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枝牡丹
① 当国色天香遇上“他”
图源:段万卿《满园国色》
百花争艳 繁花怒放
万紫千红红烂漫
牡丹花朵娇艳饱满 花瓣层层叠叠
玉笑珠香 冠绝群芳
图源:周天
目前全园共有 120多个品种 牡丹开放
开花牡丹约占本园牡丹的 18%
主要分布在 九色园 百花园
图源:周天
盛开的牡丹品种有
群英、十八号、银鳞碧珠、银红巧对等
初开的牡丹品种有
白雪塔、小桃红、三变赛玉、青山贯雪等
清明期间 园内 中心广场 还有机甲巡游
时间:11:00 13:30 15:00 16:30
赏牡丹同时还有机甲互动
小朋友们更是可以穿上机甲 沉浸式体验
千姿牡丹园内 垂枝桃 菊花桃
碧桃 早樱 等1万余株正值盛花期
海棠园的 火焰海棠 绚丽海棠
王族海棠 等1万余株海棠盛开
快跟随春天的脚步
到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踏春赏花吧
图源:周天
图源:王少东
园区电子导览已上线
智能导览 沉浸体验
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进主页-畅游隋唐-电子导览
即可进入电子导览
② 图片中都是什么植物 要名称 有科名最好
求采纳
第一张图第一行:
1.三角椰子 拉丁学名 Neodypsis decaryi。
2.武竹 拉丁学名 Asparagus densiflorus 别称非洲天门冬、万年青。
3.加拿利海枣 拉丁学名 Phoenix canariensis 别称 长叶刺葵、加拿利刺葵、槟榔竹。
4.匙叶黄杨 拉丁学名 Buxus harlandii 别 称 石黄杨、万年青。
5.茶梅 拉丁学名Camellia sasanqua Thunb. 别称 茶梅花。
6.碧冬茄 拉丁学名 Petunia hybrida (J. D. Hooker) Vilmorin 别称 矮牵牛/杂种撞羽朝颜/灵芝牡丹/毽子花/矮喇叭/番薯花/。
第一张图第二行:
1.日本珊瑚树 拉丁学名 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 var. awabuki (K. Koch) Zabel ex Rumpl. 别称 法国冬青,珊瑚树,早禾树。
2.黄金柳 拉丁学名 Salix alba var.Tristis 黄金柳,是金丝柳的一种,树形优美,抗病虫能力强。
3.龟背竹属 拉丁学名Monstera是天南星科的一属植物,约50种,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
4.篦子三尖杉(学名:Cephalotaxus oliveri)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下的一个种,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5.厚萼凌霄 拉丁学名 Campsis radicans (L.) Seem. 别称 美国凌霄、美洲凌霄、洋凌霄。
6.锥叶池杉 拉丁学名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 cv. Zhuiyechisha杉科落羽杉属的一种常绿植物。
第一张图第三行:
1.金边龙舌兰 拉丁学名Agave americana f. variegata天门冬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常绿植物,是美洲龙舌兰的锦斑变异形态。
2.岷江金丝梅(学名:Hypericum henryi sp. uraloides)为藤黄科金丝桃属下的一个亚种。
3.武竹 拉丁学名 Asparagus densiflorus 别称非洲天门冬、万年青。
4.睡莲 拉丁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又称水百合,原产亚洲、美洲和澳洲。有耐寒和喜温两类品种。喜阳光充足和含丰富腐殖质的粘土,是花、叶俱美的水生观赏植物。
5.水杉 拉丁学名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别称 水桫树。
6.蓝楹,别称:蓝雾树,拉丁学名:Jacaranda mimosifolia.管花目、紫葳科落叶乔木。树冠高大,叶大,圆锥花序,果为蒴果,圆形稍扁,浅褐色。
第二张图第一行:
1.七叶莲 别称 小叶鸭脚木、汉桃叶、七叶烂、狗脚蹄、手树、七加。
2.高山榕 拉丁学名 Ficus altissima Bl. 别 称 马榕、鸡榕、大青树、大叶榕。
3.丽春花又名仙女蒿、虞美人、赛牡丹,系罂粟科一、二年生宿根草本。
4.加拿利海枣 拉丁学名 Phoenix canariensis 别称 长叶刺葵、加拿利刺葵、槟榔竹。
5.狭叶红紫珠 拉丁学名 Callicarpa rubella马鞭草科紫珠属红紫珠下的一个变型。
6.栀子花(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栀子、黄栀子。属茜草科,为常绿灌木,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
第二张图第二行:
1.百子莲 拉丁学名Agapanthus africanus Hoffmgg. 别称 紫君子兰、蓝花君子兰、非洲百合。
