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去头风
1. 丁香是去腥的还是提香的
丁香是去腥的。
丁香介绍: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丁香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植物园有少量栽培。当花蕾由绿色转红色时采摘,晒干。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稍似丁字形,长1至2厘米。花呈圆球形,直径0.3至0.5厘米,花辨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黄褐色,花瓣内雄蕊多数,花丝弯曲,花柱直立,萼筒圆柱形,略扁稍弯曲,长0.7至1.4厘米,直径0.3至0.6厘米,红棕色或棕褐色,上端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入水则萼筒垂直下沉,芳香,味辛辣有有麻舌感。以油性富、香气烈,入水下沉者为佳 。
丁香的食用效果:
温中降逆 散寒止痛 暖肾助阳
2. 丁香要怎样修剪
丁香的修剪:随着幼树逐渐长大,应行修剪,以便于田间管理及让主干向上生长。将内离地面50~70厘米以下的主干容上的侧枝剪去,促使长高;对于分杈主干,可去弱留强,去斜留直。勿随便修剪上部枝叶,以保持树冠丰满,增大采光面积。
3. 丁香鱼干要不要去头
不用去头,不过头有一点苦味看你能不能接受。丁香(紫丁香)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著名的庭园花木,是哈尔滨市花。
它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出名,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4.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养胃去寒。
丁香茶是温性茶,有着暖胃的好功效非常适合老人养胃,还有着去胃寒的好功效。因为丁香茶有着一种促进肠胃消化以及排毒的作用,长期坚持喝就能达到养胃的作用。
适合所有人饮用,尤其对于胃胀痛或者脾虚不明显的,或者说脾胃虚弱恢复期的人,可以减少中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养胃。
(4)丁香去头风扩展阅读:
丁香茶主要成分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叶,暴马丁香亦可作为中药药材,其叶可制茶。花叶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又含鞣质、齐墩果酸等。
中药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海国家,我国主要产地为长白山。以花大油足,花叶以嫩绿者为佳。主要用于泡茶或者入药,其药理作用为养胃抗菌,健胃驱风,温中壮阳,下气降逆。
5. 丁香 砂仁 白芷的药性
1.丁香,香料植物。
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
木犀科,丁香属。
亦名丁子香、鸡舌。
常绿乔木。叶对生,革质,卵状长椭圆形。夏季开花,花淡紫色,聚伞花序。果实长倒卵形至长椭圆形,称“母丁香”;干燥花蕾入药,称“公丁香”,性温,味辛,功能温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胀闷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为重要香料。 原产马鲁古群岛,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功 效】:温中、暖肾、降逆。
【主 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2.罗汉果,可鲜吃,但常烘干保存,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干果。罗汉果形似鸡卵,皮熟鲜果外皮呈绿色,经炭火烘干后成褐红色,有光泽,残留少许茸毛,干果皮薄而脆,果实表面呈黄白色,质松软,似海绵状。
罗汉果含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
中医药学认为,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益寿延年、驻颜悦色及治疗痰热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消渴烦躁诸症。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糖甙,这种糖甙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300倍,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糖尿病;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肤美容作用;有降血脂及减肥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
3.百香果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降脂降压、滋阴补肾、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神气保健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
