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模样
⑴ 丁香干掉以后还有香味吗
当你吃着各种炖肉、烤肉的时候,是否注意过肉锅里的那些香料?你知道吗?如今大部分的香料都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材或调味剂,似乎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在历史上,这些不起眼的小家伙却多次让人类为之抓狂。
被认错身份的“憋屈主儿”美洲红辣椒
红辣椒为茄科植物,祖祖辈辈生存于新大陆的中南部。直到15世纪末,才随着它的家乡一起,被一个叫哥伦布的航海家发现,而后又被陆续带到全世界安家。按理说,辣椒家族能在世界扬名,哥伦布算得上是“大功臣”,但如果这些辣椒会说话,它们一定会向这个功臣提出严正交涉,因为后者自作主张地管它们叫“印度胡椒”。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在那个时代,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的印度和中国是财富的聚集地(事实也的确如此),而能够让食物保持新鲜以及吃起来更美味的香料,也同样来自那里。
因此,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就是帮助西班牙国王寻找财富和香料,所以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自然就是亚洲。但哥伦布却跟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对印度并不熟悉,以至于在船队航行到美洲时,想当然地把那里当成了印度。由于当时印度的胡椒早已在欧洲声名远扬,所以产于美洲的辣椒就这样被当成了它们在香料家族中的远亲。
大火的遗物丁香
提起丁香,很多人或许会首先想到美丽又香气馥郁的丁香花。不过,今天跟大家见面的,可不是能闻不能吃的花,而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一种香料——丁子香。在历史上,此君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小镇上发生了一场火灾,居民普兹拉姆的房子灰飞烟灭。很多年以后,一支考古队在被烧毁的房屋废墟里找到一个被熏黑的陶罐,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一小把丁香。通过查看同时保留下来的泥板上的文字,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把丁香居然存在于遥远的公元前18世纪。
丁香的植株形状手绘图如果说幼发拉底河地区的发现只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那丁香对于它的原产地则意味着灾难。在被广泛种植前,印尼的麋鹿加群岛(现名马鲁古群岛)曾经是是丁香的唯一产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人都只能高价购买丁香。
在他们眼中,这种味道独特,并且具有药效的小东西是最值钱的香料之一。为了得到这“黑黄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相继把“手”伸到这里,由于谁也不肯让步,所以只能靠枪炮交流。麋鹿加群岛由此陷入了炮火的洗礼中。
这就是作为香料的丁香的花,跟公园里紫花丁香画风很不同吧在中国,关于使用丁香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汉朝,只是用途有些奇葩。据说汉朝的一位皇帝小有洁癖,曾经下令大臣在觐见前必须咀嚼丁香去除口臭。丁香还有这奇效……看官,要不要打开你家的调料盒,来两粒?
天堂的种子胡椒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垒、坡洼热,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其所属的木兰类植物群为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号大户。
