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沉香木香
❶ 辟邪的七种香
迷信七种香指的是沉香、檀香、藿香、丁香、小茴香、大茴香、涂香~这些材料的成分由特殊秘方特制而成,对于需求者来说有着极为大的诱惑力,同时带给它的是巨大的市场!
❷ 古人用的七种明香分别是什么
中药--七样香:檀香,木香,霍香,降香,沉香,乳香,安息香。另有一方,檀香,木香,霍香,丁香,松香,乳香,沉香。
1、檀香,具有行气止痛,散寒调中的功效。主治寒凝气滞、胸腹冷痛,胃寒作痛、呕吐食少,胸痹心痛等。
2、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泻痢后重等。
3、藿香,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主治夏季头晕恶心;脾胃不健,食后腹胀;暑天外感而见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
4、松香,具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痈疽恶疮,瘰疬,痿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5、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主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肾虚作喘等。
6、乳香,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气滞血瘀痛等。
7、丁香,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主治胃寒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等。
❸ 沉香木的香味闻多了有害吗
是无害的,因为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谓之“气味辛,微温无毒。有降气、纳肾温中、清肝之功效”。
沉香不仅无毒无害,而且沉香还是自然界中极少具有的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它能入肺、肾、脾、胃、经,为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还能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内脏机能,对肺、肾、肝、胃、肠、心脏等都是非常有效之药材。
在治疗与功能方面如:肺脏(肺结核、气喘)、肾脏(补 肾、利尿、壮阳)、肝脏(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胃脏(胃溃疡、胃炎、胃痛)、肠(便秘)。对癌症及其它慢性病亦有疗效,对强化心脏及神经具有特殊疗 效,日本知名良药“救心”成分中就含有高级沉香——奇楠。
(3)丁香沉香木香扩展阅读:
中医药学认为,沉香味辛、苦,性微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善理气调中,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气喘、大便虚秘等中下焦气滞见症。 而且,与木香、丁香、檀香等辛香温通、调中止痛的香药应用,沉香专纳真气,治肾虚脾虚寒之疾,更是诸香上品。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沉香对胃肠平滑肌具有显著的解除痉挛作用,还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止喘效果,此外还有镇静、镇痛、降压、抗菌等作用。
如今,沉香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范围很广,在消化、呼吸、心脑血管、神经、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皮肤等各科都有应用。
❹ 沉香是怎样形成的沉香常用配方
沉香是一种药材名,属药瑞香科植物,性味苦温无毒,功用降气温中可治多种疾病,那么你对沉香的形成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沉香是怎样形成的。
沉香的形成
自古以来民间即有:“沉檀龙麝”之说,其“沉”字就是指沉香。(而“檀”是指檀香;“龙”是指龙延香;“麝”就是麝香,这四种香品是举世闻名的四大珍稀名贵香料。)沉香与檀香不同的是,它并不简单地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来的混合油脂(树胶)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沉香是沉香木树干被一种叫做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侵入寄生后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并经多年沉积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物质。沉香的密度越大甚至木沉于水,说明凝聚的树胶香脂特多,其质量也就越好。
