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野百合碱
㈠ 野百合碱主要有哪些作用,野百合碱主要有哪些作用
生物碱主要包括哪些,最新提取方法包括哪些
有机胺类:麻黄碱、益母草碱、秋水仙碱 吡咯烷类:古豆碱、千里光碱、野百合碱 吡啶类:菸碱、槟榔碱、半边莲碱 异喹啉类:小檗碱、吗啡、粉防己碱
㈡ 野百合的毒性
野百合碱毒性极大,大鼠皮下注射半数致死量134±11.6毫克/公斤,动物均表现全身出血,肝脏明显浊肿充血。大白鼠(30毫克/公斤/7天)、狗(18毫克/公斤/10天)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白细胞与血小板轻度下降。给犬高剂量(62.5毫克/公斤/7天后改为122.5毫克/公斤)则出现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数降低;肝、肺受损害较严重。大白鼠高剂量(80毫克/公斤/天)亚急性毒性试验,转氨酶呈进行性升高,白蛋白结合能力下降,肝脏储铜量升高,腹水病鼠的门静脉压上升,抑制肝细胞的有丝分裂,并使肝脏中出现巨细胞。二巯基丁二钠(抗放射药)、左旋半胱氨酸盐酸盐对野百合碱引起的大鼠毒性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抗癌作用也被轻度削弱。美丽野百合的毒性因动物种属而有很大差异。
㈢ 野百合碱的其它性质:
比旋光度[α] = -54.7°(氯仿);可溶于乙醇,易溶于氯仿,微溶于苯或水;
㈣ 这个是叫野百合吧有什么功效新鲜的怎么吃啊
野百合在中国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可以泛指百合科包括白花百合(Lilium brownii)及卷丹在内的多种百合科植物,也可以指豆科植物野百合,学名Purpleflower Crotalarla,后者有严重的肝毒性。那么野百合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野百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野百合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野百合的简介
【学名】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
【别名】芝麻响铃铃、农吉利、狗铃草。
【英文名】Purpleflower Crotalarla
【分类】蝶形花科(或豆科蝶形花亚科),野百合属。
【形态】直立小草本。茎枝密被平伏长毛。单叶,线状披针形,背面密被长毛。花冠蝶形,紫色或淡紫色;雄蕊十,结合成单体雄蕊,花药有长、短两种类型;荚果,含有2至多粒种子。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灌木丛中、溪旁或石缝中。海拔 (100-) 600-2150米。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产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和河南。[1]
【用途】全草入药,有散积、消肿的功效,还用作抗癌药。详见下文。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夏、秋季采集。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季采集。
【拉丁名】:Herba Crotalariae(原植物 Crotalariasessiliflora L.)
【考证】:出自《植物名实图考》:“野百合,建昌、长沙洲渚间有之。高不盈尺,
圆茎直韧。叶如百合而细,面青,背微白。枝梢开花,先发长苞有黄毛,蒙茸下垂,苞坼花见,如豆花而深紫。南昌西山亦有之。”