1、深度清理机理:超纤维能够深入肠胃的最细微部份,通过其活性基因吸收体内有害物质将其彻底排出,并可改善肠道内的菌群构成,起到保护肠胃不吸收有害物质的屏壁作用。百香果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在消化道的生长,二者结合对排除体内毒素、整肠健胃、改善机体的营养吸收功能具有显著作用,对结肠炎、肠胃炎、痔疮有特殊消除作用。
2、排毒养颜机理:净化机体,避免有害物质在体内沉积,进而达到改善皮肤、美化容颜的作用。
3、塑造体态机理:食用百香果可以增加胃部饱腹感,减少余热量的摄入,还可以吸附胆固醇和胆汁之类有机分子,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因此,长期食用有利于改善人体营养吸收结构,降低体内脂肪,塑造健康优美体态。
4、促进代谢:超纤维能够促进排泄,缓解便秘症状,清除黏附滞留在肠道的刺激物质,避免刺激肠道和被人体再吸收,从而减少结肠癌的患病率,超纤维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百香果中的VC参与胆固醇代谢,能降低胆固醇,净化血液。另外,百香果中富含的VC、胡萝卜素、SOD酶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养颜抗衰老作用。
4.砂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5.白芷
[功用主治]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6.肉豆蔻(你所说的肉扣其实应该是肉寇,又称肉豆蔻)
营养分析:
1.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2. 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还具有抗癌作用。含有蛋白质、糖及维生素等营养。
3. 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热、解毒、祛淤、消肿作用,可治疗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等症。
食用的注意事项:
肉豆蔻用量不宜过大,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神昏、瞳孔散大及惊厥。人服肉豆蔻粉7.5克,可引起眩晕,甚至谵语、昏睡,大量可致死亡。
7.白豆蔻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1、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白豆蔻辛温芳香,能化湿,行气。
2、用于呕吐。本品行气、温中而止呕。以胃寒呕吐为适宜。
8.草果
含挥发油,有浓郁的辛香气味,用作包含烹调,能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特别是烹制鱼、肉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中医认为,草果辛温,入脾、胃经,有燥温除寒、健胃消滞、祛痰截 的功效,可用以治腹痛痞满、呕吐、泻痢、 疾等病症,用于消酒毒、去口臭亦佳。草果是配制五香粉,咖哩粉等的香料,是食品、香料、制药工业的原料。
6. 丁香和香果能同时食用吗
香果别名川芎、山鞠穷、芎藭。
香果的功效与作用: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香果的功效与作用还自傲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疼,疏肝解郁的作用,并且香果能扩大头部毛细血管,增进血液循环,延缓白发生长,保持头发润泽。香果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胁剌痛,跌扑肿疼,头疼,风湿痹痛。
香果的功效与作用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香果的功效与作用1、治疗胸胁疼痛
香果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香果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香果的功效与作用2、活血行气
香果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香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
香果的功效与作用3、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香果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香果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
香果的功效与作用4、行气开郁
香果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香果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7. 丁香茶去火吗 丁香茶能去火吗
1、丁香茶去火效果不大。
2、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上火是因为食用过多辛温燥热的食物,体内热气上炎导致人体出现口腔不适等上火的症状,因此可以通过进食食性偏寒凉的食物来增加体内寒凉之气,从而起到清热去火的作用,丁香茶的原料丁香一种温性的食物,用来泡茶喝并不能有什么去火的效果,相反可能会有加重上火的风险。
8. 丁香,细辛泡酒有什么用