由于沉香是形成于沉香树木之中的,或在树之表皮处,或在树之根部、枝干部,所以,沉香与沉香木的关系既密不可分,又不可简单地划等号。总之,沉香与沉香树、沉香木这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从植物学分类角度说,“沉香”树是瑞香科沉香属乔木型植物大类中的香树品种树木,它们生长在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及部分亚热带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中。从历史上来看,至少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生长着或曾经生长过某种品种的沉香树。如:印度、越南、泰国、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中国的部份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岛、台湾、香港。
一般来说,摄氏19~34度是沉香树最佳的生长温度,同时它虽需充足的阳光,但又不能长时间在阳光下直射,适合被裹夹在其他树木中间生长。常见的沉香树往往是在森林的其他大型阔叶乔木株植的间隙中扎根生长,这样就有了一种天然避开阳光直射的庇护伞。而其沉香树的健康生长还需要有充足的水份和湿度,对土壤的要求是HP值应在6-7度之间为佳,也就是说是微酸性土壤。
由此看来,沉香树不仅是一种热不得冷不得,晒不得又阴不得的娇贵之物,而其沉香的形成也是一个充满了偶然和神奇的过程。
是沉香树也不一定就会结出沉香,因为沉香形成的过程和形式也是极为复杂的。按其结成的情况不同,一般可分为六类:“土沉”、“水沉”、“倒架”、“蚁沉”、“活沉”、“白木”。
沉香木倒地后埋进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朽,剩余未朽部份,为“土沉”; 倒伏后陷埋于沼泽,经生物分解,再从沼泽区捞起者,为“水沉”; 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为“倒架”; 沉香树为活体时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所剩余部份,为“蚁沉”;活树砍伐直接取得沉香者,为“活沉”;树龄十年以下,已稍具香气者,为“白木”。不同品种的沉香因年份、产地、形成方式等不同其香味也各不相同,土沉味厚醇,倒架味清醇,水沉味温醇,白木味清香,蚁沉清扬,活沉高亢。
沉香的形成分天然结香和人工造香两大形式。远古时期天然的沉香树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着,它有可能结出沉香来,也有可能从生至灭未曾结过沉香。这就像一头牛,它有可能在自己的体内结出“牛黄”来,也有可能终生健康直至老死,未患过结石病。可以说,天然沉香的形成对沉香树株植来说,完全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这与人为造香截然不同,那是用人工的手段在原本健康的沉香树上“做手脚”,有意地制造出能生成沉香的外部条件,去促使香树去结香的。人类是聪明的,中国的科学家们终于在上世纪的70年代中晚期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基本搞清了原来不可思议的沉香树会生长出“沉香结”来,是一种叫做“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在起着关键性的生物化学作用。三十年前领导主持过这项重要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戚树源先生(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以戚树源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工作者耗用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为沉香诸问题的解密进行了多年艰苦的探索,终于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原来,大自然的风雨雷地或野生动物的啃咬,无意中会使一些成熟的沉香树受创、破损,而恰巧在这时树之创口处又被小小的微生物感染,于是奇妙的变化就产生了。黄绿墨耳真菌从沉香树破损处入侵至体内便遭受到树之抗体的排异,而真菌又顽强地在逆境中进行代谢,此种生化过程就产生了一种物质叫“苄基丙酮”,继而此种生化反应不断最终会导致生成倍半萜和色酮类物质,这两种物质就是沉香。天然成香的奥秘解开了,人工科学造香的历史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植物界物种变化极其复杂的原因和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着的“地理阻隔”,瑞香科沉香属中的各个不同品种的香树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它们虽同祖同宗,但又因生长环境的各不相同,所以,千万年以来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不同品种、亚种和变种。如:生长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的沉香树历史上就被人们约定俗成命名为“星洲沉香”;生长在越南、老挝一带的沉香树就被命名为“奇楠沉香”;而生长在中国广东地区的沉香树被称之为“莞香树”或“女儿香树”;生长在海南岛上的沉香树就叫做“白木香树”或“土沉香树”。