胡椒众所周知,胡椒吃起来有一种麻麻辣辣的感觉,在吃肉的时候撒上一些,可以有效去除腥腻感,让味道更佳。凭借这个优点,胡椒成了嗜肉的欧洲人最喜爱的香料。无奈的是,欧洲大陆不生长胡椒。因此,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想吃胡椒,就只能从阿拉伯人或威尼斯人手中购买,自然就免不了“挨宰”。时间一长,能买得起胡椒的就只剩下了有钱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胡椒都被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公元408年,哥特人攻占罗马,他们向罗马人索要的物品中就有多达3000磅的胡椒;在中世纪,有钱人往往被称为“胡椒袋”,甚至连盛放胡椒的器皿是否精致,也都成了衡量情操是否高雅的标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欧洲地区都会对拥有胡椒的人充满敬意,例如在法国的曼恩河流域,人们就曾把吃胡椒当作是腐败、奢侈、堕落。无独有偶,这样的看法也得到了古罗马的讽刺派诗人佩尔西乌斯的支持,他曾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了对过分钟爱胡椒等香料的不满,认为这样会使人失去阳刚之气。
胡椒牛排欧洲人对胡椒如此“感冒”,除了自身的饮食需求外,或许还跟两任经销商的宣传有关。前面说到地理大发现前,阿拉伯和威尼斯人是胡椒的主要销售商。这两个民族为了能长久地发胡椒财,就各自编造了一个有关胡椒产地的谎言:阿拉伯人考虑到欧洲人普遍怕龙,就说胡椒生长在龙把守的瀑布下面;威尼斯人则干脆说胡椒是天堂的东西。
造假的代名词肉豆蔻
肉豆蔻俗称肉果、玉果,是产于马来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南方等地的毛茛目肉豆蔻科植物,在治疗呕吐腹泻,脾胃虚寒方面有很强悍的实力。
肉豆蔻不过,这种椭圆形的小东西真正成名的地方却并非它的老家,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散发着香味的肉豆蔻仁,一传入康涅狄格州就成了大众喜爱的口味。有些狡猾的商贩就借机大做文章,他们利用肉豆蔻仁在晒干后的灰棕色和木头很相似这一点,将一些廉价木材削成肉豆蔻仁的模样,在市场上滥竽充数,以此来欺骗不明真相的买主。由于这种肉豆蔻是用木头制成的,因此就被形象地称为“木头肉豆蔻”,康涅狄格州也因为这种肉豆蔻的盛行,而获得了“肉豆蔻州”的绰号。
如果仅仅是在本产品内出现“替身”,那还不足以让肉豆蔻彻底成名。毕竟假冒的产品真心很多,但是假肉豆蔻很快就随着一本名为《美国风气》的书得到了“升华”。在这本书中,作者针对美国新闻界和国会中存在的诸多造假现象,将那些造假者称为“木头肉豆蔻”。
亚历山大的香波藏红花
藏红花又名番红花、西红花,在被广泛引种之前主要生存于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在亚洲西部和地中海一带也有一定的势力。
藏红花说到地中海,就不得不提希腊和波斯的文明,而这两个国家也不乏关于藏红花的记载。例如,波斯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用藏红花来编制国王宫殿的地毯,以及死后的寿衣,甚至是供奉给神灵的祭品,在社会上更是广泛使用于药材、食材、染料等范围。
擅长编造神话故事的希腊人,则给藏红花赋予了失恋的含义。波斯和希腊文明消亡后,藏红花也没有停下它神奇的时空旅程,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埃及艳后都曾将其制成香波来沐浴,古罗马暴君尼禄更是在巡城前在街道上铺满藏红花。
克什米尔的藏红花不过,让欧洲人全面了解藏红花的却是阿拉伯人。公元8世纪初,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西班牙后,将藏红花的球茎带到了那里。从此,藏红花开始逐渐被西班牙人熟知并接受,直到今天,位于马德里南部的拉曼恰岛每年都会举行为期三天的盛大节日,将藏红花放入各种食物中供来客品尝。拉曼恰也因此得到了“藏红花之都”的称号。
凄美爱情的见证者香草
这里又要提到哥伦布了,这位自以为然的老兄误打误撞带回的除了辣椒,另一种重要香料就是香草。
香草植株手绘图和印第安人一样,香草也曾经是墨西哥的原住民。在西班牙征服者入侵前,统治这片区域的托托纳克人就把香草当做神圣之物,这主要是源于香草起源的凄美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有一位公主和平民相恋并私奔。二人因此触犯了戒律,被大祭司下令处死。
二人的血所流过之处,瞬间长出了一棵香草藤,成熟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当地人认为这种香味代表着公主纯洁的灵魂。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人的血液肯定无法让土地上长出植物。真正帮助香草在墨西哥繁衍生息的是一种叫melipona的蜜蜂。这是一种在当地独有的蜜蜂,也是唯一能给香草授粉的蜜蜂。香草在开花时获得这种蜜蜂提供的授粉服务,等到花凋谢时,丰硕的果子就孕育而生。