丁香主要功效是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治:中寒呃逆、呕吐、泄泻,脘腹冷痛;肾阳回虚之答阳痿、宫冷。丁香泡酒的话一般是外用。细辛主要功效是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主治: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痿外感;鼻渊头痛;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寒饮咳喘。细辛泡酒后,可以增强祛风散寒的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9.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
本品辛香,性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芳香开窍,化湿辟秽。《本草再新》谓其:“开九窍,舒郁气。”故有醒神开窍之功。可用于湿浊之邪,阻蔽清窍,扰乱神明引起神志错乱,痰声漉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症。
(十)其他。
(1)抑制平滑肌:丁香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和丁香酚水溶液均能抑制血管平滑肌、肠平滑肌、豚鼠气管平滑肌、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2)其氨水提物能增强胰岛素活性。
(3)其中的鞣花单宁能降低血液中的尿素浓度。
(4)丁香酚为一种睾酮一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脱发。
丁香的功效
【性味】 辛,温。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纲目》:"辛,热。"
【归经】 入胃、脾、肾经 。
《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肾四经。"
【功能主治】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丁香配伍应用
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经气火。二药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机在开在肾,皆所相宜。
配柿蒂、干姜 :柿蒂下逆气。干姜补中阳,三药合用,胃寒去,逆气平,胃虚复.则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配五味子,再伍以莪术(别名广茂),温肾散寒,平降冲逆,散结消瘀,举三治一,非此莫效。”
配黄连、乳汁 《本草纲目》:“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黄连清火泻火,乳汁补肝明目,三药合用,标本兼顾,气血同治,亦补亦泻,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也,目生百疾,三药合用,皆主治之。
配柿蒂: 和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虚寒呃逆最效,两药相合无主辅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补助肾阳方中,亦多用之。是为佳对。
丁香方剂制剂
顺气汤(《卫生家宝》) 。
本品49粒,柿蒂27个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治呃逆神验。
红豆丸(《医宗必读》) 。
本品、胡椒、砂仁、红豆各21粒。上为末,姜汁糊丸,皂角子大,每服l丸,以大枣l枚,去核填药,面裹煨熟,去面细嚼,白汤下,每日3服。治呕逆膈气,反胃吐食。
丁香茯苓汤(《杨氏家藏方》) 。
本品、茯苓、木香、附子、半夏、陈皮、肉桂各6克,干姜l0克,缩砂仁3克,姜枣。水煎,分2次服,治久积陈寒,流滞肠胃.呕吐痰沫,或有酸水。
丁香散(《太平圣惠方》) 。
本品、枇杷叶各6克,青皮、茯苓、人参、桂心、半夏各12克,姜、枣,水煎,每日l剂,分2次食前服,治膈气呕逆,不能下食,脾胃气弱,四肢乏力。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
本品、柿蒂各6克,党参3克,生姜5片,水煎每日l剂,分2次温服,治久病体虚,胃中虚寒所致之呃逆、呕吐、口淡、食少、脘闷胸痞,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
丁香附方
治突然心气痛:丁香末,以酒送服3克,即效。
治妇女崩中:丁香62克,加酒二升,煎成一升,分次服下。
治鼻息肉:用棉把研好的丁香末裹好,塞在鼻子内。
唇舌生疮:丁香研为细末,用棉裹好含在嘴里。
治乳房胀痛:丁香末以水送服一匙。
肠梗阻:丁香30-60克,研成细末,以酒精调和后敷在肚脐上。
治足癣:丁香15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
治魂疰方(《本草汇言》) :本品3克,胆星、半夏、茯苓各6克,上为末,每早晚服3克,灯心汤下,泊鬼疰,身似痛非痛,似痒非痒,似寒非寒,似热非热,似醒非醒,形神默默,语言懒出,病名鬼疰,此心胃有伏痰所致。
治伤寒咳噫不昌,及哕逆不定(《简要济众方》) :本品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治小儿吐逆(《百一选方》):本品、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
治朝食暮吐(《摘元方》) :本品二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
治霍乱、止吐(《干金翼方》):本品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