其实,只要深入到真正的沉香产地香树林子里去作一番考察,就可发现,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的同一片森林里,那里的所谓同一种白木香或土沉香树还是可以再细细分出若干个不同品种来的。近年来,施正东先生曾数次进入海南省的山区森林作调研,在当地香农的指点下,发现了几个不同品种的沉香树,如“白木沉香树”、“黄木沉香树”、“大叶白木香树”、“尖长叶白木香树”等等。实践证明,无论生长在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生长在海岛的,还是生长在内陆的沉香树木,它们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同种族植物中的区别,不仅可以从株值的外形、颜色及枝叶、花果的形状等直观上作区分,而且完全可以从它们身上结出沉香的气味上作更为准确的区分。沉香树和沉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在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或枝干、或根部、或表皮结出来的沉香,其香气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再加上形成香结部分的不同成香年份,那区别就更加明显了。但不管区分鉴别如何复杂,通常业内人士,稍有经验者只要看上一眼或拿起来稍稍一嗅,那么,何地产、何品种、何等级、何部位,以及成香年份等,便可立刻分清。关键就是要多多接触,多多上手,多多实践,必出真知。
沉香的药理作用
1、国产沉香煎剂对人体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及福氏杆菌,亦有强烈的抗菌效能。
2、本品挥发油成分有麻醉、止痛、肌松作用。
3、尚有镇静、止喘作用: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醇沉液能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的自主收缩;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小鼠腹腔注射沉香水煮醇沉液0.2ml(2g生药/ml),能使新斯的明(腹腔注射0.1ml相当2.5×10(-8)g/ml)引起的小鼠肠推进运动减慢,呈现肠平滑肌解痉作用;可使麻醉猫注射乙酰胆碱后肠管收缩幅度减少,蠕动减慢,这些作用可能是沉香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4、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为辛香温通,调中止痛之品。但沉香专纳真气,偏治肾阳虚寒之疾;木香专调滞气,偏治脾胃气滞之疾;丁香专疗寒气,偏治脾胃虚实寒之疾;檀香专升理上焦气,偏治胸膈凝气滞之疾。
沉香的配伍应用
1、配木香,《得配本草》曰:“得木香,治胞转不通。” 沉香与木香,均调中行气;而沉香偏于补气,木香偏于行气,一行一补,专治妊娠中气虚滞,小便不利,名目胞转者有效。
2、配肉苁蓉,一降一润,助肾司便,功效益彰。《得配本草》目: “佐苁蓉,治大肠虚秘。”
3、配熟地,一阴一阳,水火互补。《得配本草》曰:“佐熟地,能纳气归肾。”
4、配木香、乌药,功固力峻。故《本草经疏》曰:“治气滞腹痛,配大香、乌药投之则佳。”
5、配肉桂、补骨脂,均有温肾纳气之效。三药配伍,力专效宏。治肾不纳气,动则喘甚者最效。
6、 配苏子、半夏,均具有化痰降气,止咳平喘之功。本品长于纳气,苏子长于降气,半夏长于行气,三药同用,一纳一降一行,用治痰嗽而喘者,丝丝入扣。
7、配茯苓、人参,补气宁心,交通心肾,故《本经逢原》曰:“同茯苓、人参、治心神不足。”
8、配紫苏、白豆蔻,均能温中止呕。而本品长于降逆,紫苏长于和胃,白豆蔻长于化湿;三药相配,一降一和一化,胃气能降,脾胃因和,水湿化运,其呕自止。
9、《本经逢原》曰:“同紫苏,白豆蔻,治胃冷呕吐。”
沉香的常用配方
1、治冷气攻冲 心腹疞痛 脾胃素弱 食欲易伤 呕逆冷痰 精神不清:沉香、木香、槟榔、乌药.上用水八分盏,分作四处,以乳钵内,逐一件药,徐徐磨之,磨得水浓为度,然后四者合而为一, 再用慢火煎至六分已上, 通口服之.(《卫生家宝》沉香四磨汤)
2、治阴阳壅滞 气不升降 胸膈痞塞 心腹胀满 喘促短气 干哕烦满 咳嗽痰涎 口中无味 嗜卧 减食 又治胃痹留饮 噫醋闻酸 胁下支结 常觉妨闷:香附四百两(炒 去毛) 沉香十八两半 缩砂仁四十八两 甘草一百二十两(火监).上为细末 每服一钱.入盐少许 沸汤点服.(《局方》沉香降气汤)
3、治腹胀气喘 坐卧不安:沉香、木香、枳壳各五钱 萝卜子炒一两.每服五钱 姜三片 水煎服.(《赤水玄珠》沉香饮)
❺ 除了檀香木,还有哪些木头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除了檀香木,还有沉香木、奇楠、香樟这些木头,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香味。
一、沉香木以上两种都是比较稀有的木头,而香樟就是大家日常接触比较多的木头,很多的厂家把香樟木加工成圆球状或者长方形用于替代蟑螂丸来达到驱虫的效果。
与此同时,香樟的木料和根、枝、叶都可提取樟脑和樟油,用于医药和香料工业。香樟的果实中含40%的油脂,可用于工业提炼用油,香樟的根茎,果实,枝叶均可入药,具有祛风散寒,强心镇痉,杀虫的作用。由于其良好的杀虫作用一些城市的人行道上也广泛的种植该树种。
❻ 古代誉为高雅之首的焚香是怎样的一般都焚什么香
在我国焚香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而在焚香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讲究,香的分类也很多。
在我国出现的香的种类有很多,一般来说人们经常选择檀香,沉香,丁香木香,龙涎香等等。而在选择香的种类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这其中与个人的喜好以及香的功效有着直接的关系。
❼ 丁香,木香,沉香组合起什么作用
沉香本来就可以定神,可以养神定性,舒经活络等作用,更多资料来自缘之源,希望能采纳!
