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总璞丁香结

总璞丁香结

发布时间: 2023-01-06 22:06:58

① 宗璞《丁香结》 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二、其他信息
1、《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新时期散文集嘉奖,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这篇散文的蕴意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而人们对这篇文章也有较好的评价。
2、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

② 《丁香结》宗璞赏析,给高分,帮忙啊!!!!

一、作品赏析

宗璞散文的特点是清新轻盈,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宗璞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在一个中国哲学家庭受到传统哲学文化很深的熏陶,然而,她的散文创作却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文化散文,而是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上的从笔端流出的心灵之语。《丁香结》正是这样的作品。

不管怎么说,从古到今,丁香在文学作品中大多象征着高洁、美丽而又哀婉的事物。有多少诗人,都曾经用丁香来写“愁”啊,所以,就给人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仿佛丁香花就只能哀愁一般。或许,我也是先入为主了啊,因为看了太多关于丁香与哀愁的诗篇,所以,潜意识中就以为丁香花只能代表哀愁了。

一直以来,丁香花都代表着一个固定的意象,那就是愁思情结,一般来说,我们称之为“丁香结”。那么,为什么会有“丁香结”这样的说法呢?那是因为,古人发现丁香花蕾结而不绽,就好像是人的情结一般,所以,就取了一个名字,叫“丁香结”。自此以后,丁香结,就成了愁思的代名词。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三、原文及出处

1、《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2、摘录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1]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2)总璞丁香结扩展阅读

一、作者自述

常写游记的原因在喜欢旅行,喜欢与山水相亲。山水于我是朋友,是知音,给我灵气和想象,却限于体力,浅尝辄止者多。

苏辙曾云:“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有奇气。(太史公走遍天下,遍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荡有奇气。)”名山大川一句是向自然,我足迹有限;与豪俊交游一句是向社会,也更感欠缺。

统而言之是要有阅历,枯坐斗室,未免干瘪。二寸象牙上的雕刻不管怎样精细,总觉拘束。何况只是粗粗有个模样儿呢。集子以篇名名,曰《丁香结》。我虽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难解的结,也许有些是永远解不开的,不过总会有人接着去解。

《丁香结》所收文字原截于一九八五年底,于八七年春排印时又收入八六年所写的两篇。八一年至八六年之散文统归于此矣。

二、背景

宗璞始终都生活在中国高层的知识分子群中,与他们学业的专攻,崇高的操守,事业成就的欢欣,以及家国危亡的忧患深深地纽结在一起。

宗璞本人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来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得到不少文学界前辈的帮助。1960年以后,一直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辑和研究。而她生长的门第又是世代书香,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

命运之神对她优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她的创作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隐或现的,然而又是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二课《丁香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课通过对丁香花的描述以及对丁香花的感悟,表达了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对困难、忧愁的无畏无惧、平常心看待的优秀品质。

作者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然后从丁香的开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出生于1928年7月,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任小哲、丰非。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梦》《后门》《知音》等。

④ 丁香结作者简介

丁香结的作者是宗璞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⑤ 丁香结的作者是谁

丁香结的作者宗璞。

宗璞,本名冯钟璞,1928年7月26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南唐河,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有《东藏记》《红豆》《丁香结》《紫藤萝瀑布》等。

《丁香结》写于1985年。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表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人物评价

冰心以来,能将世道人生,天理人趣写得气韵不凡的女人不多,宗璞可谓是个少有的特例,她甚至要比冰心要多几分大气。因为宗璞深味西方文学,又得东方哲学精神的个性。

宗璞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

⑥ 宗璞写丁香结的背景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自述:
常写游记的原因在喜欢旅行,喜欢与专山水亲近。山水于我是朋属友,是知音,给我灵气和想象,却限于体力,浅尝辄止者多。苏辙曾云:“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害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有奇气。”名山大川一句是向自然,我足迹有限;与豪俊交游一句是向社会,也更感欠缺。统而言之是要有阅历,枯坐斗室,位面干瘪。二寸象牙上的雕刻不管怎样精细,总觉拘束。何况只是粗粗有个模样儿呢。
集子以篇名名,曰《丁香结》。我虽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难解的结,也许有些是永远解不开的,不过总会有人接着去解。
《丁香结》所收文字原载于一九八五年底,于八七年春排印时又收入八六年所写的两篇。八一年至八六年之散文统归于此矣。