【中药化学成分】含有7种生物碱,其中含量较多者有农吉利乙素、农吉利丙素及衣吉利甲素(野百合碱Monocrotaiine)。甲素含量在全草中约0.02%,种子中约0.4%。种子和全草含农吉利甲素即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种子含0.4%,未筛去种子的全草含0.02%;又谓种子可达1.69%。此处,尚分离出家吉利乙素、家吉利丙素。另据报道,还含倒千里光裂碱(reteonecine)和阔叶千里光次酸(platynecicacid)组成的一个新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野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除湿消积。
野百合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50克。外用:捣敷。
扩展阅读:野百合的营养价值
每百克百合含有蛋白质3.36克,脂肪0.18克,淀粉11.8克,还原糖3.O克,蔗糖10.39克,果胶5.6克,还含有秋水仙碱、维生素B1、B2等多种成分。药理研究证明,百合有升高血细胞的作用,因此对多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风寒外感者忌用。
㈤ 野合作用
是多少的的是多少的十大神兽的读书颠三倒四
㈥ :柠檬酸抗原修复液的配方
1.大鼠采血和选用什么抗凝剂(采血,抗凝剂,大鼠,血液,血常规)
2.0.5%的甲基纤维素溶液配制(甲基纤维素,溶液配制,裸鼠,灌胃,粘度)
3.野百合碱溶解困难(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生理盐水,配制)
4.b6小鼠饮食中钾的控制(饮食,小鼠,含量,配制,对照组)
5.6-ohda分装和配制(6-ohda,配制,帕金森,抗坏血酸,生理盐水)
6.小鼠腹腔注射甲醛的一些问题(甲醛,腹腔注射,小鼠,甲醛溶液,动物实验)
7.鼠脑电镜固定液能保存多久(固定液,脑电镜,现配现用,多聚甲醛,配制)
8.2%伊文思蓝的配制(伊文思蓝,配制,大鼠,血脑屏障,溶液配制)
9.啊拜托啦(配制,多聚甲醛)
10.小鼠麻醉后第二天死亡 腹部变黑(死亡,麻醉,腹部,小鼠,腹腔)
11.多聚甲醛配制(配制,多聚甲醛)
12.60%果糖老鼠饲料这么配制老鼠会不会将饲料中的果糖挑出来不吃(果糖,配制)
13.求指点dab具体配制步骤(配制)
14.请问各位前辈关于试剂配制的问题,谢谢(配制,试剂,缓冲液,碳酸氢铵,脱氧胆酸钠)
15.配制好的环磷酰胺溶液的保存(环磷酰胺,配制,生理盐水)
16.4%多聚甲醛固定液配制问题(配制,多聚甲醛固定液,多聚甲醛,石蜡切片,分层)
17.枸橼酸盐工作液、储存液有哪些区别(枸橼酸盐,储存液,溶液配制)
18.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配制,缓冲液,溶液配制,二甲苯青,溴酚蓝)
19.肝素钠溶液的配制(配制,肝素钠,效价)
20.向做过帕金森大鼠模型的同道们 (大鼠模型,帕金森,多巴胺,配制,剂量)
21.顺铂的配制(顺铂,配制,生理盐水)
22.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实验(大鼠,肝损伤,配制,死亡率,实验数据)
23.d-gal建小鼠衰老模型剂量选择与配制注意事项(剂量,衰老,小鼠,配制,半乳糖)
24.请问用伊文思蓝做大鼠微血管渗透性实验的溶液配制方法及具体实验方法(渗透性,大鼠,微血管,伊文思蓝,溶液配制)
25.硫酸软骨素酶chabc配制问题(配制,硫酸,软骨素酶,牛血清白蛋白,动物实验)
㈦ 野百合有何作用
名称:野百合花
别名:白马屎、戆戆草、猪屎青、野黄豆、猪屎豆。
原产地:原产于中国福建、广东、云南、台湾、印度、非洲、马来西亚等地区。
生长分布:台湾分布于低海拔山野、路旁、荒地、干燥河床等向阳处所,是十分常见的植物。
科名:豆科Fabaceae.(蝶形花科)野百合属
学名:Crotalaria pallida Ait. var. obovata (G. Don) Polhill.