❽ 往床底下放五香是什么意思。沉香,丁香,木香,回香,藿香
你想知道往床底下放五香是什么意思。
沉香,丁香,木香,回香,藿香。
这个恐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
有的就是认为放下去的话,
可以熏这个床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
有的人却是相信迷信的
❾ 二年语文沉香是什么
沉香是 什么?沉香的功效与作用
沉香的密度和油量有相对的关系,一般的计算式为,A为沉香重量,B为水及容器重量,C为沉香入水,以B-C=D,A/B=沉香密度,在对比沉香含油量即可得知是否为真沉香,假设含油量不高,但密度却很高,就是有问题的沉香。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沉香就是一种木材或中药材,是沉香树身上的一部分。
【英文名】Chinese Eaglewood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功 效】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主 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 《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 恶冷风寒痹。” 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性味归经】:辛苦,温。①《别录》: “微温。”②《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无毒。”④《纲目》:“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入肾、脾、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肾、命门二经。”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兼入手少阴、足厥阴经。”③《药品化义》:“入肺、肾二经。”④《本草经解》:“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和树脂等,成分有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白木香醇、苄基丙酮、呋喃白木香醛,呋喃白木香醇等,还有酚性成分等。
2.药理作用:本品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使麻 醉猫注射乙酰胆碱后肠管收缩幅度减少,蠕动减慢。
沉香木的颜色一般为棕色,颜色深浅不一,间杂这棕黑色的小斑块或者小黑点,其木纹自然随意,有疏松感,质地较硬。沉香木看起来好像有一层油,但是摸起来却是光滑细腻的感觉,往往表面会有冰凉感和油粘感,不油腻不脏手;而假的沉香并不存在这样的感觉,甚至用力摩擦,可能会摸到假沉香表面的的黑色油渍,手上染上颜色。
药物应用鉴别
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为辛香温通,调中止痛之品。但沉香专纳真气,偏治肾阳虚寒之疾;木香专调滞气,偏治脾胃气滞之疾;丁香专疗寒气,偏治脾胃虚实寒之疾;檀香专升理上焦气,偏治胸膈凝气滞之疾。
相关名称
别名
蜜香(《南方草木状》)、沉水香(《桂海虞衡志》)。原植物白木香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儿香(《纲目拾遗》)、牙香树、莞香、六麻树
处方名
沉香、海南沉香、海南沉、好沉香、上沉香、盔沉、沉香粉、上沉香粉等
商品名
进口沉香:又名全沉香,为植物沉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国。
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树脂量较多的木材。
绿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绿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进口沉香药材多呈盔帽形,故名。
以上商品均以质坚体重、含树脂多、香气浓者为佳。
进口沉香 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莱香、密香、芝兰香、青桂香等(以上为文献名)。来自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 lochaRoxb)的含树脂的心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国等地。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所产的沉香习称新州香,质 量 最 好,燃之香味清幽,并能持久。越南产的沉香习称会安香,质量稍次,燃之香味甚善,带有甜味,但不能持久。
进口沉香多呈圆柱形或不规则棒状,表面为黄棕色或灰黑色;质坚硬而重,能沉于水或半沉于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进口沉香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药效比白木香佳。
拉丁名药材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原植物
①沉香 Aquilaria agallocha Roxb.② 白木香(《南越笔记》)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
资源分布
①沉香 台 湾、广东、广西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②白木香分布广东、广西、台 湾。