2.串钱柳 拉丁学名 Callistemon viminalis(Soland.)Cheel. 别称 垂枝红千层、瓶刷子树、多花红千层、红瓶刷、金宝树、刷毛桢
3.春羽 拉丁学名 Philodenron selloum Koch 别称 春芋。
4.欧丁香 拉丁学名 Syringa vulgaris L. 别称欧洲丁香、洋丁香。
5.大叶沿阶草 拉丁学名 Ophiopogon latifolius Rodrig. 别称 八宝镇心丹。
6.大叶吊兰 拉丁学名 Chlorophytum malayense 别 称 白边兰草,折鹤兰
第二张图第三行:
1.厚萼凌霄 拉丁学名 Campsis radicans (L.) Seem. 别称 美国凌霄、美洲凌霄、洋凌霄。
2.翠蝶花 拉丁学名 Lobelia erinus又名六倍利,别名翠蝶花、山梗菜、花半边莲、南非半边莲,为桔梗科半边莲属下的一个种。
3.地涌金莲 拉丁学名 Musella lasiocarpa (Franch.) C. Y. Wu ex H. W. Li 别称 千瓣莲花、地金莲、不倒金钢
4.大叶黄杨 拉丁学名Buxus megistophylla Levl. 别称冬青卫矛、正木。
5.亮丝草 拉丁学名 Aglaonema spp亮丝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亮丝草又名粗肋草、广东万年青
6.柳树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腺柳 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柳属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虫媒花等特征表明,较杨属与钻天柳属进化。
③ 陕西种植的珍贵木材有哪些
一级:珙桐;
二级:大果青杄、连香树、光叶珙桐、香果树、杜
仲、鹅掌楸、山白树、水青树、太白红
、
银杏、翅果油树;
三级:紫斑牡丹、矮牡丹、秦岭冷杉、垂枝云杉、黄
杉、厚
朴
、领春木、青
檀、水曲柳、红豆树、羽叶丁香、猬
实、金钱槭、紫
茎、白辛树、核桃、瘿椒树、华
榛
、凹叶厚朴;
以下一些树种属中国特产或陕西独有:
珙桐、连香树、翅果油树、太白红衫、山白树、香果树、水青树
、秦岭冷杉、庙台槭
、
红豆树
、紫茎
、黄杉。
④ 牡丹的茎对它有什么用
植物的茎对于植物体有如下作用:
(1)输导作用。由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沿茎主要自下而上输导(但有垂枝的植株中,也有向下流动的情况),其途径是木质部的导管或管泡;由植物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制造的有机养料,经过茎自上而下运输,其途径是韧皮部的筛管。
(2)支持作用。茎靠内部所具有的发达的机械组织,承受着枝、叶、花、果的全部重量和压力,还要抵抗由于风、雨、雪、雹等自然变化所引起的摧残力量,使技、叶、花、果能够更加合理地展布在空间,进行各自的生理作用。
(3)贮藏作用。茎中可以贮藏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以供植物体利用,如甘蔗、藕、马铃薯。另外还可贮存一些代谢作用中的废物,如粘液、松脂、挥发油、单宁、乳汁等。茎中贮藏的物质,往往可以提取出来,供工业上利用。
(4)此外,茎的繁殖作用也是极其明显的,利用茎、技进行扦插、压条、嫁接,利用地下茎进行繁殖,已是植树造林和农作物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⑤ 牡丹樱花的详细资料急!!!
牡丹樱花又称"八重樱",八重樱树在4月到5月之间开花,比“染井吉野”和山樱树要晚。平常被内称作八重樱树,但是容在植物学上不存在这个名字。它是开重瓣花樱树的总称。日本的樱花树大致上可以分成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两种。在栽培品种里,除了“染井吉野”之外都可以称作“里樱”。在“里樱”的园艺品种里,开重瓣花是很普遍的,这种就被称作八重樱。开重瓣花的豪华品种有很多,而且在江户时代发展了很多新的品种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其中,分布在伊豆东海方面的大岛樱树在品种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开单层花的“染井吉野”不同,它的花有好几层,红色和粉色的品种居多。开花的季节也比“染井吉野”要晚一些。
http://www.52blog.net/user1/28715/archives/2006/740275.shtml
⑥ 花的名称\ 拉丁名\环境\ 用途
十大名花
牡丹--花中之王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产地:原产中国,为落叶亚灌木。
用途:观赏、食用、药用。
荷花
学名:Nelumbo nucifera 另一为美国黄莲N.pentapetala产于美洲。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东北、华南、川西平原、云贵高原也有人工栽种。
用途:观赏、食用、药用。
月季
学名:Rose cvs.