香草冰激凌,仔细瞧,那几根豆荚状的小棍,就是香草的荚果哦跟所有香料一样,香草一经被带回欧洲,就立即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特有的结果的条件,却使得其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被广泛种植。
直到1841年,一位在香草种植园干活的黑人小伙子,才在无意中发现了给香草人工授粉的方法,即首先用小棍将香草的种膜剥开,然后在用棍子小心滴从柱头(位于花蕊的顶端,是储存花粉的地方)上扫下花粉,以此来给花授粉,让香草的雌雄两部分结合起来,最后结出果实。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授粉方法的出现,使得香草很快在气候更加温和的马达加斯加,印尼等地兴旺起来,一举超越了其在墨西哥老家的数量。
你还知道哪些香料?你最喜欢的是哪种?留言给蝌蚪君吧~
END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⑵ 丁香花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丁香花的形状和五角星或者四角星比较相似,呈顶生或者侧生的圆锥花序,花瓣为近球形或长圆形,花色为紫色、蓝紫色或淡紫色,裂片呈直角开裂,丁香花的花语为忧愁、离别、勤奋、谦虚、素雅平淡等,常用其含苞欲放的状态来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
丁香花的形状
丁香花的形状和五角星或者四角星比较相似,花朵为两性,呈顶生或者侧生的圆锥花序,近球形或长圆形,花色为紫色、蓝紫色或淡紫色,部分品种为白色或紫红色,裂片呈直角开裂,花药为黄色。
丁香花的花语
丁香花的花语为忧愁、离别、勤奋、谦虚、素雅平淡等,在我国古代以及现代的诗人,都喜欢用丁香花的含苞欲放来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的痛苦,常用来形容夫妻、情侣、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
丁香花什么时候开花
丁香花的开花时间通常为每年5-6月份,部分品种则在5-10月份期间陆续绽放,丁香花的品种繁多,大约有3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阿富汗、中国等地,栽培丁香花时,常用扦插法和播种法。
丁香花的促花方法
为了促使丁香花快速开花,在植株的生长期间,需要间隔2个星期浇一次水,浇水时保证一次性浇透,建议使用干净的矿泉水或雨水,而且养护温度要稳定在25度左右,为开花提供温暖的环境。
⑶ 丁香花语散文
天空,坚挺地阴郁了一天,终于在午后下起了毛毛细雨。
春雨贵如油。一个无雪的冬季后,天一直没有下雨。时常天阴了,阴透后又转晴了,下一场雨显得特别艰难。总是在人们无限的期待中,透出云层的是阳光,而非雷声、雨滴。昨天,在一阵狂躁的风后,飘起了雨,似有似无,细细密密。人来人往,没有人打伞。因为,雨丝儿很细,时断时续,不足以让人们惊慌失措,反倒觉得很爽,比起带着沙粒的风,它更让人欢喜。
雨终于淋湿了地面,算是不小了。迎春花已是落英缤纷,丁香花悠然绽放。
雨滴儿淋湿的花朵,有些无精打采。可推开窗户,足有七八棵树上的丁香花却在雨中显得那么清秀、绚丽,一股清香飘来。初放的丁香最为芬芳,盛放时达到高潮,慢慢地花香就淡了。
最早上班的院地只有一棵粉紫色的丁香,从见到并知道丁香花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它。小小的花朵成串成串,花满枝条。一朵小花四个瓣。所有我见过的花中,丁香最为芬芳,远远的那花香就飘然肺腑,沁人心脾。一直不太喜欢香水味的我,却对丁香的香味特别迷恋。如今,那棵树已经很大了,站在楼上能看到全树的花,但,这样满足不了我对它的热爱。
我有意天天从树下经过,看花蕾饱满,看它一点一点散开花瓣,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簇拥着相互催促着小心翼翼地绽放。昨天在雨中,它只是娇羞地开始绽裂小小的部分。一个姑娘走在树下,似有些不舍,站立片刻,拿出手机拍摄。我已用相机收藏丁香花多年,花都一样,不是年月日提醒,我分辨不出是哪一年的它。但,就是每年都不想放过它最绚丽多姿的花容。
怕它凋零,但它终是要凋谢,所以,我一直收藏,只是骗自己花儿一直都是那么绚丽那么芬芳那么迷人。花儿年年有今日,一年更比一年繁荣。而它每绚烂一次就在我的生命里刻下一个年轮,它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硕大越来越壮实,而我正在一点点地老去。工作三十年了。花在惆怅忧郁,还是我的心怅然若失。丁香本没有忧怨,因为,深深的热爱,多出些许痴迷,也就生出一丝愁绪。怕失去,但终是留不住,还是将随着时间远去。如丁香花,再是芬芳再是美丽,短暂的只是一瞬,谁也无法延伸这样的美。只能在花期,多看它一眼,多嗅嗅它的芳香,多为它停留一会儿。