⑦ 宗璞为什么写丁香结

宗璞写丁香结的原因:

作者笔下的丁香,它承载着苦难和愁怨,是作者刻意寻找的寄托情思攀升思维的依凭。春天一来,丁香,这自然中的普通花束就充满了城里城外、校内校外,也充满了作者的斗室,“照耀着文思和梦想”。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给之以尺幅千里的功效。

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赏析: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⑧ 丁香结课文六年级上册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急用!谢谢

在课文《丁香结》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象征的修辞手法
补充:《丁香结》,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在这篇文章中,丁香结代表着解不开的愁绪,而作者在赞美丁香的美丽时,在文章末尾引出了“人的一生中,快乐和忧愁总是相生相成,少了忧愁人生也没有了意义,要学会迎难而上,化解这些愁绪”的积极观点。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⑨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2《丁香结》

散不去的花香,解不完的人生——《丁香结》

《丁香结》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她原名冯钟璞,宗璞是她的笔名。宗璞的母亲心灵手巧,能把面食烹制得十分美味。大作家朱自清曾经品尝过宗璞母亲的手艺,夸奖她做的炸酱面好吃极了,一不小心就会把肚皮吃撑。宗璞小时候在作文《我的家庭》里写道:“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并不重要。”宗璞这位“不重要”的父亲是谁呢?

一、“不重要”的父亲:冯友兰

宗璞的父亲冯友兰并非是“不重要”的多余人,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冯友兰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哲学家。1918年,23岁的冯友兰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19年,冯友兰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学成归国后,先后来到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书。

你们可能想不到,这位饱读诗书的大学教授竟然有点口吃。据清华的学生回忆,冯友兰开设“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课时,学生一度从起初的400~500人减少至4~5人,仅仅4周的时间里,教室就从座无虚席变得空空如也,这都是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有时,他念意大利政治家墨索里尼的名字时,竟要“墨索墨索”半天;他念到“学而时习之”的“而”字时,也要停顿一分多钟。

虽然如此,学生还是很喜欢听冯友兰演讲,甚至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也曾慕名而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口吃让冯友兰的演讲有停顿,这就令听众有时间思考他接下去会讲什么,同时他的演讲“一字千金”,语言精辟简练,因此广受学生喜爱。

生活中的冯友兰风趣幽默。有一次,冯友兰搭乘老乡的毛驴车回家。进入清华,快到家门口时,突然人仰驴翻,驴车上的人都摔倒在地上。赶车的老乡感到十分抱歉,可冯友兰却笑着说:“没关系,这头驴听不懂湖南话嘛。”

冯友兰还有点“贪吃”。宗璞在回忆父亲的书中写道,父亲的胃口特别好,对于饭菜“从来没有挑剔,从没有不悦,总是兴致勃勃地进餐”,无论吃什么“似乎都滋味无穷”,因而冯友兰幽默地自嘲“有当饭桶的资格”。其实,冯友兰不是“贪吃”,只是十分体谅他人的付出,知道做饭的不易。因此无论饭菜的口味如何,他都尽力“捧场”,不让做饭的人感到失望。

生活中的冯友兰沉迷于思考,曾经因为思考得太入迷而折伤手臂。这件事发生在他和同事前往昆明的路上。他的同事金岳霖对宗璞回忆说:“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已经骨折了。”

沉迷于思考的冯友兰坐在了饺子上也浑然不知。宗璞回忆说:“当时我在城里工作,有一天回家,我母亲就说来包饺子,改善生活。煮饺子的时候,这盘饺子就找不到了,后来找了半天,我的父亲坐在这盘饺子上。他一点都不觉得,因为他满脑子都在思考哲学的问题。”