治久心痛不止(《圣惠方》) :本品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治痈疽恶肉(怪证奇方》) :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
治食蟹致伤(《证治要诀》) :丁香末,姜汤服五分。
治鼻中瘛肉(《圣惠方》) :本品绵裹纳之。
感应丸(《大同方剂学》) :本品45克,木香75 克,豆蔻20枚,巴豆(去心膜,研除油净如面j 70枚,干姜(炮)30克,杏仁(别研极烂)140枚,百草霜60 克。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外,余4味捣为细末,与前 3味同拌研细。用好蜡180克,焙化棉滤。更以好酒1升,于银器内煮蜡数沸,顷出候冷,去酒去蜡,用清油30克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前已酒煮蜡,就锅内乘热拌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0—30丸。
治体癣、手癣(《经验方》) :5%本品煎液擦患处。
丁香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LD50:
腹腔注射其煎剂的LD50为l.8g/kg。丁香油小鼠灌服的LD50为1.6g/kg。丁香酚小鼠口服的LD50为3g/kg,大鼠的为2.68g/kg。
毒性反应:
小鼠灌服其水提物l20g(生药)/kg,不引起死亡。中毒症状为呼吸抑制,后肢无力,翻正反射消失。给犬口服丁香油2g/kg可发生呕吐,口服5g/kg可发生呕吐而死亡。丁香酚有醌甲基化合物和苯氧自由基,是其在肝细胞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此二物与细胞蛋白共价键结合而产生细胞毒作用。
病理检查:
口服丁香油死亡犬,镜检肝肾有瘀血、浊肿,部分肝细胞坏死,心肌浊肿。说明煎剂的毒性很小。丁香油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曾有报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然有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
丁香油是什么
丁香油,为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枝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饮片“丁香”、“鸡舌香”、“公丁香”即为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调味。
丁香油可以防腐,抗菌和止痛,很适合用来预防疾病和发炎,丁香本身是一种香料,,因此在烹饪时经常被添加到菜里,虽然最为人知的是它能快速治疗牙痛,但是在消化问题,及肌肉疼痛上,也同样具有疗效。他能治疗气喘,反胃,鼻窦炎,并且可作为镇定剂。丁香是一种很强烈的精油,一向被拿来消毒手术用具。未经稀释前,请勿涂抹到皮肤上。
丁香油分类
丁香油按作用可以分为 :
食用丁香油:用于烹调调香,可直接食用。
药用丁香油:可内服外擦,用法请遵医嘱。
香料用丁香精油:用于香熏疗法,浓度很高,食用可致命,请勿尝试!严格来说丁香油又可分为丁香叶油、丁香茎油、丁香花蕾油。在香料工业中,一般说丁香油大都为丁香叶油。
丁香油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辛;甘;性热。
【归经】 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 暖胃;降逆;湿肾。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外用:涂擦。
【附方】
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院。
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
散膨痞:丁香油涂脐。
治痹痛:丁香油擦痛处。
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汤服。
治虫蛀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0008 字) 展开全部内容10. 养花对环境有什么好处
养花,可以丰富和调剂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增添生活乐趣,陶冶情操,增进健康,增加科学知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保护和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使人们健康长寿。许多花卉都是中草药,可食可药,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花卉是空气的净化器,一人一天要吸进0.75千克氧气,呼出0.94千克二氧化碳,667平方米绿地每天可吸收6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40千克氧气,即一人需要10平方米的绿地可满足氧气的需要。按目前一户三口计,每户人家要有3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室内养花,由于夜间人与花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室内养花不能多,每10平方米以1~2盆为宜,并在房间内放一盆仙人掌类、瓦松,因为它们可在夜间放出氧气。虎尾兰、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凤梨夜间也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花卉不但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增加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而花木中,以松柏类负氧离子浓度最高,故在晨炼时应多去松柏林中呼吸新鲜空气。