产地:全国各地
用途:观赏、食用。
桂花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东北、华南、川西平原、云贵高原也有人工栽种。
用途:观赏、食用。
中国水仙花
学名: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川西平原、云贵高原也有人工栽种。
用途:观赏。
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东北、华南、川西平原、云贵高原也有人工栽种。
用途:观赏、食用、药用。
兰花
学名:Cymbidium spp.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川西平原、云贵高原也有。
用途:观赏、药用。
山茶花
学名:Camellia japonica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川西平原、云贵高原也有分布。
用途:观赏、药用。
杜鹃花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 R.spp.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川西平原、云贵高原。
用途:观赏。
梅花
学名:Prunus mume
产地:我国南方多数地区,东北、华南、川西平原、云贵高原。
用途:观赏、食用、药用。
⑦ 求牡丹的知识与梅花的知识
概述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 Peony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阳王、富贵花
芍药科、芍药属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又宋词“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名句流传至名。“百花之王”、“富贵花”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
唐朝人更爱牡丹,曾在牡丹花开季节,举行牡丹盛会,长安人倾城而出,如醉似狂。宫中亦爱重牡丹,诗人李正封赞它为“国色”、“天香”,唐皇极为赞赏。“国色天香”亦从此成了牡丹的又一雅号。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产地与习性:原产中国,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光,亦稍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 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形态特征: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
牡丹的分尖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为直立型、开展型和半开张型;按芽型可分为圆芽型、狭芽型、鹰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习性可分为单枝型和丛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红、紫、蓝、黑和复色(实际上并无纯正的蓝与黑色);按花期可分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种有二次开花的习性,春天开花后,秋冬可再次自然开花,即称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为系、类、组型四级。四个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个类即单花类和台阁花类;二个组即千层组和楼子组;组以下根据花的形状分为若干型,如单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繁殖与栽培: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种和扦插。移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过早或过迟。喜肥,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后应进行整枝。对生长势旺盛、发枝能力强的品种,只需剪去细弱枝,保留全部强状枝条,对基部的萌蘖应及时除去,以保持美观的株形。除芽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使植株开花繁而艳、保持植株健壮,应根据树龄情况,控制开花数量。在现蕾早期,选留一定数量发育饱满的花芽,将过多的芽和弱芽尽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个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应将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让其开花,以集中营养促进植株的发育。
常见病害有褐斑病、红斑病和锈病等;常见害虫有线虫、蛴螬和地老虎等。
应用:
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根皮入药,花瓣可酿酒。
牡丹形态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一、株型
因品种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一般来说按其形状或分为五个类型;
1、 直立型
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知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º以内。节间较长,新生枝年生长量在10~15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高者达1米以上。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2、 疏散型
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形成低矮展开的株形,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º以上,新枝长,较软。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3、开张型
枝条生长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角度在上述两者之间,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新枝年生长量6~8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 高厘米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为代表。
5、独干型