用途:黄期长,耐贫瘠又耐旱的习性,倒是满适合道路两旁边坡的景观栽培。黄野百合是豆科植物,所以也极适合栽种于田里当绿肥植物。
生长形态:亚灌木状草本,高约1公尺;茎、枝被伏贴柔毛。
根系:
茎干:
叶的形态:三出复叶,顶小叶最大,两侧小叶较小,顶端钝或微缺。
花的形态:总状花序,有花20~50朵;蝶型花冠;花冠黄色,旗瓣上有紫红色条纹。
果实:荚果圆柱状,幼时被毛,熟时下垂,开裂後扭曲;成串生于植株顶端,成熟时逐渐由绿转成黑褐色,摇动会卡卡作响,内有种子20~30粒。
种子:
花果期:几乎全年开花,5~7月为盛花期。
繁殖:
栽培:
其他记事:黄野百合是一种韧性很强的植物可在河床地、堤岸边、烈日当空、多砂多砾的环境生长。在这样的土地上,没有太多的土壤,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养分;缺少了林荫的覆盖,温湿度的变化,自是随著天气的转换而呈现剧烈的变动,大晴天晒得火烫,寒流来袭也是首当其冲,但黄野百合却也能正常成长。黄野百合种子和幼嫩枝叶有毒,人畜误食种子或茎叶,会有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下痢等症状,严重者会因腹水和肝功能丧失而导致死亡。
㈧ 生物碱有哪几类,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生物碱一般按化合物结构类型或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类。 一些常见的生物碱结构类型:
1、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吗.啡、粉防己碱)——异喹啉类生物碱是生物碱中最大的一类,以异喹啉或四氢异喹啉为母核,根据连接基团的不同,又可分为9类:
①单异喹啉类生物碱。如鹿尾草中的降血压成分鹿尾草碱;
②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异喹啉核的1位接有苄基,如阿片中的解痉成分罂.粟碱;
③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两个苄基异喹啉在酚羟基位置以醚键方式相连,如莲子芯中的莲心碱;
④阿扑芬类生物碱。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两个苯环相连组成的四环化合物,如千金藤碱;
⑤原小蘖碱类生物碱。为两个异喹啉的稠合,如黄连中所含的抗菌成分黄连素;
⑥普鲁托品类生物碱。含羰基的小蘖碱开环化合物,如延胡索中的普鲁托品;
⑦吐根碱类生物碱。异喹啉环带苯骈喹啉啶环,如吐根中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成分吐根碱;
⑧α-萘菲啶类生物碱。如搏落回中的血根碱;
⑨吗啡类生物碱。
2、喹啉类生物碱
喹啉类生物碱的母核是喹啉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金鸡纳生物碱。
3、吡咯烷类生物碱(古豆碱、千里光碱、野百合碱)
①简单的吡咯烷生物碱,如古柯叶中分离出的液体生物碱古豆碱、新疆党参中的党参碱;
②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由叔氮稠合两个吡咯烷而成,如阔叶千里光中分得的阔叶千里光碱;
③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以叔氮稠合吡咯烷与哌啶环而组成的吲哚里西定环,如白牵牛碱;
④莨菪烷类生物碱,由吡咯烷与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常见的是与有机酸成酯的阿托品类生物碱;
⑤百部生物碱,百部根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大多含有吡咯环,因此也纳入吡咯烷类生物碱。
4、吲哚生物碱(利血平、长春新碱、麦角新碱)
以吲哚环为母核的生物碱,如治疗白血病的高效药物长春新碱等。
5、有机胺类(麻黄碱、益母草碱、秋水仙碱)、
6、吡啶类(菸碱、槟榔碱、半边莲碱)、
7、莨菪烷类(阿托品、东莨菪碱)、
8、咪唑类(毛果芸香碱)、
9、喹唑酮类(常山碱)、
10、嘌呤类(咖啡碱、茶碱)、
11、甾体类(茄碱、浙贝母碱、澳洲茄碱)、
12、二萜类(乌头碱、飞燕草碱)、
13、其它类(加兰他敏、雷公藤碱)
分布:
(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罂粟科、防己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2)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
(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化学结构有相似之处。存在形式: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游离状态、酯、苷等。