驻足花前,留恋忘返。也许停留在心里的便是花魂,宛如,人走了,留下的念想,正是魂留在怀念他的人心里,魂牵梦萦,神不守舍,就那么一直牵念着。守护在一起的时光,好好珍惜,别是错过了,念念不忘。但我一直在写着怀念亲人的文字时,多想时光能倒流,再给我一次机会,在一起。可能吗?什么是永远,这就是永远。活着是没有永远的,别了才是永远。
人到中年,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禅悟这一切后,觉得自己曾经多傻,纠结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小事小非里凄凄然,多么温暖的岁月,多么青春的时光,多么神采奕奕的美好生活,却让我们糟蹋的不成样子。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看破红尘。未来的路还很长,明白的不算晚,说是珍惜是否真能珍惜,要看自己如何风轻云淡、优优雅雅、从从容容地走在时光里,用爱用情用心与周围人相处,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管在一起能有多久,只希望更久一些更长一些更加温暖一些。
母亲只要身体允许,她都用心的做饭,然后叫我们去吃。我们总是错误地体贴,怕母亲累着,时常找个理由婉言拒绝。多么愚蠢的想法,人更需要陪伴,更在乎心的.愉悦。身累不是真正的累,心累心苦心孤寂了,那种痛苦和寂寞,是在将活着的意义和幸福感抹煞。
有多少儿女对父母孝而不会孝,总认为给父母钱给父母买件衣服就是孝顺,或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父母,你认为的快乐不一定就是父母想要的。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老人晚年最渴望的。老人为了儿女,多半时候都说着一些违心的话,总怕儿女劳累和担忧,就连牵挂和想念都深埋在心底,不想让儿女看见。
时光匆匆,我们总是忙忙碌碌,走得太快,忽略了好多不该忽略的事情。父母的家从我们上大学开始,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客栈,一个永远为儿女敞开大门的家,我们飞累了,疲倦了,受伤了,抑或想念了,才匆匆奔腾而去。想过父母在天天期盼和等候吗?想过他们思念时的心情吗?他们压抑着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总是站在儿女的角度去理解、宽容和顺其自然。不要无视父母那颗博大而包容的心,更不要在他们的心上刺绣你的锦秀前程,万不可在他们脆弱的心里用刀子雕刻你的无助和无奈。正因为他们太在乎你,才无比的关注和唠叨。
总想让你少走些弯路,总是希望你比别人幸福,总是担心你在外面受罪,不要在他们苦口婆心的时候不耐烦,这世上没有他人对你那么细心那么忧心忡忡,只有深爱你的人,才如此让自己的爱低到尘埃里。有多少子女总在刺伤着父母的心,伤过后,父母总是又一如既往,这就是亲情,无法割舍的血脉关系。
不要等到有一天你的儿女也如此伤你时才明白,也许你已经没有机会在父母的面前忏悔。要知道,父母就是儿女的镜子,儿女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长。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言传身教比单纯的说教要更有影响力,所以,做好父母才能教育好孩子。
走在丁香盛开的时节,且行且悟且珍惜。生命更像一朵花,孕育、培蕾、开花、芬芳、凋萎,开一次就是一生。花开还有来年,而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新来过。爱不要等,孝不要等,错过了,就成永远。
花是美丽的,我们的生命也是美丽的,但美丽的东西都很短暂。你可能觉得人生的路很漫长,若是有一天你滑翔到一个自己不愿到的年轮,刹那间,好多美好的时光都已远去。不要想起挽留,因为,挽留不了。仿若爱情,爱了却没有珍惜,后悔了,回头去挽留,这是人生走过的一段路,谁又能回头。
美好太像一个精美的玻璃器皿,你得小心呵护,谨慎擦亮,它才能一直保持你想要的模样,不然,哗啦一下,就碎成一地。
每天抽点时间去欣赏一下花儿,吸吮一下它清新爽悦的香甜,不要错失,它不会等你去欣赏。千万别花瓣儿缤纷一地,泪湿衣襟。千般思念,万般不舍,都只剩离愁别绪。
丁香在文人的眼里总是结着愁怨。知道为什么?都是在丁香花下走过,痴人自痴,愚人自愚,总有那么几个人停下脚步,看花赏景,笑容满面,心潮澎湃,自是知己知音了。
懂你。你懂。相伴一起走。夕阳西下时,你依然在,我就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微笑。
⑷ 五月丁香花
又到五月,又到丁香花开的季节。