这位热爱思考、笔耕不辍的学者,直到84岁时仍然每天坚持工作2个多小时,口授《中国哲学史新编》。他曾经说:“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在书完成4个多月后,1990年11月26日,冯友兰先生在北京安然离世。

二、丁香·紫藤萝·木槿——花朵带来的生命感悟

宗璞喜爱游历山水,山水是她的好朋友,赠予她灵气和感悟。当宗璞观赏、描写丁香、紫藤萝、木槿花时,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丁香结》中写道,“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散发“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的白丁香、紫丁香不仅美丽芬芳,还启发宗璞对于生活的感悟。看着含苞待放的丁香结,联想起以丁香承载忧愁的诗句,宗璞明白: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人生需要各种各样的“结”,失去“结”的人生就会“平淡无味”。我们正是在解开“结”的过程中让生命延续,证明生命的存在。当人生没有“结”时,生命就停止了。因此,我们应该洒脱面对人生的“结”,既能观赏春光中香气扑鼻、花团锦簇的丁香,也能品味微雨连绵中愁肠挂肚的丁香结,人生既有美好,也有苦难,这复杂的味道,就是人生的滋味。

在《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中,宗璞看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对比眼前繁盛的紫藤萝,宗璞想起十几年前家门外一株花朵稀落的紫藤萝,最后园中的紫藤萝花架都被拆除,因为人们觉得“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她遗憾地以为再也看不见紫藤萝花了。可是多年后,她再次看见开得更加茂盛的紫藤萝花,由此感慨: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每朵花、每个人都会走向枯萎,所以从个体来看,生命终究会消逝。但是花和人却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因为从整体来看,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永恒存在。宗璞的弟弟冯钟越是一位杰出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但由于长期积劳成疾,又身处医疗条件落后的黄土高原,仅51岁就撒手人寰了。弟弟的不幸让宗璞十分痛苦,当她看见由衰而盛的紫藤萝时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也因此得到宽慰,从痛苦中释怀了。

在《好一朵木槿花》中,宗璞描述了一朵勇敢的木槿花。起初,宗璞觉得木槿花很“平庸”,对它没有多大的好感。但是后来,她在花园中发现一朵紫色的木槿花盛开在砖块钢筋的缝隙中,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木槿花是一个怒放的生命,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迎难而上,勇敢地生长、绽放。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面临许多困难,我们能否像木槿花一样在逆境中绽放生命呢?

三、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

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悬浮颗粒上形成晶体,晶体在风的吹拂下相互结合形成雪花。你有没有好奇过,本质同样都是水,为何水、晶体几乎透明,而雪花就是白色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太阳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而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对太阳光具有吸收、反射、散射的作用。

组成雪花的冰晶本来都是表面光滑的晶体,它反光能力弱、透光性强,本身能透过各种波长的光线,因而显得透明。但是当冰晶相互“打架”形成雪花时,凌乱的排列让晶体光滑的表面成为一道道“镜子”,这些“镜子”像守门员一样“踢走”了太阳光中95%的光线,因而雪花呈现白色。

你应该听说过这句话:白色能反射任何色光,黑色能吸收任何色光。当物体吸收掉太阳光中各种波长的光线时,就呈现为黑色。这就是为什么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穿深色T恤衫的原因。因为深色服装就像个“光线收集器”,会把太阳光的光线全部吸收掉,把你变成一个行走的大“暖炉”。

热点内容
荷花每年几月份开 发布:2025-08-27 19:34:51 浏览:479
钢币兰花1角哪年值钱 发布:2025-08-27 19:34:14 浏览:853
樱花树插画 发布:2025-08-27 19:25:49 浏览:543
兰花价位 发布:2025-08-27 19:25:00 浏览:181
防病毒盆栽 发布:2025-08-27 19:24:58 浏览:756
黑白画玫瑰花 发布:2025-08-27 19:03:01 浏览:518
玫瑰苗价格 发布:2025-08-27 19:02:03 浏览:727
小伙七夕节 发布:2025-08-27 19:02:01 浏览:384
玉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发布:2025-08-27 19:01:57 浏览:80
樱花红碧玺 发布:2025-08-27 18:43:54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