根据 http://ke.so.com/doc/2586768.html#2586768-2731566-3
㈨ 一级生物碱有哪些黎芦碱属于一级生物碱吗
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主要分类群包括紫草科(Boraginaceae)、菊科的千里光族(Senecioneae)和泽兰族(Eupatorieae)以及豆科的猪屎豆属(Crotalaria);此外,在夹竹桃科、兰科、旋花科、禾本科、唇形科中也有一些植物含有这类生物碱。因此,要看一种食物是不是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属于上述分类群。属于紫草科的野菜有琉璃草、麦家公(田紫草)、紫草、附地菜、斑种草、玻璃苣、聚合草等,属于千里光族的野菜有红凤菜(又名紫背菜、红皮菜、血皮菜、紫背天葵等)、白子菜(白背菜)、白凤菜、野茼蒿(革命菜)、一点红、款冬、全缘橐吾、复序橐吾等。其中,红凤菜、白子菜原为华南的地方性野菜,现在被做为新品种蔬菜大力推广;一点红、白凤菜也是华南常见野菜;琉璃草为云南的地方山野菜;全缘橐吾、复序橐吾为东北长白山区山野菜;玻璃苣是德国野菜。在这些植物里,仅玻璃苣叶片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含量很低,少量食用可以认为是安全的;红凤菜、白子菜已经证明具有明显的毒性,完全不应食用;至于其他的野菜,在没有证据证明它们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含量低于安全值之前,也应该回避食用。此外,南方民间常用菊三七(土三七)入药,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植物。不过,新闻里说德国权威机构在洋甘菊茶、薄荷茶、茴香茶、荨麻茶中检测到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这倒是令人吃惊的,因为这些植物不属于上述分类群,本来不应含有这类生物碱。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凉茶在制备的过程中混入了含有这类生物碱的植物材料,于是造成污染(比如聚合草在德国就是很常见的制作凉茶的原料)。这提醒我们尽量少饮用各种据称是有神奇功效的凉茶,为了莫须有的功效而可能实实在在地承受毒性是不划算的。至于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毒性,是源于其分子可以在体内一些酶的作用下失去两个氢原子,成为含不饱和吡咯环的中间产物,这种中间产物是强烈的亲电烷基化试剂,可以和细胞的代谢产物以至DNA、蛋白质反应,因此具有细胞毒性和致癌性。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对肝脏的损害尤为明显,常见急性中毒症状是肝小静脉闭塞症,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腹水直至死亡。慢性中毒症状则是肝硬化,与黄曲霉毒素、乙肝病毒可发生协同作用,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癌。
㈩ 野百合如何药用
【别名】佛指甲、狸豆、狗铃草、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农吉利
【英文名】Purpleflower Crotalarla
【分类】蝶形花科(或豆科蝶形花亚科),野百合属
【形态】直立小草本。茎枝密被平伏长毛。单叶,线状披针形,背面密被长毛。花冠蝶形,紫色或淡紫色;雄蕊十,结合成单体雄蕊,花药有长、短两种类型;荚果,含有2至多粒种子。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灌木丛中。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
【用途】全草入药,有散积、消肿的功效,近来还用作抗癌药。详见下文。
[编辑本段]中药材
即前述植物入药。
【药 名】:野百合
【拼 音】:YEBAIHE
【英文名】:Purpleflower Crotalarla Herb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除湿消积。
【主 治】: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近试用于治疗癌症。
【性味归经】:苦,凉,有毒。入肺,肝,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别 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农吉利(《全展选编·肿瘤》)
【处方名】:农吉莉、农吉利、野百合、佛指甲、鲜农吉利
【商品名】:农吉莉、农吉利、野百合,以植株完整、新鲜无杂质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季采集。