我总是觉得,丁香花,实在是其貌不扬,小小的花朵骨,或淡粉或淡紫,开放时像一个个吹起的小喇叭,实在是平凡得很。即便是密密的几十朵凑在一起成一支,成千上万的小喇叭吹满枝头,成一树浓浓丁香,观赏起来,怕也不及一支雍容华贵的牡丹。然而这相貌平平的小花散发出的那种清香,却总是那么的清雅、芬芳,愈久弥香,沁人心脾。
自古以来,丁香花总被誉为愁品,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古往今来,咏丁香花的诗句就不少,象唐代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中主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的“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贺铸的“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无不是将丁香的惆怅,郁结在千千情结中,纠结于密织的情网中,缠绕在片片心事里,愁心永远守候的模样。http://www.iis7.com/c/90/ VPS云主机
又到五月,想起丁香花,也迎来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往年的护士节,我便没有太多的感触;而今年,当我踏入卫生系统这个行业,当我在“优秀护士表彰座谈会”上,听着护士们对护士行业酸甜苦辣的倾述时,才开始有了太多的感触。
你看,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她们倾听着治疗盘的协奏曲;无数个不眠之夜,她们感受着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她们负责病区的点点滴滴,大到医疗救护,小到更换衣物,处处是她们穿梭的身影。
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护士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群体,如果你稍加注意,你会发现:在医院里,走在医生前面观察病情的是护士;跟在医生后面执行医嘱的,是护士;每天睁着眼睛警惕医嘱有没有开错的,是护士;保护病历不被病人抢夺,避免资料不被弄失的,是护士;病人输液、换药、治疗,要找护士;病人不能吃饭,要找护士;医院水池堵了,电视电灯坏了,要找护士;对环境和陪伴制度不满意,要找护士;病人找不到医生,要找护士——。有个护士统计过自己一个中班的工作:到病房里拔下25个挂完的盐水瓶,来回跑50趟,去病房里接换瓶26次,来回跑52趟,还有其他的工作。有人算过,一个护士工作一天下来所走的路由四、五十里之多,腿都跑肿了。有的护士一天下来要打针300多人,执针的手都磨成茧。
有个医生曾开玩笑的说过这样一段话:第一年的护士是苹果脸,白里透红;第二年的护士是黄瓜脸,面色发青又长痘;第三年的护士是苦瓜脸,愁着嫁人长皱纹。看来不无道理。
有护士说:很多时候,每当夜深人静别人都在睡觉,我却在巡视病房;很多时候,深夜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掀开温暖、舒适的被子,顶着寒风奔向熟悉的岗位,对着各种各样的患者及家属的面容,同情之心、怜爱之情油然而生,毫无怨言地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当成功脱险后的病人转危为安时,焦急等候的家属舒展了紧琐的眉头,家属和患者一个感谢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谢谢,都会使我有种自豪感、满足感涌上心头,一点辛苦,一些劳累汗水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有护士说:微笑的背后也有辛酸和无奈——对家庭却总有一种愧疚感,这些年来,一些本该由我做的家务事很多时候总是无暇顾及。回想起来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了,在他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没有尽好母亲的责任。儿子三年幼儿园的家长会、亲子活动我都在乡下没能参加,今年儿子的毕业典礼刚好我休息,他高兴了好多天逢人并说我妈妈会回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了,再也不会每次只有爸爸陪我了!记得还有一次儿子发高烧去医院打点滴,而我却在乡下值夜班不能回来,儿子流着委屈的泪打电话喃喃跟我说:“妈妈我好难受,好想你抱抱我,你能不能回来陪陪我呀。”我哭了,作为一名护士我是优秀的,但作为孩子的母亲,我是多么的不称职,听了孩子对我最低的要求,我却不能给予他,我只能把满腔的牵挂和惦记深深埋在心底。
听着她们的倾诉,那美丽、那高洁、那愁怨,岂不是丁香花般的摸样?