药材特性
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简写成A.A.R..)为瑞香料(Thymelaeaceae) 植物中含有树脂的木材。主要分布于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区。
沉香树高约30 - 40公尺,当沉香树的表面或内部形成伤口时,为了保护受伤的部位,树脂会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此部分取下,便为可使用的沉香。然而,伤口并不是树脂凝聚的唯 一原因,沉香树脂亦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
采取后的沉香通常需要加工以袪除木质部分,加工后的沉香多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状。一般长约7-30公分,宽约1.5-10公分,但也有大于一公尺的珍品。沉香木质表面多凹凸不平,以黑褐色含树脂与黄白色不含树脂部份相间的斑纹组成,可见加工的刀痕。沉香折断面呈刺状,孔洞及凹窝部份多呈朽木状,判断沉香以身重结实,棕黑油润,无枯废白木,燃之有油渗出,香气浓郁者为佳。
沉香树脂的特征为质地坚硬、沉重、其味辛、苦。树脂极为易燃,燃烧时可见到油在沸腾。在燃烧前树脂本身几乎没有香味。颜色依等级而分依序为绿色、深绿色、微黄 色、黄 色、黑色。随树脂颜色的不同,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香味有所不同。
决定沉香等级的最重要标准为其树脂的含量。沉香树脂极为沉重,虽然原木的比重只为0.4,当树脂的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态的沉香(片、块、粉末)均会沉于水。沉香的名称正是来自于其沉于水的特质。
沉香形成通常需数十年的时间,树脂含量高者更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故自古以来沉香的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珍贵沉香趋之若鹜,使得沉香供给几近枯竭.。印度及不少东南亚国家业者尝试人工培植沉香树脂,但因上等沉香生产周期过长。人工培育10-20年只能生产出树脂含量极低的沉香(几乎不含任何树脂)。由于上等沉香取得极为困难,且价格日益昂贵,故不少业者以假沉香或品质低劣者鱼目混珠,消费者需细心辨识。
沉香的特性:
沉香树脂
(1)沉重:当树脂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式的沉香(片、块、粉)均会沉于水。
(2)坚硬:树脂呈晶体状,故极为坚硬。
(3)易燃:含挥发油,故极为易燃。燃烧时有浓烟产生,并可以见到油脂在沸腾。
(4)无香味:燃烧前几乎无任何香味。 (沉香原木亦没有香味)
颜色
(1)五种:绿色、深绿色、金色(微黄 色)、黄 色、黑色。
(2)香味:不同颜色的沉香在燃烧时产生不同的香味。
形成原因
(1)原因:共四种 (请点选左方Functions网页)
(2)时间:100~500年(+),形成时间通常决定沉香的树脂含量。
(3):自然:形成时间过长,故无法人工栽培。
产地
(1)亚洲: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
沉香种类
一、野生天然沉香------"风树"在受"伤"后会进行自我保护所分泌油脂,先会在伤口初形成"种子",然后可能会"蔓延",这些油脂与木质混合物,就是大家所说的沉香.
1,已经结香的部分受外力与风树主体脱落,掉在地上,足够的时间醇化后,形成"死沉"
2,结香后风树仍然具有生命,结香部分被砍下来,就是"活沉".
3,蚁虫咬噬所形成典型的"虫漏"
这里请注意
风树----特定的可以结沉香的树种,材质疏松,不结香的话,基本不具备经济价值.
伤-----有很多可能性,雨季的雷击,动物攀登,甚至部分自然死亡....
结香------不是所有的风树都可以结香,也不是在收外力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就必须结香.
醇化-----原理基本同普洱
另,所谓"土沉"和"水沉"
根据我的了解,在越南没有这个概念,圈内统称"货死","货活".
沉香的产地一年只有两季,雨季与旱季,最开始结香的部分可能脱落在地面或水里,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暴雨,泥石流等等不确定因素,很难说是在水里还是土里,也没有从开采地确认这一说.
二、奇楠
奇楠就是枷楠,不同翻译版本.
与死沉本是共生体,但油脂在醇化的过程中产生质变,形成与沉香完全不同的新物质,也就是说,挖到一个沉香的坑,可能全是死沉,也可能会有极少部分奇楠,但更多的情况是只有沉香没有奇楠.
与沉香最基本的区别在于
1,表面干涩,但切开后油脂丰富.几乎全是油脂
2,加热后散发的味道完全不同
3,相同含油的奇楠很软,而沉香很硬
4,咀嚼后会粘牙,感觉类似年糕,而沉香咀嚼后的结果是木渣
5,味道辛辣,麻,但回甘,生津则更持久,更强烈.
6,相同含油量的沉香绝 对会沉水,而奇楠绝 对不沉.
三,人工沉香
几十年前越南就有人种植风树,并人为的施加外力,钻孔,火烧,插管子等等方式试图工业化量产,现在台 湾,海南,广东都有大面积种植,并号称获得全面成功
可实际上,人工方式结香大致需要8-10年,且与天然野生沉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课题目前是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实验基地在马来和印尼,且,并没有宣布实验结果成功.可以投入量产,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古狗一下.