据科学家试验,在24小时照明下,芦荟可吸1立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常春藤可吸收90%苯,吊兰可吸收96%一氧化碳、80%苯,天南星科包叶(马蹄莲)能吸80%苯、50%甲醛。每10平方米种一株吸毒的花卉,比负离子发生器、空气新清剂效果好。所以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常春藤是天然的清道夫,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可吸收室内所含90%的甲醛。常春藤、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茶花、米兰、雏菊、蜡梅、万寿菊可清除一氧化碳、氯气、乙烯、过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海桐、紫薇、木槿、桂花、广玉兰、杜鹃、月季、垂柳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很强,棕榈、丁香、栀子、玫瑰、柑橘、天竺葵、紫茉莉能吸收氟化氢。苏铁、山茶、木芙蓉、扶桑、合欢、翠菊能吸收氯气。月季、菊花、鸡冠花、米兰、兰花、常春藤、芦荟、万年青可吸收苯、苯酚、二甲苯。烟草、鸡冠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质氡、铀。梅花对二氧化硫、氯、苯、醛有监测能力,如有污染,叶片出现斑纹、枯黄。
花卉有除尘作用,在城区每天每平方米降尘量为880毫克,种树木后,降尘量为100毫克。兰花、桂花、蜡梅、花叶芋、常春藤及无花果等有除尘作用。
花卉是杀菌剂,樟科、松科、桉树、肉桂、天竺葵可杀死白喉、痢疾、肺结核、伤寒的病菌,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能分泌挥发性油类,有杀菌作用。5分钟可杀死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并抑制其生长、繁殖。
(2)养花是养生中情志调摄的方法,要养生必须情有所系,要有精神寄托,精神支柱,精神追求,要老有所为,“常在花间走,能活九十九”。花对人的精神与躯体有十分神奇的、妙不可言的作用。花的基本色是绿色,它给人清静、娴雅的感觉,花的艳丽夺目的色彩,千姿百态的花形,葱翠浓郁的叶片,秀丽独特的风韵,给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给人带来愉快、幸福和希望。花卉是有生命的装饰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3)花卉有益于身心健康,花卉的色彩和香气可使人精神焕发。观赏百花,饱餐秀色,使人烦恼全无,心静神爽。花散发出的香气,沁人心脾,花香对人的神经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可激发人的精神、焕发人的情绪。丁香、茉莉花含有芳樟醇、芳樟脂和安息香酸,使人神清气爽,轻松愉悦。桂花香气浓郁,浓香四溢,助人消忧愁,除烦闷。水仙、荷花清洁高雅,香气淡雅,缓缓袭人,使人心神安宁,情意绵绵。菊花、薄荷香气清淡,嗅之使人如释重负,精神放松,思维清晰。橘子、柠檬香味可激发向上,紫罗兰、玫瑰花香令人爽朗,愉快。花的色彩,红橙黄色的鲜花,给人以热烈、辉煌、兴奋和温暖的感觉。青绿蓝白给人以清爽、娴雅、宁静的感觉。绿色可解焦虑,稳定情绪,使人心情舒畅。鲜红色使病人增进食欲,浅蓝色的花对高烧病人有镇静作用。
(4)花是天然的消噪器和天然的空调,茂密花卉树木,有吸收与隔挡噪声的作用,成片的花卉可降低噪声26~43分贝,行道树可降噪声8~10分贝,花卉树木表面气孔和粗糙的毛,可吸收噪声,滞留灰尘,绿地可除尘50%~60%,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花草树木,有调节温湿度的作用。夏季绿地可降低气温3~5℃,故有“大树底下好乘凉”之说。低地栽柳,5年生柳树,可吸水1吨,使地面干燥避免关节炎。绿色有效消除太阳辐射热,使空气清新。有人统计,60岁以上老人严寒死亡率高60%,室内夏天保持24~26℃,冬季16~18℃为宜。湿度低,喉咽干燥,湿度大,易发肌肉酸痛及风湿病。
(5)养花是修身养德之道,养生之道,贵在养神,养神之要,要在养德,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宁静的心绪和愉快的精神,要知足常乐,节制欲望,粗茶淡饭,身居陋室。家庭养花,阴晴雨雪,四季转换,浇水施肥,搬进搬出,除草剪枝,寄托花繁叶茂和果实累累的欲望,当蓓蕾初绽,花香扑鼻之时,其精神愉快,心神欢畅,难以言发。由于养花赏花之繁忙,各种杂念欲望随之而忘,肖伯特之“半杯水理论”更能体现心态重要。放在前面半杯水,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只有半杯”。这一字之差,是心态、欲望的表现。
(6)花香可以治病,近来兴起“花香疗法”起源于此。如天竺葵香味可治神经衰弱,菊花香味可治头痛、感冒,玫瑰、栀子花香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茉莉花香治脑晕头痛,丁香花治牙痛,薰衣草治哮喘,桂花香治支气管炎。近年采用菊花、月季、金银花制的香枕,有祛头风、降血压之效果。华佗用绸布、丁香、檀香做的香枕,可治肺痨、吐泻。仙人掌治胃痛,急性菌痢,赤芍可治冠心病,白芍治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