穿着一身或白,或蓝,或粉红的制服,像天使一样美丽动人,一袭飘然的白衣,是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守护生命的重任。
又到五月,又到丁香花开的季节。
丁香花,实在是其貌不扬,小小的花朵骨,或淡粉或淡紫,开放时像一个个吹起的小喇叭,实在是平凡得很。
丁香花,总是如此的惆怅,郁结在千千情结中,纠结于密织的情网中,缠绕在片片心事里。
又到五月,又到丁香花开的季节,但愿她的愁绪,能在五月的天空,开始淡淡地融化,融化成灿烂的芬芳,美丽着五月的心事。
⑸ 丁香花是什么故事
丁香花
有个王后由上帝注定了不能生孩子。她因此每天早上都去花园里,祈求天上的主赐给自己一个儿子或者女儿。终于,一名天使从天上来对她说:“你该满意了,上帝打算让你生个‘如意儿’,也就是说他想有世界上的什么,就一定会有什么。”王后赶去向国王报告了喜讯。时间一到,她果真生下一个儿子,国王高兴得要命。从此,王后每天早晨都带着儿子去宫中的动物园,在一口清亮的水井边洗脸。孩子慢慢长大点了,一天,她怀里抱着婴孩,不知不觉睡着了。这时,那个知道小王子“如意儿”的老厨子走来,偷走了孩子,同时抓来一只母鸡杀掉,把鸡血滴在王后的裙子和衣服上。随后他把王子抱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叫一个奶妈喂他,并且跑去国王跟前告王后,说她让野兽把王子叼走啦。国王看见王后衣裙上有血,信以为真,大为震怒,下令修建一座日光月光都照不进去的高塔,把他的妻子关进塔中,并且封死了塔门。他要让她关七年,不吃不喝,饿死渴死。幸好上帝派了两位天使变成白鸽,一天两次飞到塔中,送饮食给王后,直到七年过去。
那厨子呢,心里盘算,那孩子想什么就会有什么,我现在待在这儿,他也很可能叫我遭到不幸。于是,他辞了宫里的差事,去到孩子身边。这时候,孩子已经长大到会讲话了,厨子对他说:“快说,你想要一座漂亮宫殿,还附带一座花园和其他的一切!”话刚刚从孩子口中吐出,眼前便出现了他希望有的全部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厨子告诉小王子:“你这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不好,希望有位漂亮少女来给你做伴吧!”王子说出希望,少女马上站在他面前,真是比任何画家画的还要美。从此他俩一起玩耍,真心相爱。老厨子呢,就经常像位大老爷似的去打起猎来。只是他老不放心,怕小王子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父亲身边,那他就要倒大霉啦。所以,他带上少女到了外边,对她说:“今晚上等男孩睡着了,去他床边,捅他胸口一刀,把他的心脏和舌头给我剜出来。你不肯干,我就要你的命!”他说完走了。可第二天,他来时姑娘还没有照他的吩咐办,反倒说:“一个没伤害过任何人的无辜孩子,我干吗害死他呢?”厨子于是又威胁她:“你不照我说的做,你自己休想活命!”厨子走后,姑娘让人牵来一只小母鹿,宰了它,取出它的心和舌头,放在一只盘子里。一见老厨子走来,她赶紧告诉男孩:“藏到床下去,用被单盖住自己!”坏蛋走进来,问:“男孩的心和舌头在哪里?”姑娘把盘子递给他,这时王子却掀开被单,说:“你这个老罪人,干吗想害死我?我现在要判你的刑:你给我变成一条黑色卷毛狗,脖子上戴条金链子,并且吞食烧得红红的炭,让火焰从你喉咙管里冒出来!”话刚出口,老坏蛋已经成一只脖子上戴着金锁链的黑色卷毛狗,厨师们得拿烧得正旺的木炭来喂他,火舌从他喉咙里直往外冒。王子在那儿又生活了不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想念起他的母亲来,不知道她是不是还在人间。终于,他告诉姑娘:“我要回祖国去了,你要是乐意随我去,我会养活你的。”“唉,”姑娘回答,“路途这么遥远,叫我在一个不了解自己的陌生国家做什么好啊?”因为要去呢,她不十分情愿,不去呢他俩又不忍心分开。于是,王子把她变成了一枝美丽的丁香花,带在自己身边。