沉香品质
1,按古人的定义,马来以北地区产沉香,琼,真腊,占国,两广。那时候资讯,交通都不发达,而且好东西还多,盖房子都用海黄,越黄当时的价值一定不会超过其运输成本,所以要求应该比现代要严格。最近在国内呆的时间比较长,结合在越南的知识与台 湾的说法,还有看见的各种各样名称的东西,得出的结论,亚洲的沉香只有两个大类别,惠安沉与星洲沉。非洲,南美出不出沉香,我不知道,看纬度,也许会有,如果有,量会很大。
2,所谓“惠安水沉”,我得到的资讯是,首先历史上惠安有可能确实是产沉香的,但量相当的少,可能早在几百年前就绝迹了,惠安在沉香历史上一个更重要的地位是出口集散地,越南的古皇宫在顺化,惠安过去也就是抽几根烟的时间。在越南历史上,惠安是个国际化海港大都市,中国人,日本人都大量的驻扎甚至繁衍生息。目前的建筑应该是福建一带风格为主。
从地图上看,由东向西,台 湾,两广,海南,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对了还有云南,可能都有沉香,国内的东西不用说了,克扣一点后抓紧时间送到宫里,南方几个荒蛮之地的小附庸国,也象征性的进贡一些,留一些再换点丝绸布匹等生活物资。
然后就是越南人根本不懂得分惠安,芽庄,红土,再强调一下,越南人只根据死料,活料,味道,含油量来分级定价,而且这个价格有一定的随意性,要看付款条件与心情,所以我认为,所谓惠安,芽庄,柬埔寨,老挝等分级基本是“商业划分”,很有趣的现象,甜凉清到了一定的纯度,繁体中文的命名体系就会由”惠安“归为”芽庄”。结合古文,现代报告,经验等等因素,如果按味道划分,海南沉应该划进惠安味系。这么分不能怪我,改革开放晚了,台 湾人那时候来不了大陆,没办法炒做海南东西,所以,所以,所以。。。还有一个问题是,地图上看,海南的绿色相当的少,东西应该也不多。不过这事要在20年前交给温州人办,指不定把能把惠安划进海南系。
另,台 湾的某网站上开始鼓吹泰国沉了,而且前面有N个定语,我硬是没记住,估计国内也快了。。。
3,所谓“星洲”,再看地图,还是集散地与贸易港,如果诸位站在大宗沉香出口商的角度思考,首先要研究地图吧,海运永远是成本最 低,然后你需要一个有一定量级的,具备国际化贸易,与规模运输的集散地,还有比新加坡更合适的么?!从进口商的角度思考,现在社会的分工逐步细致,你有必要安排队伍跑进深山老林里与香农谈判么?有那个成本,是我会安排队伍去日本,中东,台 湾做销售。我研究过所谓“印尼,马来,星洲,佳里满丹”。说实话,有区别,但大的嗅觉体系很接近,可能有些产区的东西会有一点点不太明显特征,可是从贸易角度上说,有多大的问题呢?划分产地的真正目的是用来划分市场的“价格区间”。
这些名词与产地的中文划分基本上是源于我宝岛地区,就产地划分与命名,有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请问有谁把这几个地方都跑遍了,而且在当地都有可靠的供应渠道?!
种植方法
沉香是我国名贵中草药材,也是稀有的高 级香料,还是佛教修行的上等贡品,其经济价值极高,产品供不应求,国内外奇缺,价格贵如黄金,正所谓“一片万钱”。专家从植物学的角度说:沉香只能形成于生长在东南亚 热带雨林地区的瑞香科沉香属的乔木型香品种树木之中,它或形成在树的表皮处或根部、树干处。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值方法,种植沉香成本低,易种好管。种植沉香,是绿化的很好的方法,而且经济价值高,是农民致富的好方法。近年,我国大力发展沉香的科学种植方法的研究和规模化种植。如英扬沉香开发有限公司从1986年5月至2006年9月完成了《海南沉香种植、造香与加工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经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评价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 先水平。成果内容包括:
1、选出的人工栽培第 一代和第 二代优良母树(命名为“海香沉1号”),是我国最早选出的沉香优良品系,实现了沉香从野生状态向人工种植的历史性转变。
2、总结的一套海南沉香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已在海南、广东等地普遍推广使用。
3、“打洞+菌药法”可使白木香树早结香、多结香、结好香,实现高效益,为人工造香开辟了一条新路。
4、香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为实现沉香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以下搜录沉香种植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1、种植季节:春季3-4月间气温回升,春梢尚未萌动、或刚萌动时,选择阴雨天定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如果选用袋装苗或营养钵苗,种植季节相对宽松,种植效果较好。
2、种植密度:造林密度,不能一概而言,要视立地条件而定,水肥条件很好的地方为2M×3M,每亩种植100株左右;土地不太肥沃、雨水偏少的地区多采用2M×2.5M的规格种植每亩种植120株左右。
3、种植前准备:按株行距挖 , 的规格:宽50×50厘米,深40厘米。挖好植 后,先回填表土,这时要配合投放基底肥。每株用量:复合肥100克、钙镁磷100克、过磷酸钙250克,结合回填土混合均匀。但要注意:投放肥料的顺序,先放复合肥料混匀表土――投放钙镁磷、过磷酸钙――混匀表土,然后将苗栽植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根系直接与复合肥接触,又可使根系直接接触到钙镁磷和过磷酸钙,有利于生根。栽植时要注意适当深栽,避免露出地径基部。栽植后,整个回填土应略高于 面成小丘形,或开排水沟,切勿积水、土埋,以免烂根。