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具有明显的主干,主干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厘米。主干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有的无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
述每一植株类型中,因品种不同,直立程度、高矮、斜伸角度等亦有不同;同时,枝条的粗壮、细弱、硬挺、直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矮生类型中“罗汉红”即属于粗壮矮生型,而“出梗夺翠”则属于细弱矮生型;又如直立型中的“首案红”属粗壮直立型,“姚黄”则属于细硬直立型。
二、根
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一般来说,根深的植株枝叶茂盛,植株较高,根浅则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种不同,其根型、数量也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直根型
此类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仅有几十条粗细均匀的粗“面条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极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后称“丹皮”)产量高,质量好。如“凤丹”、“赵粉”、“二乔”、“墨魁”等。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观赏两用品种。
2、坡根型
此类根条粗细长短不一,分生侧根较多,交叉生长,俗称“鸡爪根”,多数入土较浅,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贯雪”、“白玉”、“黄花葵”等品种,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产量低于直根型,不适于药用栽培。
3、中间型
此类根条稀密适中,无明显主根,生有多数粗细均称、根皮光滑的“面条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种生黑”、“姚黄”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
三、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鳞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称“鳞芽”。牡丹以鳞芽越冬。
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为花芽、叶芽、潜伏芽和不定芽四种。
1、花芽
牡丹的花芽为混合芽,能抽枝、长叶、开花。着生在枝条顶端的称为“顶生花芽”,开过一次花的枝条,花茎便自行干枯回缩一段。着生在干枯花茎下部的叶腋间的花芽称为“腋生花芽”或“侧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较肥大饱满,剥除鳞片,可见“花胎”(即鳞芽内部的幼小花蕾)。
2、叶芽
叶芽只抽枝长叶,多数着生在花芽下部的叶腋间,也有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较花芽瘦小,萌发后发育成枝条。
3、潜伏芽
潜伏芽着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状瘪小,如粟粒,俗称“狗鳖”。平时不萌发,在花芽、叶芽或枝条受伤后才能萌发,其寿命较长,可维持10~1 5年之久。
4、不定芽
着生在根茎处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后抽生为萌蘖枝,俗称“土芽”。不定芽萌发力特强,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来源。不定芽当年不开花,生长旺盛者,在顶部当年可发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开花。
牡丹在芽因品种不同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均有差异,形态百出,各有特征。大体上有圆锥型、珍珠型、扁圆型、长锥型、鹰咀型等;各形状之间又有大小、鳞片的多少、芽质瘪瘦虚实等差别;颜色也有青绿、黄绿、土红、土黄、银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红等色;另外还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种的主要依据。因此,单靠芽的形状、颜色等很难识别牡丹的品种,需靠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种鳞芽的特性。
四、分枝
因当年生效枝上节间长短不同,着生芽数及新枝萌发力强弱也不同,分枝的习性也有明显差异但分枝大体上有以下两种类型:
1、单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长,着生芽较少,仅在基部1~2节部位或第1~3节部位上生芽,并且这些新芽中,当年仅有一芽萌发成为当年生新枝,该类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黄”等。
2、稠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短,着生新芽较多,一般3~5个,新芽发枝力强,每个新芽在当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较稠、丛生。这类品种的植株一般较矮,分枝密。如“瑛珞宝珠”、“丹炉焰”、“脂红”等。
五、叶
牡丹叶互生,由叶片、叶柄组成。叶形、大小、色泽、质地等因品种而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大形圆叶型
全叶大而圆,长40厘米以上,宽25厘米以上,小叶宽大,圆纯而肥厚,呈广卵形或卵形;侧小叶边缘缺少;叶面多平展。如“王红”、“大胡红”、“墨魁”、“首案红”等。
2、大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前,但小叶较狭长,呈长椭圆形,质较薄,边缘缺刻少而尖,叶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银粉金鳞”、“冰凌罩红石”等。
3、小叶圆叶型
全叶较小,长约20~30厘米,小叶短而厚,边缘缺刻少而圆纯。如“葛巾紫”、“蓝田玉”、“美人红”等。
4、小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上,但小叶较狭,边缘缺刻尖而上卷。如“脂红”、“烟龙紫”等。
5、中形叶型
全叶中等大小,长约30~40厘米,小叶长椭圆形,边缘缺刻多且较尖又上卷,叶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状元红”、“大棕紫”等。
