红色食素染好的粉红色砂糖即可。
3.待烤炉热,把坯放入烤盘,入炉烤制,待酥鼓起,烤熟取出,摆盘上席。
❺ 牡丹饼的历史起源
古人早就认识到,牡丹可食用和药用。《神农本草经》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在甘肃武威挖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竹简数十枚,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 用牡丹根加工制成的“丹皮”是名贵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阏血、清血、和血、清热、止痛、通经之功能。
南宋吴自枚的《梦粱录》等书介绍,北宋南迁杭州后,河洛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传至苏杭,苏杭的“金银炙焦牡丹饼”等,一时成为市面上点心铺里的时令佳品。
❻ 洛阳适合送礼的特产
一是牡丹饼,一种以牡丹为原料之一的点心,大的超市土特产专柜都有卖的,包装也不错,应该是送给上司、朋友不错的礼物,口感也不错。
六是唐三彩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洛阳特产,这些唐三彩目前的工艺都比较成熟,价格不贵,不管是三彩马、三彩骆驼还有六骏等传统的物件,摆在家里和送给朋友,都很有面子。
七是仿古文物大概应该算近年来崛起的新特产的代表,以洛阳所属的孟津朝阳仿唐代陶俑、骆驼、胖妞(唐侍女),还有伊川烟涧仿古青铜器,工艺都很逼真,很受南方人的欢迎,这些摆在大佬们的办公室非常提升档次啊
八是平乐农民牡丹画,应该算近年来崛起的新特产的代表之一,虽然不似书画大家们的作品那么好,农民画的质朴、草根也很接地气,作为礼物送人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