4、栽植方法:起苗前将苗木下部的侧枝及叶片剪去,留住上部数个片叶,并将每片叶剪去一半。栽苗时植株直立,根系舒展,分层覆土,浇透定根水。成活率可达95%以上。
5、幼树的抚育:种植后,当年雨季末期松土、锄草2次。以后3年内应加强除杂、除蔓除草、松土、扩 等抚育管理工作。每年抚育二次,分别在雨季前、后各抚育1次。施肥:在结合松土、除草、扩 时,在雨季期间,每年施肥2次,每次株施复合肥100~150g,以促进林木生长,使其早日郁闭成林,减少杂草丛生。抚育时要注意每年修剪一次分枝,培育优良干形,有利于结香。但要注意,幼林第 一年,不要过早、过分剪秃所有侧枝,适当暂留一定的侧枝有好处。随着时间的推迟,幼林的逐步长高,才逐步向上修剪。这样,有利于增加幼林期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有助于幼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展。
6、成树的生长期养护:沉香树生长期只须除草,适当施肥。成年树耐贫瘠,无须太多的呵护;轻微的虫害,反而有利于生成结香。
采收与储藏
国产沉香的采集:选择树干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在距地面1.5~2米处的树干上,用刀顺砍数刀,深约3~4厘米,待其分泌树脂,经数年后,即可割取沉香。割取时造成的新伤口,仍可继续生成沉香。又法:在距离地面约1米处的树干上,凿成深3~6厘米,直径约3~10厘米的数个小口(俗称“开香门”),然后用泥土封好,待伤口附近的木质部分泌树脂,数年后生成沉香,即可割取。又枯死的白木香树,有时亦可觅得沉香,此香因年代较久,含脂量高,品质较好,但产量不多。来得沉香后,再用小刀剔除不含树脂的部分,晒干后即为成品。须贮藏于密闭的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止走油、干枯。
生药材鉴定
①进口沉香 为植物沉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盔帽形、棒状或片状,外形极不规则,长7~2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褐色,常有黑色与黄 色交错的纹理,平滑光润。质坚实,沉重,难折断,用刀劈开,破开面呈灰褐色。能沉于水或半沉半浮。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香气浓烈。主产印度、马来西亚等地。②国产沉香 又名:海南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不规则块状或片状,长3~15厘米,直径3~6厘米。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见黑褐色的含树脂部分与黄 色的木部柏间,形成斑纹,其孔洞及凹窝的表面呈朽木状。质较轻,折断面刺状,棕色。大多不能沉水。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发浓烟,香气浓烈。主产广东海南岛,广西亦产。沉香中油性足、体质重而性糯者,经精选加工后即为伽南香,参见“伽南香”条。3、显微特征:①白木香:横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细胞呈径向延长,壁非木化至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水量棕色树脂状物质。木纤维呈多角形,壁不甚厚,木化。导管呈圆多角形至类方形,往往2 个相集成群,偶有单个散在;有的导管中充满树脂状物质。木薄壁细胞壁薄,非木化。大多数10个成群,也有少数围在导管四周;内含棕色树脂物质。切向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4-15个细胞。导管节长短不一,具缘纹孔。木薄壁细胞呈长方形。木纤维细长,直径约20-30毫微米;有壁 孔;径向切面除木射线呈横向联合带外,余与切向切面类同。② 白木香粉末:粉末黑棕色;纤维管胞多成束,呈长棱形,壁 较薄,径向壁 上缘纹孔,切向壁 上少见。韧型纤维较少见,多离散,直径25-45微毫米;切向壁上单斜纹孔。具缘纹孔管多见,直径约至于28微毫米,具缘纹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约至20个细胞。单雠孔较密,内函韧皮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见菌丝腐蚀形成纵横交错的纹理,草酸钙柱晶少见。为四面柱体,长至 68微毫米;直径9-15微毫米。③沉香粉末:深棕色,与白木香粉末的区别是:韧型纤维较细,直径6-40微毫米,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50微毫米,木射线大多宽1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见。柱晶极小,长至80微毫米。显微鉴定:(1)国产沉香(白木香) 粉末:黑末:黑棕色。①纤维管胞多成束,长梭形,直径22-29μm,壁稍厚,木化,径向壁有具缘纹孔,切向壁少 见。②韧型纤维较少见,多散离,直径25-45μm,径向壁有单斜纹孔。 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28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④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约至20个细胞,单纹孔较密。⑤木间韧皮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见菌丝及纵横交错的纹理。⑥草酸钙柱晶少见,为四面柱体,长至68μm,直径9-18μm。此外,可见树脂团块。(2)进口沉香 粉末:深棕色。韧型纤维较细,直径16-40μm;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50 μm;木射线大多宽1-2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见。柱晶极少,长至80μm。饮片:国产沉香纟纵刨或斜刨的菲薄片,纵刨片表面可见淡棕色组织中密布棕黑色纵条纹;斜刨或横刨片表面,可见棕黑色斑纹。