中外,还有特殊的叶形。如“三奇集盛”,每个叶柄上只生三枚不规律的圆形叶片,比一般品种少三分之二,为二回一出复叶;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叶柄上着生三组叶片,分为顶五后六共十一枚小叶,比一般品种多二片。
牡丹叶的颜色以绿色、黄绿色为主,个别品种的叶有深浅不同程度的紫晕;有的叶面上还缀有紫色或黄色的斑点;叶背面多为灰绿色和浅灰色,个别的品种(如“鹤白”)茸毛特别多。
六、叶柄
牡丹的叶柄也有粗细、硬软、长短之分,长者可达40厘米,短者不过10厘米;叶柄凹处多为暗紫、紫红、灰褐、黄绿等不同颜色。
叶柄的长短,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对花的观赏价值影响也较大,叶柄与枝夹角大,叶面平展或下垂,叶也较稀,如“墨魁”,花朵均着生在叶丛之上,形成花美叶秀,相得益彰的观赏价值;相反,叶柄较短,叶柄与枝条夹角较小,因枝叶紧密,花朵常藏在叶丛中,造成“叶里藏花”现象,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
七、花
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有的品种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如“似荷莲”、“凤丹白”等;但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缤纷的花朵。
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层)类、重瓣(层)类、千瓣(层)类。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传统上把皇冠型和绣球型称为起楼)六种花型。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种变化形态。
近几年来,有关牡丹专家学者与产区的科研人员一起,结合传统的分类方法,经多年实地观察研究及对牡丹花的解剖观察,摸清了花型及花朵构成的演化规律后,提出了新的花型分类,即把牡丹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
1、 单瓣
花瓣2-3轮,10-15片,宽大平展,雄蕊200-300个,雌蕊4-6枚,雄、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此类花型以“鸦片紫”、“石榴红”、“赛珠盘”、“凤丹白”等品种为代表。
2、 荷花型
花瓣4-5轮,20-25片,花瓣宽大,形状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发育基本正常,结实能力较强,但个别品种偶有雄蕊或雌蕊柱头瓣化现象。此类花型以“似荷莲”、“锦云红”、“雪莲”、“玉板白”等品种为代表。
http://ke..com/pic/1/11741284959824246.jpg
中文名:梅花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红梅、绿梅等
拉丁文学名:Prunus mume (命名者 Apricot )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科属:蔷薇科、李属
意义: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欣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形态特征
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如图)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品种有3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产地分布
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广西等高海拔地区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黄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经杂交育种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获成功,梅花喜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喜阳略耐荫,不畏寒,土质以轻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质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长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称,宋代诗人陆游《咏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
http://ke..com/pic/1/11901116167652753.jpg
⑧ 陕西种植的珍贵木材有哪些
陕西省国家保护的珍贵树木名录
一级 珙 桐
二级 大果青杄 连香树 光叶珙桐 香果树 .杜 仲 鹅掌楸 山白树 .水青树 太白红 银 杏 . 翅果油树
三级 紫斑牡丹 矮牡丹 秦岭冷杉 垂枝云杉 黄 杉 厚 朴
领春木 青 檀 .水曲柳 红豆树 羽叶丁香 猬 实 金钱槭 紫 茎 白辛树 核桃 瘿椒树 华 榛 凹叶厚朴
以下一些树种属中国特产或陕西独有
1、珙桐 2、连香树 3、翅果油树 4、太白红衫 5、山白树 6、香果树 7、水青树 8、秦岭冷杉 9、庙台槭 10、红豆树 11、紫茎 12、黄杉
⑨ 有没有粉红色的花啊
1、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
(9)垂枝牡丹扩展阅读
1,小花白碧桃:开白色小花,花瓣椭圆形,花萼花较少,花枝多褐色,带有绿斑。
2,大花白碧桃:开较大的白花,有着圆形花瓣,绿色的花枝上密生着细毛。
3,五色碧桃:又称撒金碧桃,大部分花为白色或微带红丝,间有一枝或数枝花为粉红色,也有一花或一花瓣白色与粉红色各半。长圆形花瓣,花枝红褐色。
4,千瓣桃红:花为粉红色,多为三轮花瓣,花丝粉红。有些花则略近红色,花丝红色,花枝袍红。
5,红碧桃:开粉红色花,近于重瓣,花枝红褐色。
6,绛桃:花深红色,萼筒紫褐色,深皱有毛。花枝绿褐色。
7,绿花桃:花瓣浅绿色,倒卵形,花枝绿色带红褐色斑点,花期较迟,大多 在4月中旬开花。
8,垂枝碧桃:枝下垂,花重瓣,花色有深红、洒金、淡红、纯白多种。
此外还有寿星桃、紫叶桃等,前者开白花大花,花期较晚,树形矮小,叶片较大;后者主要特征是叶片带紫色。另有白碧桃、单粉、品霞、五宝桃、照手红、绿萼垂枝、二色桃、菊花桃和绯桃等种类。
⑩ 茶花有多少个品种 茶花有三大品种对吗
1、茶花的品种有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单瓣类、复瓣类和重瓣类。
2、其中,单瓣类的茶花品种有:大花金心、垂枝金心、金花茶等,而重瓣类的茶花品种有花牡丹、凯夫人、心愿、白芙蓉、白宝珠、全盘荔枝等。另外,复瓣类的茶花通常有四个形状,分别是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和松球型,代表的品种有红牡丹、东方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