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风雨牡丹作品

风雨牡丹作品

发布时间: 2023-06-09 13:21:57

牡丹花国画作品

牡丹花国画作品有:沈铨《玉堂富贵》、石涛《富贵图》、八大山人《松石牡丹图》、高翔《新春富贵如意图》、恽寿平《牡丹册》、恽寿平《国香春霁图》等。

⑵ 牡丹国画有哪些

1、清 马逸《国色天香图》

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工笔重彩花卉图。图中的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绘出,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

⑶ 惆怅阶前红牡丹——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中)

惆怅阶前红牡丹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中)

王传学

在咏牡丹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借花抒情,申述心志的作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白牡丹•和钱学士作》,诗中写白牡丹不被人看重:“素华人不顾……无人自芳馨。”诗人感叹道:“始知无正色,爱憎随人情。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慨叹人们的爱憎是跟随潮流的,并不看重本身的价值,流露出诗人对世道混浊、忠奸不分的不满情绪。他在《白牡丹》诗中说得更明显:

白花冷淡无人爱,

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

被人还唤作朝官。

诗中的“白赞善”,是诗人自指。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他借白牡丹受冷淡无人喜爱,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平。他在《秋题牡丹丛》中写出了“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的凄楚心境。在《惜牡丹花二首》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注:一首翰林院北厅花下作,一首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 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第二首是对风雨中“飘零泥土中”的牡丹花的感伤,实则是诗人遭受打击后的身世之感。

唐代诗人王建有首《题所赁宅牡丹花》诗,表现了赏花时的惊喜及花落的悲伤: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全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赏花人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初开恐是妖”,当在刚租到的宅院里看到盛开的牡丹时,也许是第一次看到吧,引起赏花人一种惊奇、害怕的感觉,甚至担忧是妖异所化。“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艳美的牡丹终于使他陶醉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从而在心中深深地祝愿春风把它留住,烈日不要把它晒焦。但是花开总有花落时,等到花事已去,鲜花飘零,怜惜之心促使他又来收取残花,以作燃香,寄托恋恋不舍之情。一连串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腻,人物形象也随之生动起来,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也很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

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

红艳已空犹倚栏。

此诗从“惜”字着意,描写牡丹风吹花落、芳华难留的悲伤,抒发了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寓情于花,借花写人。惜牡丹祥瑞难留,即惜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唐文宗开成三年的暮春时节,诗人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境内),住在旅馆,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寓身世,写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

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

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

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

且问宫腰损几枝。

诗人回想当年京城赏花,而今却在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犹在,那被雨打败的牡丹实在令人可惜。诗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沦落想到失意的亲朋,因小见大,寄托深远。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

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

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

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

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从自己的原已沦落,写到自己被人排挤。诗一开头撇开牡丹,先写榴花。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名其妙地嘲笑它,岂知早开早落,更觉愁人。三句写花含雨,四句写雨打花,希望成空之意,这是多么地凄楚!而牡丹为雨所败,万里阴霾,顿非旧圃,一春生气,荡涤全无。这几句从牡丹的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顶峰。诗的结尾又出以反笔,谓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言外之意就是说今天的零落不算什么,他年的摧残将远甚于今日。全诗咏物亦即言志,写景亦即抒情,从中不难窥见诗人在遭受政治打击以后内心的无限惆怅。

再看下面两首借牡丹意象表达感伤之意的诗作:

落尽春红始着花,

花时比屋事豪奢。

买栽池馆恐无地,

看到子孙能几家。

门倚长衢攒绣毂,

幄笼轻日护香霞。

歌钟满座争欢赏,

肯信流年鬓有华。

                    (唐•罗邺《牡丹》)

闲来吟绕牡丹丛,

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

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

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

忍教醒坐对支公。

            (唐•杜荀鹤《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罗邺、杜荀鹤均为晚唐诗人,这两首诗都带有较浓的感伤色彩。这种感伤,并非基于一时一事,而是基于人类生命的普遍性。罗诗以“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的盛衰变幻,来揭示人世间的富贵豪奢之不可久。杜诗以“花艳人生事略同”,将牡丹之开落的生命过程与人类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相对比,由牡丹反观人生。这些都超越了一己之遭际,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发人深省。

对于这一点,宋人的感悟更透彻。宋代智园和尚《栽花》诗云:

移花来种草堂前,

红紫纷纭间淡烟。

莫叹朝开还暮落,

人生荣辱事皆然。

智圆从牡丹花的“朝开暮落”,悟出人生的短暂无常,勘破人世间的荣辱盛衰,流露出浓郁的感伤情绪。

这种浓郁的感伤,在宋人牡丹诗词中相当普遍。如梅尧臣《对花有感》云:“新花朝意妍,故花色憔悴。明日花更开,新花何以异。”欧阳修《洛阳牡丹图》云:“但应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诗云:“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

唐宋诗人常常借咏牡丹以表达强烈的贬谪之感。如下面两首诗:

十年不见小庭花,

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

何时更得到京华。

    (唐•令狐楚《赴东都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

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

春明门外即天涯。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令狐楚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春。之前令狐楚久遭贬黜,大和二年冬始返京,次年三月又出为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在自家花园牡丹即将开放之际,令狐楚却不得不再次离家赴任,此情此景,令诗人悲从中来,创作了这首感情颇为沉痛的作品。诗歌讲述了诗人外地为官十年没见到庭院中的牡丹花,紫红的花儿正要开放,可诗人又要离别家乡,临行时在马背上回头眺望,感叹何时才能重回长安来观赏他心爱的牡丹!以小庭中紫萼牡丹隐喻京华亲友,满腔感伤发为叹惋,爱花之情即恋家之情,惜别之意溢出诗外。