炮制方法
刷净,劈成小块,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
其他资料
沉香又名牙香树、白木香,还有一个丽的名字叫做“女儿香”。它是原产南中国的常绿乔木,有平滑及浅灰色的树干、卵形及叶脉幼细的叶片和黄绿色的小花。在夏天,可看到一个个绿色的果实挂在树上。
沉香的用途广泛,它的树脂可制成香料或供药用,木材可制线香,而树皮可用来造纸。由于分布区不断缩小,只剩下零星的分布,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予以保护。
据史书记载,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关于莞香,当地人流传着一个丽的故事:莞香的洗晒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 好的香块偷藏胸中,以换取脂粉,香中极 品“女儿香”由此得名。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 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相关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
①《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鸡舌香,案此八物,同出于一树也。交趾有蜜香树,斡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钦取香,伐之经年,其根斡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其根为黄熟香;其斡为栈香;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其根节轻而大者为马蹄香;其花不香,成实乃香,为鸡舌香。珍异之木也。”
②《铁围山丛谈》:“香木,初一种也,膏脉贯溢,则其结沉实,此为沉水香。然沉水香其类有四:谓之熟结,自然其间凝实者也;谓之脱落,因木朽而自解者也;谓之生结,人以刀斧伤之而后膏脉聚焉,故言生结也;谓之蛊漏,因伤蠹而后膏脉亦聚焉,故言蛊漏也。自然脱落为上,而其气和,生结、蛊漏,则其气烈,斯为下矣。沉水香过四者外,则有半结半不结,为弄水沉、弄水香者,蕃语名婆菜者是也。因其半结则实而色黑,半不结则不大实而色褐,好事者故谓之鹧鸪斑是也。婆菜中则复有名水盘头,水盘头结实厚者亦近乎沉水香,但香木被伐,其根盘必有膏脉涌溢,以涌溢故亦结,但数为雨 ,其气颇腥烈,故婆菜中水盘头为下矣。余虽有香气,既不大凝实。若是一品,号为笺香。大凡沉水、婆菜、笺香此三名尝出于一种而每自有高下,其品类名号为多尔,不谓沉水、婆菜、笺香各别有种也。三者其产占城则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又皆不若万安、吉阳两军之间黎母山,至是为冠绝天下之香,无能及之矣。”
③《本草衍义》:“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今南恩、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沉之良者,惟在琼崖等州,俗谓之角沉。黄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药用。依木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清。在土中岁久,不待?剔而成结,谓之龙鳞。亦确创之自卷,咀之柔韧者,谓之黄蜡沉,尤难得也。然《经》中止言疗风水毒肿,去恶气,余更无治疗,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为上品药,须极细为佳。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余药不可方也。”
④《本草新编》:“沉香,味辛,气微温,阳也,无毒。入命门。补相火,抑阴助阳,养诸气,通天彻地,治吐泻,引龙雷之火下藏肾宫,安呕逆之气,上通于心脏,乃心肾交接之妙品。又温而不热,可常用以益阳者也。 ”
优质沉香木的形成必须经过千年,带有树脂的木材必须经过动物和外力的作用而产生伤口,树木又因为伤口处的油脂的分泌而愈合,就这样反复反复直到整个树木被树脂所包含,在经过长时间自然条件下的沉淀才能够形成。所以在古代,只有时皇 家和贵 族才能够使用沉香木,一般的家庭即使想要享用但是也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因为沉香木的价格非常昂贵。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南海地区的南宋沉船里就发现朝廷已经把这物件作为进口产品,四个手机大小的精品沉香木能够卖到一万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