王子动身了,黑色卷毛狗不得不跟在后面跑,回到了他的祖国。这时他来到关自己母亲的塔下。塔非常非常高,他希望有架梯子,一架长梯便一直搭到了塔顶。他爬上去,瞅着塔里喊:“亲爱的母亲,尊贵的王后,您是活着呢,还是已经死去?”母亲回答:“我刚吃过饭呀,肚子饱着哩!”她当是送饭的天使又来了。王子说:“我是您亲爱的孩子,人家以为野兽从您怀里把我咬死了,可我还活着,想马上来救您出来!”他爬下梯子,请人去国王面前报告,说一名外来的猎手,想替陛下效力。国王回答:“好的,如果他学过打猎,能替我备办野味,就叫他进宫。”可当时全国各地从来见不着野兽。猎人呢,却答应只要国王的餐桌上用得着,要多少野味他都愿意供应。接着,他叫整个狩猎队集合,跟他一起进森林去。到了林中,他让猎手们围一个大圈,只在一端留个口子;他自己站到口子边,发起愿来。一眨眼工夫,两百多头野物窜进圈内,猎手们纷纷射击。最后,全部猎物装满了六十辆牛车运回王宫。好多好多年没尝着野味了,这下国王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国王异常高兴,决定第二天请宫里所有的人到他那儿去吃一顿,因此大摆筵席。宾客们到齐了,他对外来的猎手说:“你这么能干,就挨着我坐吧。”王子回答:“国王陛下,您给了我太大的恩宠,我只是个普通猎人啊!”国王坚持自己的要求,说:“我命令你坐在我身边。”王子终于遵命,可坐在那儿想起自己亲爱的母亲来,于是希望国王的大臣们哪怕只有一个提起她,问王后在塔里现在怎样了,是不是还活着,或者已经饿死。他刚这么一想,元帅已经开始说:“陛下,我们在这儿欢宴,可王后在塔中怎样了啊?她还活着吗,还是已经死去?”国王却回答:“她让野兽咬死了我心爱的儿子,我根本不想再听到她的情况!”这时候猎手站起来说:“仁慈的父亲啊,她还活着呢,我就是她的儿子。不是野兽把我叼走了,而是那个坏蛋,那个老厨子干的好事!他趁王后睡着了,从她怀里抱走我,把鸡血滴在了她的裙子上!”说着他牵来拴在金链子上的狗,说,“这就是那个坏蛋。”并叫人送来烧红了的煤炭,强迫狗当着大家的面吃下去,直吃得喉咙里冒出火苗来。随后他问国王,想不想看看狗的本来面目,问完就又把狗变成了厨子。这家伙马上便穿着白围腰站在了那儿,手里拎着把菜刀。国王看见他,非常气恼,下令把他丢进了死牢。猎人接着说:“父王啊,您也见见那个待我很好的姑娘吧。厨子逼她结果我性命,她却没这样做,甘冒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国王回答:“好的,我很乐意见见她。”王子说:“尊贵的父王,我想让您看一下她变成了鲜花的模样。”说着伸手进口袋,掏出丁香花来插在父亲的桌上。这花啊是那样地美丽,连国王也从来没见过哩。随后,王子说:“现在我想也让您看看她本来的样子。”边说边发愿让她变成少女,一眨眼,她已站在面前,比任何画家画的还要美。
国王派了两名使女和两个侍从去塔里接出王后,带她来参加宴会。可坐在筵席上,王后却什么也不吃,说:“仁慈的上帝帮助我在塔里活了下来,不久他会彻底救我出苦海啦。”她果真只活了三天,就得到善终。她下葬时,那送饮食进塔里的天使也变成两只白鸽跟着飞去,落在了她的坟茔上。老国王下令把厨子四牛分尸,尽管这样还是心如刀绞,不久也死去了。王子娶了他变成丁香花带回来的美丽少女,他俩眼下是否还活着,只有上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