无独有偶,曾经参与过永贞革新,被贬外任达二十四年之久的刘禹锡,也在大和二年返京。令狐楚的这首诗勾起了刘禹锡内心的无限悲感,遂和诗一首,将令狐楚欲说而不敢明说的强烈的贬谪之感表达出来。

⑷ 名家牡丹国画有哪些

名家牡丹国画有:

1.清马逸《国色天香图》《国色天香图》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工笔重彩花卉图。的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绘出。

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

2.《国色天香图》堪称“中国牡丹第一图”,是中国古代牡丹绘画最杰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鸟图册》此册共十二开。

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的造型准确,栩栩如生,说明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图册绘兰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

3.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之牡丹》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在表现技法上。

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

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

4.清恽冰《牡丹图·国色天香》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

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5.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入木三分。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近现代陈之佛《牡丹富贵图》花鸟画立轴陈之佛的工笔花鸟可谓别具一格。他的创作,殚精竭虑,汇古创今,开拓了前无古人的新意境。

傅抱石给陈之佛的《寒梅小鸟》题过这样的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後,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陈之佛在花鸟写画的创作上强调构图。

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并把丰富的图案技法融汇於绘画创作中,从而强化了花鸟画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浓郁装饰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渊深的文学修养更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有诗一般的神韵,他创作的画面永远给人丰厚隽永的美的享受。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艺术,融汇了中西绘画之长,既表现出富有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严谨工细,一丝不苟,又生动多样,清新隽逸,他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佚名《牡丹图页》花鸟画小品图绘牡丹花后魏紫。

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

设色艳而不俗。近现代于非闇《牡丹蜂雀图》花鸟画立轴画花木禽鱼,从宋人钩勒入手,雕青嵌绿,富丽绚烂。白描兰、竹、水仙,尤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

于艺术事业,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门钓鱼记、艺兰记、豢鸽记(有英译本)、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卒年七十二。清钱维城《国色天香图》牡丹花鸟画立轴钱维城的《牡丹图》是乾隆皇帝旧藏。

后赐与大臣英和,其意义可与《石渠宝笈》等同。“此图用笔秀丽,艳丽的色彩渲染却十分素雅,体现了钱维城的审美趣味。所绘之花朵枝叶刻画极为精细,枝叶舒展婀娜。虽说钱维城的山水画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逊色,而且留世花卉画作较少,此幅《牡丹图》更是色泽润藉,笔法俊逸,—派明丽清新。”据了解。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内收录钱维城书画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清宫对其艺术造诣的赏识。此外,《清史稿》卷504更赞扬钱维城的花卉画作“花卉传色尤有神采”。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图》花鸟画横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

自古就有种牡丹、赏牡丹之风。牡丹,花大色美、雍容华贵、芳香浓郁,自古就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家居字画装饰中悬挂一副国画牡丹图不但能够美化居室、陶冶情操。还能给居室带来吉祥之气。

因此牡丹装饰画成为家居装饰字画的首选。

⑸ 哪位画家画的牡丹图最好,哪里能买到

江河的牡丹抄图

画家徐熙画的《牡袭丹图》

王雪涛善画公鸡牡丹。

姜思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

陈半丁(1877-1970),名年,以字行,一作半痴,又字静山,浙江绍兴人,居北京。曾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工山水、人物、花卉,以花卉见长。初得任伯年、吴昌硕之法,后吸收明清诸家法,有秀润苍古之趣。代表作品有《牡丹》、《菊花》等。

李 明 字:石煜,196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现为杭州民进书画院院委会主任委员、院长·高级画师,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牡丹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东方美院客座教授,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一级美术师。 九八年,因作品《富贵骄子》在全国书画邀请展的众多牡丹精品中一举夺魁。故,在北京被评为“全国百杰书画家” 并授予其荣誉称号。他独创了,自明清以来中国画牡丹花技法的新流派,难能可贵,实属宗师式画家。

好的字画是可遇不可求,只要做有心人,才可有机会,才会心想事成.

⑹ 关于牡丹的古诗有哪些

1、牡丹

[唐代]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漏敏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2、牡丹

[唐代] 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3、牡丹

[唐代] 司空图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4、牡丹

[唐代] 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热点内容
七夕兰帕德 发布:2025-07-17 14:48:33 浏览:159
家养山茶花 发布:2025-07-17 14:48:27 浏览:160
13朵蓝玫瑰 发布:2025-07-17 14:30:45 浏览:967
梅花家纹 发布:2025-07-17 14:07:49 浏览:709
新品樱花 发布:2025-07-17 14:04:03 浏览:604
爱梅花文言文 发布:2025-07-17 13:58:48 浏览:186
室友摘荷花 发布:2025-07-17 13:58:33 浏览:310
嫣红花卉 发布:2025-07-17 13:48:35 浏览:738
天锦花卉 发布:2025-07-17 13:39:28 浏览:17
绣着一朵花 发布:2025-07-17 13:34:00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