【拉丁名】:药材农吉利Herba Crotalariae原植物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
【考 证】:出自《植物名实图考》:“野百合,建昌、长沙洲渚间有之。高不盈尺,圆茎直韧。叶如百合而细,面青,背微白。枝梢开花,先发长苞有黄毛,蒙茸下垂,苞坼花见,如豆花而深紫。南昌西山亦有之。”
【中药化学成分】:含有7种生物碱,其中含量较多者有农吉利乙素、农吉利丙素及衣吉利甲素(野百合碱Monocrotaiine)。甲素含量在全草中约 0.02%,种子中约0.4%。种子和全草含农吉利甲素即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种子含0.4%,未筛去种子的全草含0.02%;又谓种子可达1.69%。此处,尚分离出家吉利乙素、家吉利丙素。另据报道,还含倒千里光裂碱(reteonecine)和阔叶千里光次酸(platynecic acid) 组成的一个新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编辑本段]植物俗称
百合属野生种类的俗称,种类繁多,我国常见的有王百合、卷丹、山丹等。以下是对其中一种的介绍。
1.1 科属习性
本种野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泯江百合或王百合,当地俗名崖半花、喇叭花、夜花。花程式:♀♂* P3+3 A3+3 G(3:3:∞)
喜阳.耐半阴,但忌烈日暴晒,宜湿润的微酸性腐殖质土,但忌积水、较耐旱、半耐寒能忍受-5℃的低温)。
1.2形态特征:
野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紫红色无膜鳞茎,由若干鳞片抱合而成,径约5~15cm。株高1~2.5m,不分支,杆绿色或淡紫色、无毛、不具棱、微中空。茎生叶浓绿色.光泽无毛.阔线形或带状,近花处为卵圆形,长为15~20cm、宽1~2cm,旋互生于茎杆上。基生叶阔卵形.全缘.渐尖,长15~20cm,宽7~8cm,常2~3片簇生。花白色,基部淡紫色,长筒形,长10~15cm.径10~12cm、芳香,总状无限花序顶生,每枝1~12朵不等.最多可达48朵,花期6~7月。果实为硕果,六棱柱形,长4~6cm.径2cm左右,成熟期10~11月。种子膜片状,棕黄色,塑果开裂后靠风传播。
1.3生活习性:
休眠的百合鳞茎于4月开始发芽,当芽长至20cm高时开始出现茎生根,7月初开花结实(结实率较高)。花后开始进入鳞茎膨大期并进行花与芽的分化,同时收缩根也开始更新。11~12月经几次轻霜后地上部分枯萎,鳞茎开始休眠,并接受春化作用。
野百合的自然繁殖主要靠种子与较少的珠芽繁殖。种子要经过一段温暖期萌发形成小鳞茎,再经过一个寒冷期完成春化作用才能长叶。种子与珠芽都要生长3~4年才能开花。野百合自身一般不会分球繁殖。
1.4野生环境及多样性
1.4.1野百合的生境特点:
野百合主要生长于山脊中下部坡度较大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石缝中,生长较分散。土壤是由落叶沉积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土,但很薄。由于重庆降雨多或有山泉,野百合在较薄的土层中依然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由于土壤薄,杂草与灌木生长不高大,野百合可以生长2.5m,所以在争夺阳光中百合占优势。野百合的茎生根特别发达,1株百合可以扩展1平方米有余,所以在陡坡上也能牢牢的固定。
1.4.2野百合的生物多样性:
野百合的鳞茎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能为早春发芽提供能量与其他矿物质。鳞茎上生长有粗大的收缩根,为春季发芽时提供水分。百合的基生叶通常很宽大,主要是因为在较阴暗的灌木、草丛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光照面积。基生叶通常能耐﹣3℃的低温,而茎生叶则不能;但基生叶不甚耐热,一到夏天就枯萎了。野百合通常不产生珠芽,但是在营养贮藏器官(地下鳞茎),营养消耗器官(花与果实)受损时才产生珠芽,因为这时只有珠芽才能贮存叶子制造的有机物,也增加了繁殖机会。
1.5应用及开发前景
1.5.1 应用:
野百合的鳞茎可药用:补中益气.治邪气腹胀.支气管扩张等。
当地农民将百合鳞茎直接蒸食或提取淀粉食用,营养价值应当较高。
1.5.2开发前景:
在园林园艺上:野百合花朵洁白、芳香,可以将它种植于假山、林苑、庭院中,主要用以布置自然式的风景。在植物园可以作为品种收藏保存。还可以将其矮化作盆花等等。
在育种上:可以利用野百合的生长势、结实性、抗热耐寒等特征,转到现代栽培品种中,以获得更理想的品种。
其他,还可以开发医药、食品及化工原料等。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种子毒性较大。动物中毒症状同本属其它种。全草水煎剂对豚鼠寓体肠肌有明显解痉作用,全草外敷可治恶性肿瘤。